资本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存在
资本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存在
——对资本主义的看法(19)
这里首先对《劳动过程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关系》补充一点。
【在非物质生产的场合,即使非物质生产纯粹是为了交换而进行的,即使生产商品,也还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1)非物质生产的结果是这样一种商品,这种商品脱离生产者而存在,因而可以在生产与消费当中作为商品来流通,如书籍、绘画,以及所有与艺术家所进行的艺术活动相分离的艺术品。在这里,资本主义生产只能非常有限地被运用。当这些人作为雕塑家等不拥有帮工等的时候,他们大多数(如果他们是不独立的)是为商人资本工作,例如为出版商工作;这种关系本身只是向单纯形式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过渡的形式。在这种过渡形式中,恰恰对劳动的剥削最大,但这种情况并不会使事情发生什么变化;
(2)产品同生产行为不可分离。在这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也只能有限制地发生,而且按照事物的性质只能在某些部门内发生。(我需要的是医生,而不是为他跑腿的听差。)例如在学校中,教师可以是教育工厂的企业家的纯粹雇佣劳动者。但是,这一类的情况对资本主义生产的整体来说是不必注意的。
“生产劳动者是直接增加自己主人财富的人。”(托·马尔萨斯《政治经济学原理》)
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的差别对积累是重要的,因为与生产劳动相交换是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的条件之一。
资本家,作为处于自行增殖过程中的资本的代表(生产资本的代表),执行着一种生产职能,这种职能恰恰就在于管理和剥削生产劳动。与剩余价值的分赃者们——他们同剩余价值的生产没有这样直接的实际的关系——不同,这个资本家阶级是道地的生产阶级。(作为劳动过程的指挥者,资本家能够完成生产劳动是指他的劳动包括在体现为产品的总劳动过程中。)在这里我们还只是认识了直接生产过程内部的资本。至于资本的其他职能怎样——以及资本在这些职能中利用的手段怎样——只能在以后加以阐述。
因此,生产劳动(从而非生产劳动,即生产劳动的对立面)的规定是建立在下述基础上的:资本的生产是剩余价值的生产,资本的生产所使用的劳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
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李嘉图等),无论后来的庸俗的经济学家,无论现代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学家,之所以对资本的概念有各种不同的认识,是因为资本是一种非常神秘的存在!现在看看这种神秘的存在表现在什么地方。
因为活劳动——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被并入资本,所以一切社会劳动生产力,都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资本的属性,这与形成价值的劳动的一般性质在货币中表现为物的属性完全一样,这种情况由于下述各点而更为明显。
(1)尽管物化在产品中的劳动属于资本家,但劳动作为劳动能力的表现,作为一种努力,属于单个的工人(它就是工人现实地付给资本家的东西,就是工人给予资本家的东西);相反,使单个的劳动能力纯粹作为形成总工厂的总劳动能力的特殊器官执行职能的社会结合,却不属于工人,而是作为资本主义的组织同工人相对立,强加在工人身上;
(2)这种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在历史上只有随着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发展起来,从而表现为资本主义关系的内在的东西,表现为跟资本关系不能分开的东西;
(3)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客观的劳动条件由于使用的规模和使用中的节约而采取了改变的形态(完全撇开机器形式等等不谈)。客观的劳动条件,作为表现社会财富的集中的生产资料,变得更加发达,而这种情况完全表现在社会结合劳动的生产条件的规模与效果上。除去劳动本身的结合以外,劳动条件的这种社会性质——属于劳动条件的,还包括机器这种劳动条件形式,以及各种形式的固定资本——表现为不依赖工人而存在的、完全独立的东西,表现为资本的存在方式,从而表现为与工人无关的、由资本家安排的东西。生产条件作为结合劳动的共同生产条件所含有的社会性质,比工人自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在更大的程度上表现为与工人无关的、属于这种生产条件本身的资本主义性质。
与剩余价值有别的利润——可以通过共同劳动条件使用的节约而提高,例如建筑物的节约,取暖、照明的节约等等,原动机的价值不随它的功率按同一程度增加,大规模生产中原料价格的节约、废料的重新利用、行政费用的减少、仓库的减少等等,所有这些在不变资本价值绝对提高的情况下发生的不变资本的相对便宜化,都是建立在共同使用这些生产资料,即共同使用劳动资料和劳动材料的基础上的,而这种共同使用又以联合工人的共同的集中劳动作为绝对前提,因此它本身不过是劳动的社会性质和由此而产生的社会生产力的物质表现,这些劳动条件的特殊形态,例如机器,除了由结合的劳动使用以外通常是不能使用的。然而这些劳动条件对于在这些条件中活动的工人来说表现为既定的、与工人无关的条件,表现为资本的形态。因此,例如,这些劳动条件的节约(以及由此产生的利润的增长和商品的低廉化),也表现为某种与工人的剩余劳动完全不同的东西,表现为资本家的直接活动和组织工作,资本家在这里一般是作为劳动的社会性质的人格化,总工厂本身的人格化来执行职能的。科学,作为社会发展的一般精神成果,在这里也同样表现为直接并入资本的东西(作为同单个工人的知识和才能相分离的科学,它在物质生产过程中的运用),而且,因为社会的一般发展被与劳动相对立的资本所利用,所以社会的一般发展就与劳动相对立而作为资本的生产力发挥作用,就表现为资本的发展;尤其是因为,它通常是和劳动能力的贫乏化同时并进的。
资本家本身只有作为资本的人格化才是统治者(因此,在复式簿记中他经常以两重身份出现,例如,他表现为他自己资本的债务人)。
就形式上的从属来看,资本的生产性起初仅仅在于强迫进行剩余劳动;这种强迫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从前的生产方式所共有的,但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强迫是以比较有利于生产的形式进行的。
即使考察单纯形式的关系,即使考察比较不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和比较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所共有的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形式,那么生产资料,劳动的物的条件,也不表现为从属于工人,而是工人从属于生产资料,从属于劳动的物的条件。资本使用劳动。这种简单的关系已经是物的人化和人的物化。
但是,这种关系所以变得更加复杂,显得更加神秘,是因为随着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不仅这些物——这些劳动产品,既作为使用价值,又作为交换价值——起来反对工人,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且劳动的社会形式表现为资本的发展形式,因此,这样发展起来的社会劳动生产力表现为资本的生产力。作为这样的社会力,这些物同劳动相对立而“资本化”。事实上,协作中劳动的社会统一,分工中的结合,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表现为机器的劳动产品的运用,——所有这一切,都作为异己的、物的、没有工人参与而且往往排斥这种参与的预先存在的东西,单纯作为不依赖于工人而支配着工人的劳动资料的存在形式,同单个工人相对立,因为它们是物质的,又是资本家或其助手(代表)所体现的总工厂的意识和意志,尽管它们是工人的结合本身的产物,但表现为存在于资本家身上的资本的职能。工人自己的劳动的社会形式——主客观形式——或者说工人自己的社会劳动的形式,是完全不以单个工人为转移而形成的关系;工人作为从属于资本的人,变成这些社会构成的要素,但是这些社会构成并不属于工人。因而,这些社会构成,作为资本本身的形态,作为不同于每个工人的单个劳动能力的、从属于资本的、从资本中产生并被并入资本的结合,同工人相对立。并且这一点随着两方面的情况的发展越来越具有实在的形式:一方面,工人的劳动能力本身由于上述形式而发生了形态变化,以致它在独立存在时,也就是说,处在这种资本主义联系之外时,就变得无能为力,它的独立的生产能力被破坏了;另一方面,随着机器生产的发展,劳动条件在工艺方面也表现为统治劳动的力量,同时又代替劳动,压迫劳动,使独立形式的劳动成为多余的东西。
工人的劳动的社会性质作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资本化的东西同工人相对立(例如,在机器生产部门,劳动的可见产品表现为劳动的统治者),在这个过程中,各种自然力和科学——历史发展总过程的产物,它抽象地表现了这一发展总过程的精华——自然也发生同样的情况:它们作为资本的力量同工人相对立。科学及其应用,事实上同单个工人的技能和知识分离了,虽然它们——从它们的源泉来看——又是劳动的产品,然而在它们进入劳动过程的一切地方,它们都表现为被并入资本的东西。使用机器的资本家不必懂得机器。但是,在机器上实现了的科学,作为资本同工人相对立。而事实上,以社会劳动为基础的所有这些对科学、自然力和大量劳动产品的应用本身,只表现为剥削劳动的手段,表现为占有剩余劳动的手段,因而,表现为属于资本而同劳动对立的力量。资本使用这一切手段,当然只是为了剥削劳动,但是为了剥削劳动,资本必然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这些手段。所以,劳动的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这个发展的条件就表现为资本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是不管单个工人的意志如何而完成的,而且是直接反对单个工人的。
因为资本是由商品组成的,所以资本本身具有二重性:
(1)交换价值(货币);但是,它是自行增殖的价值,是——因为它是价值——创造价值、作为价值而增殖、取得一个增殖额的价值。这种价值增殖归结为一定量物化劳动同较大量活劳动的交换。
(2)使用价值;这里,资本是按照它在劳动过程中所具有的一定关系出现的。但是,正是在这里,资本不仅仅是劳动所归属的、把劳动并入自身的劳动材料和劳动资料;资本还把劳动的社会结合以及与这些社会结合相适应的劳动资料的发展程度,连同劳动一起并入它自身。资本主义生产第一次大规模地发展了劳动过程的物的条件和主观条件,把这些条件同单个的独立的劳动者分割开来,但是资本是把这些条件作为统治单个工人的、对单个工人来说是异己的力量来发展的。
这一切使资本变成一种非常神秘的存在。
劳动条件作为同工人相对立的社会力量积累起来,并且在这种形式中资本化了。
由于这种神秘性,政治经济学家们就认为资本是对人类有利的生产的,
(1)因为资本是对剩余劳动的强制。同样,劳动所以是生产的,正因为劳动是这种剩余劳动的完成者,由于劳动能力的价值与其价值增殖之间存在差额。
(2)因为资本是“劳动的社会生产力”或社会劳动的生产力的人格化与代表,即物化的形式。以前已经阐述过,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剩余价值的创造等等)是怎样强制地达到这一点的。资本主义生产的规律表现为资本家互相受到的一种强制和资本家给予工人的一种强制,——因此它事实上表现为与资本家和工人双方相对立的资本规律。劳动的社会自然力并不是在价值增殖过程本身中发展的,而是在现实的劳动过程中发展的。所以,这种社会自然力表现为资本作为物、作为物的使用价值所固有的属性。生产劳动,作为生产价值的东西,始终是作为单个工人的劳动同资本相对立,不管这些工人在生产过程中的社会结合如何。所以,当资本代表与工人相对立的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时候,生产劳动对资本来说总只代表单个工人的劳动。
在考察积累过程的时候已经看到,这样一种要素,即过去的劳动以生产出来的生产力和生产条件的形式在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两方面增加再生产(既增加一定量活劳动所保存的价值量,又增加它新生产出来的使用价值量),怎样表现为资本内在的力量,因为物化劳动对工人来说总是作为资本化的东西发挥作用。
“资本就是最道地的民主主义的、博爱主义的和平均主义的权力。”(弗·巴师夏《无息信贷》)
“资本耕种土地,资本使用劳动。”(亚·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资本是……集体力量。”(约翰·威德《中等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历史》)“资本不过是文明的另一名称。”(同上)
“整个来看,资本家阶级是处在一种正常的状况中,即处在他的福利与社会进步并驾齐驱的状况中。”(舍尔比利埃《富或贫》)“资本家是最道地的社会人,他代表文明。”(同上)
肤浅的看法:
“资本的生产力无非是资本家能够借助于自己的资本来加以支配的现实生产力的数量。”(约·斯·穆勒《略论政治经济学的某些有待解决的问题》)
“资本或使用劳动的手段的积累……在所有的情形下都必须取决于劳动生产力。”(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和赋税原理》)
一位李嘉图的评论者关于这一点指出:
“如果说劳动的生产力是指用自己的劳动生产产品的人所获得的那个产品份额,那么这种论断就几乎是一种同义反复。”(《评政治经济学上若干用语的争论》)
经济学家经常用资本来偷换劳动——这一点明显地表现在德斯杜特·德·特拉西下述天真的论述中:
“靠利润生活的人〈产业资本家〉养活其他一切人,只有他们能够增加公共财富,创造我们的全部享受资料。情况必定是这样,因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因为只有他们这些人才有利地运用积累的劳动,从而给现时的劳动指出有用的方向。”(德斯杜特·德·特拉西[《思想的要素》,《论意志及其作用》)
因为劳动是一切财富的源泉,所以资本是一切财富的增加者。
“我们的能力是我们唯一的原始财富;我们的劳动生产其他一切财富,而任何一种受到良好管理的劳动都是生产的。”(同上)
我们的能力是我们唯一的原始财富。所以,劳动能力不是财富。劳动生产其他一切财富;这就是说,劳动为自己以外的其他一切人生产财富,而它本身不是财富,只有它的产品才是财富。任何一种受到良好管理的劳动都是生产的;这就是说,任何一种生产劳动,任何一种给资本家带来利润的劳动,都是受到良好管理的。
经济学家还用资本的物的属性来偷换劳动的社会生产力——这种做法在意识中已如此根深蒂固,以致机器、科学的应用、发明等等的好处,在它们的这种异化形式中,就被看作是必然的形式,从而所有这一切都被看作是资本的属性。在这里,作为基础的是,(1)这样一种形式,即在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上,从而在受这种生产方式束缚的意识中,事情借以表现出来的形式;(2)这样一种历史事实,即这种发展首次以不同于从前生产方式的形式出现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从而这种发展的对立性质也好象是内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
劳动者2014年11月5日
相关文章
- 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是生态危机的元凶
- 劳动过程对资本的实际上的从属关系
- 劳动过程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关系
- 毛泽东防修反修的五个论断
- 在资本主义的历史上对资本概念的辩论!
- “民主”国家为何有贫富分化?
- 资本主义流通的条件
- 高连奎:被忽略的“遗产资本阶层”
- 美国“掏空”中国经济计划快速收网
- 正宗草民:社会主义公有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孰优孰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