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打破资本的神秘性认识资本的本来面目

火烧 2014-11-06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剖析资本本质,揭示资本主义生产中资本如何通过剩余价值积累与剥削不断扩大,同时探讨资本与工人之间的对立关系,强调资本再生产与工人贫困化同步发展的现象。

  打破资本的神秘性认识资本的本来面目

  ——对资本主义的看法(20)

  资本主义生产是特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和再生产。

  资本主义生产的产物,不仅是剩余价值,而且是资本。我们已经看到,资本是G-W-G′,是本身自行增殖的价值,是产生价值的价值。

  首先,即使在预付货币额或价值额转化为劳动过程的因素——生产资料即不变资本,以及由可变资本变成的劳动能力——以后,这个预付货币额或价值额也只是自在的资本,只是潜在的资本;而在资本转化为现实生产过程的因素以前,资本更只是自在的资本,潜在的资本。只有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把活劳动现实地合并到资本的物的存在形式中,只有通过实际吸收追加的劳动,才不仅使这种劳动转化为资本,而且使预付价值额也从可能的资本,从预定的资本转化为执行职能的资本和实际的资本。在这个总过程中发生了什么呢?工人为了必要的生活资料,为了由自己劳动能力的价值决定的一定的价值,出售了对自己劳动能力的支配权。这样一来,从工人方面来看,结果是什么呢?仅仅是他的劳动能力的再生产。工人为此交出了什么呢?保存价值、创造价值和增殖价值的活动,即他的劳动。因此,撇开工人的劳动力的消耗不谈,工人走出这个过程时,就象他进入这个过程一样,都只是作为必须重新通过同一过程才能保存自身的主观劳动力。

  相反,资本并不是象它进入这个过程时那样走出这个过程。只有在这个过程中,资本才转化为实际的资本,转化为自行增殖的价值。现在,全部产品就是资本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存在的形式,而资本作为已经实现的资本则重新作为资本家的财产,作为独立的力量和劳动本身所创造的力量与劳动相对立。所以,生产过程不仅是资本的再生产过程,而且是作为资本的资本的生产过程。以前,生产条件作为资本与工人相对立时,这些生产条件是工人所遇到的与工人相独立的东西。现在,工人所遇到的已转化为资本的并与自己相对立的生产条件,则是工人自己劳动的产物。作为前提的东西,现在是生产过程的结果。

  生产过程创造资本这件事,不过是生产过程创造了剩余价值的另一种说法。

  但是事情到这里并没有结束。剩余价值又反过来转化为追加资本,表现为形成新资本的东西或形成已经增大的资本的东西。所以,资本创造了资本,而不仅仅是作为资本来实现自己。积累过程本身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一个内在要素。积累过程包含着重新创造出雇佣工人,包含着实现和增大现有资本的手段,这或者是使从前尚未被资本主义生产所支配的那一部分人口,如妇女和儿童,从属于资本,或者是使由于人口自然增长而增多的大量工人从属于资本。更进一步的考察会得出,资本会根据自己的剥削需要来调节劳动力本身的生产,即受资本剥削的人群的生产。所以,资本不仅生产资本,它还生产不断增长的大量工人,即这样一种材料,资本只有借助于这种材料才能作为追加资本发挥作用。因此,不仅劳动在日益扩大的规模上生产着作为资本同自己相对立的劳动条件,而且资本也在日益扩大的规模上生产着自己所需要的生产的雇佣工人。劳动生产着劳动的作为资本的生产条件,资本生产着把自己作为资本来实现的手段,作为雇佣劳动的劳动。资本主义生产不仅是这种关系的再生产,而且是这种关系在日益增长的规模上的再生产;社会劳动生产力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发展,与工人相对立的已经积累起来的财富也作为统治工人的财富,作为资本,以同样的程度增长起来,与工人相对立的财富世界也作为与工人相异化的并统治着工人的世界以同样的程度扩大起来。与此相反,工人本身的贫穷、困苦和依附性也按同样的比例发展起来。工人的贫乏化和这种丰饶是互相适应的,齐头并进的。同时,资本的这种活的生产资料的数量即劳动无产阶级也在增长着。

  所以,资本的增长和无产阶级的增加表现为同一过程的互相联系的、又是分裂为两极的产物。

  这种关系不仅被再生产出来,以越来越大的规模生产出来,不仅给自己创造出更多的工人,不断地席卷从前不从属于自己的生产部门,而且,正象阐述特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时所表明的那样,这种关系是在对于资本家这一方越来越有利而对雇佣工人那一方越来越不利的情况下再生产出来的。

  就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来看,工资不过是工人不断生产出来的产品的一部分,这一部分以工资的形式转变为生活资料,从而转变为劳动能力的手段,而这种劳动能力又是资本为了自己的自行增殖、为了自己的生活过程所需要的。因此,劳动能力的这种保存和增加本身,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又只是表现为属于这个过程的再生产条件和积累条件的再生产与扩大。

  与此同时,这种关系在表面上所具有的一种假象也消失了,这种假象就是:在流通中,在商品市场上互相对立的是平等的商品所有者,他们象所有其他商品所有者一样,只是以他们的商品的物质内容,以他们彼此出售的商品的特殊使用价值而互相区别。或者说,这个关系的这种最初形式只不过是建立在这个关系基础上的资本主义关系的假象。

  这里要区分两个要素,这两个要素使这种关系本身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结果以越来越大的规模进行的再生产同最初的形式互相区别开来,这种最初的形式一方面是指历史上表现出来的最初形式,另一方面是指在发达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表面上不断重新表现出来的最初形式。

  (1)第一,从流通中发生的引导过程,即劳动能力的买和卖来看。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不仅是价值或商品转化为资本,资本家把这种商品的一部分拿到市场上去,一部分保留在自己的劳动过程中;而且这些已转化为资本的产品不是资本家的产品,而是工人的产品。资本家为了取得劳动而不断地把工人的产品的一部分——必要生活资料——卖给工人,以保存和增加劳动能力即买者本人,并且不断地把工人的产品的另一部分即客观的劳动条件,作为资本自行增殖的手段,作为资本贷给工人。所以,在工人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进行再生产时,资本家也把工人作为雇佣工人,从而作为自身劳动的卖者进行再生产。单纯的商品卖者的关系包括:这些商品的卖者交换他们自身的、体现在不同使用价值中的劳动。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经常结果,劳动能力的买和卖包括:工人必须不断地用自己的活劳动买回自己本身的产品的一部分。这样,商品所有者的单纯关系的假象就消失了。劳动能力的这种不断的买卖,以及工人本身所生产的商品作为工人劳动能力的买者和作为不变资本这两者间的不断对立,仅仅表现为一种媒介形式,使工人受资本支配,使活劳动成为保存和增加与自己相独立的物化劳动的单纯手段。作为劳动购买者的资本和作为劳动售卖者的工人之间的关系的这种永久化,是这种生产方式内在的一种媒介形式;但这种形式仅仅在形式上与生产条件所有者奴役劳动、占有劳动的其他更直接的形式有所区别。这种形式作为单纯的货币关系掩盖了现实的交易和通过买卖这种媒介而不断更新的经常依赖性。不仅这种交易的条件不断地被再生产出来,而且连一方用来买和另一方必须卖的东西,也是过程的结果。这种买卖关系的不断更新仅仅以特殊依赖关系的经常存在为媒介,同时又使这种依赖关系的经常存在具有一种虚伪的假象,似乎它是平等的、彼此同样自由的各个商品所有者之间的交易和契约。现在,这种引导的关系本身又表现为在资本主义生产中发生的物化劳动对活劳动进行统治的内在要素。

  因此,人们产生了错误的看法:

  有些人错误地把雇佣劳动,把劳动向资本的出售,从而把雇佣劳动的形式看作是外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东西;这种形式是本质的、由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不断重新生产出来的这种生产关系的媒介形式;

  还有些人错误地把这种表面关系,把这种质的形式化,把资本关系的假象看作是资本关系的本质本身,因而试图把工人与资本家之间的关系说成是商品所有者之间的一般关系,以此为这种关系辩护并抹杀这种关系的特征。

  (2)资本主义关系本身的出现,必须以一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生产形式为前提。在过去的生产方式中,必然发展起那些超出旧生产关系并迫使旧生产关系转化为资本关系的交往手段、生产资料和需要。但是,它们只需要发展到使劳动在形式上从属于资本的程度。然而,在这种已经改变了的关系的基础上,会发展起一种发生了特殊变化的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一方面创造出新的物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它只有在这种新的物质生产力的基础上才能得到发展,从而在实际上给自己创造出新的现实的条件。由此就会出现彻底的经济革命,这种革命一方面为资本对劳动的统治创造并完成它的现实条件,为它提供一种相应的形式,另一方面,在这个革命与工人相对立中发展起来的劳动生产力、生产条件与交往关系中,这个革命又为一个新生产方式,即扬弃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个对立形式的新生产方式创造出现实条件,因而为一种新形成的社会生活过程,从而为新的社会形态创造出物质基础。

  这是与那些被资本主义观念本身所束缚的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的观点根本不同的一种观点,资产阶级经济学家虽然看到了生产在资本关系中是怎样进行的,但是他们看不到这种关系本身是怎样被生产的,同时看不到在这种关系中又怎样同时创造出瓦解这种关系的物质条件,从而看不到这种关系作为经济发展的、社会财富生产的必要形式的历史根据是怎样消除的。

  相反,我们不仅看到资本是怎样进行生产的,而且看到资本本身是怎样被生产的,以及跟资本进入生产过程时相比资本又是怎样作为根本改变了的东西走出生产过程的。一方面,资本改造了生产方式,另一方面,生产方式的这种改变了的形态和物质生产力的特殊发展阶段,又是资本本身形成的基础和条件,即前提。

  资本主义直接生产过程的结果是,

  不仅生产过程的物的条件表现为生产过程的结果,而且物的条件的特殊社会性质也是如此;社会关系,从而生产当事人彼此的社会地位,即生产关系本身,被生产出来,是生产过程的不断更新的结果。

  对工人劳动能力的(暂时的支配)。当工人的劳动实际开始的时候,劳动就不再属于工人了,因而也就不再能被工人出卖了。

  劳动能力这种特殊商品的特性,使出卖的商品只是在买者与卖者缔结契约时才真正作为使用价值转到买者手中。和任何其他商品的交换价值一样,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在它进入流通以前就已经确定,因为它是作为能力、作为力被出卖的,并且需要一定的劳动时间来生产这种能力、这种力。所以,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在它出卖以前就存在,但它的使用价值则只在于以后的力的表现中。因此,力的让渡和力的实际表现,即力作为使用价值的存在,在时间上是互相分开的。这种情况正象有人把一座房屋的使用权卖给我一个月一样。在这里,这个使用价值只是当我在这座房屋里住了一个月以后才提供给我。同样,它的使用价值只是当我利用了劳动能力,让它实际为我工作以后才提供给我。但是对于这种使用价值来说,通过出售而在形式上让渡商品和在实际上向买者转让商品的使用价值,在时间上是互相分开的,买者的货币正象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只是作为支付手段起作用。劳动能力是按日、周等出售的,但劳动能力只是在一日、一周等时间内被消费以后才付给报酬。在具有发达的资本关系的一切国家里,劳动能力都是在它执行职能以后才付给报酬的。因此,到处都是工人把对自己商品的使用预付给资本家,在工人得到这种商品的交换价值的支付以前,他就让买者消费这种商品,就把它贷出。在危机时期,甚至在各个破产事件中都表明,劳动者给予资本家的、由出卖的这种使用价值的特性产生出来的这种经常的信贷,并不是什么臆想。“工人……贷出自己的勤劳。”(施托尔希《政治经济学教程》)但是施托尔希又狡猾地补充说,工人除了会“失掉自己的工资不冒什么风险……工人没有付出任何物质的东西。”(同上)

  “一切劳动都是在它结束以后付给报酬的。”(《关于需求的性质的原理》)但是,从建立在这种关系的性质的基础上的这种支付方式得出的其他实际结论,不属于我们研究的范围。然而可以举个例子。在伦敦有两种面包房:一种是按面包的全价出售的,-种是按低价出售的。后者占面包房总数的3/4以上。这些按低价出售的面包房所出售的面包大多数掺了明矾、肥皂、珍珠灰、白垩、得比郡石粉等,以及哈塞耳医生《揭穿了的掺假行为》)。约翰·戈登爵士对1855年委员会说:“由于这种掺假,每天靠两磅面包度日的穷人,现在实际上连1/4的养料都得不到,且不说这种掺假对他们的健康的危害了。”特里门希尔(《面包工人的申诉的报告》)认为,“工人阶级的很大一部分”明明知道掺假,可是还得去买明矾、石粉这一类东西,其原因就在于,对于工人阶级来说,“面包房或杂货店爱给他们什么样的面包,他们就得买什么样的面包,这是必然的事情”。因为他们只是在劳动周的周末才得到报酬,所以,他们也只有“在周末才能支付全家一星期消费的面包钱”。特里门希尔还引用了一些证词:“众所周知,用这种混合物制成的面包是特意为这种主顾做的。”

  但是,无论货币是作为购买手段还是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商品交换本身的性质都不因此而发生变化。劳动能力的价格在购买时已由契约确定,虽然它要在以后才能得到实现。这种支付形式同样不能改变下述情况:这种价格规定涉及的是劳动能力的价值,它既不涉及产品的价值,也不涉及本身根本不是商品的劳动的价值。

  正象已经表明的那样,如果价格得到支付的生活资料是一定的社会状态下通常所必要的生活资料,从而使工人能以必要程度的力量、健康、生命力运用自己的劳动能力和通过接班人使自己永远存在下去,那么也就支付了劳动能力的交换价值。配第把日工资的价值规定为使工人足以“生活、劳动和延续后代”的“一日生活品”的价值(《爱尔兰政治剖视。1672年》),“劳动的价格总是由生活资料的价格构成的。”“如果……工人所得的工资不能依照他作为一个工人的低下的身分和地位,维持他们当中许多人注定会有的大家庭”,那他就没有得到适当的工资。(杰·范德林《货币万能》)

  “只凭双手和勤劳的普通工人,除了能够把他的劳动出卖给别人以外,就一无所有……在一切劳动部门,工人的工资都必定是,而实际上也是限于维持他的生活所必需的东西。”(杜尔哥《关于财富的形成和分配的考察》(1766年),德尔编《全集》)

  “生存资料的价格实际上等于劳动的生产费用。”(马尔萨斯《关于地租的本质和增长及其调整原则的研究》)“任何物品的自然价格都是……使用到这种物品的生产中去的东西……它的〈劳动的〉自然价格……由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和舒适品构成,这个量是根据一个国家的气候和习惯,为维持工人并使他有可能抚养家庭以保证市场上劳动供应不致减少所必需的。劳动的自然价格……虽然它按照不同的气候和随着国家发展的不同阶段而变化,但是在任何既定的时间和地点都可以把它看作非常近似于静止的。”(散见罗·托伦斯《论谷物外销》)

  如果说人以其需要的无限性和广泛性区别于其他一切动物,那么另一方面就可以说,没有任何一种动物能够把自己的需要缩小到这样不可想象的程度和把自己的生活条件限制到这样的最低限度,一言以蔽之,没有任何一种动物具有象爱尔兰人那样生活的本领。在论述劳动能力的价值时,谈的并不是这种身体上需要的生活资料的最低量。正象任何一种商品的价格一样,劳动能力的价格可以提高到它的价值以上,或下降到它的价值以下,因而可能向这个或那个方向偏离只是价值本身的货币表现的价格。生活必需品(它的总价值构成劳动能力的价值)的水平可以提高或降低。但是,分析这种波动,并不是这里的事情,而是属于工资的学说。在这一研究过程中将会表明:不管假定工人的需要水平是高还是低,都同资本的分析完全无关。但是,正象在理论上一样,在实践中也要以劳动能力的价值是既定量为出发点。例如,一个货币所有者要把自己的货币转化为资本,例如转化为一个棉纺织厂的经营资本,就得首先了解他打算建立工厂的那个地方的工资的平均水平是多少。他知道,工资同棉花的价格一样经常会偏离平均水平;但他同时也知道,这种波动会互相平衡。因此,在他的估算中工资就作为既定的价值量。另一方面,劳动能力的价值是工联的有意识的和很明显的基础,而工联对于英国工人阶级的重要性是怎样评价也不会过高的。工联的目的无非是阻止工资水平降低到各行业中既定的传统水平以下,无非是阻止劳动能力的价格降低到劳动能力的价值以下。工联当然知道,需求和供给关系的变动,会引起市场价格的变动。但是一方面,这种变动的发生与买者——在这种场合就是资本家——关于这种变动发生的片面断言是绝然不同的。另一方面

  “在以下两种工资水平之间存在着重大差别:一种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工资水平,即在买者和卖者平等协商时从正当的(公平的)商品交换行为中得出的水平;另一种是,当资本家同每一个人单独地进行协商并利用个别工人的偶然困难(与一般的供求关系无关的困难)来决定压低工资的时候,卖者即工人不得不同意的工资水平。工人联合起来,是为了在出售自身劳动的契约中在一定程度上同资本家处于平等地位。这就是工联的合理之处(逻辑根据)。”

  为了保证工人的利益工联的目的是:

  “工人一时的直接需要不能强迫工人同意低于一定劳动部门中由供求关系先前确定的工资”(同上)

  从而把一定部门中的劳动能力的价值普遍降低到它的普通水平以下。“工人本身”把这种劳动能力的价值“看作是工资的最低额,而资本家则把它看作是一个行业中所有工人的划一的平均工资。”(同上)因此,工联决不允许它的会员在工资低于这种最低额的情况下劳动。不言而喻,资本家会把这个“劳动的划一水平”诬蔑为侵犯工人的个人自由,妨碍资本家按照自己的心愿办事,妨碍资本家对特殊才能等等给予特别报酬。登宁先生——刚才引用的他的那部著作不仅抓住了问题,而且以巧妙的讽刺阐明了问题——回答说,工联允许资本家“给卓越的技能和劳动能力支付高的报酬,他愿意支付多少就支付多少”,但是工联却不同意资本家把99/100的工资总额即“普通人”的工资,也就是每一行业中平均工人的工资降低到“工资的最低额”即平均劳动能力的普通价值以下。《爱丁堡评论》的一位观察家(1860年。《工联》)把工人反对资本专制的联合诬蔑为这些生来自由的不列颠人由于一种不可理解的迷惑而自愿服从的一种奴隶制,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战争中人们都希望敌军不服从纪律的专制。但是,这个道德上被激怒了的观察家还发现了更糟糕的事情。工联亵渎神圣,因为它破坏了自由贸易的法律!这是多么可怕啊!登宁先生顺便回答说:“如果一方的一只胳膊受了伤或被捆起来,而另一方却自由地运用两臂,那么这并不是一拳还一拳的自由交换……雇主愿意单独地同自己的工人打交道,以便他能够愿意在什么时候就在什么时候给这些工人的劳动支付‘血汗’价格,而作为卖者的这些工人的右臂则被他们出卖自身劳动的必要性束缚起来。这就是雇主所说的自由贸易,然而这种自由完全是雇主的自由。假如你愿意,可以把它叫做贸易,但它并不是自由交换。”(同上,第47页)]工联是工人本身为此目的而建立起来的保险团体。有一个例子可以说明工人为了保护劳动能力的价值而建立起来的这种联合的目的。在伦敦的所有行业里都有所谓的“血汗榨取者”。

  “血汗榨取者就是答应按照普通工资向最初的企业主提供一定量工作而又让其他人按较低价格完成这项工作的人;形成血汗榨取者的利润的这个差额,是从实际完成这项工作的工人身上榨取出来的血汗”(同上)

  综上所述,资本的本质就是:由于劳动同劳动的客观条件的分离,导致了资本家把劳动的客观条件作为资本,在商品经济环境中实现用钱赚钱的活动,同时导致了丧失劳动的客观条件的无产者,为了生存不得不为资本家进行雇佣劳动,创造剩余价值。资本家因此就成了千万富翁、亿万富翁。资本的本质是非常清楚、明白地、无法否定的展现在人们面前!绝对没有什么神秘之处!因此,要认识资本主义,就要打破、抛弃资产阶级和政治经济学家们制造的资本的神秘性,牢牢记住资本的本质!从而为无产阶级消灭资本主义提供一把利剑!

  劳动者2014年11月6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