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改革路向何方? ——二十几年的改革,我们发展了什么?又改革掉了什么?
敢问改革路向何方? ——二十几年的改革,我们发展了什么?又改革掉了什么?(转人民网)
—————————————————————————————————————————————————
敢问改革路向何方?
[落日寻道] 于 2004-11-26 10:41:25上贴
--------------------------------------------------------------------------------
提及改革开放,心酸者有之,彷徨者有之,狂喜有之。历史发展的轨迹本身就是一部悲喜剧。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在共产党这个幽灵还没有在中国执政之前,千百年来古今中外,能够得到欢乐的富人从来都是极少数。历史上所有的统治者虽然在口头上说“民贵君轻”,但骨子里却是三纲五常,等级森严。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最广大的底层人民大众永远只能被统治,永远只能为少数人的欢乐付出自己的屈辱,付出自己的忧愁,付出自己的血泪。不管怎么改朝换代,君君臣臣的“周礼”等级制度是任何时候都碰不得的。
天子可以观看八佾之舞,诸侯看了就是大逆不道。犹如精英们设计的改革,公仆们吃大锅饭是天经地义的,工人吃大锅饭则是“极左”,要砸烂;企业家们解聘工人有合同法为依据,要依法治国,工人要想炒老板的鱿鱼,无法可依,也只能自己悄悄滚蛋。而这被改革砸烂了的大锅饭制度,老板不能无故炒掉工人的平等社会,正是毛泽东等老一代共产党人对历朝历代剥削阶级观念的彻底颠复,是无数革命先烈流血牺牲换来的新政权,新社会。
在这个新社会中,不允许有剥削压迫,不允许当官做老爷,不允许有“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不允许当官的发财;在这个新社会中,泥腿子、臭苦力可以扬头挺胸的走进人民大会堂参与讨论国家大事;在这个新社会中当官的、有高深文化的都要接受素质低的工农大众再教育,先当学生后当老师,从群众中来再到群众中去,为人民服务。而所有这些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东西,都被精英们说成是僵化,说成是极左,精英们要把这僵化、极左的平等社会,改革成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人们虽然还没看到这个有特色的社会最终要发展到什么程度,但是已经感受到了这个有特色的市场经济,其实就是以金钱取代“周礼”的社会,如果谁要违背了这个与时俱进了的“周礼”,谁就必将受到指责。
比如吃一两百元最低生活保障金的穷人,若是是偶而给自己缺营养的子女买几条小鱼,一些维护“周礼”的正义之人,就会站出来维护有特色的市场经济社会的公理了:已经是吃救济金的人,怎能如此奢侈买鱼?若是富人,不要说卖几条鱼,就是给自己家的狗雇几个保母,每月为狗开销几千元的生活费,也不会有人放个屁的。钱是人家的,人家爱怎么花就怎么花,干你屁事!这又不是计划经济时代,又不是文化大革命!谁若有半个不字,就是“仇富”,就是极左思想没有肃清,就是文革的余毒。
不过,我们现在执政党的党旗上仍然挂的是廉刀、斧头,仍然是代表工农的政党;共产党的纲领仍然是以消灭剥削阶级,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目标。只要共产党仍然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不管怎么改革,都必然要相信和依靠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让最广大的工农大众有参与制定国家大政方针的权利。尽管企业家、有博士头衔的公仆、及专家精英们比工农大众素质高,但这些先进的代表们只是极少数,他们上上下下的拍脑袋,不知道工农心里所想,也绝对代表不了最广大的工农利益。要想使改革真正的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利益,就必须让下岗工人、打工的农民等最基层的人民群众参政议政,只有让这些最基层的人民群众的心声发出来,这个政策才有可能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如果共产党的政权只是依靠少数主流精英治国,庄严的“人民”大会堂再也不是由大多数的泥腿子、臭苦力等最基层的人民群众所组成,那么共产党的领导性质就变了;只要共产党的执政纲领不变,不管怎么改革,公有制不能改变,改掉了公有制,国退民进了,让富毫老板、精英、公仆主导国家的治理,社会主义的性质也就变了。
面对这二十几年的改革,我们发展了什么?又改革掉了什么?我们不得不问:这个发展了的有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相比,其优越性究竟体现在什么地方?在市场经济下,允许少数共产党公仆拥有百万家财,允许拥有百万家财的私有老板入党,这共产党的先进性又如何体现?这拥有百万财产的党员公仆、私有老板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资本家、政治家又有哪些特殊的区别?
敢问我们的改革要走向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