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娱乐快餐化的体育市场运动
商品娱乐快餐化的体育市场运动
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没有什么是不能商品化的,什么都是可以标价的,都是可以买卖的,这本是习以为常的事情了。现在的体育运动当然也不例外。
所谓现代体育的营销观念和模式基于个人英雄主义和制造个人崇拜,所以要造星,制造各种体育明星。然后把体育明星拿去做广告,以明星效应刺激商业销售。
要达成这样的效果,现在的主流体育运动就是,大多数人都是看客,观看少数体育尖子明星的表演,当然,其中少不了还需要一些普通运动员做陪衬。这当然就是一种娱乐模式,这些尖子明星不过是被发掘出来包装起来的娱乐明星罢了。当然,体育明星以挑战所谓人类极限为噱头,给人一种另类的刺激而已。
做体育运动员是典型地吃青春饭的,趁着年青博取体育战绩,获得名声,然后要适时迅速地转化为商业效益。至于为什么商品做广告,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这都无所谓,看谁出得价钱合适嘛;迄今为止,好像还没有明星因为做外国商品广告的原因而被骂不爱国吧。多么美妙的名利双收的效果呀。不趁着年青时,还有点名气的时候,趁机大捞多捞一把,等到过气了,谁还搭理你呀。这跟快餐没有什么分别。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年哉。
以前有些有名气的体育运动员没有赶上市场经济的大好时候,大多没有机会把名气转化为商业利益,等到过气了,早就被人们遗忘了,有时候身上的由于过去训练时留下的伤痛发作,也因为没有钱而只能默默忍受。比如说郎平一代的女排吧,还有几人记得郎平的那些同伴?郎平通过个人的拼搏,还有几分薄名,还勉强被人注意到。可就如郎平这样的名人当遇到困难希望得到一点国家帮助时,却仍然被毫不留情地拒之门外。
郎平成名于八十年代,那个时候,宣传的是把体育运动的成绩与爱国主义民族荣耀挂钩在一起。郎平就长期恪守这个观念,在九十年代时,当国家女排处于低谷时毅然回国执教,并将女排的成绩一直维持在世界一流队伍行列。而她也为此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包括家庭的变故。但郎平如此的付出又得到什么回报呢?在那个主流拼命鼓吹全盘西化的时期,象郎平这样的人反倒被视作怪物。
现在,体育运动实际上已被商品化了,但有些人还把体育运动与爱国主义等同起来,按照这个逻辑,这种所谓的爱国主义也就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了。原来,这些人嘴里所谓的爱国主义也已经商品化了。
体育运动的实质是什么?还是毛泽东说的,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而对于体育比赛,交流切磋技艺,共同推进体育运动,增进友谊才是第一,所谓体育名次倒应该排在第二了。
什么时候体育运动能回归其本质,这有赖于人们的共同努力。那就要看人们有没有觉悟,能不能从资本所堆砌的“精英体育”观念的迷雾中挣脱出来。
相关文章
- 卢周来:中国女排的价值
- 黎阳:郎平、刘翔、下岗工人与体育的宗旨
- 你们有什么资格如此嚣张?
- 郎平与穆祥雄,你把敬意送给谁?
- 感谢郎平在奥运会上激活了“汉奸”这个词
- 对郎平的变态赞扬凸显中国人的信仰危机
- 当精英开始背叛国家:从郎平说体育无国界
- “郎平”们有资格寻找“个人价值”吗?
- 中国女排的兵败美国与郎平风波
- 水火:向郎平们索赔!
- 不畏浮云遮望眼:对于郎平事件的思考
- 是谁借“讨聂行动”颠倒了这个世界的逻辑?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