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党内民主是有巨大的风险的

火烧 2010-08-20 00:00:00 网友时评 1033
文章探讨党内民主面临的风险,分析国际与国内环境对民主建设的影响,强调防范西方渗透与国内舆论挑战,推动民主发展需谨慎应对。

        党内民主是有巨大的风险的

  从党所处的时代条件、社会条件,从国内外环境以及政治思潮发展变化的趋势看,当前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中,将会发生种种可能的风险。

  1.国际环境对党内民主的风险影响

  西方反共势力从来

  没有放松过对社会主义国家和执政的共产党的和平演变计划。当前,国际环境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风险影响是多方面、多途径的,形势总的说是严峻的。但不可否认,主要的危险还是来自思想意识形态方面的渗透。这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1)极力否定共产党的民主性质和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指责共产党崇尚暴力,共产党依靠暴力取得政权;(2)极力歪曲列宁主义、斯大林主义为专制主义,公然要求予以放弃,认为如以这样的思想指导不可能实行党内民主制和开展党内民主;(3)极力鼓吹西方政治文化的进步性,把多党制和西方民主政体说成是真正的民主;(4)极力鼓吹共产党实行民主转型,认为民主转型就是要转向社会民主党;(5)极力鼓吹激进改革,把改革的实质规定为“言论自由、多党制和自上而下的选举和竞选”。

  必须看到,在互联网时代,西方媒体占有优势,这些言论得到广泛传播,在党内党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受西方的影响,在一些党员和人民群众的眼中,把西方式的民主看得比什么都好,而把我们党的现状看得比什么都糟,在思想上产生了共鸣,有人甚至要求在实践上按西方的路径改革。因此,必须有针对性地分清是非,防范和消除西方的影响。

  2.国内环境对党内民主的风险影响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上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上推进了社会主义民主,文化上在“主旋律、多样化”方针指导下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社会结构上既保有原来的阶级阶层、又出现了众多新阶层,形成丰富的社会阶级阶层结构,这些都对发展执政党的党内民主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同时也蕴含着一定的风险影响。当前,国内环境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风险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1)对党的信任度不高,认为党没有实行民主的决心和诚意,“雷声大、雨点小”,不过说说而已;(2)对党现有所采取的发展民主的做法不满意,要求党立即、快速地推进党内民主;(3)对党的干部尤其是高层的腐败行为深恶痛绝,认为党内根本没有民主和监督,无力解决腐败问题;(4)认为党没有代表工农的利益,搞党内民主只是对新阶层入党人士(如私营企业主阶层)有好处,代表了他们的利益诉求;(5)对共产党依靠一党的力量实行民主持怀疑态度,倾向于搞多党制,认为在共产党一党制下不可能实行民主。

  这些政治思潮和社会动向对于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可能酿成风险,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对共产党开展党内民主持怀疑态度,直至否定共产党的领导;(2)对党内民主散发不满情绪,意图刺激激进改革,造成政局动荡。

  3.政党自身环境对党内民主的风险影响

  能否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中避免风险、防范风险,归根到底取决于执政党自身的状况和抗风险的能力。当前党内环境对党内民主建设的风险影响主要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1)党内民主怎么搞,全党经验普遍不足;(2)目前党还缺乏开展党内民主的健全的、完善的规章制度;(3)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对民主理论、民主内容、民主方式普遍认识不足,缺乏能力,习惯于集权专断的做法,缺乏民主知识和训练;(4)一些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党的群众基础比较薄弱;(5)广大党员对民主权利和责任的认识不足,缺乏普遍的民主教育,往往因准备不足而显得不切实际,十分的急迫浮躁;因要求太高而显得偏于理想化,期盼着一步到位、毕其功于一役。

  4.推进党内民主建设可能发生的风险

  综合以上国际、国内、政党自身三大环境对党内民主建设形成风险影响的诸因素,未来我们能够预见到的风险可能有下述方面:(1)党内民主由于实行党内言论自由,势必出现思想理论、纲领路线和重大政治决策方面的分歧,如若各持己见、无法统一则容易造成党的思想危机,引发风险;(2)党内民主要求实行各级干部的民主选举,少数人违规进行贿选,导致对选举的不满和对选举结果的讼争,容易造成选举冲突,引发风险;(3)实行党内民主,容易助长派别的出现和宗派活动。毛泽东指出:“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说明了党内派别的客观存在性。实行党内民主后较易引发派别斗争,派别斗争会造成组织危机,党内高层分裂,由此引发风险;(4)实行党内民主,如果在发展的策略和程度上,对时段、地方、层级、党的干部和群众的实际水平和能力等情况不加区分,一味激进地推进党内民主,可能造成全党的混乱和失控,危及党的领导权;(5)由于执政党的混乱,进一步引发全国的政局混乱,从而造成对党的执政、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安全的冲击和危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给党内民主风险下一个定义。什么是党内民主风险呢?党内民主发生风险,是指在党内民主建设的进程中,某些个人或组织蓄意违背和破坏党内民主制度的规定,利用开展党内民主的方式方法进行种种不正当的活动,以至于在党的指导思想或政治观点上出现严重对立而无法统一,在组织和干部人事上出现破坏团结、拉帮结派闹分裂、使用非法手段清除异己等情况。党内民主发生风险最严重的结果是,使党丧失了凝聚力和战斗力,导致党被解体、走向覆亡,国家与社会也随之出现动乱。

  古今中外的历史有一条颠扑不破的规律,这就是当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遭遇政治体制障碍,或者这个国家面对的社会经济问题积累得比较多而又无法用经济手段加以解决的时候,经济问题就必然要转化为政治矛盾,寻求政治解决的途径,否则就会爆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甚至引发剧烈的革命。最近20年间,南美和亚洲的一系列发展中国家先后和连续爆发严重的金融危机和政治危机,更让我们清楚地看到了这条历史规律的决定意义和具体社会表现。据此有人根据中国历史上“合久必分”的政治预言,以及近代史上封建军阀割据时期,广东、湖南、四川等省建立地方自治政府的短暂尝试,对今天中国的政治改革提出“联省自治”的主张。

  政治改革要避免失误,必须理论研究先行,因此我们应该高度赞扬这种思想解放、积极创新和大无畏的理论精神,但是至少我个人无法接受这种政治主张。因为中国的历史历经集权和分裂的交替,虽然不能保证中央集权一定带来和平统一,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安定的政治局面,但是毕竟这种局面只有在中央集权的条件下才能出现,分裂总是伴随着争夺领土的战争、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停止以及人民群众的深重灾难。

  中国今天需要积极的政治改革,但是这种改革不应该走地方分裂的道路,因为分裂的结果最终还是要建立中央集权,历史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裂的反复交替循环,每一次推翻中央集权的政治革命,都只为下一个政权建立同样的中央集权创造条件,重复农业社会改朝换代的传统,而不可能带来中央集权对传统模式的扬弃和顺应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任何进步。今天的政治改革,既要顺应人民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方向,又要为新世纪的经济发展提供社会稳定的政治保证,就惟有彻底改进和加强中央集权才有可能,任何放弃和推翻中央集权,或者任凭中央集权在放权的过程中不断衰弱的做法,都只能重复历史的灾难。

  加强和改进中央集权,又要顺应人民民主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创新,这种创新的每一步都要涉及重新分配中央和地方的行政权力和经济利益,涉及中央职能机构的专业建设和对各级政府公职人员的权力制约,必然面对来自很多方面的阻力,但是中国不可能有任何其他的选择,惟有遵循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积极学习和吸收国际上的经验和教训,去开创政治改革的新局面。

  中国确实是不能搞三权分立。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再加上沉重的文化包袱。搞三权分立,风险是很大的。我们必须牢记的是稳定压倒一切,发展压倒一切。

  中央集权是我们国家成就世界大国的优秀历史传统,我们应该继续继承并加以发展。①处理外交事务、应对外患、防范国内外反动势力的颠覆是国家的权力和责任②国防建设、抵御外敌入侵、保卫国家的安全是国家的权力和责任。③制定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是国家的权力和责任。④协调各个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关系是国家的权力和责任。

  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承担的角色和责任来看。在体制上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是可以不一样的。地方政府没有必要搞集权.而且,中央集权,地方政府分权会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中国的政治体制会更加稳固。这是与我们国家的国情是相适应的.

  我建议;让胡锦涛总书记集权,让胡锦涛总书记任中国的全国人大委员长,让他拥有立法权及有监督一府二院的执政执法权。使中国的最高权力真正归属全国人大。中国不能搞集体领导了,集体领导,导致政权各行其是,何无权威。

  我认为中国要的是明主.而不是要民主.更不要多党制。民主会使公民走上街头,举行集会,从而可能引发政局的不稳定;使一些在非民主条件下很简单的事务变得相对复杂和烦琐,从而增大政治和行政的成本;民主往往需要反反复复的协商和讨论,常常会使一些本来应当及时做出的决定,变得悬而未决,从而降低行政效率;民主还会使一些夸夸其谈的政治骗子有可乘之机,成为其蒙蔽人民的工具,民主还可能破坏法制,导致社会政治秩序的一时失控,在一定的时期内甚至会阻碍社会经济的增长;民主也可能破坏国家的和平,造成国内的政治分裂;中国要民主也是要有序的民主,有序的民主也就是要有人领导下的民主。要有人领导下的民主。那就要有明主领导下的民主。明主怎么实行民主呢?人民个人有什么建议向明主提出,明主把人民个人的建议公布出去,让大家讨论,或开会讨论,从中吸取受到多数人赞同的去做就行了。这就是有序的民主。也是真正的大民主,对于下任国家领导人由谁来当,也可遵循这个办法,在胡锦涛的领导下实行有序的民主选举,由胡铞涛指定几个接班人,把指定接班人的理由及接班人的情况公布于众,从群众的意见中择优录取,这样的权力移交会顺利及稳定的。

  北京中美联合国际疑难病研究院院长陈中华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