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秦渝:也说“脑残”

火烧 2018-11-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讨论当前社会中愤世嫉俗情绪的来源,分析群众思想被侵蚀的问题,强调马克思主义者应揭露资产阶级罪恶,引导群众,而非简单指责脑残。引用列宁革命形势理论,强调客观与主观条件结合的重要性。

  最近两天,网上一篇题为《荒唐的逻辑,可悲的脑残》的文章表现出了较强烈的愤世嫉俗的情绪,引起了一些人的共鸣。愤世嫉俗可以理解,埋怨群众有害无益,因此值得一说。

  这种愤世嫉俗的情绪之所以可以理解,根本原因在于,不论从赫鲁晓夫上台算起,还是从苏联解体算起,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已经几十年了,但目前还没有高潮到来的明显迹象。当前,私有化正在疯狂前行,假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新儒学以及各种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的杂拌儿充斥着主流媒体,侵蚀愚弄着人们的思想。面对这种形势,共产主义者应该怎么办呢?简单地说,就是要像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和毛主席领导的中国共产党那样,坚持不懈地揭露资产阶级的各种罪恶和谎言,分析总结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宣传群众,壮大进步力量,而不是急躁埋怨。把真实的历史告诉不知道的人是知道的人的责任。动辄说人“脑残”不是革命者应该有的态度。一个人懂得的事情总是有限的,总不能说人民群众都“脑残”吧?鲁迅先生说得好,辱骂和恐吓绝不是战斗。

  列宁说: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毫无疑问,没有革命形势,就不可能发生革命,而且并不是任何革命形势都会引起革命。一般说来,革命形势的特征是什么呢?如果我们举出下面三个主要特征,大概是不会错的:(1)统治阶级已经不可能照旧不变地维持自己的统治;“上层”的这种或那种危机,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危机,给被压迫阶级不满和愤慨的迸发造成突破口。要使革命到来,单是“下层不愿”照旧生活下去通常是不够的,还需要“上层不能”照旧生活下去。(2)被压迫阶级的贫困和苦难超乎寻常地加剧。(3)由于上述原因,群众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些群众在“和平”时期忍气吞声地受人掠夺,而在风暴时期,无论整个危机的环境,还是“上层”本身,都促使他们投身于独立的历史性行动。没有这些不仅不以各个集团和政党的意志、而且也不以各个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变化,革命通常是不可能的。这些客观变化的总和就叫作革命形势。这种形势在1905年的俄国,在西欧各个革命时代都曾有过;但是,这种形势在上一世纪60年代的德国,在1859—1861年和1879—1880年的俄国也曾有过,当时却没有发生革命。为什么呢?因为不是任何革命形势都会产生革命,只有在上述客观变化再加上主观变化的形势下才会产生革命,即必须再加上革命阶级能够发动足以摧毁(或打垮)旧政府的强大的革命群众行动,因为这种旧政府,如果不去“推”它,即使在危机时代也决不会“倒”的。(<第二国际的破产>,列宁选集第2卷,620-621页 )

  我们知道,解放前的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都是不识字的文盲。当年陕甘宁边区的群众选举村干部用向碗里放豆子代替写选票。在那样艰苦的条件下,毛主席说,“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毛泽东:《愚公移山》)

  总之,深入学习马列毛泽东著作,分析总结包括中国在内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经验,坚持不懈地向人民群众揭露资产阶级的各种罪恶和谎言,发展壮大进步力量,这就是共产主义者在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时期内的任务。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