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光寿:张艺谋的奥运开幕式没有中国
张艺谋的奥运开幕式没有中国
黎光寿/文
昨天晚上看奥运开幕式转播的时候,感受到了张艺谋的场面宏大。无论是从击缶的场面开始,还是到后来的每一个场面,我都能够感觉到从红高粱以来张艺谋的壮观和宏大,而悠扬的琴声和精湛的表演也让人们感受到了中国文化的精深和令人沉醉。
从这个角度来说,张艺谋是成功的,这足以使他立于艺术的巅峰,一千年以后仍然还有人对他景仰膜拜和争论不休。但很遗憾的是,我看完这个开幕式表演,却有些话是要说出来的,甚至是不吐不快。
首先的问题是场面一开始的击缶问题,2008名击缶者组成的巨大场面不可谓不宏大,但一想到《资治通鉴》里的“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令秦王击缶”的故事,心里就一直不是滋味。尤其在今天充满强权的国际社会里,鼓瑟和击缶的故事仍然每天都在发生,不知道张艺谋采用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有没有什么更深层的意义。
在过去的150年里,中国无一不是在为来自遥远西方的列强鼓瑟和击缶,而30年以来,中国也同样生活在为洋人鼓瑟和击缶的阴影下,首先是台湾的问题,美国和中国建交以后,就出台了一个与台湾关系法,从法律上来保证对台湾的支持和资助。而在西藏问题上,美国一直在支持流亡在西方发达国家的藏独势力,从而导演了今年的314事件。
从具体的国际事件来看,中国在韬光养晦的政策下,无论从1992年的银河号事件,到1999年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被炸事件,再到2001年的南海撞机事件,再到美国以反恐为名占领阿富汗和伊拉克的事件,中国的韬光养晦,无一不是在表明,中国在为美国鼓瑟,同时也为美国击缶。这背后的每一个故事,都浸满了世界的斑斑血泪,都布满了中国的屈辱和无奈。
昨天中午一个朋友给我打电话说,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中往往都暗藏有杀机,从《红高粱》到《大红灯笼高高挂》,再到《满城尽带黄金甲》,在表面的风光之后,都蕴含着一层层杀机。我只看过《红高粱》,当时也很小,只是当时感觉很沉闷,并没有太多感觉,听了朋友的提醒,回忆那些场面,还是有些阴森森的感觉,至于其他几部电影,因为我对张艺谋并不感兴趣,没有看过,无法置评。但从昨天晚上看了奥运开幕式一开篇的击缶,就让我想到了历史上秦王和赵王的故事,只是不知道在张艺谋的心目中,中国和美国,谁是秦国谁是赵国。
中国领导人曾经一再地对外宣称,要通过举办这届奥运会,给世界展现一个崭新的中国。我的个人理解是,要展现一个崭新的中国,首先是要解释什么是中国。而什么是中国呢?很多人对这个命题都有不同的看法,在百度知道上的第一项答案实际上只是讲述的一个地理概念,但相对于具有6500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来说,这样的地理概念实在是太过于狭隘和没有意义。
《现代汉语词典》上对“中”的解释是“跟四周的距离相等”、“指中国”,而历史上,许多人对中国的理解是中央之国,天朝上国。几千年的历史中,许多人就是这样理解的,只是不同时期的帝王、臣子和民众,对这个天朝上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和态度,黄帝、炎帝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族群,禹疏导了水患,夏制定了历法,商发展了农耕,周制定了礼数,秦实施了变法,汉建立了伦理,隋唐和元拓宽了疆土,宋确立了纲常,明派出船队远航,只是到清的时候,一些不明真相的皇帝和昏官采取了极端的手法,让这个天朝上国衰落,从此西方一个小小的破国,在中国的海岸上架上了几尊炮,就让中国人屈服。
屈辱的历史经过了一百五十年,在这150年当中,我们不停地为洋人鼓瑟和击缶,无论是清王朝也好,还是蒋介石也好,都不停地为洋人击缶,继之而配套的政策,是打开我们的大门,让强盗掳掠,让流氓奸淫,让人民流血流泪,让祖先眼睛死后双目不瞑。及至新中国建立,才停止了这个让天朝上国龙颜崩塌的动作,才又在恢复我们的天朝上国,才又在恢复我们的中国的称谓,恢复了我们讨论什么是中国的权利。
那么,什么才是中国呢?什么才是中国的人民呢?人人都在说,但都仅仅从自己的角度说。从奥运开幕式的表演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从击缶、七十米长幅画卷,到孔子的弟子三千,到敦煌的飞天,到丝绸之路,再到天圆地方的太极拳表演,再到郑和宣示和平的伟大航海,再到孩子们画出的绿色家园,再到人工搭成的鸟巢和美丽的地球,无一不是中国的元素,但是这些东西拿来比喻中国,拿来概括具有6500年的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未免显得偏狭和弱不禁风。
我们常常为自己作为一个中国人而自豪。这个中国是什么?我感觉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从盘古开天僻地之后,一种容纳宇宙万物开天僻地的精神,是一个成员以维护这种包容和开天僻地的传统努力的精神。而这样的精神,历史上有很多传说的故事,像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大禹治水,等等,无不体现了这样的精神。而张艺谋的奥运开幕式表演中,这样的精神几乎没有。
那么,张艺谋的奥运开幕式表演表现了一个有文字记载的中国了么?我们知道,在这样的历史中,黄帝、炎帝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族群,禹疏导了水患,夏制定了历法,商发展了农耕,周制定了礼数,秦实施了变法,汉建立了伦理,隋唐和元拓宽了疆土,宋确立了纲常,明派出船队远航。从今天重商主义的视角,历史悠久而又伟大的中国从很多年以前就已经做出了非常辉煌的贡献。但是,这些张艺谋都没有表现。
从近代史和现代史来说,中国遭受了150年的屈辱、中国人被诬为东亚病夫的历史赫然在目,在新中国建立之后,通过整个国家的努力,这样的历史嘎然而止,经过近60年的奋斗,中国逐渐成了一个强大的中国。我想,不管中国的政治多么的风云诡谲,但通过中国传统的故事和历史表现中国的包容一切和积极向上开天辟地补天填海的精神,表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永远应当是我们在重大场合里所表现的重点。
遗憾的是,我们来看2008年8月8日的奥运开幕式表演,我们来重温那一幕幕演员努力的场景,我们只能感觉它是一个文化上的大拼盘,一个没有灵魂的大拼盘,里边却是全部都是中国元素,但却没有中国精神,里边有很多的中国故事,但却没有一个可以值得我们自豪的历史和哲学,虽然很多人可能已经为张艺谋所感动了,但我还是没有为他所感动,我认为张艺谋没有完成中国领导人向世界承诺的那样——向世界展现一个崭新的中国。
张广天有个著名的音乐剧《风帝国》,专门讲述女娲补天的故事,剧中主角、补天的女娲风玉有这样一段独白:“风,按照四季吹过大地,带来寒暑春秋日新月异;你,凭着气血生老病死,经历起伏波折福祸悲喜。心,放在你的身体正中,搏动脉血津液给你生机;人,只要按着心的位置走,不论千里万里总是居中不移。我们就是这样的人,生活在中国各地。中国是一个神圣称号,如果失去刚正就会偏离。天,随时都有阴晴雨雪,总是风云不测幻化变易;地,随处可见山川湖海,给你五谷丰登洪涝灾疫。但是,不管你失意得意,不论贫穷富裕贵贱高低,我从不低头从不屈服,只要争取就会让你挺立!”
个人觉得,如果用张广天对中国的这个解释来排演奥运的开幕式,一定会是另外的具有哲学联系的取材,场面一定会更加宏大,艺术表现上也一定会更加精致,在表现力和感染力上一定会更加深入骨髓,而不像张艺谋所用的几个历史故事,将中国的历史表现得只有大杂烩的文化而没有精神,将中国的精神表现得浪漫、软绵绵而没有一点阳刚之气。
2008年8月8日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次举办这样的运动会,是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和文化在世界上的第一次全面而伟大呈现,是一件等候了一百年一千年的好事。虽然一千年以后可能人们还会说起昨天晚上开幕式的表演怎样怎样,但我还是认为,张艺谋没有表现一个真实的中国。
重温哀悼日的想法
只有一个人也要办奥运
黎光寿/文
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世界第29届奥运会正式在北京开幕,看完了张艺谋执导的奥运开幕式表演,看完了运动员的入场式和奥运圣火的点燃,心绪难平,不过想得更多的却是国家哀悼日当天对奥运会的想法。
关于中国是否应当举办一场奥运会,争论历来就有,身边很多的朋友都分别持有不同的观点,而我一直在各种观点之中徘徊,希望有一个可以折中的方案。所以,从北京申办奥运会成功到奥运火炬传递,很多时候我觉得这样一场运动会与我关系不大,总喜欢置身事外。
真正让我对奥运会关注的是今年4月份火炬传递到巴黎的时候。当时正值西藏314事件不久,当象征中国人民和平友好的火炬传递到巴黎,但在巴黎艾菲尔铁塔和巴黎市政厅窗户上却挂出了藏独的雪山狮子旗,而火炬传递在巴黎的传递也是一路坎坷,残疾的金晶还遭受袭击。这让我对研究传递火炬和抢夺火炬的力量背景产生了兴趣。
结果不关注不要紧,一关注还居然发现了更多更新的问题,我的看法是,巴黎火炬传递出现的问题,首先责任在法国总统萨科奇,他在火炬传递前就已经对奥运表示要抵制,从外交的角度来看,萨科奇的言论已经是毫无修饰的反对和动员,从而必然引发了巴黎对于火炬传递中发生的事情。
此后是进一步观察火炬在巴黎的前一站伦敦的传递,也同样存在着藏独势力抢夺和干扰圣火传递的事件,只是规模和烈度没有巴黎的大。如此而已。
这样的观察结果让我感到很不可思议,因为长期以来,无论是我们的教科书,还是我们的新闻媒体和知识分子,都把法国和英国当作我们的朋友、世界文明的中心,在中国文化市场上流传的许多世界名著,多来自于英国和法国,虽然很多我个人看了半天没有感到什么美感可言,但同样受到许多知识分子的强烈追捧,似乎不学习这些东西就像落伍一样。
再往前去想,发现在历史当中,150年前,对中国来说,英国和法国就是两个强盗,他们从中国南方的香港开始,一直不停地侵占中国的国土,还进入到中国的首都北京,将故宫的值钱器物抢劫一空,还跑到北京西北郊区的圆明园纵火,烧毁了他们带不走的瑰宝。我一再地想,这两个国家从150年前到现在,品性还是一点没变。
再到后来,火炬的传递成了一块试金石,在一些西方发达的国家,包括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号称亚洲四小龙的韩国,火炬的传递都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而这些国家的警察似乎都有拉偏架的倾向,将保护火炬传递的华人华侨当作暴徒拘留关押,而这些国家的政府首脑却对此不闻不问,甚至韩国的李明博总统还声称中国在首尔的火炬传递以及华人华侨的护卫火炬行动侵害到了韩国的自尊心,让韩国的一些极端势力对中国的留学生下了毒手,令人难以置信这是在民主国家发生的事情。
在面对困难的时候,火炬的传递成了维护中华民族尊严和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最好的佐证,在奥运火炬遭遇巨大干扰的英国伦敦、法国巴黎、美国旧金山、澳大利亚悉尼、日本长野和韩国首尔,都有大批的华人华侨主动出来组织活动,保卫中国的奥运火炬传递,保卫中国的形象不被一些人的侮辱和污蔑。让中国人空前团结了起来,让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和希望。
5月12日四川发生大地震以后,开始我的想法是国家遭受这么大的灾难,为什么还要进行这样的火炬传递,奥运会为什么就不能停下来为救灾和灾后重建让路。地震之后我到四川做了一个抗震救灾的志愿者,到了绵竹、安县、北川等地和许多灾民接触,发现在他们的眼中充满了理性、谦让和坚强。在成都、绵阳和德阳等地,和许多本地的人以及来自四面把方的青年朋友们交了朋友,感到了中国作为一个大家庭的温暖和强大的力量。
5月19日是国家确定的三天哀悼日的第一天,我们从凌晨开始从成都出发给灾民送物资,听到广播里关于赈灾的消息,也听到了停止三天火炬传递的消息。当时我看着我们长长的车队,感到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我把奥运火炬当成了一种象征,一种中华民族团结奋斗、坚强应对灾害和自强不息的象征。从这样的角度看,火炬的传递至少是一种形式,是一种表达力量、决心和信心的形式,不管是谁,都有可能继续传递下去。我还想,即便中国在巨大的灾难中只剩下了最后一个人,也会将火炬传递下去,让这样的希望之火一直燃烧下去,让自己的希望延续下去。
后来虽然也有一些同行对传递火炬发表了一些不同的见解,但是我依然相信中华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坚强而又自强不息、互助互爱的民族,奥运的火炬值得由这个民族传递下去。所以在四川抗灾结束后,又继续关注圣火的传递,一直到今天奥运圣火由中国最负盛名的李宁点燃。
今天在看开幕式表演的时候,心里一直在想那过去了很久的事情,我在想,在2008年就只有中国有传递火炬的资格,因为它的政府和民间的意见和立场比较一致,在面对巨大考验的时候特别坚强,这样伟大的民族,怎么没有传递火炬和举办奥运的资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