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大可商榷的“立党为公”

火烧 2005-06-12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立党为公’口号的争议,区分其与‘天下为公’,质疑其阶级性和先进性,分析在市场化背景下‘为谁’的问题,并指出无产阶级政党为何不提‘立党为工’,体现对口号的深度反思。

    “立党为公”的口号一经提出,主流媒体的颂扬之声聒噪于耳自不待言,连一些“左派”论者也纷纷赞美不绝,似乎自其中发见了“新大陆”,感觉到“新希望”。我的“感觉”则有所不同。

首先,如何区分“立党为公”与“天下为公”?众所周知,“天下为公”是旧民主主义的重要理念,孙中山可以用,蒋介石、汪精卫也可以用,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延安还是西安”可是个马虎不得的大问题。民主党派中有个致公党,他们的口号要是“立党为公”才算名副其实。

再者,“公”是谁?如果“公”系普适概念,指14亿公民,也就是说无分主次谁都“为”,实际上否认了党的阶级性,也否认了先进性。在“国退民进”,“市场化”、“资本化”、“|私有化”日益升级的时代背景下,“立党为公”究竟是为谁很值得进一步追问。

或者,“立党为公”的说法旨在强调“党”与“公”的划界,表述的是“立党”不是为“党”。此种申明只有存在下列情况才具有实际意义:党本身拥有党的特殊利益诉求。

无产阶级政党何以不旗帜鲜明地“立党为工”呢?怕谁?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