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NED、NDI在港搞颜色革命

火烧 2015-09-17 00:00:00 国际纵横 1030
美NED、NDI被指在港推动颜色革命,资助占中活动,香港民主监察揭露其资金流向及影响。戴耀廷收黑金,陈文敏涉事,引发安全及稳定问题。

  《大公报》近期接到“香港民主监察”成员KevinLaw来函,附上他日前致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主任Mary B. Mazanec和美国驻港总领事夏千福(Clifford A. Hart)的信件。Kevin Law批评上述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今年六月九日发表的一份有关香港政改的报告内容失实。他质疑NDI亚洲部主任Peter Manikas向国会报告时隐瞒推动“占中”的情况,他亦在信中列出多个NDI资助和推动“占中”的证据。

  一、大洒金钱操控反对派

  Kevin Law指出,自1995年起,NDI共投入逾3000万港元,操控本港反对派及渗透大专院校,资助多个所谓“研究”和“青年”项目,以学术研究和学术自由做掩饰,训练本港政团和年轻人积极介入政治,企图推动“颜色革命”。

  Kevin Law更在信中举例指,“占中”爆发前,NDI资助港大比较法与公法研究中心,推出“港人讲普选”网上平台,声称让网民可自行设计普选方案,但目的是推动香港年轻人和学生在普选问题上更积极地参与政治。“占中”发生后,这个由美国资金建立的网站,马上变成支援占领者的平台,包括曾建议占领者改用通讯软件“Firechat”;提供防毒面具的购买地址;呼吁示威者扔掉身上利器,以免被起诉藏有攻击性武器;向示威者提供被捕时的应对方式和律师联系电话等。

  Kevin Law强调,NDI资助和推动“占中”活动,不但危害中国国家安全,而且损害香港繁荣稳定以及中美关系,要求美国有关当局进行问责。

  二、戴丑收黑金 陈文敏经手

  据港大审计委员会报告,港大法律学院副教授戴耀廷代表港大收受了261万元捐款,其中四笔合共145万元是匿名捐款,包括由陈文敏经手、用于举办政制发展和法治教育讲座的30万元;用于港大民研计划设立电子投票系统作为所谓“全民公投”的80万元资金;20万元及15万元予港大人文学院捐款,以支持院方进行“信仰与法律”研究及聘请研究助理,而这名研究助理曾多次协助处理与“占中”相关工作。

  对于捐款来源,戴耀廷一直遮遮掩掩,校方要求他交代捐款者的身份,他竟花逾六星期才提交一个人名作“捐款人”,不符合学者处理捐款的“预期行为标准”。对此,戴耀廷须接受校方三项惩处,包括不能担任管理层职位、不得接受捐款和不可监督研究员,期限约数年。而陈文敏亦未解释清楚当时处理戴耀廷转交的匿名捐款时,是否支持他和金主关系,对于如何理解资金来源亦是避重就轻。

  而当“占中”问题帐目愈揭愈多,“占中”收支及其核数报告仍未见踪影。戴耀廷日前在记者一再追问之下,才声称“占中”帐目最快下月初会有结果。然而,戴耀廷仍然死不悔改,死撑自己在处理“秘密捐款”一事并无违反规则,又质疑审核委员会批评他处理“秘密捐款”只是涉及一些“鸡毛蒜皮”的程序及安排,称“不符期望标准”之说欠缺法律基础,更威胁称倘自己受惩处,不排除会提出司法覆核。

  三、逾286万元不知去向

  根据“香港民主监察”的调查,“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NDI)2012年,已从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获得46万美元,折合港币356.7万元,其中有70.1万港元用于资助港大,换言之NDI仍有286.6万港元不知去向。“香港民主监察”质疑这些资金大部分投放在大学和大学生身上,促请美国有关当局解释。

  “香港民主监察”成员KevinLaw日前去信美国国会研究服务部(CRS)主任Mary B. Mazanec和美国驻香港总领事夏千福(CliffordA.Hart),投诉NDI在香港资助和推动“占中”。

  四、70.1万捐予港大

  Kevin Law指出,根据2012年NED的中国(香港)年报,NDI已从NED获批得46万美元,折合港币356.7万元,但根据港大审核委员会的报告,2012年起,NDI共资助港大70.1万港元(详见表),包括在“占中三丑”之一戴耀廷于2013年1月首次提出违法“占中”概念后,NDI资助港大法律学院比较法及公法研究中心的两个项目,用作与“民主”有关的一系列指定研究,前者涉款38.4万元,后者涉款24.6万元。此外,NDI亦在2014年11月资助钟庭耀的港大民意研究计划6.6万港元,做有关政改的调查。

  Kevin Law认为,NDI仍有286.6万港元不知去向,美国有关当局有必要解释。他又说,由于NED在拨款给NDI时表明,有关资金是用于提升大学生对政治改革的参与度,因此他推断NDI的大部分资金都是投放在大学和大学生身上。

  延伸阅读一:

  密件揭秘:美国黑手煽动再度发起占领运动

  香港学界日趋激进,幕后竟是外国势力黑手作祟。媒体获取的一份曝光的报告披露,受美国政府资助的“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及旗下的“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NDI)”自1995年起,共投入逾3000万港元,操控本港反对派组织及大专院校,启动多个青年项目,间接介入示威行动、煽动学生抗议、资助大学从事“民主运动”。更有什者,“占中”期间通过其资助的港大学生组织的网上平台,以民调名义煽动在警方清场后“重新占领”。美国在港学界长达20年累积与渗透,已严重影响香港大学生。当年埋下的激进种子,今日已在香港青年学生身上逐步显现。

  香港《大公报》报道,自称“一名香港市民”的人士在网上发掘大量公开及鲜为人知的资料文件,撰写了一份144页、题为“美国资助机构如何介入香港内部事务”的全英文报告。资料显示,NDI在香港资助及开展一系列活动,试图构建香港“后回归”选举框架、自治地位、法治及民主自由,以达颠覆中国政府对香港领导力的目的。而这份报告就详细梳理了NED与NDI资助与策动“占中”的全过程,并包括多年来重点策划由香港年轻人参与的多个项目。

  渗透学界鼓动暴力

  NED与NDI长期渗透本港学界,与“占中”搞手、大学学者及青年团体关系密切,通过多种方式潜移默化荼毒香港下一代,迷惑青年参与占领行动,间接煽动学生公然犯法,参与围堵政府总部,甚至用铁马强行撞毁立法会大楼大门;近日爆发的反水货客示威中,年轻人竟又沦为冲击法治、施暴、滋扰市民与旅客的主力,对香港的法治和社会秩序造成极大冲击和损害。

  资料揭露,NDI一早已经为违法“占中”进行准备工作。早在2006年,NDI就与港大比较法与公法研究中心(CCPL)合作组织名为“香港政党的角色”的研讨会;2007年NDI将在香港的活动集中在“香港民主化承诺”系列报告、民意调查、青年公共参与、妇女政治参与等四大项目。 2007年,NDI在港启动青年公共参与计划,致力于培养新兴政团,并负责训练参与者政治交际技巧,令人质疑这是否与在“占中”行动活跃的青年团体及示威者有关。

  培养学生参政搞变革

  报告指,香港年轻人是NDI在港项目中极为重要的对象。在其2004年的内部文件中列明,“年轻人的参与是NDI项目设计及实施的重要考量因素”、“NDI近年来在超过50个国家致力于提高年轻人在公民社会活动中扮演的角色”等。在2012年的文件中亦透露,NDI长年透过各种项目,培养年轻人成为主流政治活动家,认为“年轻人可以成为追求民主和守护民主的重要力量”,又称“可以帮助年轻人装备自己,推动他们希望看见的变革”。

  2012年,NED拨款46万美元(约360万港元)予旗下的NDI,以发展一个“门户网站(Internet Portal)”,推动香港学生在普选问题上更积极地参与政治。同年,“占中”发起人之一戴耀廷所在的港大法律学院比较法与公法研究中心,得到NDI资助,推出“港人讲普选”网上平台,声称网民可自行设计普选方案。此外在前年和去年六月,戴耀廷两次与NDI高层会晤,讨论的议题涉及美方如何提供有关协助。

  占中诋毁警执法

  查看“港人讲普选”网页,记者发现于去年9月28日“占中”发生后,“港人讲普选”一面倒地发放偏向“占中”的信息。例如9月29日,“港人讲普选”facebook专页称,有大律师向法庭申请禁止警察使用枪械,呼吁网民搜集警方使用武器、市民受伤的影片或相片证据,包括“警方正面对抗示威者直接施放催泪弹”、“示威者已倒地背向警方没有任何暴力行为,但警方仍向他施放胡椒喷雾”以及“警方施放橡胶子弹使用警棍”等。

  此外,“港人讲普选”又针对占领行动多次进行网上调查,当中竟就“如果警察清场,你会否回来重新占领”的议题,了解网民的意见。而“占领人士应否撤离”、“应否袋住人大的决定先”、“是否支持罢课”等亦是“港人讲普选”过往的调查议题。该报告指出,“港人讲普选”已演变为占领人士和相关支持者共享行动信息的平台。

  延伸阅读二:

  美国家民主基金会:占街者背后的推手

  中国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19日表示,外国势力向来都参与香港政治,“占中”也不例外。

  梁振英没有提及“占中”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外国势力”。不过,这些年,一个名叫“国家民主基金会”的美国组织在世界赚足眼球。在近些年世界上的一些“占街运动”、或是类似“颜色革命”中,敏锐的观察者总能在抗议人群的背后追踪到这一组织的足印。

  一些人把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吹捧为“民主保护神”,而不少人斥责其为“美国政府利益代言人”,以促进“民主”之名行颠覆政权之实。

 

  

  这一组织究竟有什么样的来头?它的钱从哪里来,又到哪里去?它究竟怎样“颠覆着世界”?

  1982年,时任美国总统里根在英国伦敦威斯敏斯特宫对英国议会发表演说,针对苏联的意识形态开炮,声称要跟苏联发起“思想和价值观”的竞争。

  演讲中,里根宣称,“我们是时候举国——包括公共和私营部门——致力于促进民主发展了”。

  第二年,即1983年,美国设立国家民主基金会,称其是为了对民主促进活动的研究。

  【历史:里根时期的产物】

  在官网上,国家民主基金会称自身为“非盈利的私人机构”,致力于“促进世界各地民主机构的成长与壮大”。

  不过,这一组织董事会的成员已然揭示它与政府的密切关系。

  国家民主基金会原来的董事会中有民主党人和共和党人,有美国劳工、商界和教育界的代表,有外交政策专家,还有国会成员。

  首任终身董事会主席是美国前助理国务卿约翰·理查森,在董事会名单中出现过的知名成员包括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和前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

  1984年4月,时年40岁的美国前驻联合国代表卡尔·格什曼出任国家民主基金会总裁,至今。

  国家民主基金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美国《国家利益》说,NED无法逃脱类似于一个美国政府部门的特性,致力于支持愿意颠覆美国眼中的“独裁政权“或阻止这些政权壮大力量的团体。

  对国家民主基金会的定性,这一组织前代理主席艾伦·温斯坦恐怕有发言权。他认定,国家民主基金会干的其实就是中情局的活儿。温斯坦在1991年接受采访时承认:“我们如今所做的许多事情在25年前(即20世纪60年代)是由中情局秘密开展。”

  【现实:“颜色革命”幕后推手】

  自成立之日起,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的活动就充满争议,这一所谓的“非政府组织”对它与美国官方的联系和颠覆他国政权的目的毫不掩饰。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所梳理的国家民主基金会自成立以来参与的活动显示,这一组织在世界多地扮演过特殊政治角色。波兰和乌克兰等东欧国家、伊朗等西亚国家、缅甸等东南亚国家……它们都受过国家民主基金会颠覆活动的影响。

  在20世纪80年代,成立初期的NED与当时的美国中情局局长威廉·凯西通力合作,向波兰的反政府组织“团结工会”提供资助,被美国卡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称赞为在“团结工会”最难熬的日子里保全了它。

  “冷战”结束后,NED一直也没闲着。近些年,它的身影频繁出现在中东地区的乱局中,即一些西方人口中的“阿拉伯之春”或是中东“颜色革命”。

  《纽约时报》2011年4月报道,许多直接参与埃及叛乱与改革的团体和个人接受了来自NED“核心受让机构”提供的资金。俄罗斯《今日俄罗斯》认定,美国政府直接通过NED等“非政府组织”在幕后推动了穆巴拉克政府倒台。

  2011年利比亚战乱之中和之前,NED都有插手。从2005年到2011年,它向反对卡扎菲的“利比亚人文与政治发展论坛”提供超过23万美元资金。

  NED也资助过“专业”开展“革命”活动的跨国“非政府组织”,典型代表是位于塞尔维亚的“非暴力行动与战略应用中心”。这一组织始建于2004年,前身是旨在推翻南斯拉夫米洛舍维奇政权的一个青年组织,活动包括培养组织人才,在乌克兰、格鲁吉亚、吉尔吉斯斯坦和埃及组织“颜色革命”,在白俄罗斯、委内瑞拉和伊朗企图搞政变。

  NED还曾把触角伸至美国的“民主伙伴”。《纽约时报》1985年爆料,NED当年向反对时任总统密特朗所属社会党的法国中右翼团体输送了140万美元经费。更糟糕的是,这笔钱明显违反NED本身章程。

  NED官方网站如今显示,它所支持的非政府组织“遍布六大洲90多个国家”。

  香港媒体本月曝光,有秘密材料证实,由香港工党主席李卓人担任秘书长的香港职工盟自1994年起,收取来自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旗下组织上千万港元捐款,搞乱香港,包括非法“占中”行动。

  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究竟如何活动?有怎样的框架?它的钱从哪里来?怎么发放?

  美国干预的“洗钱”网络

  身穿笔挺西装,打着时髦领带,手拿一只印有子女照片的咖啡杯……在美国华盛顿F街一幢漂亮建筑八层的宽敞办公室中,卡尔·格什曼接受美国记者采访时,被形容为“志得意满”。

  格什曼1984年起担任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总裁至今。1983年成立之初,这一组织的预算为3130万美元。2012年,格什曼所掌管的组织向9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非政府组织”发放数以千计的赠款,平均每份5万美元左右,每年经费估测大约1亿美元。

  钱,是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在全球搞事的最大武器。它的钱从哪里来?怎样向全球多地输送?

  【不复杂】

  先来说说国家民主基金会怎么发钱。虽然资助范围包含90多个国家或地区,NED的运作模式并不复杂,每年经费主要流向两个去处。

  首先,NED把部分经费发放给4家“核心受让机构”,即美国国际劳工团结中心(ACILS),国际私营企业中心(CIPE),美国国际共和研究院(IRI),以及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NDI),再监督这四家机构将经费继续分发给最终受让人。

  这四家机构的分工各有不同:美国国际共和研究院和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致力于所谓的“自由公正”选举,国际私营企业中心主张自由市场和经济改革,美国国际劳工团结中心的目标则是当地工会。

  香港媒体本月报道,香港工党主席李卓人被揭发收受来自美国巨额资金搞乱香港,其中包括非法“占中”行动。有秘密材料证实,由李卓人担任秘书长的香港职工盟自1994年起,收取来自美国国际劳工团结中心上千万港元捐款。

  除通过4家“核心受让机构”,国家民主基金会另一部分经费分发给在美国以外活动的“非政府组织”,包括各种“人权”组织、“独立”媒体和公民教育机构。NED每年发放约1000笔此类资助,每笔资助的平均金额约为5万美元。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报道,上述两种资助形式各占NED每年可支配经费的一半左右。据此推测,NED每年的经费约为1亿美元。

  【不独立】

  那么问题来了:NED这1亿美元的资金来自何处?梳理NED的资金来源和去向监管,不难发现,无论从财政角度还是管理角度考虑,NED并不像其自我标榜的那样是“独立”机构。

 

  

  (NED与其四家“核心受让机构”关系图)

  NED在它的官网上承认,美国国会每年会拨一定数额的款,通过美国国务院提供给它。但NED没有给出具体金额,同时强调它的经费不仅来自美国官方拨款,也来自私人或其他机构捐款。

  只是,《国家利益》杂志披露,根据NED在2011年纳税申报单,它99%的经费来自美国国会。

  NED在官网上辩称,虽然它在经费上获得美国官方资助,但最终“决定如何分配这笔经费”是它的独立董事会,继而彰显其独立性。

  事实并非如此。首先,前国务卿基辛格和前副总统沃尔特·蒙代尔在内的知名董事会成员充分说明了它的政府渊源,其总裁格什曼也不是什么“独立”人士,曾在里根时期担任美国驻联合国人权理事会的代表。

  另外,NED所有赠款和活动都要受到美国国务院和国会的层层监督,而美国国务院和国会从来不会只是把钱送出去却不对其花费方式发表任何意见。比如,国会有时会规定NED一部分钱必须给予某些国家如缅甸、古巴或伊拉克的受赠方。

  由此,有媒体给NED定性,它不过是美国外交政策利益的一个掩护。俄罗斯国际电视频道“今日俄罗斯”的一部纪录片说:“NED是美国政府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实在太明显了,以至于美国议员们不得不通过一份专门的法律来声明它不是。”

  【不简单】

  有分析人士认为,NED等组织存在的目的,就是把来自美国政府的经费,经NED及其“核心受让机构”层层转手,“洗白”成“非政府”经费。

  “今日俄罗斯”网站一篇评论文章认定:“像NED这种私人组织,不过是曾经由中情局管理的所谓‘颠覆’活动获取经费的渠道而已。”

  例如,曾接受NED捐款的塞尔维亚“非暴力行动与战略应用中心”官网说:“我们不接受来自单一国家政府的资助。”然而,经过NED这一额外“手续”,美国政府的资金就可“合法地”流入这一机构。

  按照美国《国家利益》的说法,NED不与其活动所在国家的政府合作,它的赠款不发放给异见者和活动人士个人,而是直接发放给所谓的“非政府”组织——民间团体、社团和新闻媒体等。

  如今,在数字时代,获得NED赠款越来越容易。美国境外任何一个独立于政府之外的组织——比如不能接受国外政府拨款的公立高等院校——只需点一下鼠标就可提交申请。

  拿着美国政府的钱,给美国政府干事,让美国政府得到了什么?又给其他国家带来了什么?

  双重标准的两面杯具

  2011年12月底,在经历了穆巴拉克政权倒台“街头革命”不久的埃及,检察人员和安全部队突击搜查17家非政府组织办公室,没收电脑等设备和文件资料,斥责这些组织在埃及从事违法活动。被查组织包括美国国际共和研究院(IRI)和国际民主研究院(NDI)——美国国家民主基金会(NED)两大经费“核心受让机构”。

  如果说一些人仍然被NED所谓“推进民主”的华丽外衣所迷惑,那么近来多个国家对这一组织采取的措施则干脆扯下了NED这层外衣。实际上,在美国民主双重标准下,就连NED的那层外衣也已经是破碎不堪。

  【人人喊打】

  为了“合理地”向国外团体输出资金,NED或者说是美国政府可谓机关算尽。但有一点,他们几乎不考虑:其他国家的法律。

  格什曼告诉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记者,当年在考虑资助波兰“团结工会”时他曾与董事会成员展开讨论,确定NED能否违反他国法律。“最后我们断定,”他直言不讳道,“我们只需要遵守美国的法律。”

  这样一来,NED牵扯入其他国家的违法活动,其工作人员遭到所在国政府驱逐、甚至判罪也就不是什么奇怪事儿了。

  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埃及人的“街头运动”推翻穆巴拉克政权几个月后,埃及政府2011年12月突击搜查美国国际共和研究院和美国国际民主研究院在开罗的办公室,逮捕了43名工作人员,包括16名美国人。2013年6月,这43名工作人员被定罪,罪名是“利用外国资金煽动骚乱”。

  对于NED干涉他国内政的实质,不少国家高度警惕。俄罗斯总统普京2011年11月发话,提醒人们注意NED等“非政府”机构对俄罗斯的渗透。他说:“某些外国政府的代表集合由他们给了钱的人,对他们加以指导,给他们找到‘合适的工作’以便影响我国选举的结果。”

  对NGO的态度甚至触发了美俄之间的一场争端。俄总理梅德韦杰夫质问美国:“设想一下,假如美国境内的一个从事政治活动的NGO接受来自俄罗斯联邦预算的钱会怎样?”

  随后,NED核心受让机构国际民主研究院和国际共和研究院先后撤出俄罗斯,转移至立陶宛。

  【双重标准】

  国外人人喊打,一些“怀抱民主理想的”美国人也在反思NED等组织究竟给世界和美国带来了什么。

  美国《国家利益》杂志说,从2005年到2011年,NED向多家反对卡扎菲政权的利比亚团体提供资金,包括向“利比亚人文与政治发展论坛”提供超过23.42万美元。随后,美国和北约卷入利比亚的内战,至2011年年底,包括供应武器和物资等,美国在利比亚花费12亿美元以上。

  结果呢?《经济学家》周刊载文:利比亚“政治、经济和安全改革的步伐充其量称得上慢如蜗牛。”暴力现象普遍,国家军队疲弱,公民社会停滞。

  对于美国利益而言的另外一个结果是,《国家利益》认为,卡扎菲倒台前同西方关系正常化已经采取多项缓和姿态,对美国利益不构成直接威胁,倒是利比亚随后形成的局面最终对美国的利益构成威胁。例证之一是,4名美国外交官在班加西领事馆遇害。

  一些美国媒体认为,NED等组织的活动实际上让美国和一些政府之间已然十分棘手的关系进一步恶化。

  《国家利益》披露,2006年美国国会曾拨款2000万美元用于支持伊朗境内“公民社会”团体。伊朗政府谴责这些活动旨在推翻它的政府,伊朗前驻联合国大使贾瓦德·扎里夫问一名记者:“除了东欧一小撮不切实际的梦想家以外,有人觉得美国政府心怀民主吗?”

 

  

  2009年伊朗所谓“绿色革命”街头场景

  由于NED赤裸裸的“美国利益代言人”身份,不少其他国家的“异见人士”对这一组织也“敬”而远之。但伊朗异见人士阿克巴尔·甘吉说:“美国这笔经费完全适得其反,伊朗的活动人士和反对派成员都不想使用这种经费。但不少人把我们视作间谍,原因就是把我们与美国的这些经费扯上关系。”

  说到底,NED等组织为“美国利益”办事,摆脱不了美国向来的“顺我/逆我”两分法的“民主论双重标准”。

  “尽管在过去10年里(美国)给予了‘民主促进’活动这么多关注,但我们其实根本搞不清应当资助哪里,”美国坦普尔大学的政治学家萨拉·布什批评美国政府的双重标准,“美国在海外促进民主时受到信誉问题困扰,在全世界支持民主的承诺往往显得徒有虚名。”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