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评1999年版《辞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

火烧 2009-09-02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批评1999年版《辞海》删除批判与革命相关词条,挑战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呼吁持续批判反动思想。

怎样坚持历史唯物主义?

  ——评1999年版《辞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

     陈守礼

我们为什么常说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她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之日起,就面临现存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历史唯心主义,显然,若不批判和克服历史唯心主义,就不会有她的生存发展权。而且通常历史唯心主义是为反动统治阶级所倡导和维护,也不是经一次斗争就能战胜它的,即使一时战胜了它,它也不会甘心退出阵地,还会出现反复,有反复就只能对它再批判,再斗争!所以,我们说怎样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也就是要不断批判、克服历史唯心主义。

马克思说:“辩证法的本质便引起了资产阶级和他们的夸夸其谈的代言人的烦恼和恐怖”,因为“辩证法的本质就是批判的,革命的。”(《马恩全集》第23卷第24页)列宁说:“马克思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又说:“批判是永远需要的。”(《列宁全集》第1卷第305页和第17卷第344页)这是永远也不会过时的真理,因为辩证法是万古长青的。

可是,多少年来在我国的思想学术界,似乎害了一种怪病,“批判”这个词似乎谁也不敢提了。这正好为本来应该被批判者提供了反对批判、反对革命的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们就起而掀起了一股否定一切“批判”、一切“革命”的错误思潮。

一个突出的事实便是有人利用我国《辞海》的“修订”大做文章,在1999年的“修订”中,通过对数以千百计的词条的删改,来全面系统地删除、否定“批判”和“革命”, 删除、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删除、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删除、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辞海》有关编者竟然把【批驳】这个词条撤销,无非因为它写了要“对错误的言论或行为加以批判和驳斥”(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670页与1999年版第812页,以下所引《辞海》页码均系缩印本的页码),编者更进一步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团结——批评——团结】等词条都撤销,一概否定;还有的“精英”人物写了《告别革命》的书,否定和污蔑古今中外的一切革命。他们相互呼应,宣嚷“批判”、“革命” “批评”和“马克思主义”都“已经过时了”,应该加以否定。他们以为在《辞海》中删除、“去掉”、否定了这些“已经过时了”的东西,他们的谬论就会再受到批判了。这恰恰是暴露了他们的反动立场、观点,给我们提供了批判他们的反面教材。

《辞海》的发行量已累计六百多万册,它自称是“代表国家的权威工具书”。有报纸还在宣扬它是“中国唯一极具权威的辞书”(见《长江日报》2009年8月15日)。今天,我们面对这种严重的挑战,如果始终实行“不抵抗主义”,毫不进行自卫还击性批判,只是空谈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空谈所谓只作“正面”宣传,是丝毫也起不到真正坚持历史唯物主义作用的。

怎样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呢?正如马克思说过我们要从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我们也要从批判历史唯心主义的斗争中来维护、发展历史唯物主义。为此,笔者已写就《革命历史与领袖不容歪曲和否定》一书,已由中国新闻联合出版社2008年出版,此书归纳了二十个专题,对1999年版《辞海》有关编者错误删改五百多个词条蓄意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了揭露和批评,但至今似乎尚未引起舆论界的普遍关注。现在,笔者再专就1999年版《辞海》编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全盘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问题进行揭露和批评。

一、1999年版《辞海》编者通过对历史、历史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等词条的错误删改全盘否定历史唯物主义

(一)先看编者赤裸裸地直接删除、否定阶级阶级斗争和历史唯物主义

1.编者首先在【历史】词条中删除、否定“社会发展史首先是生产的发展史,是许多世纪以来依次更迭的生产方式的发展史,是生产力和人们生产关系的发展史。(《列宁主义问题》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647页)在有阶级的社会中,就是生产斗争和阶级斗争的历史。”(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47页与1999年版第174页)请问编者:难道被你们删除的这些内容都“已经过时了”吗?

2.编者在【历史科学】词条中删除、否定历史唯物主义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结合”和它的创立是“实现了社会科学的伟大革命”。(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47页与1999年版第174页)

3.在【历史辩证法】词条中,编者删除、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是“关于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科学。”(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47页与1999年版第174页)

难道以上两个词条中被删除的内容也都“已经过时了”吗?

4.删改【历史唯物主义】词条

(1)编者删除它是“无产阶级的历史观。”这是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阶级性;

(2)编者删除马克思、恩格斯“亲自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把辩证唯物主义运用到社会历史领域,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编者具体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是同马恩“亲自参加无产阶级的革命实践”分不开的;

(3)编者删除社会基本矛盾“表现为激烈的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阶级斗争必然要集中地表现为夺取国家政权的斗争,表现为社会革命。

(4)编者删除“在社会主义社会相当长的时期内,继续存在着不同形式的阶级斗争,存在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它们在某种范围内表现为敌我矛盾,而大量地则是表现为人民内部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和解决,也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前进的一种动力。

(5)编者删除它是“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武器”。这是编者具体否定实践中的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锐利武器”。

(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47页与1999年版第175页)

编者以上所删除的五点,都是明目张胆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直接否定。

5.删改【历史唯心主义】词条

(1)编者删除、否定它“同历史唯物主义相反,它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出发,把人们的思想动机、卓越人物的意志或某种超自然的神秘力量看作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原因”。有正必有反,有比较才有鉴别。编者有何理由删除这段话?

(2)编者删除它“特别是否认阶级斗争规律”。否认客观存在的“阶级斗争规律”,这正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难道历史唯心主义不否认阶级斗争?

(3)编者删除、否定“历史唯心主义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通常代表剥削阶级的利益”。这正是历史唯心主义的实质,怎能否认?

(4)编者删除“有些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者曾力图用他们的唯物主义观点来解释某些社会历史现象,对反动的信仰主义,神秘主义进行过斗争,但是他们的历史观在整体上仍然是唯心主义的。”这是编者否定历史唯物主义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的历史观是是唯心主义的)必须划清界线。

(5)编者删除“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对于社会的历史只能限于片面的了解,这一方面是由于剥削阶级的偏见经常歪曲社会的历史,另方面则是由于生产规模的狭小,限制了人们的眼界。只有到了伴随着生产力的巨大发展而出现近代无产阶级的时候,才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出现,才第一次把社会历史的研究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这是编者否定人们应该科学地看待历史唯心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的必然性;怎能因为毛泽东讲过这个真理,虽然是正确的,编者为了“非毛化”的需要,也无条件把它删除。

(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47页与1999年版第175页)

6. 编者在【阶级性】词条中,把“在有阶级的社会里,国家、政党、政治、法律、哲学、文学、艺术等等,都贯穿着阶级性”这句话中的“国家、政党”删除、否定。(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411页与1999年版第506页)

这表明编者认为古今中外所有的“国家”和“政党”都是没有阶级性的,这就比赫鲁晓夫更彻底地主张“国家”和“政党”从来都是全民的了。于是,编者接着还删改下述众多相关词条

7.编者删除【政权】原词条全部内容。1979年版全文是:“政权也叫‘国家政权’。通常指国家权力,即统治阶级实行统治的权力,由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保证其实现。有时也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机关。是阶级斗争的产物和工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这些均被删除、否定。

8. 编者重写【政权】词条1999年版全文是:“政权亦称国家政权。通常指国家权力。有时亦指体现这种权力的机关。”

(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465页与1999年版第1773页)

1999年版编者把原写的【政权】词条的阶级性内容删除、否定,同时在重写的【政权】词条中不写“阶级性”。这再次表明编者确认“政权”从来就没有“阶级性”,从来就是全民的。于是编者进一步历史上的政府、政权的阶级性都删改掉

9.编者在【袁世凯】词条中删除、否定袁世凯把持的北洋军阀政府是“地主买办联合专政”的阶级性质。(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535页与1999年版第657页)

10.编者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词条中删除、否定4月18,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帝国主义和地主买办资产阶级利益的‘国民政府’”。(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762页与1999年版第916页)这既是否定政变的阶级性也是把“四一二”的实质和目的抹杀了。这个词条就不完整、不准确了。

11.编者在【中央工农民主政府】词条中删除、否定“这个政权的性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人民民主专政”。(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419页与1999年版第1723页)

“中央工农民主政府”是1931年在江西瑞金召开的全国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的,当时选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并通过了宪法大纲。编者认为“政权”“政府”都没有“阶级性”,也就把这个“中央工农民主政府”的阶级性删除掉了。至此,白色政权和红色政权就都没有阶级性了,殊不知中国共产党是搞阶级斗争起家的,这岂不是在挖共产党的老根了吗?

12. 编者在【社会主义国家】词条中删除、否定社会主义国家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广大人民对反动阶级、反动派实行专政的工具。”(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579页与1999年版第1914页)

根据编者确认“国家”都没有阶级性的观点和逻辑,在“社会主义国家”之中就不能仍由一个“工人阶级”来“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当“领导阶级”,编者也就把它删除、否定了。

然而,我国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1954年、1975年、1982年的《宪法》总纲第一条始终存在的规定和提法,1999年版《辞海》编者凭什么权力能取消它?这是违反《宪法》的行为。

13. 编者在【无产阶级专政】词条中删除、否定“在国内方面主要是镇压剥削阶级的反抗,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提高人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阶级,消灭工农之间、城乡之间、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之间的差别,为最终实现‘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社会创造条件;在国际方面,……支援世界人民的革命斗争”。(可对比1979年版第660页与1999年版第800页)难道这些都是“已经过时了”,必须删除?其中也有是我国《宪法》的规定。

1999年版《辞海》编者对以上13个词条的删改还有如【自在阶级和自为阶级】、【阶级友爱】等词条被取消,这都是在明目张胆地否定阶级、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的。这到底是为什么?

原美国驻苏联大使马特洛克作了最好的回答:

“阶级斗争理论是列宁主义者的国家结构演进观及同西方发生冷战所依据的中心概念,没有它,冷战的理由就不复存在,一党专政的理论基础也就随之消失。

……在这一理论真正由官方抛弃之前,表明我们之间关系好转的任何变化都可能是虚幻的,最多也是暂时的。只要共产党坚持阶级斗争不放,就很难想象共产党会轻易放弃政权上的垄断地位,或者容忍党内派别羽翼丰满……

当苏联领导人真正愿意抛弃阶级斗争观念时,他们是否继续称他们的指导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也就无关紧要了。这已是一个在别样的社会里实行的别样的‘马克思主义’。这个别样的社会则是我们大家都能认可的社会。”(马特洛克:《苏联解体亲历记》第162、164、169页)

对照一下中国改革开放的现实,是否也存在马特洛克在“苏联解体”前所看到过的情况呢?某些人岂不是也一直在否定、污蔑阶级和阶级斗争,搞戈尔巴乔夫的那一套吗?想最后瓦解社会主义的中国、迫使中国共产党解散或改名,步苏联后尘。邓小平说:某些人“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某些人所谓的改革,应该换个名字,即资本主义化”(《邓选》第3卷第229、297页)。删改和取消上述词条的编者和我国的某些“改革家”不正是首先要否定阶级和阶级斗争,“想把中国引导到资本主义”去吗?

编者对词条的这些删改或取消,同时也都是公然违反中国共产党的党纲党章和违反四项基本原则,违反我国宪法的。难怪有人要说1999年版《辞海》是“中国唯一极具权威的辞书”了,它的“权威”已超过了共产党的党纲党章和中国的宪法,但不知这个“权威”是谁封的?能站得住脚吗?人民该有知情权、监督权!

(二)再看编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过时论”为指导思想对下列词条的删改

14. 编者在【共产党宣言】词条中删除、否定

(1)删除、否定《共产党宣言》是“完整、系统而严密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

(2)删除、否定《宣言》是“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

(3)删除、否定《宣言》“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是代表着社会上绝大多数人利益的真正革命的阶级,无产阶级如果不同时使整个社会永远摆脱任何剥削、压迫以及阶级划分和阶级斗争,就不能使自己从剥削它压迫它的那个阶级即资产阶级下解放出来。”

(4)删除、否定《宣言》是“公开宣布无产阶级要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而建立自已的统治,并运用这个武器去剥夺资产阶级的一切生产资料,消灭私有制。”

(5)删除、否定《宣言》是“阐明了共产主义革命不仅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而且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

(6)删除、否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坚决的、始终推动运动前进的部分,在同资产阶级的斗争中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

(7)删除、否定《宣言》“这部著作从它诞生时起就鼓舞和推动全世界无产阶级争取解放的斗争,成为无产阶级最锐利的战斗武器。

(8)删除、否定《宣言》“是全部社会主义文献中传布最广和最带国际性的著作,是世界各国千百万工人共同的纲领。”

(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240页与1999年版第1499页)

1999年版编者所删除、否定《共产党宣言》的以上八大内容,正是《共产党宣言》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则、基本观点所在。难道删除的这些内容真的都“已经过时了”吗?

15.编者在【剩余价值学说】词条中删除、否定“这就以革命的思想武装了全世界无产阶级,指导他们为彻底消灭资本主义、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91页与1999年版第229页)。“剩余价值学说真的“已经过时了”吗?这应该向中国的工人和农民工作一些调查,请他们说说。

16. 编者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词条中删除、否定:

(1)“本书概述了无产阶级世界观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社会主义的主要原理。”

(2)“论证了资本主义的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的必然胜利。”

(3)“本书还指明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即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只有无产阶级才能解决这一矛盾。马克思称本书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580页与1999年版第1916页)

马克思称这本书为“科学社会主义的入门”,我们现在是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如果拒绝学《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这本书,那岂不是忘记了“老祖宗”,不肯入家门了吗?可是,联系今天的实际,我们有多少党员干部在学习这本书?有多少人在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矛盾”?

17. 编者在列宁【论国家】的词条中删除、否定“无产阶级要摒弃关于国家问题的一切资产阶级偏见,把国家机器从资本家那里夺过来,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用它去消灭一切剥削,消灭阶级”。(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382页与1999年版第470页)。这是编者又一次明确否定“国家”的阶级性,不肯“摒弃”自己的“资产阶级偏见”。

18. 编者删除【政治制度】原词条全部内容。1979年版全文是:“通常指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及其有关的制度。它的确立和变更,都是由阶级斗争的具体条件所决定,是和国家的根本制度相适应的。” (可对比1979年版第1466页与1999年版第1774页)。这个词条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被编者取消、否定了。

19重写的【政治制度】词条。1999年版全文是:“通常指政权的组织形式,即政体。广义包括政治领域的各项制度。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

(可对比1979年版第1466页与1999年版第1774页)。

1999年版《辞海》编者的改写是只讲政治制度的“形式”,不讲政治制度的 “阶级性”和政治制度与“国家的根本制度”的关系等实质性内容。

20. 编者在【毛泽东思想】词条中删除、否定“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的思想。(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455页与1999年版第1761页)

21. 编者在【武装斗争】词条中删除、否定“武装夺取政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个原则,具有普遍意义”。(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719页与1999年版第866页)

22. 编者在【武装力量】词条中删除、否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武装力量由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统率”。(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719页与1999年版第866页)

有些人被军事高科技、核武器破了胆,认为阶级和阶级斗争、暴力革命、武装斗争、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等都“已经过时了”。可是,事实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几十年的实践证明有军事高科技、核武器优势的美国,不但没有征服朝鲜和越南;也没有征服阿富汗与伊拉克,反而陷入阿富汗与伊拉克的泥潭不能自拔。这个问题还是让美国侵越战争中亲自指挥运用高科技打了多年仗的前国防部长麦克纳马拉来说吧,他说:“我们错了,我们大错而特错了,我们没有认识到,在斗志旺盛的人民运动面前,现代化高科技军事装备和军队的作用是有限的……上帝并没有给我们权力把每一个国家都改造成像我们一样或像我们希望的那样。”(转引自《光明日报》1995年5月2日第3版)实际上,暴力革命也绝非革命者喜爱暴力和好战,最新的实例尼泊尔王国的统治者虽也有美国的支持,但还是斗不过人民,经过谈判后,国王情愿退位,暴力、内战不也停止了吗?

23. 编者在【世界观】词条中删除、否定“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唯一科学的世界观”。(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37页与1999年版第43页)

24. 编者在【共产主义世界观】词条中删除、否定“它如实反映了世界的本来面目和发展规律”“它是自有人类历史以来最完全最进步最科学的世界观”。(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240页与1999年版第1499页)

25. 编者在【党性】词条中删除、否定共产党的党性“……从世界观来说,是最彻底的辩证唯物主义。……”。

(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662页与1999年版第2011页)

26. 编者在【修正主义】词条中删除、否定它“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及其影响在工人运动中的反映”。(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242页与1999年版第292页)

27. 编者在【和平长入“社会主义”】词条中删除、否定“现代修正主义者背叛马列主义,反对暴力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鼓励通过所谓‘议会道路’,进行‘结构改革’,依靠垄断资产阶级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就可以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这种谬论适应了资产阶级维护其统治的需要”。(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741页与1999年版第2102页)这是掩盖现代修正主义者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背叛。

我们看了以上列举出的1999年版编者对历史、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心主义、阶级和阶级斗争等十三个词条的删改,又看了编者对和历史唯物主义密切关联的《共产党宣言》等十四个词条的删改(当然远不止这些词条),难道还没有充分证实1999年版《辞海》编者明目张胆地向历史唯物主义挑战、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基本观点?

编者对上述所有词条的删改,都是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实践、革命作用删除掉,即“阉割它的革命的内容”,“磨灭它的革命锋芒”,或把它根本取消最后还为修正主义的背叛进行掩盖。我们对这样猖狂地否定历史唯物主义的言论和行为还能继续容忍下去吗?

、从1999年版《辞海》主编夏征农、副主编王元化的公开表态,证明他们否定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否定历史唯物主义都是明确无误的

第一,为什么在中华人民共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辞海》中,要删除社会主义的内容?1999年版《辞海》主编夏征农说,中美在合编辞书《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时,关于合编辞书词条的修改“意见”,达成过的“协议”是“依国际惯例,按美方所写华盛顿条目”和“按美方的修改意见”来修改,把美方“不接受”的内容删除。接着,这位夏主编根据这个中美达成一致的“意见”说:“此后《辞海》等辞书均按此‘意见’办理”。(见《百年潮》2000年第6期夏主编发表的公开信)

显然,这就是搞所谓“与国际接轨”,在我国的《辞海》中删除美方“不接受”的内容——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辞海》编者估计到广大干部群众一下子承受不了这个否定社会主义的大删、大变,就搞了个“渐变”计划,即1989年版删一部分,1999年版再删一部分,这两次已做,白纸黑字,无可抵赖;第三次是准备2009年出修订版再“删去条目约七千条”(中国新闻网2009年5月9日报道),很可能想通过这个第三次删改完成对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清除。

第二,为什么在中华人民共国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辞海》中,要删除社会主义的内容?(这些内容是既符合史实又符合马列主义观点的)《辞海》主编夏征农公然宣称:“什么词汇已经过时了,不适用了,大家不会去用,就可以去掉;有些新出现的词汇要收进去。吐旧纳新,这是很重要的一条。”(转引自《解放日报》2008年10月7日第2版)这是确认被编者删除、取消的词汇都是属于“已经过时了”、必须“去掉”的无“用”了的东西;这即是说删除是属于否定“过时了”的词汇、词条,这同社会上的马列主义“过时论”思潮是一致的,所以编者把【东方红】、【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井冈山的斗争】、【在七届二中全会上的报告】、【关于三反五反的斗争】、【批驳】、【批评与自我批评】、【团结—批评—团结】、【增产节约】、【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等等数以千百计的词条,都作为“已经过时了”、无“用”了的东西“去掉”了,而且把这样做作为修订《辞海》“很重要的一条”原则。

第三,为什么在中华人民共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辞海》中,要删除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内容?《辞海》副主编王元化公开发表文章说是“毛泽东把中国社会性质定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革命的性质,自然也就相应为反帝反封建”了,(见王元化:《对于五四运动的再认识答客问》1999年5月1日上海文汇读书周报)王元化以“解放思想”为名,不承认旧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由此而来的“反帝反封建”,他说要对长期以来由此形成的 “既定观念”作“重新认识”、“重新估价”和“重新清理”。把他的话说白了,就是否定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历史事实及其正确性。

按王元化的观点,旧中国不存在“三座大山”及其对人民的压迫;他的“理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是毛泽东个人所定,不算数。按王元化的逻辑,搞“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就错了,接着建立新中国和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自然都错了。如果王元化的这个观点能成立,那么,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就都有罪了。这是他为向共产党和革命人民“反攻倒算”造舆论。

1999年版《辞海》的编者也正是这样“解放思想”,对中国的近、现代史“重新认识”、“重新清理”和“重新估价”,把历史搞了个大颠倒,从而删改数以千百计的有关词条,把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的帝国主义侵华史实、侵华人物、汉奸卖国贼的罪行、罪责都删除,都给他们恢复名誉。这正是天天讲“解放思想”,却违背邓小平的告诫:“离开四项基本原则去‘解放思想’,实际上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邓选》第二卷第279页)这些先生难道不是把自己放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去了吗?

、1999年版《辞海》为我们提供了一部最完备的批判错误思潮的反面教材

本文评1999年版《辞海》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挑战,主要是揭露,只作了很初步的批评,《辞海》的删改错误是多方面的,可以写无数篇文章来进行批驳。然而,《辞海》散布的错误谬论虽然搞乱人们的思想,并已产生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和恶果,这是件大坏事,可是,“坏事可以变成好事”,它的大量的错误,白纸黑字,无可抵赖,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最完备的反面教材,这就可以让我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批判了,而且也只有这样的批判才是有理有据有说服力的批判,能真使人民受到教育。

1999年版《辞海》的删改,篡改中国近现代史,颠倒历史大是大非,取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辞海》主编的夏征农当然是有责任的。这个过程是不简单的,它幕后的故事是不会少的,现在报刊只透露了一些,都是赞誉之词。

在他的支持和拥护者中,有人称赞夏主编这样删改《辞海》是“敢于负责”的表现(《解放日报》记者文章2008年10月7日第2 版);还有人称赞说:“对许多敏感的词条该如何处理?主编夏征农果断拍板定调”(《人民日报》记者报道2008年10月14日);更有人称赞说:删改《辞海》,这是夏征农具有“非凡的政治勇气和胆略”的表现(《大江南北》杂志2008年第11期);

赞扬得更具体的是贾曼先生在访问记中写道:“当《辞海》的文稿出来时让许多人都提心吊胆,但夏征农却说:‘政治问题我负责,砍头不过碗大的疤,大不了再进牛棚’。夏征农起用了当年跟随陈望道一起编纂《辞海》的知识分子,这些知识分子在‘文革’中都曾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和关押。”(见山东《齐鲁晚报》2006年12月7日,《中国剪报》12月13日全文转载)

这说明夏征农自己清楚他是冒着被“砍头”的风险删改《辞海》的,因为对《辞海》的删改并非一般问题,而是个政治性的大问题,用“砍头”来作比喻,这是他形容他的大删大改所冒的风险之“大”。因为卖光公有制是搞掉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删改《辞海》清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搞掉社会主义的上层建筑。两者的分量之“大”是不相上下的,的确都是违反宪法和四项基本原则的行为。

关于“砍头”的问题,夏征农也知道不可能有谁真会把他“砍头”,众所周知,在延安时代,毛主席就提出了“一个不杀,大部不抓”的重要原则或政策,即使是政治问题,中国共产党也是不容许对犯政治错误者“砍头”的,并且在之后这已作为一个政策或原则写进了1979年版《辞海》;然而,奇怪的是“一个不杀,大部不抓”这个政策或原则又是经夏主编“拍板”在1999年版《辞海》中删除掉了(可对比《辞海》1979年版第1599页与1999年版第1938页)。这是为什么?这是否吓唬人、为了不让别人以后敢碰政治问题?

在今天,谁也不会因为夏主编的观点和错误删改《辞海》而追究他个人的责任,更不会主张把他“砍头”,但是对他的错误进行分析和批评,纠正《辞海》的错误,不辜负他为我们提供的这部反面教材,用它来教育干部和人民总还是可以的吧!

近来我们已见到报刊上有时出现批评历史唯心主义、批评历史虚无主义、批评歪曲历史和颠倒历史是非的文章,但还很少见到针对性强、特别是指名道姓的批评文章,这就显示出有些人还心存顾虑而不敢义正词严地对错误进行批评,使批评缺乏应有的说服力。这是不正常的,本来“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作风”之一,现在党的“双百”方针仍在,这个“作风”怎么不见了?至于批评得不对、不准确的现象总是难免会有的,被批评者也有辩解和反批评的权利,有什么理由不允许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呢?难道因为1999年版《辞海》已将【批驳】、【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词条、词汇删除、取消掉了,现实世界中也就不允许再出现“对错误的言论或行为加以批判和驳斥”或“批评”了吗?今年八月教育部出来讲话了,说“老师对学生有批评权”,连老师批评学生都要由教育部出来“授权”,可见在今天的中国开展批评是何等的困难。笔者希望党带头重整党的“三大作风”,把正常健康的批评和自我批评开展起来,特别是大家都应来关注1999年版《辞海》的严重错误!对它开展批评! 

2009年8月14日至28日

作者通讯处:中共南通市委党校  邮编:226007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