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政文摘(40) 2009-06-17
网络时政文摘(40) 2009-06-17
东方日报:印度大军压境 藏南难以收回
中印两国领导人前日在俄罗斯会面,在谈到边境问题时言谈甚欢。只不过,中国式的苦口婆心,难以阻挡印度大军在藏南地区的横冲直撞。印度以战逼和,中国束手无策。
国家主席胡锦涛日前与印度总理辛格会面时强调,希望双方“着眼大局、相向而行”,本着“和平友好、平等协商、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精神,继续推动谈判进程,争取早日妥善解决边界争议。在问题最终解决之前,双方应该“共同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
但树欲静而风不止,中国煞费苦心、费尽口舌,印度却是用枪杆子说话。日前,印度在藏南地区向印度国防部移交八处前方机场的控制权。与之相呼应,印军加紧向中印边界东段派遣苏-30MKI战斗机,并着手增派两个师驻防,总共约六万多人。
中印边境地区地理环境恶劣,并不适合大规模驻军,如果印度军方不打算进攻中国的话,那它增加如此多的部队并没有多大的军事意义。因此,今次印度突然增兵,显然不是无的放矢,目的是挑起事端,以边缘性对抗,逼迫中国让出藏南。
穷兵黩武 大肆移民
六十年代中印反击战,中国虽然赢得胜利,但由于后勤补给不支,被迫撤退到麦克马洪线中国一端,藏南仍然被印度吞食,此仗中国得势不得利。在接下来的四十多年中,印度在藏南大肆移民,目前已达到几百万人,占据了肥沃富饶之地。
最重要的是,印度还在藏南加强战备,增加屯兵,在与中国接壤地区,共部署了四个军针对中国,而且还将流亡藏人编入其中。
由印度内政部和达赖流亡政府治安部操纵的“印藏边境警察部队”,隶属于印度对华军事准备的框架之下。这支部队营以上军官为印度人,连以下军官和士兵均为叛逃的藏人(多为康巴人),现有兵力约一万四千人,是印度对付中国的急先锋。印度内政部称赞该部队“适应高原地形环境,会讲土语,是一支不可多得的部队”。
印度总理辛格向胡锦涛承诺,印方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不会允许任何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反华政治活动。但藏独流亡政府在印度那么多年,印藏边境警察部队如此猖狂,辛格的承诺有何诚信可言?如此信口雌黄,岂不是侮辱中国人的智慧?
毛泽东当年曾说过,如果少了藏南这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便不再是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丢失这块国土,就变成当代的李鸿章。不过,以目前的态势看,印度已经在藏南行使事实管辖权,牢牢占据主动优势,中国通过谈判,从印度的虎口中夺回藏南,已经是一种妄想。中国外交官的伶牙俐齿,若没有武力作后盾,充其量只是戏子,并不能退敌万里。
太阳报:中美南海暗战 北京不能示弱
继今年三月南海“无瑕号”事件、五月东海“胜利号”事件之后,中美两国海军日前又在南海发生碰撞事故,一艘中国潜艇与美国军舰拖拽的声纳发生碰撞,中国潜艇受伤,美国声纳被毁。
今次碰撞的地点,距离菲律宾苏比克湾一百海里左右,距中国的黄岩岛很近。与前两次美军出动的侦测舰不同,今次美军出动的是反潜驱逐舰。在前两次的对峙中,由于美国的海军侦测舰没有携带武装,被中国渔船围攻,美军的声纳差点被中国渔船截断,搞得美军大为光火。
吃了亏的美军开始改变侦察策略:一方面派出军舰为侦测舰保驾护航,另一方面干脆直接派出军舰实施水下探测活动。据报道,相撞事件中的美军“麦凯恩号”导弹驱逐舰从八年前开始就常驻东亚,其母港为日本横须贺,隶属美军第七舰队第五航母打击群,是美军航母“华盛顿号”的贴身警卫。
“麦凯恩号”重点担负反潜工作,在三年前举行的美军代号为“勇敢之盾”演习中,“麦凯恩号”在演习首日就一举“击沉”了五艘敌方潜艇,成为演习的反潜明星。今次“麦凯恩号”与美国其他三艘驱逐舰出现在南海,目的是在南海与东南亚六国进行联合军事演习。演习情节正是以南中国海的海上纠纷为背景,矛头所指便是中国海军。
强化反潜 染指南沙
此前,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在访问马尼拉期间召开的记者招待会上称,“美国对南沙群岛问题并没有立场”,并表示“一直都希望所有有关方面可明确地、和平地解决问题”。但从今次军演和中美海军相撞事件来看,美国在南海的意图并不会如此简单,一定会见缝插针,兴风作浪,躲在东南亚各国背后,干扰中国维护南海主权的正义行动。
其实,过去一段时间,美国海军的侦测舰在中国沿海的活动非常频繁,活动地域也极其宽广,从南至北,都留下其踪迹。这些侦测舰的活动突然强化,目的就是为了侦测中国新型潜艇的踪迹。美国作为世界超强,军力武装到牙齿,中国一般的武备难伤其半根毫毛,美国稍有忌惮的就是中国的新型核潜艇。所以,美国对此相当谨慎,积极开展“猎鲨”侦察。
可以说,美国从来就没有放弃围堵中国的战略,其对华备战是认认真真的、实实在在的,完全建基于中美必有一战的预测之上。奇怪的是,中国却对美国的围堵战略视而不见,而且还不断购买美国国债,支持美国横行霸道。
美国国务卿希拉妮称,金融海啸之下,中美两国应该同舟共济;中国也随之起舞,以为可与美国称兄道弟、同甘共苦。这不过是一厢情愿的单相思,美国说一套做一套,根本就是别有用心。他们用漂亮的言词蒙住中国的双眼,目的是在中国身上上下其手,更好地占便宜。
邓玉娇免刑罚回复自由,学者:程序欠公正
大公报记者杨清林/今日上午,引起国内外关注的“娱乐城服务员邓玉娇刺死官员案”在湖北省巴东县人民法院一审。法院宣判,邓玉娇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构成故意伤害罪。但是,鉴于邓玉娇有自首情节,且经法医鉴定,邓玉娇为心境障碍,属部分刑事责任能力行为人,因此,对邓玉娇免予刑事处罚。
巴东县法院审理查明,5月10日晚,邓贵大、黄德智等人酒后到该县野三关镇雄风宾馆梦幻娱乐城玩乐。黄德智强迫要求宾馆女服务员邓玉娇陪其洗浴,遭到拒绝。邓贵大、黄德智极为不满,对邓玉娇进行纠缠、辱骂,在服务员罗某等人的劝解下,邓玉娇两次欲离开房间,均被邓贵大拦住并被推坐在身后的单人沙发上。
之后,当邓贵大再次逼近邓玉娇时,被推坐在单人沙发上的邓玉娇从随身携带的包内掏出一把水果刀,起身朝邓贵大刺击,致邓贵大左颈、左小臂、右胸、右肩受伤。一直在现场的黄德智上前对邓玉娇进行阻拦,被刺伤右肘关节内侧。邓贵大因伤势严重,经抢救无效死亡;黄德智所受伤情经鉴定为轻伤。
巴东县法院认为,邓玉娇在遭受邓贵大、黄德智无理纠缠、拉扯推搡、言词侮辱等不法侵害的情况下,实施的反击行为具有防卫性质,但超过了必要限度,属于防卫过当。被告人邓玉娇故意伤害致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伤害罪。案发后,邓玉娇主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供述罪行,构成自首。经法医鉴定,邓玉娇为心境障碍(双相),属部分(限定)刑事责任能力。据此,法院判决对邓玉娇免予刑事处罚。
学者:判决结果公正
对于邓玉娇案的判决结果,内地法律专家,全国律协会宪法与人权委员会主任吴革律师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邓玉娇案的判决结果公正,但是,程序欠公正。
吴革表示,公诉机关以故意伤害罪起诉,而法院最终也认定邓玉娇构成故意伤害罪,混淆了正当防卫和故意伤害概念。他说,邓玉娇在受到不法侵害,进行正当防卫,制止非法行为时,难免会对不法侵害者造成伤害,根据法律规定,具有无限防卫权,因此,以故意伤害罪定性是不准确的。
吴革表示,从邓玉娇案的判决看,在后期的处理过程中,技巧非常高明,料有更高官员介入了案件的处理。“司法机关给邓玉娇定为故意伤害罪,但是,最后又通过心境障碍的司法鉴定,对其免于刑事处罚,很好的照顾了各方的利益,处理技巧非常高明,远非巴东县政府官员可以想到,估计有更高层次的官员介入了案件的处理。”
吴革称,这个结果应该是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虽然有不足,但还是令人欣慰的。
香港文汇报:网民质疑:怎样防卫才不过当?
香港文汇报记者俞鲲/邓玉娇案受到举国关注的重要原因是网络舆论监督在此案的侦察和案件审理过程中一直呈现出铺天盖地的高压之势。16日当庭宣判后,内地网友再次在网上发表如潮评论,人民网强国社区法治论坛的网友以“葫芦僧判断葫芦案”表达对判决的看法。
一位名为“四川忠言逆耳”的网友提出疑问,最高法院应当出面解释,以此案作例证,怎样才能在此案实施正当防卫?有关部门应该向民众说明,当一个弱女子面临强暴的时候,究竟怎样做才不是防卫过当。对涉案的另外两个官员的处理,特别是黄德智的处理,多数网友都认为过轻,甚至有“保护”之嫌。
另外,当地警方在此案中的表现也备受舆论质疑。人民网强国社区网友一针见血地指出,邓玉娇案侦查过程中报告一改再改,暴露中国司法不公、监督难的问题。综观邓玉娇一案,案件发生后,当地公安机关一方面未能全面收集案件相关证据、对相关涉案人员及时进行调查和采取必要措施;另一方面,所通报的情况一步一步向当地政府的通报内容“靠拢”,难免有官官相护、枉法追诉、权力干预司法之嫌,更进一步激起公众对该案真相的关注和气愤。
专家:反映民众渴求正义
南方网刊出网友评论认为,邓玉娇案的“胜利”并不值得欢庆,甚至还让人感到了几分沉重。
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案件惹来社会极大回响,反映民众对正义的渴求,及对贪官的不满。
他表示,虽然杀人是不对的行为,但邓玉娇出于自卫,而且她在案中是弱者,两名官员是强者,邓玉娇是值得同情的,当局亦应该尊重民意。
明报:杀官洗脚女免刑罚 学者:折衷裁决有“颠倒是非”之嫌
【明报专讯】近期广受内地民众关注的“民女杀官桉”终于有了判决。湖北巴东县法院昨日宣判,21岁女服务员邓玉娇用刀刺死侵犯她的官员是“防卫过当”,其“故意伤害罪”成立,但因被告有“心境障碍”疾病,又主动投桉自首,故免除处罚。有内地法律界人士认为,邓玉娇其实是“正当防卫”,法院判决是“颠倒是非”。新华社引述邓玉娇的话说,她对宣判结果感到满意,不打算上诉。
庭审昨日上午在巴东县法院第一法庭开始,外形瘦弱的邓玉娇头扎马尾辫、身穿白色T恤、深色裤子,精神状态良好,在庭上说话声音比较小,但思路清晰。庭上有新华社、《人民日报》等记者旁听,法院外还有数百名民众围观等候消息,秩序大致良好。邓玉娇的辩护律师在庭上指被告属于正当防卫,为她作无罪辩护。
母满意“宽大处理”
法院在宣判时指出,5月10日晚,巴东县官员邓贵大、黄德智等人酒后到邓玉娇所在的“梦幻娱乐城”玩乐,黄德智要求邓玉娇陪其洗浴遭拒,邓贵大、黄德智二人对邓玉娇纠缠、拉扯、辱骂,两次把她推坐在沙发上不准离去,她从包内取出一把水果刀,把邓贵大左颈、左小臂、右胸、右肩刺伤,黄德智上前阻拦时亦被刺伤右肘。邓贵大随后伤重死亡,黄德智被鉴定为轻伤。
法官表示,邓玉娇的行为属于防卫过当,“故意伤害罪”成立,但她主动投案并如实作供,且经法医鉴定,邓玉娇为“双相心境障碍”(即类似躁郁症,心理在躁狂与抑郁中摇摆),负有限刑事责任,故依法判决对邓玉娇免刑事处罚。
邓玉娇其后在母亲陪同下离开法院。据新华社报道,邓玉娇表示将来会多做善事,回报社会。而邓母表示:“对于这样一个宽大的处理结果,我很满意。”
强奸案受害人反变加害人
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张赞宁接受本报访问时认为,法院是受到官方和民意两方压力下而作出折衷处理,但有“颠倒是非”之嫌,“邓贵大、黄德智明显要实施强奸,他们是加害人,现在邓玉娇‘故意伤害罪’成立,反而变成是加害人。如果这样都要被判有罪,可能会令其他公民在受到侵害时不敢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