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从朝鲜与中国的历史联系考虑中国对朝鲜核试验的态度

火烧 2009-06-08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文章从中国与朝鲜的历史渊源出发,分析中国对朝鲜核试验的态度,强调历史联系对当前外交政策的影响,探讨中国如何在东北亚地区扩大话语权。

从朝鲜与中国的历史联系考虑中国对朝鲜核试验的态度  

近来,因朝鲜核试验问题国际上纷纷攘攘,但呈现的贬得多,挺的少,就是其传统的友好国家中国也是反对得多,赞同的少。  

有很多人不是从中国的利益出发去看问题,而是按某个西方大国的脸色看问题,所以认为这件事对中国不利,甚至还恐吓般地说,会对中国带来危险。我分析来分析去,也没看到有何危险。实际上朝鲜不进行核试验,美国也会增加在中国周边的军事实力;日本和南韩也不会真正的和中国一条心;南海的危机该多大还是多大。我倒认为,朝鲜核试验造成朝鲜和西方的严重对立,如果我们采取合适的外交政策,可以保持朝鲜与中国的传统的关系,扩展中国在东北亚的话语权。  

首先,从族源上看,大陆和朝鲜比南韩都近得多。其实朝鲜的先民古时称秽貊,系中国古代东夷族群的一支,最早居住山东半岛一带,后来经过多次迁徙,到了中国东北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的北部。周代时,周王封殷商贵族箕子于朝鲜。箕子教秽人“礼义田蚕,有制八条之教”,古朝鲜开始从事农业,并发展起来。秦末汉初,今北京附近的燕人卫满,利用中原动荡的机会,带领一部分燕人迁到朝鲜半岛的北部,自立于朝鲜,定都王险(今平壤),为北朝鲜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卫氏朝鲜。前108年,汉东征朝鲜,设乐浪、临屯 、玄菟、真番四郡,今天北朝鲜的区域正式并入汉王朝的版图,包括今天的首尔和汉江区域,所以首尔过去叫汉城,那条江现在还叫汉江。  

后来,中国东北北部秽族形成夫余国;南部貊族形成高句丽。公元前37年(西汉元帝建昭二年),朱蒙在汉玄菟郡管辖范围内建立政权,史书记为高句丽国。都城称纥升骨(今吉林桓仁县境)。公元3年,琉璃明王迁都国城(今吉林集安市区内)。高句丽国盛时控制的区域:东临日本海,西至今辽宁省境辽河,南约达朝鲜半岛汉江一线,东北有栅城(今吉林省珲春市)地,西北至今第二松花江为限。公元427年,长寿王迁都平壤(今朝鲜平壤市区内)。 公元668年,高句丽被唐朝和新罗联军灭掉。至此,在我国东北历史上存在了705年的少数民族政权--高句丽国家消亡了。高句丽族一部被迁入中原融入汉族;一部融入靺鞨人;朝鲜半岛的重组为高丽族。后来的李氏朝鲜长期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一个羁縻国。1905年中日战争后,日本的势力进入半岛,而大批不愿做日本属民的朝鲜人,渡江进入中国,成为中国朝鲜族的主体部分,1911年,日本灭掉李氏朝鲜,将之变成起一个省,1945年重新独立。这个历史过程显示,汉江以北地区几千年来都和中国有着密切的关系。  

而朝鲜半岛最南段的南韩,最古老的部族是马韩、弁韩辰韩。三韩中辰韩是中国大陆去的秦人组成的,先叫秦韩,后称辰韩。所以,要从血缘关系上看,中国人和北朝鲜的要近得多。  

其次,从现政权的结构看,实际上朝鲜现在政权是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产物,我看类似于前苏联时期的远东共和国。由于时代的不同相互间在性质上有一些不同,但都是中央政权的权益之计的产物。北朝鲜的领导人,金日成等都是中国抗日联军的将领,金日成还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他到朝鲜接受政权是受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的指示的。他的军队的主要成员大多是在中国出生的中国朝鲜族,后来抗美援朝时第一批入朝的也是中国的朝鲜族士兵,在毛主席看来北朝鲜就是一家人一样。  

现在虽然国际和中朝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朝鲜处境处于很艰难的状态,但是我们之间的历史联系是改变不了的,我们在这时要审时度势,从中国的长远利益出发,在有理、有利、有节的前提下,给与朝鲜以坚强的支持。最次也要使这次危机沿着对我国有利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将朝鲜推向对方。  

实际上当今国际的版图是二战的产物,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的色彩,现在已经接轨了,各国都在重新划分版图,我们恢复传统的历史联系,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做得再进一步都可以,但是要做到这些,在外交上不能一味的韬光养晦,还有有所作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