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中国周边局势:安倍刚走 美国务卿克里又遍访中亚五国

火烧 2015-11-03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中亚五国,旨在加强政治影响力,应对恐怖主义,推动区域合作。克里行程包括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重点讨论双边及地区议题。

  据《文汇报》报道,10月31日,美国国务卿克里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开始对吉进行为期一天的工作访问。在访问吉尔吉斯斯坦后,克里还将分别前往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这不仅是克里任内首次到访中亚,也是美国国务卿首次遍访中亚五国。  

  美国国务卿克里抵达吉尔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凯克  

  美国国务卿克里访问吉尔吉斯斯坦

  安倍刚走 克里又访问中亚五国

  访问期间,吉总统阿塔姆巴耶夫在“阿拉尔恰”国宾馆会见克里并进行了小范围会谈。双方就吉美关系中的热点问题及在不同领域进一步合作的前景进行了讨论,并就国际议程中的关键问题交换了意见。此外,克里还与吉看守政府外长阿布德尔达耶夫共同出席了美驻吉大使馆新馆舍的揭牌仪式。

  克里在致辞中谈到,共同的利益和关切将美国和吉尔吉斯斯坦联合在一起。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承认吉尔吉斯斯坦独立的国家。从那时起,美国就坚定不移地支持吉尔吉斯斯坦的主权与领土完整,美方的立场不会改变。

  阿布德尔达耶夫在发言中表示,吉尔吉斯斯坦和美国正在尽一切努力应对恐怖主义和极端主义的威胁。制定吉美关系最佳模式的时机已经到来。他说:“祝愿在现代化场所办公带来的不仅是新的舒适便利,还有构建两国间友好、互利、平等关系的成功。”

  据外媒报道,在乌兹别克斯坦历史名城撒马尔罕,克里将与中亚五国外长共同举行“C5+1”(中亚五国+美国)机制对话,共商区域和全球的机遇和问题。这也是今年刚刚成立的“C5+1”机制的首次会议,被视为克里此次中亚之行最具政治意义的访问。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克里将出席美哈战略伙伴对话第四次会议,并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发表演讲。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和土库曼斯坦首都阿什哈巴德,克里将分别与对方政府高层领导讨论一系列涉及彼此利益的双边和地区问题。

  吉政治理论家萨利耶夫表示,克里访问中亚的目的在于巩固美国在中亚地区的政治影响力。他认为,克里与刚刚结束中亚行程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是为同一个“项目”而来。克里此行的目的是找到双方的接触点,并试图在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上将俄罗斯与吉尔吉斯斯坦剥离。在克里之前,安倍到访以加强对中亚在经济联系方面的影响,而今克里来做政治方面的工作,以预先获取中亚各国领导人的支持。可见,中亚国家领导人的意见对美国非常重要。

  不过,萨利耶夫也指出:“这在吉尔吉斯斯坦是行不通的。当然,双方会达成一定的相互谅解,但总的来说,吉尔吉斯斯坦的地缘政治一贯是亲俄的,我们的邻居哈萨克斯坦也是这样。至于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有可能朝亲西方的方向移动。”

  美国自在阿富汗采取军事行动后积极开展与中亚国家的合作。2001年,美国在吉尔吉斯斯坦设立玛纳斯空军基地,并在2009年更名为过境转运中心,后于2014年正式关闭。自2011年起,美国开始在中亚地区实施“新丝绸之路”计划。目前,美国是吉尔吉斯斯坦最大的援助方之一,自1991年至今,援助规模总计约15亿美元。据美国国务院的数据,2015年,吉尔吉斯斯坦从地区国家财政援助框架内获得了4170万美元。

  美国宣布对中亚国家援助新计划  

  美国国务卿克里会见中亚五国外长

  据外媒报道,美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外交部长11月1日在撒马尔罕举行会晤,会后发表声明称, 美国政府宣布向中亚国家提供援助的一系列新计划。

  该计划是一个旨在提高中亚地区经济体竞争力度的计划。按照这项计划,将扩大蔬菜运输优先领域的出口,以获得进入国外市场包括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机会。这意味着引进新的技术和提高人员技能,以便生产符合国际市场要求的产品,与潜在的买家和供应商建立长期联系。

  美国还“承诺在中亚贸易论坛框架内再举行六次会议”。美国国务院称,美国不久前在哈萨克斯坦举行了第五次会议。

  该计划还涉及与气候变化相关的计划和改善供水问题,诸多发展文化和教育计划,包括英语学习。

  与此同时,华盛顿承诺支持“2018年前的中亚美国大学”计划。从2002年起,美国已为此拨款3000万美元。

  美国国务院称,从1991年中亚国家宣布独立起,“美国在援助计划框架内已经提供给其该地区合作伙伴近88亿美元”。

  观察者网综合报道。

 

链接+

    文龙杰:安倍环游中亚,对抗“丝绸之路经济带”?

    文龙杰  中国社科院国际政治博士

  日本首相安倍10月22日离开日本,首站访蒙结束后,将对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土库曼斯坦)进行连续访问。这是日本国家领导人自2004年后9年来首次访问中亚。据哈媒透露,安倍将于26日在纳扎尔巴耶夫大学进行演讲,阐述其对中亚外交政策。也就是在同一个地方,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提出了“丝绸之路经济带”。

  环游中亚,所为何来?

  安倍此次环游中亚,所为何来?与安倍同行的经济界人士引起了人们的注意,还有媒体给出了确切的说法——“近50位企业界代表”。安倍表示,中亚各国在高质量的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具有巨大需求,日本可于此发挥作用。而且,鉴于中亚的巨大市场潜力和日本的经济发展水平,目前日本同中亚国家的经贸规模确实不能令人满意,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将于26日抵达哈萨克斯坦,开始为期三天的访问

  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安倍政府提出,日本要在2020年将基建设施订单总额提高到30万亿日元,而在2012年时只接到约10万亿日元。联系安倍的表态,其出访中亚的重要任务之一恐怕就是为此进行张目。

  俄罗斯的Regnum新闻社称,日本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的消息人士表示,安倍代表团此行将与中亚国家签订大单,将资金投向那些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项目。由此来看,发展经济关系应是安倍此行的题中之义。安倍每到一国,除与总统举行会谈之外,还还要参加经济论坛,与当地的商业代表进行交流,更是佐证了这一点。

  不过,对于安倍而言,比之经济合作更为现实的考虑,或许是获取能源。众所周知,日本资源匮乏, 其绝大部分能源消费依赖进口, 全部一次能源进口依赖程度为79%, 其中,石油、天然气几乎100%靠进口。而中亚地区则蕴含着丰富的资源,其中天然气资源尤为丰富。据《BP世界能源统计》数据,2011年中亚地区天然气探明储量为27.8万亿立方米,其中土库曼斯坦24.3万亿(占世界储量11.7%),哈萨克斯坦1.9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0.9%),乌兹别克斯坦1.6万亿立方米(占世界储量0.8%)。以目前开采量计算,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可供开采89年,乌兹别克斯坦—27年,土库曼斯坦—50年。

  资源贫乏的日本不可能入宝山而空手归。尤其是在福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日本几乎关闭了境内所有核电站,这使其天然气和煤的兴趣较之此前变得更大。安倍23日与土总统举行会谈,土方对“日本国家领导人历史上首次访土”给予高度评价,双方签订了价值180亿美元的能源合同。

  日本一直积极参与土库曼斯坦的南约洛坦气田项目。三菱、双日、伊藤忠商事、日挥株式会社等企业均与土库曼斯坦天然气公司签有框架性协议,对南约洛坦气田项目的一部分进行开发,该气田是土-阿-巴-印天然气管道(ТАПИ)的起点。这条天然气管可将该地区的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和印度四国连接起来,然后走海路向日本输送天然气。

  日本此举为在中亚经营多年的俄国人格外注意。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分析中心主任安德烈·卡赞切夫认为,日本在中亚的经济政策是与美国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利益捆绑在一起的。如卡赞切夫所言,日本与土库曼斯坦的合作的确符合美国的利益。“完全可以想到,日本已经预先存有约定:日本获得南约洛坦气田后,土-阿-巴-印天然气管线就将开始铺设,这与美国的“大中亚”战略相吻合,完全符合美国的利益。”(美国的“大中亚”战略指的是,通过加强中亚和南亚在经济、安全、能源、交通等领域的联系,整合出“ 大中亚” 这一新的地缘政治、经济板块。其主要目的是削弱俄、中等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

  俄国人作此猜测,并非妄言无根。因为“日美基轴”是战后日本外交的重要支柱,是长期主导着日本外交决策的重要原则,即日本要在国际事务上追随美国,以换取美国为日本提供的安全保障。这种美国地缘政治利益与日本经济利益的捆绑也并不是什么创举,早已在亚太地区被相当广泛地运用了。何况,土库曼斯坦近期的举动也不免令莫斯科生疑。

  今年10月14-16日,土库曼外长率代表团访问了华盛顿,会见了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布林肯、负责军控和国际安全的副国务卿罗斯·戈特莫勒及负责南亚和中亚事务的助理国务卿泥莎·毕斯瓦。根据美国务院发布的消息,土外长与布林肯讨论了“各类双边和地区问题”,而戈特莫勒与土外长达成的协议则“大部分与地区安全和能源安全有关”。

  事隔还不到一周,安倍就开始出访中亚,22日到土,23日与土总统举行会谈,签下了180亿美元的大单。此外,不久前,土外交部还向哈总统纳扎尔巴耶夫发出了一份声明,称土库曼斯坦与阿富汗边境一切正常,不必说存在什么威胁。但事实上,土阿边境的安全状况十分糟糕。对此,卡赞切夫认为,“土库曼斯坦这是要告诉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不必介入土库曼的事务,因为阿什哈巴德已就一切与西方达成了协议。”俄国人最为担心的是,美国将从土库曼斯坦那里获得其梦寐以求的“马雷-2号机场”,这意味着美国重新获得了在中亚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

  对抗“丝绸之路经济带”?

  日本《读卖新闻》指出,日本强化与中亚国家关系,目的就是与在该地区扩大影响的中俄相对抗,提升在中亚的存在感。日本共同社称,安倍此行旨在争取资源供应的多元化,同时也有意牵制在中亚影响力加强的中国。俄媒援引其日本驻乌兹别克斯坦大使馆的消息人士的话称,“日本政府愿意加强与中亚国家关系,而这旨在与中国形成竞争。”一些西方媒评论称,安倍的中亚之行将于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竞争。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並无新事。”类似日本与中国在中亚进行竞争的言论在9年前小泉访问中亚时就已存在了。抄一段当年《中国青年报》驻日记者裴军的描述以现彼时情状:

  “虽然无论是小泉还是麻生,都不承认日本的中亚外交有针对中国的意思。不过,看近期的日本各大媒体,和‘资源外交’同样频繁出现的词汇便是‘牵制中国’——小泉访美是为牵制中国,访蒙也是为牵制中国,这次的中亚访问还是为了牵制中国。远至非洲、拉美,近到家门口的东亚,仿佛当前日本的每一个外交举动均是以牵制中国为核心展开的。”(《中国青年报》2006年9月1日)

  2006年时的中国经济发展水平远不如今天的中国,当年的日本也不是今天的日本。但9年过去了,结果如何?2014年,中国与中亚五国的贸易额超过380亿美元,日本仅为20亿美元。以中亚国家中的经济规模较大哈萨克斯坦为例(中哈贸易额占中国与中亚地区贸易额的70%),按哈官方统计,2014年1-10月中哈贸易额为133亿美元,在哈贸易总额中占14.6%(第二位),仅次于俄罗斯的15.2%;日哈贸易额12.5亿美元,占1.4%。2013年,中哈贸易额227亿美元,占17%,仅次于俄罗斯的17.9%;日哈贸易额17亿美元,占1.3%。在与中亚国家间的经济合作上,中国与日本绝非一个层次。

  今天的中日经济实力对比,更已是另外一番天地。日本很可能确实存有在中亚与中国在经济领域合作进行竞争的想法,但要达到预想的效果,恐怕不是那么容易。而且,中国提出的“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是开放性的,欢迎任何国家加入进来,搭上中国的经济快车,享受中国的经济发展红利,目前已经获得了所有中亚国家的欢迎。除土库曼斯坦外,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四国均为亚投行创始成员国。即便日本不明大势,一意孤行地进行对抗,“丝绸之路经济带”无论是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不可能是安倍卖弄下嘴皮子,撒些钱就能抗衡的。

  但需要提防的是,日本成事不足,但败事有余。以日本与土库曼斯坦的能源合作为例,鉴于阿富汗北部尤其是阿土边境地区的安全形势,土-阿-巴-印天然气管线在可预见的未来绝难铺成。随着美国逐渐减少其在阿富汗的军事存在,该地区的局势将恶化,阿富汗中央政权在其与土库曼交界的省份控制力很差。据报道,在法利亚布省下名为科尔马奇的行政区内,基本没有官方政权的存在,已被极端分子和外国雇佣兵占领。因此,土库曼方面不再指望阿富汗中央政权能在安全方面发挥多大作用,而是将希望寄托给了美国。但美国的介入将遇到俄罗斯的反对。俄罗斯的国家意志已在乌克兰危机和叙利亚空袭中体现了出来,华盛顿恐怕不敢轻易再在其他方向刺激莫斯科。

  所以,日本参与到中亚的能源博弈中来,其最重要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获取能源本身,而是可以在其中影响价格波动及管线建设。中国现在是土库曼斯坦天然气的第一大买家,日本的做法势必会增加中国能源进口的成本,前车之鉴就是“安大线”。这也将对作为土天然气第二大买家的俄罗斯产生影响,且其中涉及美俄的中亚博弈,俄中在此问题上具有共同利益。

  当然,在此之外,日本还有一项战略性目标。要知道,2006年小泉出访中亚时,只访问了哈、乌两国,而此次安倍则是五国环游。日外务大臣麻生太郎曾经说过:“日本要努力营造出一种氛围,即提到中亚就不能忽视日本,这应该可以推动日本外交在宽度与深度上获得进一步发展。”而建立、巩固和扩大在中亚的影响力,是日本打造其“亚洲盟主”地位的一部分。进而通过“亚洲领袖”的身份成为政治大国,实现其多年的夙愿。

  这一夙愿最终得以实现的标志是“入常”。在这方面,日本通过ODA(政府发展援助,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一种经济援助)和“中亚+日本”对话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中亚五国曾在不同时期不同场合表达过支持日本入常。由于日本在对中亚政策上十分灵活,并不像欧美那样强调标准的民主化,加上发达国家的招牌,很是赢得了中亚国家的好印象。中亚国家甚至认为其为不参与“大国博弈”的特殊存在。至于霓虹国的更高追求,与中亚国家并无利害冲突,难免有些国家会乐做好人。

  中亚地区重要性正在不断提升,很多国家开始加强与该地区联系。在安倍此行之前,印度总理莫迪于今年7月份对该地区进行了访问。在今天的中亚大博弈中,参与赛局者日众。与早期的单纯目的不同,今天日本入局此间攸关其“亚洲大国”“政治大国”“世界性大国”身份的塑造。可以肯定,只要日本不放弃追求世界大国企图(技术上为“入常”),其对中亚外交政策将具有相当的延续性,除非发生重大变故,否则不至出现大的变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