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报社评:抗战胜利大阅兵全球瞩目举国振奋
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大阅兵,今日上午十时将在北京天安门隆重举行。
这是一个庄严而又伟大的时刻。这一刻,全世界的目光都会聚焦北京,人们都很想知道,一个七十年前饱受侵略者铁蹄践踏的国家,今天将如何展示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向歷史作出回响,更向现在和未来作出昭告:中国有决心和能力保卫自己的疆土永不再受侵略,而且决心成为保卫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这又是一个令人心情无比激动而又百感交集的时刻,这一刻,全体中国人民的心都会飞到了北京、飞到了阅兵场上。七十年前的回忆和屈辱这一刻都会涌上心头,没有一个中国人家族、家庭在那八年的艰辛岁月中不曾尝到过颠沛流离、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惨痛滋味。今天,中国人民用大阅兵的形式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一重要日子,为的不是要穷兵黩武、耀武扬威,而是要告慰无数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的先烈、告慰当年那些到死都在盼望国家强大、不用再捱打的百姓同胞,今天上午通过天安门前的阅兵队伍,就是一份无言的歷史答卷和未来承诺。
昨天,大阅兵前夕,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了一项十分有意义而又隆重的活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三十位抗战老战士、将领和帮助、支持中国抗战的国际友人或其遗属代表颁发纪念章。
从电视转播镜头中可见,三十位老兵等人士,都已经耄耋高龄,有的已经不良于行、要坐轮椅了,但他们脸上仍然流露出坚毅而又自豪的神采,当习主席亲自把纪念章一个一个送到跟前、替他们悬挂在胸膛前的时候,他们都颤巍巍的想要站起来接受,有的还举手敬礼,依旧一派军人本色,其中一位俄籍老兵,在接过纪念章之后还把自己脖子上的领带解下来送给习主席,情景令人感动。
习主席在讲话中指出:在波澜壮阔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千千万万的抗战英雄抛头颅、洒热血,为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为铸就伟大的抗战精神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抗战英雄身上,充分展现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面对民族生死存亡,全体同胞挺身而出,共赴国难,谱写下惊天地、泣鬼神的爱国主义篇章。我们要铭记一切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学习英雄,关爱英雄,戮力同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復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人民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这一重要时刻,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有一系列的纪念和宣传教育活动,令到这个曾经经歷过“三年零八个月”苦难的地方也罕有地融入了一种凝重的歷史氛围中,无论是中老年一代市民接受传媒访问、回忆过去,还是年轻一代参观展览、认识歷史,都出现了不少感人的体会和心声,对整体港人社会来说是一次很难得的共同学习与回忆。
就在昨天,由特区政府邀请的大阅兵各界人士代表团一行约三百人,由特首梁振英率领,由港抵达北京。代表团成员来自各阶层、界别、行业和政党,代表性相当广泛。
事实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是一件全民族的大事,凡我中华儿女、炎黄子孙,不论政治见解如何,也不论身处何地,纪念抗战胜利都是应有之义。今天,隆重举行抗战胜利七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是北京,也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今日中国才会有此决心和能力举办这样一次中外瞩目的大阅兵。纪念抗战胜利不是要作歷史争拗,更不是要进行什么政治宣传,但是,富国强兵御外侮,落后就要捱打,乃是铁一般的事实和道理。通过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增强港人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爱国心和民族感,提高社会团结和凝聚力,更是不容置疑的使命和目标。
然而,就是在全国人民共同纪念抗战胜利这一庄严的时刻,在港人社会,竟然有人会站出来说一些阴阳怪气的说话,写一些颠倒事实和混淆是非黑白的文章,确实是叫人相当吃惊的。昨天《苹果日报》刊出题为“抗战胜利暨反法西斯七十周年释义”的评论,提出:“中国抗战没有胜利”,声称“是盟军参战特别是美国投下两颗原子弹的胜利”;还说什么“没有全民团结抗战”,“顶多是以时间和空间赢得与日军的相持状态,最后是日本在中国腹地被拖住几乎所有陆军,而太平洋与美国交锋的海军又失利的情势下,被两颗原子弹震慑而投降。”
文章作者,把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一寸山河一寸血的歷史事实,把中国军民英勇奋战、宁死不屈的抗战精神全部一笔勾销,把中国人民的胜利全部归功为美国“两颗原子弹”的胜利,还说什么最多是在中国腹地“拖住”日本陆军,难道中国军民不是用生命和鲜血而是坐在那里“拖住”日军的吗?说这些话的人,只能令人想到八年抗战时期最为人所不齿的一种人:汉奸!
附 大公报 阅兵十大看点举世瞩目
2015-09-03 02:53:39
中国首次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大阅兵3日登场。国旗护卫队121步出场;解放军合唱团首次唱响阅兵场;史上最大规模外国领导人阵容亮相天安门城楼;习近平发表讲话宣示国防外交政策;习近平乘车首次在长安街上检阅军队;而后的大阅兵分列中,将军领队星耀各方队;70面战旗引领英模部队;国共老兵接受全场致敬;首次按作战体系编组装备方队;外国军队首次参加受阅。一个个“之最”和“首次”,组成了中国国防建设的大展示,也掀起今年中国主场外交的最高潮。
大公报记者马浩亮北京报道
在阅兵式上,最先亮相的队伍是武警国旗护卫队。护卫队由200名官兵组成,4人负责升旗,196人负责护旗。护旗官兵需要在93秒内走完121步正步。“93秒”象徵9月3日的抗战胜利纪念日,而“121步”是为了铭记从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至今121年的歷史。这也是国旗护卫队首次以“甲午”作为“出发点”。在2009年国庆60周年大阅兵是时,护卫队走了169步,寓意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2009年的169年。
国旗队从“甲午”出发
升旗仪式结束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将发表重要讲话,回顾歷史、?眼现实、展望未来、结合内外来阐述中国的国防及外交政策,其内容引发全球关注。中国国家元首在天安门城楼之上,面对各国政要、中外嘉宾、各界代表,以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发表讲话,这同样是歷史上的第一次。讲话完毕后,整场仪式就将进入到阅兵时间。习近平将乘坐敞篷检阅车检阅部队,这是他执掌军队以来第一次在长安街上检阅。
在天安门城楼上,将有49个国家和10位国际及地区组织负责人观看阅兵。其中包括30位国家元首、政府首脑等外国领导人,19位政府高级别代表。其规模之大、代表性之广泛,也创造歷史之最。
将军领队乘“星级”战车
习近平检阅完毕后,阅兵将进入最精彩的分列式阶段。一个个“首次”最直观地体现了这次阅兵的诸多亮点。首次由50多位将军担任各方队领队,5位中将将乘坐猛士战车率领阅兵方队出场。这些将军的“座驾”还将标明“星级”,中将乘坐的战车为两颗星,少将一颗星。
此次徒步方队也首次打破传统方式,不按军兵种编组,而是按照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联、华南游击队编组,是抗战中英模部队群体所在现役部队代表,包括“狼牙山五壮士”、“平型关大战突击连”等,70面战旗将辉耀在徒步方队之中。
这次阅兵还首次安排参加过抗战的老兵、支前模范和英烈子女代表参阅。其中,也有33位国民党军队老兵。他们为抵御外敌入侵、争取民族独立方面做出的贡献,迎来了歷史的公正评价和国人的崇敬。老兵方阵注定将成为本次阅兵的明星群体。
与天安门城楼上的外国领导人形成呼应的是,外国军队也将首次参阅。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17个国家的方队或代表队,将列队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习近平及各国领导人的检阅。
超八成武器首次亮相
参加阅兵的地面装备方队和空中梯队将首次按作战体系模块化编组,27个地方面装备方队中,约84%的武器装备属首次亮相。其中同样有许多创举。国产第三代高、中、低地面防空反导装备第一次以“全家福”的形式展示在阅兵场上。陆军航空兵直升机作为最先亮相的空中梯队,数量较之1999年的24架、2009年的36架,激增到今次的96架,数量、质量都有大幅飞跃。这些都从侧面展示了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水平的快速提升。
阅兵当天,天安门广场上将有解放军军乐团和解放军合唱团在现场承担司礼任务,现场奏唱《大刀向鬼子头上砍去》、《保卫黄河》等抗战经典曲目。总计1200人的合唱团,是首次在阅兵上亮相,也是世界阅兵史的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