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经济视点

美“人民币汇率案”今日闯关 美国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损人不利己

火烧 2011-10-11 00:00:00 经济视点 1025
美国参议院就人民币汇率案进行最终投票,引发中美贸易摩擦。法案若通过,可能引发贸易战,损害双方利益。
 
美“人民币汇率案”今日闯关
来源:国际金融报

美“人民币汇率案”今日闯关


  当地时间10月11日,美国国会参议院对涉及人民币汇率的“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进行最终投票。外界预测,由民主党控制的参议院很可能通过该法案,但众议院议长博纳明确表示反对这项法案。不管结局如何,外界认为,这是美国民主党目前转移民众视线的最大法宝,在“占领华尔街”示威游行持续升温的当下,将导致高失业率的“脏水”泼向中国无疑是美国领导层的惯用伎俩。

  上周四公布的美国贸易数据显示,美国9月份的贸易赤字正在恶化,当月的贸易赤字从8月份的460亿美元扩大至448.1亿美元。对立法者来说,还有13个月就要选举了,为了拉拢选民,他们不得不寻找一个借口。该提案的发起者之一,密歇根州民主党参议员斯塔比劳称,“中国的汇率操纵直接影响了美国就业。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将有助于美国就业市场,并且成本也不高。”参议院领袖里德也表示,“这项针对中国贸易的法案由来已久,两党对此并无异议,我希望看到这项法案获得通过。”

  而反对该法案的人士奉劝美国总统奥巴马谨慎行事,因为这项法案通过,意味着允许美国政府通过增加关税和限制进口等措施来惩罚所谓“汇率操纵国”,这很可能会挑起新一轮全球性贸易保护主义战争。奥巴马此前对两国双赢的贸易局面表示赞赏,这一次,为了赢得2012年大选,他会不会拉中国垫背,结局耐人寻味。博纳认为,奥巴马在此事上的态度不够“坦率”。内华达州参议员迪恩·海勒也表示:“跟中国打一场贸易战根本不会创造就业,就在内华达州,贸易战会伤害旅游业,在美国民众本已艰难的时候增加生活成本。”

  世界银行前资深经济学家尤里·达杜什表示,“美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而中国是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和中国贸易关系的恶化,只会在欧债危机失去控制时对全球造成伤害。”

  (王丽颖 编译)

美国拿人民币汇率说事损人不利己

如果美参院人民币汇率议案成为法律,其唯一后果就是中美发生贸易战

《 人民日报 》( 2011年10月11日   03 版)

  美国国会参议院预计于当地时间10月11日就所谓“2011年货币汇率监督改革法案”进行最后投票表决。这项针对人民币汇率的议案,在美国国内和其他国家都引起极大关注,招致众多批评。美国舆论认为,虽然该议案得到参议院通过问题并不大,但要成为法律还面临巨大障碍。白宫曾多次表示,担心美国单方面的制裁行为,不仅违反国际义务,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崔天凯10日接受中外媒体采访时强调,这个议案不仅没有反映中美经贸关系的现实,而且会对两国经贸关系今后的发展带来有害因素。如果让这样一个议案成为法律,其唯一后果就是中美发生贸易战,这将是一个两败俱伤的结局,不利于中美经贸关系发展,不利于美国经济的恢复和就业的增加,不利于世界经济增长,也会对中美关系的总体发展产生影响。

  美国经济学家对议案的反应泾渭分明。以美国经济政策研究所所长罗伯特·斯考特为代表的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只要人民币升值28.5%,就可以为美国创造225万个工作岗位,同时将美中贸易逆差减少1905亿美元。

  但更多的经济学家认为,美国此举将引起“难以预料”的后果。美国大西洋理事会中国经济专家盖保德指出,没有证据显示中国通过操纵汇率换取贸易优势。中国的贸易盈余也不是导致美国贸易赤字日益扩大和失业增加的原因。

  乔治·华盛顿大学商学院院长道格·古瑞斯表示,这一议案对创造就业作用不大,只能让就业岗位从中国转移到其他低收入国家,而美国消费者却将为此背上更为沉重的负担。因为像沃尔玛这样的大型公司在中国有大量投资,不可能停止在中国的采购,美国消费者必将因此承受物价上涨的代价。  

  新加坡星展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大卫·卡尔本对本报记者表示,美国产业结构与中国有很大差异,美国工人并没有和中国工人竞争工作岗位。美国一些政客把高失业率及其他经济问题怪罪于人民币汇率是完全错误的。

  美国主流媒体认为,许多议员担心美国的经济状况会影响选情,但又不愿承认政府的宏观政策失利、未能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于是,借部分民众对中国崛起的担心,以汇率名义打压中国。事实上,美国绝大多数商业团体都坚决反对国会通过立法迫使人民币升值,担心此举将导致中国对美出口商品采取报复行动,从而损害美国公司在中国的巨大利益。  

  埃及《今日世界报》发表评论认为,这项法案不过是美国政客用来搞“政治秀”的道具而已,它暴露的是美国一些政客的“霸权思维”。

  英国《金融时报》的文章称,美国向来愿意做游戏规则的破坏者。上世纪70年代初,美国政府曾单方面宣布中止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率,对进口商品一律征收10%的进口附加税,迫使美元贬值。眼下,美国一些政客又想再次使用这一手段。

  华盛顿卡托研究所贸易政策专家伊肯森认为,人民币升值和美国贸易逆差之间并没有联系,这已经得到证实。贸易逆差减少只能减少而非增加就业机会。1983年至2007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倍,国际贸易增长6倍,贸易逆差从730亿美元增加到6550亿美元,同期美国净增4600万个工作岗位,平均年增184万个。2007年至2009年美国经济衰退期间,美国国际贸易收缩12%,贸易逆差从2007年的6550亿美元下降到2009年的3630亿美元,同期美国却增加了600多万失业人员。

  伊肯森认为,如果人民币议案为美国创造就业的可能性是12.5%,其导致中国对美国出口商品“报复”的可能性则是50%。议案的倡议者及支持者都应认识到,惩罚中国就是惩罚自己。面对近于停滞的美国经济、巨额财政赤字和联邦债务,国会议员不是努力地修正美国的政策失误,却拿人民币议案做文章,这是在为自己的无能寻找“替罪羊”,最终也只能让美国的经济状况更糟糕。

  《中东经济》网文章认为,美国这项议案把失业率高企、经济增长乏力等归咎于中国,实在是“荒谬之至”,“没有任何道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更多地是因其不愿向中国出口技术含量高的产品所致,同时也是全球产业分工和结构调整的必然结果。

  美国媒体近来接连突出报道中国外交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等机构就该议案所作严正表态。不少美国人士非常担心该议案引发中美两国贸易战。华盛顿卡托研究所中国问题专家多恩表示,此议案只会损害美中关系。《华盛顿邮报》的社论称,以如此大的代价换取如此小的利益,美国没有理由通过这样的议案。美联社的报道质问:该议案究竟是要推动美国经济增长,还是要与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打一场贸易战?欧债危机已经让决策者忧心忡忡,如果引发美中贸易战,“只能让形势更糟糕”。

  原苏格兰皇家银行驻香港经济学家、“丝路”顾问公司总裁贝哲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发达国家失业率很高,政客们急于为自身经济问题寻找“替罪羊”。构筑贸易壁垒,虽然可以短时期帮助美国创造就业,但会在东西方之间“筑起一堵墙”,危害世界经济。

  10月15日是美国财政部向国会提交半年度主要贸易伙伴国汇率报告的最后期限。在此前提交的5份报告中,奥巴马政府虽呼吁中国加大人民币升值步伐,但从未认为中国“操纵汇率”以谋求不公平的贸易优势。美联社指出,根据以往做法,美国财政部很可能会推迟向国会递交汇率报告的时间。预计美中两国将利用今年11月举行的美中商贸联委会会议这一高级别双边磋商机制来讨论人民币汇率问题。

  (本报北京、华盛顿、开罗、曼谷、约翰内斯堡、布鲁塞尔10月10日电  记者王莉、马小宁、黄培昭、吴成良、韦冬泽、苑基荣、孙天仁)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