捅××的泡沫,流老百姓的血?
文章批评央行调整房贷政策,导致百姓负担加重,指政策实际是转嫁银行风险,引发社会不满。同时指出类似政策在教育、医疗等领域普遍存在,损害民生利益。
央行从3月17日起调整了商业银行自营性个人住房贷款政策。这就意味着贷款买房的百姓将要支付更多的利息。据说,这个政策的本意是要扎破房地产泡沫,但朝泡沫捅过去的刀子却直通通地扎到了百姓身上。于是,权威媒体有评论说这是“捅房产的泡沫,流老百姓的血”。
虽然央行一再解释,这么做是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条理由是“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但实际上对房地产业泡沫的抑止作用极为有限。因为“在土地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开发商只要‘适当地’提点价,损失就可夺回来。于是,楼照盖,价照高,泡沫照样存在。朝房地产泡沫捅过去的刀子,对泡沫没起到作用,倒是百姓因此要流不少血出来。”
据统计,截至2004年第一季度末,国有商业银行又出现了1.8898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余额。足见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产生的速度和“效率”之高。央行的这一新政策至少在规避银行风险,提高银行收益方面,确实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这又被网友称为“掏老百姓的钱补银行的窟窿”。有评论说:银行要降低风险,要减少不良资产,就必须想辙。节流?他们当然不愿意。因为他们决不能朝自己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高薪开刀。也不能对业内人士的“次高薪”开刀。于是,开源成了更好的选择。于是就打着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的幌子,实际上却把风险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来了。
这是在“捅”房地产方面的泡沫。这也不是什么新招。十多年前“捅”金融泡沫的时候,连续八次降低存款利息,然后悍然征收利息税(这被工薪阶层称为“鸡脚杆上刮油”),流的仍然是老百姓的血。按照归纳法,可将此类招数命名为“捅××的泡沫,流老百姓的血”公式。把风险和危机转嫁给无辜百姓,是其基本特征。
捅××的泡沫,流老百姓的血”的思路还可以推而广之,稍加演变就可以“推论”出另外的公式,比如“补××的窟窿,掏老百姓的钱”、“补××的窟窿,剜老百姓的肉”。这方面的实例也不少了。在教育方面,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乱收费和教育高收费就是“补教育的窟窿,掏老百姓的钱”;在医疗卫生方面,由于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医药事业造血功能不强而实行高收费,就是“补医药的窟窿,剜老百姓的肉”,直剜得49%的群众看不起病;还有电信,还有铁路,还有城市公交 …… 都在为了“补××的窟窿”,而“掏老百姓的钱”、“剜老百姓的肉”。
虽然鲁迅先生有名言说道:“我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血和奶”。为国家大局计,百姓确实有贡献的义务,有牺牲的责任。但无论是肉也好,血也好,奶也好,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处理好“放水养鱼”与“竭泽而渔”的关系,什么事都要来挤、来剜,即使是江河也有枯竭的时候。何况,只要“投入不足”、只要“面临困难”,就立马把手伸到百姓口袋里掏钱,恐怕不合法制社会的规矩吧?
虽然央行一再解释,这么做是为了“促进房地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条理由是“有利于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但实际上对房地产业泡沫的抑止作用极为有限。因为“在土地供应有限的情况下,开发商只要‘适当地’提点价,损失就可夺回来。于是,楼照盖,价照高,泡沫照样存在。朝房地产泡沫捅过去的刀子,对泡沫没起到作用,倒是百姓因此要流不少血出来。”
据统计,截至2004年第一季度末,国有商业银行又出现了1.8898万亿元的不良贷款余额。足见国有商业银行呆坏账产生的速度和“效率”之高。央行的这一新政策至少在规避银行风险,提高银行收益方面,确实可以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然而,这又被网友称为“掏老百姓的钱补银行的窟窿”。有评论说:银行要降低风险,要减少不良资产,就必须想辙。节流?他们当然不愿意。因为他们决不能朝自己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高薪开刀。也不能对业内人士的“次高薪”开刀。于是,开源成了更好的选择。于是就打着降低银行贷款风险的幌子,实际上却把风险转嫁到老百姓头上来了。
这是在“捅”房地产方面的泡沫。这也不是什么新招。十多年前“捅”金融泡沫的时候,连续八次降低存款利息,然后悍然征收利息税(这被工薪阶层称为“鸡脚杆上刮油”),流的仍然是老百姓的血。按照归纳法,可将此类招数命名为“捅××的泡沫,流老百姓的血”公式。把风险和危机转嫁给无辜百姓,是其基本特征。
捅××的泡沫,流老百姓的血”的思路还可以推而广之,稍加演变就可以“推论”出另外的公式,比如“补××的窟窿,掏老百姓的钱”、“补××的窟窿,剜老百姓的肉”。这方面的实例也不少了。在教育方面,由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乱收费和教育高收费就是“补教育的窟窿,掏老百姓的钱”;在医疗卫生方面,由于医疗卫生投入不足、医药事业造血功能不强而实行高收费,就是“补医药的窟窿,剜老百姓的肉”,直剜得49%的群众看不起病;还有电信,还有铁路,还有城市公交 …… 都在为了“补××的窟窿”,而“掏老百姓的钱”、“剜老百姓的肉”。
虽然鲁迅先生有名言说道:“我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血和奶”。为国家大局计,百姓确实有贡献的义务,有牺牲的责任。但无论是肉也好,血也好,奶也好,都是有限的,如果不能处理好“放水养鱼”与“竭泽而渔”的关系,什么事都要来挤、来剜,即使是江河也有枯竭的时候。何况,只要“投入不足”、只要“面临困难”,就立马把手伸到百姓口袋里掏钱,恐怕不合法制社会的规矩吧?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