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农民土地维权抗争的调查

火烧 2005-06-22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本文聚焦农民土地维权抗争现象,分析土地争议、违法案件及补偿纠纷等核心问题,揭示农村土地矛盾现状与政策改革方向。

http://www.cet.com.cn/20050621/FOCUS/200506211.htm
农民土地维权抗争的调查
--------------------------------------------------------------------------------


    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
和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课题组,联合对当前我国农民的土地维权抗争进行了专题调研——

    ■于建嵘

    2003年8月至2004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组
和国家软科学重大项目课题组,联合对当前我国农民的土地维权抗争进行了专题调研——

    课题组调研的基本情况包括对中央某媒体观众电话声讯记录进行了专项统计分析。20
04年1月1日至6月30日,该栏目共接到观众电话和声讯62446次条,其中有关
三农问题的为22304次条,占总数的35.7%,居于首位。而在三农问题中,反映
农村土地问题的共有15312次条,占总数的24.5%,占三农问题的68.7%;
有关村民自治方面为1612次条,占总数的2.6%,占三农问题的7.3%;民工工
资资纠纷为1301次条,占总数的2.1%,占三农问题的5.8%;税费问题119
5次条,占总数的1.9%,占三农问题的5.4%。

    课题组分析了自2003年8月以来中央某媒体近2万封观众来信,在已分类处理的43
00封中,有1325封涉及到农村土地争议,占已处理来信的30.8%。

    课题组在2004年6月15日至7月14日对720名进京上访农民进行了专项问卷调
查,在有效的632份问卷中,进京上访原因涉及到土地问题的有463份,占有效问卷的7
3.2%。

    2004年元月至6月,课题组共收到172封农民控告信件,信中涉及到土地问题的1
09封,占总数的63.4%。

    课题组收集的2004年以来130起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中,有87起因土地而发生的
警农冲突,占总数的66.9%。

    课题组在2004年3月至6月,分别到国土资源部、科技部及北京、广东、浙江、河北
,山东、湖南、江西,河南、安徽等省市进行了专项调查。从有关部门获悉,2004年上半
年,全国共发现土地违法行为4.69万件,立案查处土地违法案件3.39万件,清还农民
征地补偿费欠款87.4亿元,占欠款总数的59%;全国核减各类开发区4735个,占年
初6741个的70%,规划面积从3.75万平方公里压缩到1.34万平方公里,压缩了
2.41万平方公里。各省市所反映的情况也说明了土地案件的严重性。

    课题组通过对农村土地争议事件与前几年农民因税费发生的冲突进行了比较,认为目前农
民维权活动有如下基本特征:

    争议的问题较为明确。

    课题组从上述中央某媒体的1325封和课题组收到的109封共计1434封有关农村
土地的上访信中,随机抽取837封占总数的58%进行了具体的定量分析。从中得知,
目前有关农村土地问题争议,主要有征地和占地两大类型。按照上访信所使用的有关问题性质
的语言,大体上可分为如下不同性质的问题:非法、强行征用土地277封,占33.1%;
土地补偿款过低或被侵吞192封,22.9%;征用地后不给安置人员34封,占4.1%
;强占或私分集体预留地185封,占22.1%;私分或私售土地73封,占8.7%;强
行改变土地用途40封,占4.8%;强行收回承包地36封,占4.3%。

    可见,属于征地方面的纠纷是目前农民反映的主要问题,占总数的60.1%,其中非法
征地或强行征地占总数的33.1%,

    冲突当事方发生了变化。

    课题组对当前农村土地争议中控告和被告双方当事人的分析主要资料是上述的 837封
上告信。837封有关土地问题上访信控告方的基本情况:村民联名信629封,占75.1
%;村民小组公章123封,占14.7%;村委会公章34封,占4.1%;村老年协会等
群众团体22封,占2.6%;村民个人29封,占3.5%。

    837封有关土地问题上访信被告方的基本情况:地市级政府及主管部门108封,占1
2.9%;县区级政府及主管部门221封,占26.4%;乡镇政府及领导干部217封,
占25.9%;村支部及村委会干部192封,占22.9%;各级开发区67封,占8%;
房地产开发商及征地公司32封,占3.8%。

    上述统计表明,目前农村土地争议较之税费争议来说,在双方当事人方面有着较大的变化
:其一,从控告方而言,虽然村民联名仍然是最主要的形式,但村级组织已成为了重要的控告
方。这主要是由于在强行非法征地等争议中,村级组织与农民的利益是一致的,因此在村民们
的压力下有可能成为抗争的主体。在一些实际性的冲突中,村民的男女老少齐上阵的情况也经
常发生,这与税费争议时主要以抗争精英为主有明确的不同。其二,市县成为被告方的比例较
高。在农民税费争议中,被告方主要集中在乡、村两级组织,其中乡镇政府是最主要的被告,
市县很少成为被告的主体。其三,公司和开发区成为了被告方,这在农民税费争议中是没有过
的。

    冲突的地域分布发生了变化。

    从目前掌握的数据来看,有关农村土地问题冲突的地域:

    根据对中央某媒体2004年1月1日至6月30日来电来讯统计,有关农村土地问题较
突出的省市主要有:山东2183次条,占总数的14.3%,河北1756次条,占
总数的11.5%,河南1183次条,占总数的7.7%,黑龙江1023次条入占
总数的6.7%,安徽930次条6.1%,江苏926次条占总数的6.1%。这
6个省共计8003次条,为总数的52.3%。

    根据对有关土地问题的837封上访信的统计分析,浙江107封,占总数的12.8%
,河北78封,占总数9.3%;山东72封,占总数的8.6%;江苏68封,占总数的8
.1%;广东 65封,占总数的7.8%;黑龙江56封,占总数的6.7%;安徽536
封,占总数的6.4%;其他省市合计为46.7%。

    根据对2004年元月至6月所发生的87起因土地问题发生的警农冲突事件的统计,事
件发生的区域主要集中在:浙江7次,辽宁7次,江苏6次,河北6次,山东5次,广东5次
,甘肃5次。

    综合上述情况,课题组认为,与农民抗税费主要集中在中部农业省份不同,目前农村土地
争议最集中的地区是沿海较发达地区,其中以浙江、山东、江苏、河北、广东最为突出。这些
地区争议的主要是非法或强制性征地,农民控告的对象主要是市、县政府。在中部地区的安徽
,河南、黑龙江等地区所表现出来的问题,主要是对农民土地承包权的侵犯,控告的对象主要
是乡镇及村级组织。

    冲突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在农民的税费争议中,上访、宣传和阻收是最主要的抗争方式,而到了农民的土地纠纷,
到县市政府门口或被征土地上静坐,游行示威甚至在高速公路、铁路上静坐成为最主要的抗争
方式。

    根据对2004年元月至6月所发生的87起因土地问题发生的警农冲突事件直接原因的
统计,因农民在被征或被占地土阻止施工而引发的事件48起,占总数的55.2%,因地方
政府派警力阻止农民上访而发生的事件31起,占总数的35.6%,因农民到市政府、铁路
及高速公路或交通要道静坐请愿而引发的事件8起,占总数的9.2%。

    冲突变得相对激烈,警农冲突时有发生。

    在农民抗税维权时,由于中央有明文禁止使用警力,地方政府使用警察压制农民维权代表
要承担政策和农民反抗的双重风险,所以除个别事件外,很少因税费问题直接发生一定规模的
警农冲突。而目前的土地维权抗争活动中,由于利益巨大,双方争议无法协调,一些地方政府
动用规模警力对待失地维权的农民已是常事。

    外力介入情况不同。

    由于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并涉及到巨额经济利益,因此,每一事件均具有重大的社会影
响。作为抗争的农民一方,也就经常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求助。一些知识精英,主要是法律人
士也为了各种目的经济的、政治的或社会影响而介入其中。上述的837封上访信,有4
9封是由律师或其他法律人才撰写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知识精英的介入,有许多事件
会离开土地争议本身而成为政治事件。河北省唐山市2万多名移民因土地补偿款而联名罢免市
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一案、秦皇岛市l万多名移民也因同样的理由罢免市领导人的动议案
、福建省宁德市移民以耕地被占罢免市委书记省人大代表资格一案、福建省福州市失地农民要
求罢免市长全国人大代表资格一案,都是在某民办机构参与下发生的。这一点与农民因税费争
议很少有外力长期并有组织介入有明显的不同。

    通过调研,课题组认为,农村土地纠纷已取代税费争议而成为目前农民维权抗争活动的焦
点,是当前影响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首要问题。由于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而且土地问题
往往涉及巨额经济利益,因此,也就决定了土地争议更具有对抗性和持久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