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还有什么会倒塌在“零工资”下?

火烧 2006-06-25 00:00:00 时代观察 1031
文章探讨零工资就业现象,指出其对社会劳动力价值和公平规则的冲击,强调市场失灵需政府干预,呼吁维护劳动者基本权益。

还有什么会倒塌在“零工资”下?


奚旭初
光明观察刊发时间: 2006-6-23 http://guancha.gmw.cn


2005年7月毕业于内蒙古农业大学广告系的于晓丽,在一家广告公司“实习”近一年,从没领过工资。据了解,2005年内蒙古有4.1万名高校毕业生,很多人不得不采取“零工资就业”的方式,放弃应有的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权益。(6月22日中国青年报)

按劳取酬,多劳多得,这样的口号不知喊了多少年了。然而喊来喊去,焉料到了今天,居然出了个劳而无酬。分明是白干,却还有了一个文诌诌的专门名词曰“零工资就业” 。而尤为匪夷所思者,乃是为白干的鼓吹,称“零工资就业”是应届毕业生为了增加竞争力的“主动”选择,具有积极的意义云云。挨了打还被说成是愿意挨,并把挨打说成美妙的享受,天下有这样的道理吗?

主流舆论一直在谆谆告诫大学毕业生,对薪酬不要有太多理想色彩。然而现在的情况是,大学毕业生早已没有了不切实际的想法,薪酬期望值已经一降再降,不仅接受了600元、500元的低薪,甚至接受了“零薪”的白干,这究竟是大学毕业生的期望值依然太高,还是职场出了问题?我们当然不能片面地将文凭等同于能力,认为读了大学,有了文凭,一进职场,就必须拿高薪。但是无论如何,干了活得给钱,这是一个最基本的道理,也是法律的底线———倘若连这条底线都不复存在,那么劳动法还有什么尊严可言?

“零工资就业”不是吉祥之兆。职场犹如自然生态,需要生物链的共存共荣。“覆巢之下无完卵”,大学毕业生“零薪”,其它劳动群体又能拿多少钱呢?由此引发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不仅会使整个社会劳动力价值尺度颠覆,而且会引发新的‘读书无用论’。这对整个社会和经济的影响将是致命的。由此可见,“零薪”其实已不只是大学毕业生的问题,而更成了一个社会问题。

如果说“零工资就业”真的还有什么意义,那么恰是警示我们:我们总是说市场的事情要由市场去做,然而市场本身出了问题才导致的问题,是市场无法解决的。当“无形之手”无能为力的时候,“有形之手”必须出手,制定公平的游戏规则——匪夷所思的“零薪”,不正是缺了公平的游戏规则才产生的吗?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