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工资不涨原理

火烧 2010-05-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33
文章围绕工资不涨原理展开,探讨教师工资停滞、低聘现象及社会差距问题,分析工资差异对社会进步的影响,揭示背后的人力资源分配与制度逻辑。

1 引  言:  

 巴西工人罢工,引发我对自己工资的思考。因为,作为一个教师,一家人的生活全部仰仗着这2000元的工资,2000元,似乎是我的人生价值的全部。  

2 一个循环  

十年前,“农民工”这个词还没叫响, “农民工讨薪”这件事只有农民工自己知道。相对而言,“拖欠农村老师的工资”则是此起彼伏,声浪不息。  

最近几年,平原实行了“农村学生进城”工程,初中学生一律由乡镇中学迁往县城,县城增加了几处初中后,一网打尽了全县所有初中生。农村教师也随之进入城里,城市教师与农村教师一样,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拖欠老师工资”的喊声基本平息了。  

然而,我却觉得自己却被牢牢的套住。  

自从“进城”工程开始,我县建学校、扩县城,却好像忽略了我们的工资----十年前我晋为高级教师,十年后,我的待遇仍然是一级教师,包括养老保险。  

进城工程之前,晋级、评聘、还算正常,但是后来到了2000年情况发生了变化,晋为高一级教师的不再评聘,工资仍安“原来那级教师”发放。这和“高一级的教师”相比相差500元。本来工资不高的平原中学教师,作为高级教师只能领到2000元钱。  

有人说这是“改革新措施”,叫“高职低聘”,只要你不合格,就低聘一级。但我发现,我这低聘一级的比原来的高级教师还要合格,而且,十年了,我县还没出现一个“合格”的。也有人说“县里的高级教师太多,等到某些高级教师退休了,再让你们补充进去”。 但是,退休的高级教师一波又一波,连老三届的都退尽了,还不见有人补充进去。  

我的工资在十年之内走了一个圈。十年前叫“拖欠”,现在是低聘,叫法不一样,但是效果一如从前------发给你的是“维持生活费”,什么价值不价值?  

差十年工资差,是何道理?   

3 一个道理   

有人吃着40万元每桌的黄金宴,有人无钱上学,被迫从娼。人和人的差别咋就这么大?  

  世间就是这样,电势有了差别叫电压,有了电压,才有电流;水位有了差别叫水位差,有了水位差才形成溪流。人和人怎能没有差别?为了富民强国,必须让一部人先富起来。  

有了差别,才有动力,社会才能进步。   

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    

4 结论  

工资不涨,原来是一个自然规律,我把它叫做“工资不涨原理”,揭示了这个规律,人们对社会的认识会更深刻,社会进步会更快!!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