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保黄者说:放他一马

火烧 2006-07-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围绕黄健翔解说风格展开,表达对他的批评与宽容,主张央视放他一马,继续解说世界杯。强调球迷态度与解说员职责,探讨激情与中立的平衡。
 
保黄者说:放他一马
2006-06-29 23:20:43

    写了一篇文章“球迷的特权你没有”,便看到新浪网将我列到“反黄”的阵营中。令我哑然失笑。编辑,乃至读者,都有理解文本和划分归类的权利,无可非议。但为避免误会,我应多说几句。我原本的立场,既不是炮轰黄健翔下台,也不是保他留任。我做的是批评家的事情。不能批评家一张嘴,就理解为要打倒谁。好的批评家不是贴标签,而是要解释和分析为什么错了,错在什么地方。他并没有想及道理之外的东西。

后来看到人家将我归为“反黄派”,再后来看到黄健翔确有下台离职的可能。便随着事情的进展,也确立了自己的态度和立场。一方面我坚持自己对黄健翔的批评。另一方面,我希望央视的管理者们放他一马,让他继续做解说员,不是以后,就是这次世界杯。

这是一个狂热的夏天。大家内心的热度高过了天气。虽然已经这么热了,但是放纵的人心与竞争的媒体还在推波助澜,报刊、记者、观众,似乎在竞赛谁更狂热,更激情,更痴迷,更疯癫。

在足球的世界,我们是个移情的民族。日常我们就是只看,不踢。世界杯上没有我们的球队,而我们报道的力度和观看的热情不逊色任何国家。这是地道的移情别恋。恋抽象的足球吗?可惜,足球是一个归属感很强的项目。没有了归属感的足球就像是跑了气的啤酒。我们的热情往那里安置呢?

这是比七月流火还有毒辣的日子,这是比愚人节还要愚蠢的节日。黄不太可能是个卖国者。相反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是个随波逐流者,他被狂热的日子裹挟,被移情的民族夹带,他以为敬业就是要在狂热和移情上面拔头筹。看在愚人节和移情民族的份上,放他一马,将功折罪。

我还有一点想宽容他的私人理由,就是我曾经撰文煽动他提升激情。不能说此一事件中没有这一因素的存在。改变性格太难了。黄本来的解说风格是文静,不愠不火,娓娓道来。他得了高分:90。但他少一点激情,如是他大概永远也攀登不到95分。相信还有其他朋友和我一样劝他走向生猛和激情。于是他跌跌撞撞走过去,失去了平衡。

我其实早就有所发现。 2001年9月11日亚洲十强战中国对卡塔尔比赛结束后我评价黄健翔的解说:“我是最早撰文褒奖过黄健翔的人。我俩交往不多,但关系挺好。如果同时有两个频道、两个解说员播同一场球赛,如果健翔在其中,我一定看他的频道,即使画面清晰度差一点。但观看中卡之战时,我中途从中央台跳到了北京台。听说过后观众对健翔本场的解说争议颇大,其实我已经用行动打了分,但还想对老朋友说几句。那天他的过失只有一点:他卸了装,丢了角色,还原成了一个本色的球迷。这样至少会遭到一半以上的人骂。为什么?反对你的观点的人反感;赞成你的观点的观众也不都支持你,其中的一部分可能喜欢解说员的立场中立的陈述,喜欢得到更多的信息和知识,而不是评价。顺便再挑个小毛病。九八年世界杯时我这样评论健翔:‘如果说有什么欠缺的话,就是不够兴奋和疯狂。兴奋的变文静似乎更难,但文静的变兴奋也不易。要学后者似乎应交些高阳酒徒类的朋友。’这次看球,我发现他有的时候很兴奋,但那其实只是有惊无险的时候。不知别人如何,反正健翔语调陡然高昂的时候,我没有兴奋感。我觉得他有故意克服过去太缺少兴奋的痕迹。而变化的根本似乎不在手法和表象,而在性情———变得豪迈些,粗犷些。”

我是个比较疯狂的人,兼有激情和语言暴力。朋友聚会和吹牛的时候,这种人格很占便宜,常常把持住话语权。文静的人只好边缘化。有的不甘心,只好也学我们的夸张、生猛。我屡屡看到,我的一个朋友平时中规中矩,分寸很好,和我们喝酒吹牛时非要说猛话,结果表现得极差劲,不协调,无美感,听着难受。我们这些半疯平常就是“高温”中的平衡,他是“低温”中的平衡。他非要高温,一高温,他就晕乎了。人只能在自己本性的基础上发育。

所以如果他还能继续解说,我要劝他,继续娓娓道来的风格,少点激情,少点滥情。毕竟学了几年激情,返回当初,或许有了一点螺旋式的上升。当然这要以他不下岗为条件。在这一点上我是“保黄”派。

------------------

说黄健翔:球迷的特权你没有
2006-06-28 20:27:42

     

法国世界杯的时候我曾经撰文评论过黄健翔。文章发表在 1998年6月28日。我说:“他在中国解说员中已卓然不群。……黄健翔的风格是自然、流畅、娓娓道来,有文化气息,信息量大。如果有什么欠缺的话,就是不够兴奋和疯狂。当然讲外国人的球,如作壁上观,与我们本无大关系,太兴奋了也滑稽。在解说与我们关系密切的球赛时,他似乎还应该兴奋些。兴奋的变文静似乎也难,但文静的变兴奋也不易。要学后者应交些高阳酒徒类的朋友。能娓娓道来又能慷慨激昂,才可称文武昆乱不挡。”

后来和他见面,证实文章他看过了。我还相信那文章对他有影响,从他以后的解说中我看到他在努力学习慷慨激昂。当然有时略显不自然,但朝这个方向努力是对头的。他一定明白,文武双全才是大解说员,而他有这个抱负。

我相信国外的大解说员一定能够慷慨激昂。一是有这个天分,二是有这个机会和需要。足球是个归属感很强的项目。他们绝不缺乏解说本国球队参加大赛的机会。像中国这样,自己的球队不参加世界杯,却强力报道,电视台和观众都身心投入的国家一定不多。这是移情。我们移情的一塌糊涂。中国的解说员更有尴尬之处,解说足球似乎应该追随哪项运动,亢奋些。无奈解说的对象总是外国人,太亢奋了滑稽——这又不关我们家的事,不亢奋也滑稽——人家都打起来了,你还这么冷静。黄健翔终于没有把握好尺度,太亢奋了一些,当然问题远不限于亢奋。

从他赛后和张斌的对话中可以看到他为自己的辩护。他似乎没有牢牢地意识到解说两支外国球队的比赛的宗旨——坚守中立,当然我们更不清楚他是否明白这么做的必要性。这之中最重要的原因还不在于这份感情是只属于自己的祖国,一个球迷如果痴迷于他国球队或球员都无大所谓。我们着实见过外国女孩狂热追捧中国运动员的事情。解说员不可以等同于球迷,他只能保持中性的最大原因在于,面对本国球队时国内球迷当然是一边倒的,而面对国外的两支球队,国内的球迷多半会是各有喜好,他们不会一边倒。如果这时候解说员发生了一边倒,将伤害一部分球迷的感情。球迷可以面对和接受和自己立场不同的其他球迷,却难于接受一个偏袒一支外国球队的解说员。解说员是为全体观众服务的,不是打算与一半球迷为敌的。诚如黄健翔所说:解说员也是人,不是机器。但是对不起,你必须自控。扮演好任何一种社会角色都要自控,解说员也没有特权可以放弃自控。无官一身轻。你不能享受着解说员的位置,周游世界,大出风头,同时又羡慕和效仿球迷的放言无忌。一句话,没有两头都占的好事。黄健翔热爱足球。但他首先要明白,当他扮演解说员的角色时,必须放弃球迷拥有的特权。否则将是职业角色上的自杀。

黄健翔几乎是目前中国最优秀的足球解说员。我们希望他能持续自己的解说生命。而前提是谦虚,反省,明确角色之界限,这是观众们宽容和接受你的前提。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