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你就是你——喜获厚赠《李瑛诗文总集》*致李瑛

火烧 2014-01-0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收到李瑛诗文总集,感慨其诗作独特风格与精神追求,赞美其诗文成就与人格魅力,表达对其作品的深刻认同与敬意。

  你就是你

  ——喜获厚赠《李瑛诗文总集》*致李瑛

  马望野

  ===================================

  李瑛同志:

  你好!

  昨天傍晚收到你的诗文总集,十分高兴。你还常把我放在心里,老战友之情令人格外的激动。而书箱上贴着的白纸标签,竟留下了一向熟悉的手迹;依然是亲历亲为的普通劳动者的本色,真难叫人不唏嘘。如今当世,这是难得中的难得!

  面对你的全部著作,我眼前仿佛耸立着一座泰山,有着我不能企及的高度。忽然又想到你说过自己终生是个业余作者,面对你在专业方面的恪尽职守,我眼前就仿佛还耸立着另一座泰山,也有着我不能企及的高度。对你来说,诗,仿佛是与生俱来;革命,也仿佛是与生俱来啊!我记得曾经在给你的一封信里写过,你不愧是我们同一辈人中的标兵,杰出的代表。今天我依然要这么说。你与我,山是山,河是河;水是水,火是火。说这种好话,丝毫没有任何功利的目的。所以我张起嘴来也很坦然。我这一辈子,当编辑的时候写不出什么,不当编辑的时候才能写点什么。我知道你真的很不容易,真比我强多了,高多了,伟岸多了!

  老实说,诗,我读的并不多,却也并不少。虽然我还具有极大的容受度,但是选择性却又很狭小。我只酷爱,或者说唯独喜欢有个性、有特色的作品和作家。有人豪放,有人婉约,我来者不拒。大江东去,小桥流水,均可。不过,在我看来,独树一帜者,不与人同者,很少很少而你是其中少有更少有的一个。在豪放中透出婉约,在婉约中透出豪放。立意是宏观无比,落笔是微观不已。大中见小,小中见大。粗中有细,细中有粗。大小由之,粗细随意。宇宙,粒子,融为一体,并行不悖。如果按照掩却姓名来阅卷的高考规矩,我自信可以从众多的浩瀚的诗作中认出你的作品来!这并不是因为我熟悉你,而是你有你自己的格调,风韵,情思,语言,形象。。。。。。一句话,你就是你,你就是李瑛,李瑛就是李瑛。

  这些话不能多说了。我这分明是在关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真不好意思!有句老话,你也会晓得: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想,你对自己的了解,比别人对你的了解,要更深更细更准确。可惜的是,你的诗论却透露得比诗作少多了。要学你,得读你的诗。可人们又怎能读得过来?这又不得不进入另一个不能企及的高度了。请允许我找机会读完你的作品再细聊吧!

  顺问小雨好,她为这套书所做的付出,也是很值得我和更多的读者以至无数的后人尊敬的。

  祝你全家康乐!

  此致

  敬礼!

  麦 辛

  2013/06/22夜半于莲花池之西

  又及:我一向写信都是手书,一来亲切,二来真切。不料近日家中杂务繁多,干起活来总是心里发急,字也就写得越来越潦草越来越不像样,估计会让你看起来很不舒服。为了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这次请恕我借助键盘吧!不过仅此一回,下不为例。

  (2013/06/22)

 

  注* 《李瑛诗文总集》,中国文联出版社 2010年1月第一版

 

  ——附录

  (1)

  ++++++++

  出版前言

  ++++++++

  李瑛先生是我国当代著名诗人。1926年12月生。十六岁开始诗歌创作。在北京大学读书时发表了不少诗歌、小说、散文和文学评论文章。毕业后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做记者,后曾任文艺刊物总编辑、出版社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被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三、第四届理事,第四、第五届主席团委员和中国文联第五、第六届委员及副主席。业余始终坚持诗歌创作,早期发表和出版了许多表现军旅生活的诗篇,是20世纪中国新诗史上“军旅诗”的代表人物。获中央军委授予的胜利功勋荣誉章。与此同时,他还创作7大量关注社会生活、抒发人生感悟的诗作,先后出版诗集五十多种。他在承古汲今、融汇中西、不断探索中所形成的独特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在广大读者中产生了广泛深刻的影响。曾荣获第一届全国优秀诗集评奖一等奖、第二届全国优秀诗集评奖优秀奖、首届鲁迅文学奖诗歌奖、全国“五个一工程”一本好书奖、首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一等奖及其他多种奖项。两度参加中美作家会议,并应邀访问过亚非拉和欧美等许多国家,作品被译成多种外文在国外发表和出版。

  李瑛先生创作钳间跨度之长,作品质量数量之丰厚,数十年至今诗思和激情迄未稍减,在当今我国诗界是不多见的。

  这部诗文总集由他和他的女儿李小雨女士共同编定,凡十四卷,较为完整地记录了他在自己人生各个阶段的生活经历和对人生、对文学艺术所作的思考和实践。这里,我们怀着对文学事业的赤诚和对诗的尊敬,十分高兴地出版这部书,向人们较全面地介绍这位在漫长岁月中虽历经磨难却始终抱有积极的人生态度、对艺术不懈探索、刻苦勤奋、并取得卓越成就的著名诗人。相信它的出版,不仅给读者提供一个具有独特欣赏价值的文本,为文学理论家和诗歌评论家、爱好者提供一份可贵的研究资料,同时,对我国文学事业建设也是一个积极的贡献。

  中国文联出版社

  2007年冬

 

  (2)

  ++++++++

  编纂说明

  ++++++++

  一、踌躇再三才编就了这部诗文总集。它虽非全集,但作者在各个历史时期所发表的主要作品,基本都收入了;即使某些完全属于尝试性、探索性的作品,也纳入其中,意在真实记录作者创作生涯发展的大体过程,从而保存了作者从幼稚、成长直到今天不同历史时期所呈现的思想状态、感情状态和艺术追求。当然,它们不可能不带有时代的印记。

  二、因时间过久,时代动荡,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前几年作者从事文学创作初始时期发表的诗文,原多数曾有保存,但后来多遭散失,这里只收了迄今为止所寻到的部分及少量当时未能发表偶然保存下来的作品。

  三、作者写作全在业余,时间有限,因此外出采访所得和拟写的作品难以及时完成,因而在陆续出版单行本时,也就未能完整地统一收入。此次遂将陆续写出的、分散在各单行本中的同一题材、同一主题的作品,相对集中,归类入编,在各集前均有简略说明,以

  备查考。

  四、所收诗文,以前在编印各阶段性选本时,有的曾略有改动,此次八编,有些字句又稍有修改,但基本均保持原貌。

  五、本书按文体分类,大体以写作时间先后编序,共十四卷:前十卷为短诗,十一、十二两卷为长诗及散文,十三、十四两卷为文论、序文、读后感、自序和后记、访问记及书简,最后附作者生平及创作年表简编。

 

  (3)

  ++++++++++++++++++++

  《李瑛诗文总集》总目

  ++++++++++++++++++++

  第一卷 短诗

  布谷初鸣

  方生与未死之间的歌

  冲过硝烟

  雪火朝鲜

 

  第二卷 短诗

  早晨

  海防诗传单

  静静的哨所

  红花满山

 

  第三卷 短诗

  在北疆

  在燃烧的战场

  山草青青

  南海

 

  第四卷 短诗

  花的原野

  早春的北国

  枣林村集

  古老又年轻的城

 

  第五卷 短诗

  打开临海的窗子

  南游(一)

  南游(二)

  漓江的微笑

 

  第六卷 短诗

  红土地之恋

  黄土地情思

  黄土地上的蒲公英

  祁连山寻梦

  贺兰山谷的回声

 

  第七卷 短诗

  戈壁海

  青海的地平线

  雅鲁藏布江上的霞光

 

  第八卷 短诗

  生命是一片叶子

  倾诉

  出发

  野豆荚集

 

  第九卷 短诗

  集外

  追梦逝水

  五十年代:时代纪事

  六十年代:献给火的年代

  七十年代:站起来的人民

  八十年代:听歌

  九十年代:和平是一棵树

 

  第十卷 短诗

  苏联之旅

  东欧三国之旅

  瑞士之旅

  美国之旅

  日本之旅

  埃及之旅

  古巴之旅

 

  第十一卷 长诗

  《长诗(一)

 

  第十二卷 长诗·散文

  长诗(二)

  散文

 

  第十三卷 文论

  文论

  序文

 

  第十四卷 杂感

  读后感

  《自序》和《后记》

  访问记、

  书简拾遗

 

  附录:李瑛生平及创作年表简编

  (以上三则摘自《李瑛诗文总集》)

 

  (4)

  +++++++++++++++++++++++++++++

  中国作家网 > 现代作家辞典 > 李瑛

  李瑛 (1926.12.8—)

  http://www.chinawriter.com.cn

  ++++++++++++++++++++++++++++++++

  河北丰润人,生于辽宁锦州。1943年开始练习写作,所写诗歌收入1944年与同学合编自费印刷的诗集《石城底青苗》。194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边读书边从事进步学生运动。1949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随军南下,任新华社部队总分社记者。1950年底回北京,参加抗美援朝,后到解放军总政治部工作,1955年到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做编辑,历任副总编、总编、社长、总政文化部部长等职。

  解放后,多次深入边防部队,创作了许多反映海边防军民生活的优秀诗篇。到1963年共出版10本诗集,并编选出第一本选集《红柳集》。在诗中他歌颂战士的情怀,赞美祖国壮丽山河和英雄的人民。60年代后创作了不少反映反映国际斗争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的政治抒情诗。1976年1月创作长诗《一月的哀思》,抒发了诗人和全国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对四人帮的愤恨,长诗细腻、刚健,感情真挚,1977年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后被选入中学语文课本。近年来多次深入生活,陆续创作反映了人民建设新生活、讴歌祖国山河的诗篇,并在艺术手法上进行了新探索,取得成功。他的诗构思精巧、想象丰富,充满激情,受到读者喜爱。诗集《我骄傲,我是一棵树》获1984年首届全国诗集评选一等奖。另一本诗集《春的笑容》1986年再次获奖。他的诗作已被译为多种外文出版。

  现任中国文联副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理事等多种职务。

 

  [著作书目](均为诗集)石城底青苗 1944,(自印)

  野战诗集 1951,上杂

  战场上的节日 1952,上杂

  天安门上的红灯 1954,人文

  友谊的花束 1955,新文艺

  早晨 1957,作家

  时代纪事 1959,长江

  寄自海防前线的诗 1959,解放军文艺社

  花的原野 1963,百花

  静静的哨所 1963,解放军文艺社

  红柳集 1963,作家

  献给火的年代 1964,作家

  枣林村集 1972,北京人民

  红花满山 1973,人文

  北疆红似火 1975,人文

  站起来的人民 1976,北京人民

  进军集 1976,人文

  难忘的一九七六 1979,上海人民

  早春1979,人文

  在燃烧的战场上 1980,广东人民

  我骄傲,我是一棵树 1980,江苏人民

  李瑛诗选 1981,四川人民

  南海 1982,上海文艺

  李瑛抒情诗选 1983,人文

  春的笑容 1983,文化艺术

  望星 1984,百花

  战士们万岁 1985,解放军文艺

  美国之旅 1985,四川文艺

  江和大地 1986,作家

  李瑛国际题材诗歌选 1986,山东文艺

  青春祝福 1987,中青

  红豆 1988,湖南文艺

 

  [研究资料书目]李瑛研究资料专集(中国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丛书,李泱、李一娟编),1983,解放军文艺

  新诗别一奇葩—李瑛诗论(杨柳)1986,湖南文艺

  李瑛诗论(于丛杨、周岩、吴开晋)1987,长城出版社

  (周明明)

  (摘自《中国作家网·现代作家辞典http://www.chinawriter.com.cn)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