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种救中国途径的设想

火烧 2010-04-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提出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区,与现有资本主义化特区并存,探索回归共有制社会主义经济的可行路径,强调双轨制分配与思想文化复兴,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我是学理工科出身的,语文一直是我弱项。下面的文字,我如果说的不通顺的话,请能谅解。

我是一个80后,今年27岁,对当前中国现状的了解,没有这里的各位资深毛派深刻,所以在这里只能说些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改开后的30年,是中国经济制度私有化的30年,也是中国由经济上的社会主义向经济上的资本主义转化的30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如果在当前这个时期,不对中国目前的资本主义化进行遏制的话,那么未来的30年将是我们失去最后两个阵地的30年,也就是社会主义将会从政治领域和思想文化领域内被彻底的驱逐。如果某天,中学课本不再学习马列和毛泽东思想,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将真正意义上的彻底消失。

改开后的30年,已经证明了邓提出的市场经济理论,并没演变成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其理论的不成熟性直接导致其后来者,只是错误得照搬或者主要照搬资本主义的经济理论。当然,我这里发帖的主题,主要不是讨论现在的社会现状问题。而是想提出一种可行的解决方法,即如何的回归,以共有制形式(包括经济结构和个人思想方面的非私)的社会主义经济并真正的完善这种经济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市场经济。这个题目很大,在这里请允许我提出一点点个人的设想。

我们知道,邓的市场经济是从经济特区开始的,能后一步一步,使中国的经济由经济上的社会主义演变成了经济上的资本主义。如果,我们现在想回到过去的共有制形式中去,那应该怎么做?是再造次反,再流一批血吗?很明显,这是不行的,这样的行事方式将使事情的发展演变到不可预测的方向上去。从邓创造的经济特区中,我发现了一个重回社会主义经济的途径。

那就是再建设一批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区。让中国形成两种特区,一种是目前存在的这种经济上资本主义化的经济特区,另一种是共有制形式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区。

新型的共有制特区,要求在某些原则上不能动摇,比如:安排就业且自由的就业选择机制、房屋的共有、免费的医疗、技术的共享、在利益分配上可以用双轨制分配(即一方面是各工种有各级别的工资,另一方面可以在集体内部讨论选出优秀者,获得额外工资和其他鼓励性质的奖励)、不再搞其他的私有化。除了这些基本的东西不能改变外,其他的一些非基本的东西就可以向资本主义化的经济特区学习。

让两种类型的特区同时存在,一方面可以互相比较、竞争,并在竞争中完善体制。另一方面也符合摸河理论,我们总不能摸着石头只往一个方向尝试过河吧,也应该摸着石头尝试往另一个方向过河,这样我们才能最终比较出,哪种方式的改革可以真正的走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希望,中国的部分领导人能有这种小小的魄力,拿出一个市的人口,做这件有利千秋的事情。当然,最好是划一个人少的地区,重新建城,国家再主持号召一批有毛派倾向的学者、青年、低收入者驻入,特别是现在庞大的大学毕业生群体。

希望在中国的上层领导中还有毛派的共产党员,能提议建设另一种类型的毛派特区,尝试让我们回归经济上的社会主义。

                                         愚韧  2010、4、3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