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轲,俗称孟子,出身名门,系鲁国贵族后裔,因家道中落,只好自降身段,混迹于“士”的行列。战国时代,周天子属下各省市的诸侯们大搞土地财政,使用各种手段把别人的土地搞到自己名下,名曰:做大做强。以周天子为首的中央力图调控,但怎奈政令出不了中北海,遂被挤兑成“空调”。孟轲亦不满时局,依仗从孔门学得的种种道理,穿梭各诸侯国中,向诸侯们兜售“王道之术”,提供“王天下”的职业培训课程,现拾取若干培训片段如下,以飨读者
一日,授课地点,梁国惠王的后花园。
惠王边观赏水塘边的花鸟鱼兽,边问道,“贤明的领导干部也好如此享乐吗?”。孟子答道:“当然啦,只不过呢,一个好干部应当是享乐在后才对。那些不贤明的领导人即使花园建得再漂亮,恐怕也得不到真快乐,因为他们不能够与民同乐,那样的话,民愤会与时俱增。所以呀,与民同乐者才会有真快乐。“(见”王立于沼上章“)
又一日,孟子来到齐国开讲座,地点是在齐宣王的雪宫,即Summer Palace。
园子里自然也少不了台、池、鸟、兽一类的景致。宣王于是问道:身为领导干部是否可以如此享乐?“当然可以啦”孟子回答“可是如果群众享受不到这么好的环境呢,他们就会认为领导一定有问题,我虽然不同意这种观点,可是,当领导干部的不能与民同乐、与老百姓打成一片也是不对的啊!只有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的领导才会利于不败之地。”(见“齐宣王见孟子于雪宫章”)
齐宣王又说道:“我这个人有好财物的毛病。“ 孟子答道:”古人也有好财好物的,只要当领导的能满足老百姓的需要,与老百姓共同享有财物,那就不必担忧自己的领导地位呀!“
“ 我还有个好色的毛病”齐王说。“古时候的大王也并非不好色呀,只是在他的领导下,那时候社会上的剩男剩女都给解决了婚姻问题,绝没有找不到对象的”孟子回到。“ 当领导的能与百姓色到一块儿去,那就不必担忧自己的领导地位了。”(见“人皆谓我毁明堂章”)
培训内容总是老一套,再耐心的领导也有听烦时候,迫于生计,孟子有时也会参加社会上的论坛或脱口秀一类的节目,言辞也比较激烈一些.
“领导干部以不仁不义的手段搜刮财富的,都是为孔子所唾弃的。更何况以暴力的手段去征地呢?那等于是用土地来吃人啊!“(见”求也为季氏宰章“)
“现在那些政府官员们在征地,扩大财政收入方面使出浑身解数,于是被上级称为好干部,其实在尧舜那样的政治昌明的时代,这些人就是民贼啊!因为这些人不行仁政,为提高地方财政收入不择手段,不管白猫黑猫,实际上是富了桀那样的统治阶层,苦了百姓。即使富起来,领导地位也会岌岌可危啊!“(见” 今之视君者章“)
孟子的培训内容很注重做人的原则性,他瞧不起张仪、苏秦一类以个人名利为奋斗目标的纵横家们。他发过一个很有名的帖子来阐述什么叫做“大丈夫”:
“ 以四海为家,以天下为己任,为人民谋幸福。如果有机会就同人民一道来实施自己的政治抱负;如果没有机会施展,也要坚守所追求的理想信念。富贵不能乱其心,贫贱不能变其节,威武不能挫其志,这就是所说的大丈夫啊!“(见”公孙衍张仪章“)
两千多年来,孔孟之道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社会精英,领袖人物,力气费的不少,成才率却不高。纵使诞生过几个榜样,那也如鲁迅所说,是小数点后面的几位数,大可忽略不计。社会在发展,资源也用得差不多了,可问题还是孔孟当年遇到的老问题,这算不算是为师者的悲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