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原慎太郎称日本地震是天谴激怒国民
进步社会按:
日本的石原慎太郎谢罪了,而中国的朱学勤什么时候谢罪呢?
石原慎太郎称日本地震是天谴激怒国民
http://news.stnn.cc/guoji/201103/t20110315_1526848.html
在全球为日本地震心伤淌泪之际,东京都知事(东京市长)石原慎太郎14日发表极具争议性的言论,指“这次地震是天谴”,以洗涤日本人一向偏重的欲望。言论一出,激怒了不少人,狠批他欠缺同情心,有网民更声言要他滚出日本。事件势必影响他寻求四届连任的机会。
石原慎太郎天谴论惹众怒 日网民要其滚出日本 香港《星岛日报》报道,一向极右反华的石原慎太郎向传媒讲述对于今次大地震的想法时,赞扬其他国家的思想文化,如美国崇尚自由、法国则博爱平等,他批评日本缺乏这些思想,社会和政界均注重于满足自我欲望。他说:“日本人的自体意识过于偏重自我,凡事以私欲为主。这次海啸可以清洗这些执,我觉得这次地震是天谴。”
他声称,海啸可把日本人的欲望和自私冲走。虽然他对受害者寄予同情,指他们“真的很可怜”,但“天谴论”一出,即引起不少人激愤,网民指责他没有同理心,在灾民和死者家属伤口撒盐,更要求他滚出日本。
石原慎太郎属于极右保守派,他曾不下一次发表震惊性言论,上周二曾表示日本为全世界唯一曾受核弹攻击的国家,理应发展核武器,以应对正在崛起的中国所带来的威胁,他更主张日本一年内研制出核武。他在地震发生当天宣布,将参选4月举行的东京都知事选举,以寻求连任四届,但今次失言势必对选情不利。
石原慎太郎谢罪 撤回震灾天谴论
http://gb.nownews.com:6060/2011/03/15/334-2696717.htm
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今天(15日)表示,他撤回强震海啸「天谴论」的发言,以「谢罪」来表示深深的歉意。石原是在昨天(14日)被日媒问到对强震的看法,表示「日本人自体意识太过偏重自我,凡事以私欲为主。这次的海啸一次洗清这些执着。我觉得或许是所谓的天谴。」这番言论激怒不少日本网友和民众,有人愤怒地要他「滚出日本!」
石原慎太郎今天表示,昨天的发言有欠考虑,因此撤回并且表示诚挚的歉意。对於这次的石原的发言,受害最深的宫城县知事村井嘉浩表示,「应该用同理心思考现在正在涂炭的人们心情。」当前宫城县有31万人正过着避难生活。
石原慎太郎是知名的日本极右派保守政治人物,主张反对中国民族主义和美国帝国主义。他在本月8日甚至表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遭受过核弹攻击的国家,应该发展核武器,对迅速崛起的中国构成威胁。」
石原14日的「天谴论」指出,美国的主体思想是自由,法国则由自由、博爱和平等作为文化内涵,但是日本并没有这方面的思想,反而是充满自我的欲望满足。他说,日本的政治与社会被自我欲望控制,这次海啸或许瞬间将那些欲望与执着冲走。但他也说「受害者真的很可怜」。
石原的争议性言论引发众怒,恐怕造成灾民和罹难者家属的二度伤害,而东京都知事将在4月10日改选,78岁的石原刚好在地震当天的11日正式宣布争取叁连任,而且是最被看好的候选人;他向来有惊人争议发言,也表现出强硬的态度,而今才事隔一天,就「撤回」争议言论,就不知是不是为了选票了。
发表天谴论的莎朗斯通、李怡和石原慎太郎
http://gb.nownews.com:6060/2011/03/14/10844-2696548.htm
日本大地震造成严重死伤,当人民陷悲痛之际,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却指此次强震是「天谴」,引起众怒;而2008年5月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当时影星莎朗史东竟然说四川地震是中国镇压西藏的报应,引发舆论挞伐。石原慎太郎与莎婶两人在巨大天灾发生後,大家都忙於救灾时,却爆出类似言论,似乎极为不妥。
石原慎太郎14日被日媒问到对於强震的想法,他指出「日本人的自体意识过於偏重自我,凡事都以私欲为主。通过这次的海啸一次洗清掉这些执着。我觉得或许是所谓的天谴。」他的「天谴论」激怒了许多日本网友与民众,有人甚至要他滚出日本。
在如此艰困时刻,却说出不当言论引起挞伐,石原慎太郎不是第一个;2008年四川地震灾情惨重,不料莎朗斯通出席戛纳影展,竟然语出惊人表示,四川地震灾难是中国应得的报应,她说,「因为他们(中方)对达赖喇嘛不友善,而达赖是我的好朋友,而现在发生这个地震,这应该是报应吧!」
莎婶当时说,「你知道,这非常有趣…我对中国人对待西藏人的方案不满意…然後地震这些事情就发生了,我想这是业障(Karma)吗?坏事在你不注意的时候降临。」
莎朗斯通当时的「地震报应」说,引发各界痛批冷血没有人性;而香港专栏作家李怡也在川震发生後,在《苹果日报》发表评论,指地震是「老天爷的警告」、「天谴」、「常发生在帝王得意忘形之时」,还说「多行不义必自毙,面对灾难不要只顾喊口号,作点自我检讨,特赦所有的政治犯,算是积德消灾吧。」
李怡当时的极端言论,也引起公愤与不小涟漪,并遭香港官员梁振英痛批。
百度百科
李怡(1936年—) ,原名李秉尧,广东新会人。香港时事评论家、专栏作家。一九三六年生於广州,童年时住在北京及上海,1948年移居香港,在左派学校读书,向往社会主义。1954年中学毕业后曾参加中国大陆的高考,因身体关系未能考上,改为在香港的上海书局工作,先後任职於发行部和编辑部。一九六三年创办《伴侣》半月刊志。与友人合办《七十年代》月刊(一九八四年起易名《九十年代》),并出任总编辑 ,直至一九九八年杂志停刊。之后在壹传媒的报刊内发表专栏文章。部份香港《苹果日报》的社论《苹论》由其撰写。著有政论文集《放逐》、《思绪》、《对应》、《四人帮事件探索》、《从认同到重新认识中国》、《中共的思想与斗争》、《知识份子与中国》、《香港前途与中国政治》。
李怡其妻梁丽仪生于共产党员之家,曾加入共青团,却于文革时期被打为反动派,更曾因为丈夫李怡而被隔离审查。李怡并不是本名,是五十多年前与太太丽仪谈恋爱时取她名字的谐音而用的笔名,一用五十多年,已成为本名了。也用齐辛发表文章。在台湾国民党高压统治的威权年代里,作为香港《七十年代》的负责人李怡曾被台湾警总名为「李匪怡」(比照毛泽东被冠上毛酋),因此,文化界一度戏称李怡为「所思公」(匪夷所思之延伸笑谭);如今《七十年代》早已走入历史,李怡也早就可以进出台湾为座上宾,「所思公」顿呈绝响!
耶利米现象:石原慎太郎是哭泣的先知?
http://gb.nownews.com:6060/2011/03/15/545-2696594.htm
朱锦华
311宫城大地震造扇日本死伤枕藉。但就在此国难当头之际,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却发出极具争议性的言论。他对媒体痛批说:「日本人的自体意识过於偏重自我,凡事都以私欲为主。通过这次的海啸一次洗清掉这些执着。我觉得或许是所谓的天谴。」他的「天谴论」马上引起不少日本民众激烈反弹。有人甚至要他滚出日本。
每逢某人、某地、或某些民族遭逢劫难,总会有一些人跳出来,责骂他们是「遭受天谴」、「是活该」!
石原之前的着名例子,包括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时,出席戛纳影展的着名女星莎朗斯通语出惊人表示:汶川地震是中国活该的报应(Karma)。她说:「因为他们(中国 )对达赖喇嘛(和西藏)不友善,而达赖是我的好朋友,现在发生这次个地震,应该是报应吧!」
另一个着名例子,是奥巴马的本堂牧师莱特,在2007底、2008年初布道时,连续发表了许多激烈和争议性的言论。其中包括:「中东冲突不是源於伊斯兰教的仇恨,而是根源於以色列的行动」、「美国是一个被有钱白人控制的社会,谁会在乎贫穷黑人的日常生活」、「九一一恐怖攻击是上帝在谴责美国」等。
他的言论通过媒体与网络广为流传。由於他是奥巴马常去的教会的本堂牧师,他不仅为奥巴马证婚,还替他的女儿受洗,因此2008年奥巴马出马竞选总统时,不得不公开谴责他的言论,跟他划清界线。
上述石原慎太郎等人的行为或言论,或许可称之为「耶利米现象」。耶利米(Jeremiah)是啥米东东?他是犹太王国末期的先知,别号「哭泣的先知」。旧约圣经就有着名的《耶利米书》与《耶利米哀歌》。《耶利米书》内容主要记载这位先知严斥犹太人的罪恶与堕落,包括君王和众百姓都一样。警告他们虽是神的选民,但若不悔改归神,听从神的话,就无法获得救赎,必遭仇敌毁灭。
但始终没有人听他的。最後,耶利米亲眼目睹自己预言应验,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耶路撒冷的沦陷,以及大批犹太人被驱离家园,成为「巴比伦之囚」。
「耶利米现象」可以「空容足音」、「盛世危言」或「旷野中的呼唤」等不同形式出现。「先知们」也可能以「乌鸦嘴」、「马後炮」、或是「伪先知」的身分出现。言者不一定痛心或哭泣,但听者必定逆耳。「先知们」的心态可能是爱之深,责之切;可能是跟「纯粹喝咖啡」无异的纯粹幸灾乐祸;但也可能是非关亲痛,只为仇快。至於石原慎太郎属於那一种?老实说,我当前还不知道。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