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治国是个伪命题
精英治国是个伪命题
前些天,有精英经济学砖家茅于轼先生提出应搞精英治国,可我以为,这其实是个伪命题。为什么呢?因为不是所有的精英都能治国,同样,也不是所有的精英就全都不能治国。具体的就是这里的能治与不能治,有时其实也不在精英本身精英不精英。
具体的像改革前,改革前我们是不是精英治国呢?我以为也是,也不是。为什么?因为你说不是,那茅于轼的伯伯是不是被国家政府任命为一流的桥梁专家?可你如说是,那毛泽东、刘少奇,他们都是精英?都是有一定的专门知识,且都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根本不是!毛泽东之所以不在精英的圈里,一是因为他本身本来也就是平民出身。其次是说即使他在历次的革命领导和革命战争的生涯当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实际他却经常有时还是要把自己当成一个普通的平民老百姓一样。即既由得自己,也不能全由得自己。所以精英不属于毛泽东,其实不在毛泽东够不够精英的格儿,而在毛泽东主要不愿以一个精英的资格去与人民相处。
精英治国之所以是个伪命题,是因为所有的精英也并不一定全像茅于轼先生一样,整天就想着怎样才能治上国,不是。精英治国之所以是个伪命题是因为大多数的知识分子、精英人士,其实他们往往都是甘愿埋头自己的事业和工作,而无闲、无暇去过多的考虑什么治国不治国。因为治国并不一定是他们的专项。
可这样说来,是不是精英就全体,就一律,就全都不能治国、参与治国呢?也不是。具体就是自解放以来,中国有许多专家、名流、学者,其实他们无一不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具体为国家做出了其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这一点,不仅有埋头的,而且也有露脸的。所以精英治国不是不可以搞,但如要把其当成一个特意的命题,比如像茅先生一样,不讲精英治国,那国家就要衰亡,那我以为就是有点牵强附会了。为什么?因为中国红军从其一诞生,一初建,其实也没有多少战略专家。倒是靠土包子打出了一个游击十六字诀。还有就是解放之后,建国之初,中国的精英也不算少数,但真正唯其国家所用的,那其实可能也是粒粒可数。而从这一意义上讲,真正的精英,也只有在其不认为自己可以治国的同时,可能也才能真正为治国做出一点应有的贡献。而不是像茅于轼先生这样的,整天总是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可以治国,结果就能把国给治得了的。
相关文章
- 锦衣之下 此人蒙冤被杀,刽子手不忍下手,锦衣卫抄家都不禁潸然泪下
- 最后的刽子手 八年之后的刽子手和死囚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的刽子手杀人不眨眼,该收手时绝对不能拖延,否则下场悲惨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为何古代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时就立马停手?只因为这13个字
- 刀下留人评价 揭秘:为什么刽子手听到“刀下留人”就立马停手?
- 刽子手的刀叫什么 清末的刽子手:从业20余年,遭人唾骂,无妻无子,晚景凄凉
- 清朝刽子手 明朝3位忠臣被押上刑场,2位让刽子手当场出丑,1位让刽子手丧命
- 最后的刽子手 古代刽子手收入有多少?每砍一个人头可以获得四个银元
- 清朝刽子手 此人挽救了大明江山,连刽子手都不忍下手,终其一生一贫如洗
- 毛泽东:传统文化的深刻解读者与精妙运用者——以“亲民”思想的创造性转化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