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想起了号票

火烧 2011-03-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回顾号票制度与核辐射事件引发的抢盐风波,探讨物资分配与核安全问题,强调历史经验与现代应对措施的对比。

                         想起了号票

  日本福岛核电站爆炸,核辐射出来了,恐惧也传播了.邻县撤离,东京涌堵,三十六计走为上,能走的都在走.周边国家,远也好,近也好,都在搞测试,做安检,那玩意儿不好玩的,染上了后果严重.可见拥有核武器,讹诈别人没有问题,给自己套上核阴影是问题的问题.核战争无赢家,是很有见地的观点.拥有核工业,受益不小,风险也是不小的,所以发展那个东西,必须慎之又慎,马虎等于玩命.

  关爱生命,人之常情.国人谈核爆,防辐射本是未可厚非的事,然而从沿海到内地的"抢盐"风波,就叫人哭笑不得了.短时间,一些城市和乡镇,人流如织,疯买疯传,搞得架空仓磬,人心惶惶.笔者是经历过历史上的两次盐荒的,知道盐不能当饭,那个东西供给是不会缺的,我经历的盐荒都是因为运力不足或被他用而造成的.大跃进时期我们吃的是颗粒状的岩盐,青海产的,比较紧,谁都明白那是因为当时公路少,车辆不多造成的.文革时也紧过盐,主要是车队的车被一些派头头占用了,盐和化肥撂在火车站运不回来.那时物资还不宽裕,紧张出现过,就没有听说过有谁吃过没盐的淡菜.1974年我见过"抢盐",那个时候好象已有了"四大自由"的苗头,买卖比较自由了,一时间造成了紧张.国家立即采取了措施,很快改变了状态.

  生产尚不发达,交通极不便利的条件下,做到了人人生活资料不缺,归功于国家的计划调控控到位.老百姓熟知的手段是发号票.,号票者,购物券也.粮票,油票,肉票,盐票等等等等.拿到这个东西,旱涝不愁,童叟无欺,票证面前人人平等.当时物资领域被称为"走后门"的行为,无非是一些钻票证控制空子的行为.所以反腐败的空间不大.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公平正义很好贯彻,想动摇人民生活的基本保障体制很难.号票,作为一定社会状态下的管理手段,其作用不可否定.

  在物质比较丰富,交通比较发达的今天,仅凭市场调剂就可解决一切供需矛盾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在资本利润的刺激下,恶意误导,囤积居奇,买空卖空,哄抬物价等等不法行为花样翻新,愈演愈烈,有时真不惜冒杀头风险.这种现象,我们见得还少吗?这次的抢盐风波,仅是一个民众愚昧就可说得过去吗.

  有趣的是,上海为了遏制抢购浪潮,做出了每人限购两包的规定,这对保证千万上海市民的基本民生需要,无疑是必要之举.

  不要认为这是号票复辟了,是搞退步了.历史上反复被采用的东西,往往是生命力无限的东西.

  盐业部门在政府的主导下大力推货辟谣,也是应该赞赏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