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弹财产性收入
  财产性收入从哪里来?亦或者说,普通人\家庭财产性收入从哪里来呢?
题为《美家庭财富增至近57万亿美元 受益股市上涨》一文道:“尽管经济复苏使美国家庭财富回升,但去年第四季度的数额仍然比本次金融危机爆发前的峰值低16%,当时美国家庭资产净额创下66万亿美元的历史纪录。”题为《全球日元回流潮的“多米诺”效应》报道说:“同样疯狂的,还有日本数以万计的‘渡边太太’。她们是拆入低息日元投资境外高收益品种及外汇投资的日本家庭主妇们。‘渡边’是日本常见姓氏。在全球外汇市场,‘渡边太太’占据东京现货外汇市场20%-30%的成交量,并参与百倍杠杆率的外汇保证金交易(FX)。”由近期的这两条报道可以看出,美国、日本普通人、或家庭的主要财产性收入基本上是来源于金融\证券市场。此是不是也在说明着,金融\证券市场是普通国民分享本国经济增长成果的一个很好场所呢?美国劳工部最新公布的“首次申请失业救济人数的四周移动平均值降至两年半多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个大于预期的数据,恐怕也是得益于其证券市场上涨使得普通人\家庭财产性收入增长所致的吧。
又据资料显示,我国证券市场在20年的发展进程中所取得的成绩是非常耀眼的,如今沪深股市总市值不仅已排名世界第二,且中小板每所年IPO创造的亿万富翁也是相当的可观,即便是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际,融资额也是突飞猛进的。可在这些成绩面前,几乎看不到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的收益增长数字,此是不是一种缺憾呢?而在这种缺憾的背后,更多的是如题为《中石油去年大赚1399亿 3年60万股东割肉离场》、《国内股市又现奇葩 员工7人营收1.1万市值24亿元》、《高管薪酬增两成 房地产业集体加薪》这类层出不穷的报道,普通人又怎么可能分享到我国经济成长的成果呢?即便是把资金交给号称是理性的机构投资者,面对着前有“基金黑幕”,今有如《浮躁基金业:发行摆中间 业绩放一边》、《究竟隐藏多少猫腻 揭券商研究报告背后的利益链》、《春季跳槽忙 半个月21只新老基金经理变更》等报道所述的严酷现实,财产性收入又怎么不成为浮云呢?
由此再来看今年两会前后,如题为《山东证监局多举措助力辖区企业上市》这样众多省市证监局表态的报道众多,某些省市的报道还直言不讳的讲今年要必需上市多少家企业,给人的感觉是,这证券市场就是他家的一般。这是不是在坐实“圈钱市”之称呢?因此,当双汇陷入“瘦肉精”事件后,也就基本上没有人对投资者将蒙受巨大财产损失、整个行业又将遭到怎样的重创说点什么了,进而出现《漯河各大酒店接指令 要求酒店密切关注记者动向》你还会感到奇怪吗?
题为《水皮:李荣融炒股为何股民想哭?》的评论开篇道:“天堂来了两个新人,一个穿着内衣,一个干脆就是骷髅,因为太特别,上帝就决定亲自接待,问第一个怎么穿得这么少,那个回答是赌徒,输得只留内裤了,所以就这样了;问第二个怎么是这种造型,这个回答是股民,割完了肉才来的,所以就是这样。”由此来看央行发布的2011年一季度问卷调查报告中“仅14.2%的居民倾向于‘更多消费’,这是1999年调查以来的最低值,消费出现了近十多年来的低潮”之阐述,是不是很耐人寻味呢?
同时,题为《炒房者改炒玉石玉价狂飙 400元一克贵过黄金》、《“炒房者”投资玉石导致玉价狂飙 一年价格翻10倍》、《煤老板30亿巨资入缅炒翠 翡翠或面临跳涨行情》、《8新品6日集体狂涨334% 艺术品“股票”炒疯了》等报道,难道不值得我们深邃的思考这是为什么吗?
而一说到财产性收入,诸多人士就拿住房升值来说事,可对于大多数个人\家庭来说,这个中看不中用的财产性收入又有什么意义呢?一个不能用,且还成为了财富的“沉淀池”,一个又似乎成为了剿灭广大中小投资者财产性收入的“杀场”,其他方面的内需和消费意愿又怎么提振的起来呢?这恐怕也是我国居民存款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成因吧。
或许正因为我们太看重、或只看到住房这个对于大多数人\家庭根本无法变现的财产性收入,以至于我们也就没有了财产性收入,有的也只有高昂的价格了吧。因此,所谓的消费不足等问题,也不过是个“伪问题”而已;因为,我们都去消费住房这个财产性收入去了,神马财产性收入不也就成为浮云了吗?所以,由住房而产生的财产性收入也多只能是少数人和“许三多”这类贪官污吏的专属了。
 爱学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