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无骨文人个个当诛

火烧 2011-03-2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文章讲述崇祯帝临终前痛斥文官腐败,反思明亡原因,揭露官僚苟且偷生,农民起义爆发,揭示亡国之君与文人无骨之痛。

                                   

                                            

             

                     卜直八读史札记  

   

                                    前言  

   

夏历甲申年三月十九日丁未,公元1644年4月25日星期一,约今之北京时间上午八时许。明思宗崇祯帝身着白绸杉,披发赤足,仓皇出神武门,急登煤山寿皇亭,环顾京城之内,处处皆被农民起义大军攻占,即将杀入大内,乃咬指血写衣襟:百姓不可伤,百官皆可杀。写毕,毅然以帛自经死,时年33岁,有明一代凡十六主,二百七十六年至此嘎然而止。帝自经前俩日,即三月十七日,招文武百官殿上,上泣下,诸臣亦相向而泣,已而呼酒,与周皇后,袁贵妃痛饮,慷慨决绝。已而上拔剑将袁贵妃斫毙,又手刃往日所御心爱美人嫔妃数人。又急返坤宁宫,痛骂年仅十五岁女儿(明史做十六岁)汝奈何生于帝王之家,骂毕挥剑将平日视为心肝宝贝的爱女杀死。三月十八日,又命周皇后自裁,后领旨先帝一日而亡。三月十九日天将明,帝鸣钟集文武百官,无一至者。又命太监传皇子,太子犹盛服而至。帝曰:此何时耶,急命取寻常百姓所着敝衣。帝亲自为皇子更衣,泪眼盈盈语重心长嘱之曰:汝今为太子,明为平民,当隐迹遁名,见老者呼为翁,见少者呼为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锦衣玉食,侍从随身之日今去矣。汝当好自为之,汝当自强自立,万一得全,勿忘报父母之仇,勿忘复辟祖宗事业,呜呼,观乎明思宗崇祯帝垂死之际,夫妻父子父女诀别凄凉悲惨之情,仓皇出奔毅然上吊自经之事,从来亡国之君未有如斯之惨毒悲壮者。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满朝文武大臣诸公务员者流食禄二千石,官俸三万钱,人人先富,个个小康,堂堂男儿,肾精充足,忠孝大节,矢死靡他,曷至大明江山毁于一旦。承平之日,君恩无限,竞奔献媚,取容邀宠,谁人不以苟得为喜。国难之时,顾命无他,丧家之犬,鼠窜蚁溃。谁人不以苟免为幸,真是好一座巍峨大明金殿冷冷清清真干净。岂但有明,自秦而下,历代文武官人士大夫儒将之中有几人真做到“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语出礼记曲礼)而尤其是读孔孟诗书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国家权力机关诸士大夫儒将者流庶几咸以苟且苟安苟进苟同苟合取容苟全性命苟延残喘狗苟蝇营为人生轨迹全过程,怎敌一个苟字了得。明皇身居大位,继位之初,忧勤惕厉,锐意进取。然而满朝文武非庸即佞,非愚则诬,无一人可托起江山社稷之重。明之亡,亡于农民起义。推其所以引起农民起义,盖由自爱好商业活动的明武宗以来,朝纲日坏,士习日窳,风俗日薄,国用日蹙,边事日急。又经嘉靖万历两朝,又经顽童熹宗按儿童游戏规则处理国是国非,阶级压迫,日益深重,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也。纵尧舜转世,周孔再生,不能救大明江河日下之国势,思宗崇祯帝非亡国之君而不幸当亡国之运。(本段文字据明史卷二十四,卷一一四,卷一二一,卷一零九,明史纪事本末卷八十,平寇志卷九,甲申朝事小纪第三篇,崇祯殉国实录写)帝于临死前痛定思痛终于明白,终于终结出历代之所以前车覆之,后车继之,亡国之事绵绵不断的最主要原因。烈皇小识卷八:三月十七日,帝于御案之上提笔劲书遒媚苍老六字为政箴言示诸太监

  “软骨文人个个可杀”  

   读此,直八不仅大吃一惊,惊出浑一身冷臭汗,文人固然有苟且无耻劣根性,不至个个可杀,此危言耸听,无以复加,偏激之甚,无以复加,打击面之广,无以复加。吾华自先秦而下,文人者流如墨翟,孙武,吴起,董孤,史鱼,许行,陈仲,商鞅,荀况,李斯,韩非,屈原,甘德,石申…….李时珍,杨光先,颜元,李塨,戴震,魏源诸人,俱为有世界影响的大学问家,俱为中华文明作出过无人可代替,永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吾华为世界文明古国,乃赖斯人伟大创造,谁人不敬仰。然而直八退而长思,喟然长叹,蓦地顿悟出文人个个可杀之语乃至公至平一针见血一语道破大有深刻历史感本隐之以显推见至隐天下至精至妙之言也。  

   今直八案断:二千余年来,凡诸孔孟之徒,宋以降,凡诸程朱之徒,凡诸贤良方正孝廉,科举明经进士进入国家权力机关诸士大夫者流,凡诸在野穷酸儒生或专写情诗艳赋,或以方术巫术乱视听诲淫诲盗者流,凡诸在朝在野所谓操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贡献淫技奇巧,如仪狄造酒,给商纣造象著,给孟昶造七宝尿壶所谓发明家工程师者流(事见战国策魏策韩非子喻老纲鉴易知録卷六十四)斯类人也,居庙堂之高则蠹国,处地方之域则残民,云其反动,货真价实,顽固不化,死不改悔,云其学术权威,学问迂阔空疏如狗屎焉。简言之,凡诸读孔孟诗书之人统谓之文人,俱在可杀不可留之列。  

   吾华自汉举贤良方正孝廉,至三国魏晋行九品中正之制,至隋文帝开皇七年废九品,隋炀帝大业中置进士科,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八月诏废科举(见文献通考卷二十八,摭言卷十五,清史稿卷二十四德宗纪二)文人庶几俱跪倒在孔二先生膝下。宋以降,庶几又俱跪倒在程朱先生膝下。文人善下跪,跪之功长久,媚骨之柔韧,奴颜之丰厚,乃千年修炼得来。然而数千年来文人所跪者孔二先生,程朱先生何许人也  

清刘宝楠论语正义微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同上书子路:“樊迟请学稼,子曰吾不如老农,请学为圃,曰,吾不如老圃。樊迟出,子曰,小人哉,樊须也。”  

同上书卫灵公:“耕也,餒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  

同上书阳货:“唯上知与下愚不移。”  

清焦循孟子正义滕文公上:“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  

读此,吾人知之矣,孔二先生,孟老先生乃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天下第一大懒虫。自命上知,以耕稼学圃为小人,小人应冻馁应后富,以迂阔空疏学问为君子,君子禄在其中应先富。且上知下愚,君子小人恒定不移,上知君子先富到永远,下愚小人后富到永远。基于此等思想,孔二先生所谓春秋大义,孟老先生与齐宣梁恵所言,自然要将工农大众推向更深苦海。  

公羊隐公元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  

左传隐公三年:“贱防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天逆也”  

谷梁隐公四年:“春秋之义,以贵治贱。”  

谷梁襄公二十六年:“贱人非所贵也,贵人非所刑也”礼记曲礼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孟子正义梁惠王下:“文王治岐,仕者世禄”  

同上书:“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史记卷四十七孔子世家:“后世知丘者以春秋,而罪丘者亦已春秋”  

   读此,则吾人又知孔二先生所谓春秋大义乃鼓吹奴隶主,封建领主阶级永远骑在人民头上,世卿世禄,传之万代,统治者纵违法乱纪,倒行逆施,按春秋之义,为尊者隐,按周礼之义,刑不上大夫,按孟老先生之义,为政之要在于不得罪先富之人,民若不堪压迫起而反抗,则有六逆之罪,不可赦也。试问今之文人,孔二先生,孟老先生嘴脸汝知之否,仁义之言,作秀而已矣,不忍之心,鬼话而已矣,克己复礼,面具而已矣,勿施于人,谎言而已矣,仁者爱人,牧师唱曲而已矣,孔二先生“必也正乎名”“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是真(论语子路,尧曰)己见腾腾杀气。  

   宋史卷四百二十七程颐传:“农夫祁寒暑雨,深耕易耨,播种五谷,吾得而食之,百工技艺,作为器物,吾得而用之,介胄之士,披坚执锐,以守宇土,吾得而安之,无功泽及人而浪度岁月,宴然为天地间一蠹”  

嘘,无耻至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直入人类史上空前绝后之境界,尔曹文人者流所跪者孔二先生大懒虫,道学先生大蠹虫,合二而一乃天地间一大寄生虫,尔辈文人以得懒蠹成寄生虫慰心喜洋洋喜唰唰者也。国家取士以得懒蠹寄生虫为仕进,君上以人才为大懒小懒巨蠹细蠹寄生虫遂志爽舒舒爽歪歪者也,以如此之师为广大教化主,必有如此之徒成桃李满天下,泱泱华夏,必遭浩劫,哀哀苍生,何其不幸。  

    汉书卷八十八儒林传:“自武帝立五经博士,开弟子员,设科射策,劝以官禄,讫于元始(元始是汉平帝年号),百有余年,传业者浸盛,支叶蕃滋,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禄利之路然也。”  

    后汉书卷六十一左周黄传:“汉初诏举贤良方正,州郡察孝廉,秀才……中兴以后复增敦朴……敦厚之属,荣路既广,觖望难裁,自是窃名伪服,浸以流竞,权门贵仕,请谒繁兴。”  

    太平御览卷四百九十六谚下:“举秀才,不知书;察孝亷,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却如蝇。”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四:“元帝诏以四科取士,一曰质朴,二曰敦厚,三曰逊让,四曰有行。盖孱主佞臣……以柔惰销天下之气节也。自是以后,汉无刚正之士,遂举社稷以奉人,而自诩其敦厚朴让之多福。”  

    汉贤良方正,开隋唐科举先河,毕竟以利禄诱人,于是乎文人者流拼将性命,皓首穷经,争一字之新奇,竞一韵之高妙,或以今文经为正宗,或以古文经为伪造,厚颜自售,务求通达,竞奔钻营,苞苴权门,血战科场,不死不休,济济乎,洋洋乎,文人猎取功名利禄现象蔚为中国封建文化史上壮观景象也。要之,中国文人,一坏于师从儒学道学,二坏于官家以仕进先富福利待遇为诱饵,且文不掌握生产资料,天生有慕虚荣,好名誉,无立场劣根性,不依附权贵之门,则文人无先富之捷径,故甘愿做官家之狗,官家拿屠刀,文人扮牧师唱小夜曲,俱为人民公敌也,先秦之时,韩非以文人为社会五大蠹虫之首。(见韩非子集解五蠹)庄子揭文人边诵夫子仁义道德诗书,边干偷坟掘墓之事。(见庄子集解杂篇外物)淮南谓文字出。天雨粟,鬼夜哭(见高诱注淮南子本经训)。盖文人以笔杀人,误国祸国害天下苍生,故天雨粟以解民饥,雌黄是非鬼为之惧,故夜哭,嗟夫,文人劣迹,斑斑灿烂,焕焕赫然,有识之士,无不痛斥。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卷八:“士大夫耻涉农商,羞务工技…..饱食醉酒,忽忽无事,以此销日,以此终年…….问其造屋,不必知楣横而梲竖也;问其为田,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读书十卷书,便自高自大…...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无一驴字。”  

清顾炎武日知録卷十九:“士当以器识为先,一号为文人,无足观矣。”  

同上书卷二十六:“通鉴不裁文人……此书本以资治,何暇顾及文人。”  

清开国方略卷十清太宗与袁崇焕书:“自古以来,尔等文人如妇女之在闺中,以致丧身殃民社稷倾覆。”  

清颜元朱子语类评:“千余年来,率天下人入故纸中,耗尽身心气力,作弱人、病人、无用之人,皆晦庵为之也……天下无不弱之书生,无不病之书生,生民之祸,未有甚于此者也。”(晦庵即朱熹,朱熹字元晦,号晦庵)  

清李怒谷后集卷四与方苞书:“率天下之聪明才智尽网其中,以无端空虚禅悦,自悦于心,以浮夸之笔墨文章,快然于口……天下无一办事之官,廊庙无一可侍之臣,坐大司马堂,批点左传,敌兵临阵,赋诗进讲,其习尚至于将相方面,皆觉建功立绩,俱属细屑,日夜喘息著书,曰,此传世之业也。以至于天下鱼烂河决,生民荼毒,呜呼,谁实为之。”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卷四:“宋真宗劝学文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车马多如簇。书中有女颜如玉……诚如此训,则其所养成者,皆淫逸骄奢,残民蠹国之人,使在位皆斯人,殊可忧也……此语流传至今,沁人骨髓,祖父以此望儿孙,师长以此教子弟。若曰果能金多粟丰兼车马妻妾之奉,读书之志愿已遂,能事已毕,一入仕途,凡有施为,浊秽邪曲,安有清正之望,乡塾中多以此为读书人佳话,仕风安得不坏。”  

当代文人柳诒徵先生中国文化史第三编第十四章论留学生:“祸中国者,官僚之外,即留学生……留学生败德之不可掩塞者,一曰虚浮,归国留学生往往妄自高大,未先尝试,即求大用,宁为高等游民,不肯屈就卑职微奉,外国学生,于大学毕业后,皆从小事练起,而中国留学生,则多数好高夸大,岂非误于虚浮……官费学生,多数来自清华,自费学生,大半出自教会学校,清华与教会学校向来偏重英文,对中国学术,漠不关心,故留美学生,大半国文不通,国情不懂,不作中国文章,不看中国报纸……此等丧失民族固有文明之怪象……盖由中国教育当局,选派毫无根底之青年出洋时,即种恶因也……留美学生因犯虚浮与蔑视国学之病,当然缺乏深沉的思考与独立的精神,模拟而不创造,依人而不自主,故治国则主亲美,经商则为买办,服务社会,则投降教会机关,办理教育,则传播拜金主义……辛亥革命,无留美学生之流血,五四运动,无留美学生之牺牲,人家吃尽苦头,而留美学生安享其成,彼欲祸中国之美国人,动辄称许留美学生为改造中国之发动机,其实此等浮夸之谀词,适足消磨留美学生之志气而已。”  

德国文人黑格尔先生哲学史讲演录第一卷:“在他那里思辨的哲学是一点也没有的……我们不能获得什么特殊的东西。”(他指孔子)  

法国文人卢梭先生曰:“亚洲有一个大国,其中学术可以是一个人登龙的工具,如果学术真正能够使人有纯洁的道德,如果真正能够教育人为祖国而流血,那么中国人必然是智慧的,自由的和不可征服的,但事实上,什么恶他们都会犯,什么罪行在他们都很通行,如果说他的大臣们的才智,或者它的法律所有的睿智,甚至人民众庶,都不能保卫国土,以致被愚悍的蛮族所屈服,那么所有的这种智士又有什么用处呢?(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一书记录卢梭之言)”  

至此,则吾人可知明思宗崇祯帝“文人个个可杀”之语非危言,非无端而发,乃视前代兴亡治乱之原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告诫后人再勿以文人为用为治国平天下至太平享小康繁荣文化艺术发展科学技术不再落后挨打的第一力。崇祯帝虽至死方悟,为时晚矣,试问前代君臣后继君臣有几人能悟,唯崇祯帝不愧聪明君王,呜呼,君不见开国君王不读书大有作为者如刘邦,成吉思汗,明主,努尔哈赤所开辟一代江山,永垂青史,君不见大军事家韩信是流氓诸葛是村夫岳飞是佃农洪秀全是落第秀才却指挥千军万马令敌胆寒,君不见大天文学家落下闳是平民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毕升是布衣纺织家黄道婆是村妇建筑师规划师雷发达是木工,君不见历代民歌谣谚雋永清秀深寓哲理远胜醋大文人诗文,君不见热爱商业的汉灵帝禅学深厚的梁武帝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陈后主宋道君皇帝所组成的以高级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政府腐败无能甚至于江山社稷不保,要之,在中国历史上平民天子所组成的以平民将相为骨干的政府有作为,而好儒之君所组成以明经进士为班底的政府常挨打,夫文人之祸如女祸,俱以柔曼巧弱克刚,直令人骨酥心软,不能直立,元朝醋大文人郑廷玉有诗云: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网上查阅诗出于郑廷玉杂剧金风釵第二拆)二千年来,谁人不以此目的读书,谁人不以清淡孔孟清淡心性猎取功名为高,如是则轻劳作不实践贱工农之文人,内奸汉奸全奸蠹国残民病民之文人,自高自大自私自利自卖自售之文人,奴颜媚骨随风而转苟且无耻之文人,开门揖盗引狼入室认贼作父之文人,崇拜驴大叔象大叔崇拜彼得约翰崇拜洋枪洋炮崇拜洋妞避孕套之文人子子孙孙无穷尽矣,正是乾坤多狗屎,人间尽腐儒,文人可杀,杀杀杀。  

当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范文澜同志经学讲演录:“明亡与士大夫阶层不务实学,光事空谈有关系……因为熟读四书即可考取进士作大官……明人嘴上是仁义道德实际上无耻到极点,读明史阉党传,真令人怒发冲冠,阉党中,除一人外,都是进士出身”。  

纪闻类编卷四:“明之兴,专以科举取士……不过彼剽此袭,油腔滑调而已,上以此求,下以此应,聪明才智之士一生有用精神尽消磨于无用八股之中,岂不可惜,及至登第入仕之后,今日责以礼乐,明日责以兵刑,忽而外任,忽而内调,是视八股朋友竞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之人……及明之亡,有红纸大书;奉送大明江山一座,下书八股朋友同具”。  

呜呼,文人有如此大胆,如此率真,如此讲真话,如此实事求是真情告白大胆爆料将好端端大明江山拱手直送与女直,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天下人应众口一声。  

“无骨文人真是个个可杀”。  

起黄帝纪年至清宣统帝逊位,凡四千六百二十二年(据清末民初文人推算,大体准确,姑妄用之)渺渺哉,荡荡哉,其间中华人物,雄烈英才,层出不穷,曷以孔二先生,道学先生,懒蠹寄生虫为民族先圣先贤先哲先师斯文人物,以致于后来醋大腐儒无耻文人徒子徒孙学有所承,薪火不断,衣钵相继,燃犀传灯,浩浩荡荡,渊渊涣涣,观夫文人在历史上的作用,尤其是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作用,或逆潮流而动,或苟且偏安,或盲目自大,不思进取,置国家民族利益天下兴亡于不顾,唯务实求自身先富小康生活硬道理,无耻至极矣,误国祸国害天下苍生至极矣,彼辈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不工而用,不兵而安,尽一生之能事,以毒笔传疑传讹,造谣诽谤拨正反乱,乱拨反正,郑声盛天,天崩地坼,倘若历数文人可为国家社会人民做点有用之功,则彼辈屙屎撒尿有粪田畴之用,是为文人唯一善用。  

宋元之际,有儒十丐之目,天下目文人为臭老九。  

宋谢枋得叠山集卷六:“大元典制,人有十等,一官二吏……七匠八娼九儒十丐。”  

宋郑思肖心史卷下:“鞑法,一官二吏三僧四道五医六工七猎八民九儒十丐。”  

在元朝社会十等人中,文人居前数第九位,倒数第二位,为名正言顺臭老九,今吾人细思量,文人排在娼妓之后甚为合理,盖妓之中大多数为贫苦人家好儿女,或为生活所迫,或为鸨母所骗不幸沦落瓦市烟花巷出卖肉体,为性饥者解饥,为性亢者泄欲,强颜欢笑,苦乐年华,不得已而为之,何罪之有,文人出卖灵魂,或为御用,粉饰太平,诽谤先帝,或情诗艳赋,无病呻吟,诲淫诲盗,或淫技奇巧,诱人腐败,秽德昭著,恶莫大焉,又文人排在丐前有大过错,丐多为失去生产资料或因自然灾害而破产的贫苦农民、市民,农民是伟大的阶级力量,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原动力,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直接创造者,故文人排在丐前,错莫大焉。要之,文人究竟应在第几位是正位,答曰  

“十八层地狱”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