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就是一个“群”,世界上的各种关系都是“群关系”
世界就是一个“群”,世界上的各种关系都是“群关系”
这是某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ef4629b0100qh1y.html】中一篇文章的一个片段,事情发生在一九八八年,看过以后思考万千:
企业家: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弱肉强食的世界,人类社会也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社会,竞争是世界的本原,也是客观规律,我们长期忽视了。中国人讲究的是保守而不是开拓,结果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处处挨打,这一切到一九四九年才得以改观,毛主席虽然伟大,但是“文化大革命”的发动耽误了中国整整十年的发展。
大学生:世界是最基本粒子构成的,中国的古典“道”,讲的大概就是这个吧。竞争是一种现象而不是规律,世界是“组合-分解-组合”的运动,从分子生物学的角度看,“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好,“优胜劣汰”也罢,是为了进一步的组合和发展,所谓的弱肉强食、生存竞争本质上是构成生命的蛋白质之间的分解与组合的关系,与此同类,社会现象中的竞争本质上也是组合与分解组合的关系,竞争仅仅是“分解”的关系,是一种现象而不是规律;我们探讨的“协和机制”本质上是“组合”关系,也是一种现象而不是规律。“组合-分解-组合”也就是“合-分-合”循环运动才是世界的本源,从这个角度看:世界是一个“圆”,世间万事万物都是“圆”的关系而不是直线关系。动态“圆”是物质的自然属性。中国古典的思辨是“天人合一”,西方近现代的思辨是“直线思维”,二者的结合是一种“爆发性的圆”,体现为“合-分-合”的运动规律。“文化大革命”是包含着“和氏璧”的顽石,它表面很脏、很硬、甚至碰伤了开拓人的手指,但是我们通过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精心研磨,就能最终看到光辉灿灿的“碧玉”精华,这个精华是:1、八大相互影响的革命运动(思维革命、教育革命、科学革命、产业革命、经济革命、管理革命、社会革命、人类革命);2、人民主权,人民大民主、人民自我管理和委托政府官员管理相结合,最终实现人民权益;3、三三互动:大三三互动——民权、政权、神权(精神力量——包括人生的追求、宗教、共产主义理想、宇宙人类精神)的辩证统一,小三三互动——党军群一体化、行政司法分级辅之、立法总体定位;4、中国实现“熔向华夏”,多民族共同认知、理想和信仰,全世界走向“熔向世界大同”,共同认知、理想和信仰;5、新公有制——核心公有制和外展动态公有制的辩证稳定体制。自然界“圆”关系当代西方人也有所认识,按照他们的竞争观点提出了“优圈”、“劣圈”、“怪圈”的概念,“圆”关系就成了“圈”关系,但我们身为华夏民族应该将中国古典“儒道佛”精华同毛泽东思想融合,吸收近现代西方数理分析、逻辑判断分析的优点,形成华夏新文化,所以说借鉴毛泽东思想中人民群众的观念,将“圆”关系改称为“群”的关系更有中国式的意义,“群”就是“动态圆”、就是系统,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广义上都是“群关系”,生产力的概念应该该改,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反哺自然、融归自然的动态能力。
企业家:你讲的东西太前卫了,但是很有见解,你能简单勾画一下“群关系”的内容吗?
大学生:“群关系”分为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是:一、世界同一于最基本粒子,二、矛盾对立统一,中国古典阴阳关系、近代镜像关系;三、世界本源静态的“物质+能量+意态”和动态的“合-分-合”运动规律;五、世界的“五点构成”(内在构作、外延构作、时间构作、空间构作、否定反转);社会属性有:一、共有和自生的关系,分为【核心共有(贯穿共有)、(全局共有)】、【外展共有(局部共有)】,与之对应的是(全局自生)和(局部自生)。(贯穿共有)没有相应的自生关系;二、核心关系和外展关系,分为(贯穿核心)、(全局核心)、(局部共有),与之对应的是(全局特点)和(局部特点)。(贯穿核心)没有相应的特点;三、三层互动关系,1,“假设”、“实施”、“反馈”;2,预设、执行、反制;四、边缘的资源模式关系,就是边缘的利用和与之对应的资源重整;五、份份推进关系,就是划分成“一份份的总体推进”,为“小”、“灵”、“快”、“转”、“活”的集合动态推进;六、抽象设计的关系,就是“概念推进”关系,是同“形象设计”对应的一种哲学化文化设计;七、多维模式和多维思维模式,就是事物的发展变化呈现多对多而不是单打一,人们思考问题是多向扩展地思考而不是简单的直线思考,摒弃“非此即彼”,讲求“亦此亦彼”,结果是更加接近自然。
企业家:“群关系”太抽象,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可以或者将要产生的较为具体的内容?
大学生: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应该有“产业群”、“群机制”、“群管理”、“群理念”、“群经济”五个新生事物出现,他们都结构是按照“群关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一:“产业群”是当代农牧渔业,工业、矿业、制造业,服务业,信息产业综合发展的必然产物,体现为“无始无终、叠变永生”势态,分为:1,国家产业总群,就是全国现有各行各业的综合发展,是产业群的基础和支撑;2,同业产业群,比如,农业产业群、制造产业群等;3,综合产业群,比如,联合产业群、合业产业群等;4,边缘产业群,就是不同行业之间发展出来的产业群;5,区域、地域产业群,就是按照国家行政区划组成的产业群,如:某某省某某产业群、某地区某产业群等。二:“群机制”属于激励机制,在“群关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构成基础上突出“合-分-合”运动规律,既是“动态团结—【相对惩戒(惩戒分为自我惩戒和他人惩戒,以自我惩戒为主)—集体救助】—动态团结”的机制,其中包含着竞争和协和,竞争在于分出能力和价值,协和在于实现动态团结。三:“群管理”是一种社会管理体制,在“群关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础上突出“三层互动关系”、“份份制”、“核心关系和外展关系及共有和自生的关系的大结合”,其中“三三互动,以民为主”、“共有和核心”是重中之重;四:“群理念”是一种思想观念,在“群关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基础上突出“抽象设计的关系”和“多维思维模式”,讲求“世界为我所用”,囊括全体,重点突出自身、做好请求协助和主动协助的大系统思维,并通过这种思想指导具体实践工作;五:“群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分为国家产业总群公有经济体制和其他产业群公有经济体制。
企业家:目前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此伏彼起,想必你也有自己的主见,可否说来听听?
大学生:关于计划和市场的争论是一种很短视及毫无远见的行为,传统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看法都是错误的,根据“群关系”,它们就是一回事的不同层面的体现,计划是共有的、全局的、宏观的,市场是局部的、微观的、特色的,计划的东西应该通过一份份的市场运动来最终实现,而市场是计划的局部展现空间,计划是对市场的先期提示、整体监控和终端调整,市场是计划的分布实施,部分实现,全面的市场运动是计划的完全迸发,有计划而没有市场就一定不会有运动,一切都会僵死,有市场而没有计划就一定不会有整合和调整,一切都会崩溃,所谓“看不见的手”纯属扯淡,只有“看得见的手”才是最终改变世界的手。
企业家:目前关于苏联改革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有很多评说,南方有许多企业家很赞赏美国的管理模式,他们(也包括我)都认为,只有私有化才能提高大家工作的积极性、培养拼搏精神和造就出充满活力的激励体制,中国传统的“一大二公”是没有任何活力的,应该早早地同它告别,阁下认为如何?
大学生:我认为私有化是及其荒谬的,世界的大同是公有制的大同。中国的“两弹一星”想必阁下是很熟悉的,我就不多说了,没有爱国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任何机制和体制都是搞不好的。但是我个人认为我们的公有制的分类有问题,不应该是全民所有制和劳动集体所有制,而应该分为国家全面公有制、同业公有制、联合公有制、边缘结合公有制、区域、地域公有制,其中国家全面公有制是基础和支撑,其他形式的公有制是国家全面公有制的层次体现和表现,“产业群”都是公有制,此外,经济权限的理解也有问题,所有权和使用权两权划分我个人认为是绝对有问题的,应该是所有权、展示权、用益权的三分法才对,更应该是“三权互动”而不是“两权分离”或者“三权分立”,按照公有制原理,所有权属于国家和全体人民,属于人民财产权,展示权属于有关部门或者是某些特定的人,展示的是人民财产权的一部分,用益权是直接或者间接使用人民财产,产生收益给自己、有关部门、产业群和国家。
企业家:时下的企业文化讲究核心,社会有社会的核心,则国家也应该有国家的核心,阁下的看法如何?
大学生:国家、集体、个人的核心应该有三个方面:1,全局核心:中华民族古典“儒道佛精华”同毛泽东思想的熔合并吸收近现代西方数理、逻辑判断推演思维精华形成的“华夏新精髓”、人民主权精神、国家全面公有制体制,号称“核心三宝”;2.局部核心,单位和部门在全局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本思维部门特色的哲学文化;3,个人核心,个人对于国家民族以及单位部门融入基础上形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基础的个体特色哲学文化。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