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点评2011年3月13日-3月15日《参考消息》

火烧 2011-03-16 00:00:00 国际纵横 1025
分析2011年3月13日至15日参考消息内容,聚焦阿富汗战争动态与北约撤军呼吁,探讨卡尔扎伊政治策略及利比亚禁飞区相关美国外交干预,揭示基地组织影响与地区局势变化。

2011年3月13日参考消息
《卡尔扎伊敦促北约撤军》,法新社阿富汗阿萨达巴徳3月12日电。卡尔扎伊12日敦促北约军队“结束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同时表示,喀布尔及其在打击塔利班战争中的西方支持者都很清楚,叛乱分子藏身的巴基斯坦边境地区应当成为国际军事行动的关注重点。显然,卡尔扎伊并没有要求北约侵略军离开阿富汗,只不过是要求其停止在阿富汗的军事行动而已,因此,卡尔扎伊及其伪政府并没有任何想脱离北约侵略军保护的意思,相反,卡尔扎伊正在积极迎合北约侵略军的新的作战意图,也就是要将战火正是烧到巴基斯坦境内。从表面上看,卡尔扎伊好像是在为受到侵害的阿富汗人民鸣不平,但是,从卡尔扎伊的实际表现来看,他现在是在利用北约侵略军在阿富汗所犯下的累累罪行,制造一种要求北约军队改变作战方向的舆论环境,其内容就是要求北约军队把作战方向从阿富汗转到巴基斯坦,而事实上,美国一直就在图谋如何“正式”入侵巴基斯坦,因此,我们相信,北约一定会“认真考虑”卡尔扎伊所提出来的“要求”的,而且,相信不久就会按“卡尔扎伊的这一要求”去“计划”乃至执行的。对此,巴基斯坦以及中国方面必须予以高度警惕,绝对不能引狼入室,否则后患无穷。特别是在北约已经取得俄罗斯通道的情况下,北约依赖巴基斯坦通道的程度就会下降,从而使得北约会有更大的胆量来武装干涉巴基斯坦事务,换言之,北约入侵巴基斯坦的可能性正在迅速上升。中国对此问题绝对不能袖手旁观,必要时,应该果断出手。

2011年3月14日参考消息

《阿盟支持在利比亚设禁飞区,“基地”头目呼吁推翻卡扎菲》,美国《华盛顿邮报》3月12日报道,路透社华盛顿3月12日电,美联社开罗3月13日电,德新社的黎波里/开罗3月12日电。从美国自己现在所标榜的价值观来看,它当然没有办法公开反对阿拉伯联盟所提出的希望联合国安理会尽快批准在利比亚设立禁飞区的建议,然而,就美国的国家利益而言,利比亚的动荡实际上是有利于美国向欧洲转嫁危机的,因此,美国的表态也就只是说它在“准备着”,至于要“准备”到什么时候,那恐怕就只有它自己知道了。

 

正是因为利比亚的动荡是有利于美国而不利于欧盟的,因此,对美国而言,实际上存在一个“锄强扶弱”的问题,也就是要在利比亚的动荡中去支持实力较弱的一方,否则,如果对阵双方实力差距过于悬殊的话,那么利比亚的形势就会迅速明朗起来,而这并不是美国现在所愿意看到的。于是,我们看到了这么一条美联社的消息,就是一个“从美国监狱逃脱”的基地头目呼吁利比亚人推翻卡扎菲政权。这个本事超大的基地头目(当然,我们没有证据说此人是被美国洗脑后放出来的为美国服务的假基地成员)的言论的真实性无论能否被证实,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把卡扎菲推向美国阵营的作用,换言之,如果美国以此为据的话,美国就有理由支持卡扎菲“反恐”了。因此,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美国在是否要彻底抛弃卡扎菲政权一事上还是犹豫不决的。至少说明美国国内存在一定的支持卡扎菲政权的声音,或者说,美国国内某些势力对利比亚的后卡扎菲时代的不确定性感到担忧,当然,这个“不确定性”的实质是“不受美国控制”。

 

由于利比亚的动荡可能恶化欧盟的投资环境,因此,也就不符合危机中的准备跳槽到欧盟去的美国资本的利益,因此,也就不能说美国国内没有要求迅速稳定利比亚局势的势力,而这个势力的核心成分就是美国的金融资本。于是,美国金融资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实际上是要通过狡兔三窟的办法来规避美国主权债务危机——就必须求助于美国军工既得利益集团,换言之,如果美国军方不肯出兵或“无力”出兵利比亚的话,那么利比亚的局势就很难在短时间获得平息,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欧盟也就无法在短时间内获得一个安全稳定的投资环境,由此必然导致的后果就是,不仅国际资本不敢再向欧盟集中,就是欧盟内部的资本也可能会设法逃到国外去避难。也正是因为美国军方这两天的重要性明显上升,因此,出现了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克劳利13日因指责军方不恰当对待一名泄密军人而辞职一事。不过,美国军工既得利益集团要的不仅仅是面子,它更需要里子,也就是需要实际的好处。从它自己的角度而言,它需要美国金融资本能够向其拨付更多的款项,这样就意味着美国国会必须在削减政府开支的问题上向美国政府做出一定的让步;从美国国家的利益角度而言,它需要美国金融资本在支持美元和美债的问题上给予更多的支持,这样就意味着需要美联储更加明确的表态,比如明确继续实行量化宽松政策以及零利率政策等等。

 

至于阿拉伯联盟支持在利比亚设禁飞区一事,应该看到,阿盟希望通过迅速稳定利比亚来扑灭阿盟内部已经燃起的各种火星,但是,阿盟自己是没有这个实力设立禁飞区的。欧盟有设立禁飞区的心,但如果没有联合国的批准的话,设立禁飞区的资金就要由欧盟自己全部负担了,显然,一个身处主权债务危机的欧盟是不愿意独自负担这一庞大的经费的,况且,即使设立了禁飞区,也不能立马把卡扎菲政权推翻,更不要说稳定利比亚的形势了,因此,欧盟是不敢独自冒这个险的。美国现在并无此心,但是,出于统战的需要,美国不方便公开反对这一建议,于是也抬出经费问题,企图把难题丢给联合国,美国的如意算盘是,如果中俄反对的话(特别是俄罗斯存在很明显的反对需要),那么美国就能把责任推卸出去,反之,如果中俄不与反对的话,那么也就意味着联合国的成员们会共同负担这笔开支,那么美国届时反倒可以积极表现一番,而且必须积极,因为,对美国而言,一旦出兵利比亚一事获得了联合国的授权,那么该地区的形势就会有明朗起来的希望,如果美国不能通过积极的行动以将利比亚局势的走向牢牢控制在自己的手里的话,那么利比亚就可能迅速稳定下来,至少会使国际社会认为利比亚的局势会迅速稳定下来,而这一预期将不利于美国向欧洲转嫁危机,反过来说,美国是会尽力防止任何能够让欧盟获得稳定投资环境的机会的。

2011年3月15日参考消息

《海合会向巴林派兵维稳》,德新社开罗/麦纳麦/伦敦3月14日电。同样是维稳,巴林就获得了西方国家以及周边阿拉伯国家的支持,而利比亚则遭受到了完全相反的待遇。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就是因为巴林的造反派是有着深刻的什叶派背景的,是与伊朗有着密切的关系的,因此,无论从反对还是遏制伊朗在中东地区的扩张的角度来看,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以及逊尼派穆斯林国家在此问题上是具有共同的利益。因此,西方媒体对巴林出现的动荡采取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它们关心的是巴林的政权不要落入受伊朗影响的什叶派穆斯林的手中,忽视的是巴林政府对造反派们的武装镇压行为以及由此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这是西方很喜欢用的一个词)问题。

 

不过,尽管西方在巴林和利比亚的动荡问题上采取了双重标准,但是,这种态度并不能改变巴林和利比亚动荡局势的走向。虽然西方媒体一再淡化巴林的动荡,是不是就出来辟谣说巴林已经稳定了,等等,但是,从美国以及海湾国家的实际表现来看,特别是从它们不断声言要派兵支持巴林政府一事来看,巴林政府所面临的危机比媒体上所宣传的情景恐怕要严重的多。另一方面,虽然利比亚的反政府武装被吹嘘得很厉害,而且法国还正式承认了其中一个组织的合法性,似乎卡扎菲政权立马就会倒台了,然而,事实显然正好相反,卡扎菲的军队正在进一步压缩反政府武装所占据的地盘,而且,反政府武装内部也是四分五裂的,给人以乌合之众的感觉,并且外部势力也根本就不清楚应该支持哪一个反政府武装,准确的说,外部势力对利比亚反政府武装在究竟能否推翻卡扎菲政权一事上是没有完全的把握的,因此,美国以及欧盟中的一些国家在设立禁飞区的问题上并不急于表态,俄罗斯出于自身的利益关系——当然也不可能去支持这一提议。美国最近频发了几颗卫星,估计是有直接针对利比亚局势的,恐怕美国现在急于要摸清利比里内战双方的实力对比和战争状况,以便采取最有利于美国的外交立场。

 

从欧盟的根本利益上来说,利比亚的稳定是第一位的,因此,实际上,无论哪派上台,只要能够保持利比亚的稳定,都是有利于欧盟的。然而,现在由于法国鲁莽的外交行动——承认了一个利比亚反政府武装的合法性——使得欧盟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外交空间至少被压缩掉了一半,考虑到利比亚反政府武装之间可能存在的对立关系,欧盟在利比亚问题上的外交空间实际上会被压缩的更小。而且,如果最后卡扎菲成功平叛了的话,那么法国乃至欧盟又如何再与利比亚打交道呢?(届时,萨科齐恐怕不得不以辞职谢罪了吧)因此,从法国政府目前的立场来分析,它是最希望设立禁飞区的,然而,法国现在的状况是既缺钱又缺实力,因此,它在这个问题上又不得不依赖外部势力的帮助——要看他人的脸色,从而使得法国的此一外交行为更加显得莽撞无理,对欧盟其他国家而言,甚至有强人所难的味道。也正是因为法国乃至欧盟在此问题上丧失掉了很多灵活性,因此,它们恐怕也只有破罐子破摔了。——这个问题是要引起注意的,特别是要注意的是,如果法国直接出兵利比亚去推翻卡扎菲政权的话,其他国家该怎么办呢?(事实上,这对法国乃至欧盟而言,的确是一条解决问题的路子,但其后果就是会使得法国乃至欧盟自己陷入另一场侵略战争之中——这或许正是美国所愿意看到的结果——于是,欧盟自己的战线会拉得比美国的战线还要长,也就是说,美国并不会直接反对法国乃至欧盟独自出兵利比亚一事,与此同时,美国恐怕会加大对欧元区的打击力度,从而加快欧元的崩溃速度)

 

《日央行向货币市场紧急大输血》,共同社东京3月14日电。日本的9级大地震不仅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物质财富的损失,同时也会吓跑大批的国际流动性,由此就会对日本的金融系统造成极大的抽血效应,因此,日本央行向货币市场投入巨额日元(据说现在已经到了26万亿日元了)也就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了。但问题在于,注入巨额日元的行为尽管能够缓解日本的流动性危机问题,然而,由于在外部受到美国的金融霸权的压迫,日元不可能出现大幅度对美元进行贬值的事情(或者说,必须密切关注美国是否同意日元对美元进行大幅度贬值),换言之,日本不可能通过让日元大幅度贬值来对冲掉日本央行向市场注入大量日元一事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于是,日本也就不可能利用日元的大幅度贬值来帮助日本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扩张运动,由此导致的后果就是日本要在相当程度上承受这一行为所产生的通胀后果,因此,日本央行的这个投放货币的行为会进一步恶化日本的经济形势,换言之,日本成为为美国金融危机埋单者之一的可能性又增加了。而随着日本国内危机的加重,日本国内的整合运动必然会多起来,诸如东京证券交易所与大阪证券交易所的并购谈判这样的事情恐怕会越来越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