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中国不是中东”
再论“中国不是中东”
——驳梦中品的谬论
正当中国人民充满信心,锐意变革,为实现“十二五”宏伟规划,推动经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之际,却有那么一小撮别有用心之辈,借西亚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用一贯泼脏水的手法,极力丑化平和、稳定的中国,企图把所谓“某某花革命”祸水引进来,搞乱我们和谐的社会生活。这其中,尤其以梦中品(也就是中国民主革命同盟代理委员长、中华人权党主席)先生最为卖力,最为恶毒。他恬不知耻的直接呐喊:
“中国就是中东,如果你指的是勇敢的话;
中国就是中东,如果你指的是坚强的话;
中国就是中东,如果你指的是微笑的话。”
进而污蔑我国没有主动“推进民主政治改革……永远只有贪婪和私欲,不可能存有良知、正义、民族、国家(见梦中品《驳人民日报‘中国不是中东’》。并且妄想“中国的茉莉花革命已经开始,那怕我们只要赢那一次就够了”(同上文)。他以为,用这样一篇逻辑混乱、理屈词穷之劣文一出,中国就真的成为“中东”了?呸!!!真不知人间还有羞耻事。
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这里必须正告梦中品之流,正如《人民日报》之文章所说:“中国不是中东!”亦如美国《纽约时报》 3月10日 文章《中东地区事态不会影响中国》;世界观察家们早已达成共识:“中国不会发生大规模骚乱这类事情”,因为中国政府在应对抗议活动方面经验丰富,已有一定适应能力和免疫力,探其理由:
首先,中国近三十年来经济取得了非同寻常的快速发展,这意味着中国年轻人可以看到个人发展的机遇,而不是像阿拉伯国家的年轻人那样,大多对前途抱有悲观看法。而且中国共产党一直在设法将集体领导的模式制度化,最高领导人要定期换届(不像穆巴拉克、卡扎菲或本·阿里那样个人独裁统治数十年)。自1978年以来,中国领导层一直在做尝试、创新及调整。
其次,1989年后,中国不是缩手缩脚,而是加快了经济改革的步伐,中国政府面对直接的政治挑战,同时也给公众创造了讨论变革的空间,并公开惩罚了一大批贪官。所有这些意味着虽然中国知识分子非常清楚腐败和不公一直伴随着经济的增涨,但他们相信为政府工作比走上街头闹事更有可能让他们取得成功。
第三,对中国的统治者和民众来说,曾经的“文化大革命”是一次惨痛的历史教训,它带来了谨慎的务实主义,中国人民思定,而这也成为后来几届领导人的共同特点。最后,中国政府还成功地将民族主义作为其意识形态的合法性原则。这样说来,虽然中东地区事态令人感到不安,但这股风潮不大可能对北京产生长期影响。
加拿大艾伯塔大学政治学教授姜文然说:“中国领导层是一个有任期的集体,并非由一个家族统治。中国三十年来的快速经济增涨给大多数人带来了好处,这是否也缓解了中国人的不满情绪。中国政府强调稳定,中国政府历来通过有效的控制体系成功地化解危机,所以说,中东地区事态不会影响中国。
听见了吗?不用我们多说,国际舆论已从诸多方面论证了中国不是中东。外文这些站在公正、客观立场上的论述,早已把梦中品之流的那点谬论驳得体无完肤。
这里,就以梦先生的三联句剥改之以正视听:
中国不是中东,如果你听了中国人民的说话;
中国不是中东,如果你读了客观评议的说话;
中国不是中东,如果你看了世界舆论的说话。
事实说明:“最终将得到应有的制裁”(同上文)的,正是指梦中品们自己。你们利用北非局势煽风点火制造混乱,妄图破坏中国社会稳定局面,正印证了你们这一伙人才是真的“没有良知、正义、民族、国家”,更没有廉耻。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