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火烧 2010-06-2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社会主义基本问题,强调人民民主为核心,提出政府公开透明、质疑权保障等关键点,主张社会整体革新与防止腐败变质。

业已找到解决中国以及人类问题的钥匙    

第三篇  

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石、核心、本质与关键点  

社会主义社会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所有形形色色的表象,  

都必须接受广泛监督与质疑。在资本主义文化无孔不入的今天,如果离开了人民民主,所有的一切都必然会变质退化,然后是资本以官僚资本或者其它形式复辟。  

    人民民主必定导致人民意志力的集中,高度的意志力集中焕发出巨大的社会力量。民主与集中现实地达到了有效的统一。  

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对其他人提出质疑。法律的制定人、制定过程、制定内容必须公开接受全体公民的质疑监督。政府每一个文件的制订、批准、实行,都必须公开其相关人,政府对内对外的会议、合作协议、制订的条约都必须公开。政府除了确实需要保密的国家安全行为外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公开接受人民的质疑、监督。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每一个文件、每一个决议都必须公布公开接受全体人民的质疑监督。新闻舆论必须脱离任何行政干预,必须彻底自由。网络上的评论、留言一律不容许删除。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或者其它媒介表达自己的任何观点。  

人民民主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即使是最初阶段,人民民主的实际效用与形式都必须超越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即必须满足以下最基本的几点要求,1,任何公民具有平等的言论自由。可以通过各种媒体发表自己的观点。但需要为自己的观点负责,禁止造谣。2,任何公民享有质疑权。3,公开政府行为,公开官员财产,接受人民监督与旨意。4,恢复行使人民代表大会最高权利,拒绝暗箱操作!  

   

2:人民民主专政不是无产阶级政党专政  

无产阶级政党,由来自于人民中的觉悟先进分子组成。如果要防止腐败变质,就必须实现人民民主。没有人民民主的无产阶级政党专政必然导致无产阶级政党的腐败变质!恢复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来面貌,切实赋予人民的言论自由与质疑权,切实实现官员财产与政府行为的公示。所谓质疑权就是任何公民都可以对其它公民的行为、财产来源提出质疑。  

   

3: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一项整体性的革新  

    整体观即认为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每个部分每个细胞都是密切相关的,这是马列主义哲学一个基本观点。同样,社会主义也是通过对社会进行整体性统筹、规划协调来取得文明的继续。统筹、规划协调的效果取决于对社会规律把握的准确度。从没有一个社会象社会主义社会那样对真理具有这么强烈的依赖性。  

实现社会主义不是通过单一的经济、政治或者文化的革新而实现,而必须在经济、政治、文化领域全面的社会革新才能实现。而且,经济、政治、文化的联系比资本主义更加密切,尤其是经济与政治的关系,二者互为前提,社会主义人民民主专政正是实行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前提,而社会主义公有制又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提供了现实的我物质条件。这种对社会能量的提升将是全面而深刻的,经济、政治、文化每一方面彼此影响、相互制约促进。政治制度的成败已经决定了经济、文化的成败。而加强人民民主、真正意义上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则是社会主义政治的根本所在。  

   

4:社会主义不是静止的  

如同整体观一样,运动发展观也是马列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  

社会主义改良派、国家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等众多的提法。实际上反映出了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下给自己提出的具体要求。但是很多人如同盲人摸象一样,认为抓住了片面的几点就是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当作一个静止概念对待,抓住一点而不顾其他,都认为自己提出的社会主义才是真社会主义。但是实际上他们提出的社会主义都不过是适应于具体历史条件与现实环境的社会主义。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国内国际环境的变化,社会主义必须要根据情况调整自身的具体形式。不段更新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与文化的具体内容,达到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效果。  

    自有人始,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一直没有停止过。这种不段变化着历史,如同自然界生物的进化一样,每天都在发生着或多或少的变化。社会主义也一样,也必然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社会,只要人类存在,这种变化就将一直持续下去。我们应该根据当前的社会、产业发展状况,制定有利于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政策,循序渐进地发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将在全球范围内终结人类5000多年来私有制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共产主义运动,不是通过几个伟人、几个步骤就可以达到的。而是需要通过未来出现众多马克思列宁毛泽东式伟人的努力、全球几十亿计的群众参与、多得数不清的一连串阶段性发展才能达到的。  

       

5: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消灭私有制。即消灭生产资料的私有占有制,扩大消费资料的个人所有制。  

提高劳动者科学文化素质,实现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转化,是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  

   

6:社会主义,人的信仰、道德观念  

    如同弱肉强食是保证动物界生态平衡的自然法则一样,天理良心的道德规范是保证人类社会存在的自然法则。天理良心的道德规范是人性社会存在的前提,失去天理良心的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无差别,必将崩溃消亡,被人性的文明所取代。  

在封建、资本主义社会,形形色色的宗教、神秘主义,适应了封建、资本主义的需要,用虚幻的欺骗、对神的寄托、因果轮回报复来填补剥削阶级造成的巨大道德真空。封建主、资产阶级虚幻的神做的救命稻草上系着时刻面临崩溃的社会道德体系。谎言与欺骗成了维系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必须品,一旦谎言被无情的现实戳穿,整个剥削制度下的社会道德伦理丧失殆尽,革命随之蜂涌而起,接着又树立了一个新的皇帝,使用改进了的欺骗手段来忽悠人们。这就是以往历史的一切。以往的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消灭社会的不公正,相反,却大大提高了忽悠的水平和掩蔽、欺骗性。  

而在提倡消灭剥削的社会主义,唯物主义者不再需要任何神仙皇帝和各种各样虚幻的东西来抚慰自己,唯物主义者不接受任何精神虚幻剂的影响,唯物主义者不需要把精神寄托在虚假的东西以寻求所谓的信仰支撑点,唯物主义者不需要造一个黄皮肤的神或者白皮肤的神来看管自己与别人。唯物主义者用现实的、实实在在的东西取代所有的一切。“无神论者无底线”的谎言被彻底推翻了。唯物主义者的唯物观不是阻碍了天理良心,而是让天理良心获得了现实的条件,大放光芒。  

博爱、仁慈、互助、分享,由资本提出带有强烈掩蔽性欺骗性、从来就没有兑现过的道德空头支票在社会主义社会获得了现实实现的条件,枝繁叶茂地生长在现实的土壤上,现实意义上实实在在实现了博爱、仁慈、互助、分享等道德规范。  

   

7: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资本主义  

人的一对矛盾着的基本特征就是:自我与社会性。这是在每个人身上表现出来的既对立又统一的一对基本矛盾。这对矛盾在历史的每个阶段外化为社会中的种种矛盾。  

在一段很长的时间里面,社会主义社会依旧存在剥削、阶级、阶级分化的趋势。这种被看管的资本主义尾巴暂时无法被超越其效益、新的经济形式所取代,被保留了下来。生产力的发展,逐个割去了资本主义尾巴。针对具体的情况,这个过程或长或短,几年、10几年或者几10年甚至上百年。  

    社会主义社会里面的资本主义,在一段很长的时期,将会一直存在。这个不仅体现在经济上还存在私有制,而且还体现在人们的思维习惯上,资本主义的东西简直就是无孔不入,渗透到了每个人、社会机体的每一根神经、每一个细胞里。  

    需要积极培养社会主义的一切方面,但不能靠命令式的行政手段来消灭这些东西。而只能在人民民主的社会形式下,让各种文化在实践中进行的对比、比较,通过社会实践来判别,而不是强迫人们去接受。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做出行政命令,也必须是谨慎小心的。  

    对社会主义里资本的消灭,主要用经济的手段去消灭,而不是简单地枪毙资本家了事。经济的手段就是在私人企业与公有制企业在平等市场环境下,公有制企业的效益好过了私人企业,在价格优势上迫使私人企业经营不下去了。  

   

8:公有制、计划经济与私有制、市场经济的势不两立  

公有制经济决定社会主义实质内容,与私有制势不两立。但是由于社会的每个产业的发展水平与社会化程度不一致,导致不可能社会全部实现公有制。公有制与私有制必定会长期共存,在社会化程度、发展水平较高的生产资料产业,实现公有制,而在发展社会化程度较低的消费品产业,实现私有制。公有制经济体不以赚钱为目的,旨在为社会提供基础服务。  

公有制最低的要求必须保证投入与效益的持平,效益的评价不仅仅是指金钱的收益,更多时候是指环境改善或者劳动者劳动素质的培养。  

   

9:价值的二次分配对私有制进行必要限制  

    价值量,只有通过广泛的市场交换才能确定下来。所以在社会主义社会一段很长的时间内必定存在着相当规模的市场经济,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仍然长期存在。但是市场经济导致的投机倒把、不劳而获现象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遏止必定造成社会的不公正,因此必须第一步用市场经济的形式来确定每个人的劳动价值,第二步用计划调控的方式回收投机倒把、不劳而获的利润。打击限制非劳动所得,鼓励劳动。  

通过政府税收等调控方式实现社会财富的再集中、再分配。实际上是对价值即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再次评估。第二次是计划评估具体劳动价值。第一次是客观存在的市场评估具体劳动价值,第二次可以看成是人为校正价值,校正具体劳动的价值取向。这个过程用卢麒元的话讲就是“通过公共财政对于低收入国民进行合理的转移支付,确保每一个国民拥有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和平等机会。”  

   

业已找到解决中国以及人类问题的钥匙    

第二篇    

揭示抽象劳动时间的价值规律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内在逻辑,是存在社会中的客观规律,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存在。对经济生活起决定性的支配作用。    

一,国际共运受挫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困难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苏联、东欧各国以及中国等国家在典型的公有计划经济运作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在价值判断标准被人为规定,而不是让广泛的市场交换来确认价值。这样,实质上就是实行了唯心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前的工分制,在小范围内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表决谁干得多谁干得少,实质上也是违反了价值判断标准,价值,只有在广泛的交换中才能得到衡量。而过去,却是用行政指令来确定。这样靠指令确定的价值与实际情况往往不符合。如此,违背了产品交换的内在逻辑性建立在价值人为规定基础上的典型公有计划经济就必然崩溃。    

     

二,产品价值的客观性将一直存在,社会要按照其内在逻辑运行,广泛的市场交换是确定价值的唯一方法    

    产品作为凝结了人类抽象劳动时间的价值将一直存在,不论是什么形式的制度下,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还是共产主义社会。只要产品要进行交换,那么产品的内在价值就必然体现出来。因为产品的交换,实际上是劳动的交换,而如何去比较不同种类的劳动,只有把它们划为同一个量纲即无差别的人类抽象劳动时间,如此,才能在    

量上进行比较,确定价值量的大小。这种内在逻辑的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在经典公有制的行政指令下也无法抹杀其客观性,只不过此时人为地歪曲了,把低价值的劳动和高价值的劳动强行等同起来,人为地制造了不公正,打击了高价值的劳动创造者。经济崩溃必然到来。    

产品交换意味着劳动交换,劳动交换必然要求解决劳动比较的问题,这种内在逻辑的客观性,任何时代任何人都无法抹杀。这种深深存在于人类社会的内在逻辑,如同地球自转造成白天黑夜交替的客观性一样,是那么简单而清晰。但是即使是地球自转导致白天黑夜交替这么一个简单的道理,而历史上,人类几千年来都不曾弄清楚过。和这种情况极其类似,马克思发现的价值规律即商品凝结着人类抽象劳动时间这么一个事实,一百多年来却一直被忽视了。以圣徒般满腔热情设计的经典公有计划经济体系,最后却举步维艰,这不能归结为人太自私。在大公无私伟大高尚的旗号下,剥夺高价值劳动者高价值与低价值差的的那部分劳动果实,这种行为,与剥削有什么区别?造成新的不公正,必然让人不思进取。大公无私伟大高尚,实际上应该是人对他人社会的友善行为和情怀,而不是在平常情况下要拿自己的劳动无故给予别人或社会。    

经典的公有计划经济无法确定价值,只有通过广泛社会化的商品交换才能确定价值。无论过去还是将来,这是唯一的方法。    

     

三,被严格监管调控的市场经济才能更加真实、公正反映价值,实施税收调节对价值进行二次评估是最重要的行政干预手段。    

绝对理想的自由市场,能够完全反映真实价值的市场,在现在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真实的市场,往往充满着恶意操作、投机倒把、垄断等,这些通过特权、资源技术垄断获取的利润,不但不能公正反映价值,反而回阻碍产业的进步。这个时候就需要行政干预了。    

政府最重要的行政干预手段就是实施税收调节对价值进行二次评估。    

     

四,以税收作为价值调节手段的市场经济包含了计划经济的要素,这种经济方式不再是经典的市场也不再是经典的计划,而是一种新型的公有制模式。税收要适应扩大化再生产的需要。    

     

五,不可完全废除经典公有制,丰富的经济形式体现了实际的需要。但是共同点就是无论是私人企业还是公有企业,都在严格的监管与调控之下。    

     

六,将人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实现简单劳动向复杂劳动的转变是社会的进步根本标志。    

有什么看法或补充之处请与我联系:[email protected]  QQ:378693108    

     

业已找到解决中国以及人类问题的钥匙    

第一篇    

     

为全人类自由、民主与个性解放而奋斗!    

一,基本思路    

在全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之所以出现目前的困难局面,最根本的原因是苏联、东欧各国以及中国等国家在典型的公有制遭遇到了巨大的阻碍。在价值判断标准被人为规定,而不是让广泛的市场交换来确认价值。这样,实质上就是实行了唯心的价值判断标准。以前的工分制,在小范围内通过投票表决的方式表决谁干得多谁干得少,实质上也是违反了价值判断标准的,价值,只有在广泛的交换中才能得到衡量。价值,实质上就是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时间。这就是对价值最准确最深刻的判断。    

到目前为止,回顾人类一切已经尝试过的经济形式或者能够想象到的经济形式,只有通过广泛的市场交换才能体现出物品的价值所在,实质是体现劳动的价值所在,即劳动量的多少。    

公有制,实质上就是让生产资料公有,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必须有一个实际的人或者组织来代表所有人来管理生产资料。这样问题就来了,用什么样的人、什么样的组织来管理生产资料呢?生产资料是用来进行社会生产的,如何去评价管理者的劳动价值,如果靠行政指令和认为的规定来强行推行,必定违背了劳动价值判断标准。所以最终价值必定要通过广泛的交换来确定。    

这样,在社会主义,价值的判断标准依旧需要通过市场广泛交换行为来确认。通过人为的规定强制执行必然违反了价值规律。    

生产资料管理者,只有两个来源,一个是政府指派,二是经济社会自由联合体的管理组织者。如果通过政府指派,首要前提是需要一个无所不能的政府,政府绝对英明,能够在全国或者全球物到适合的人才担任此职,在广度上政府能够保证为上百万计的大大小小经济实体选拔到合适的人才。无论如何严格的监督,由于生产资料不是管理者本人的,所以首先就造成了利益脱节的前提。在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把生产资料占为私有,形成实质上的官僚资本,社会主义变成最腐朽、最没落的官僚资本主义。在习惯势力无所不在的今天,要通过思想批评教育达到是绝对行不通的。所以管理者必定是经济社会自由联合体管理组织者。为什么要这样称呼,有人就要问了,不就是资本家的代名词吗?    

政府的职能。不再是生产资料的直接管理者与参与者,而是社会财富的重新分配者。每年每个公民、每个经济实体都必须详细公布自己的财产情况,政府通过税收的方式剥夺超高收入者的部分财产,把这部分财产集中起来作为社会财富进行福利改善与社会基础设施建设。这样使穷人的生存得到最基本的保障,生产资料管理者的劳动也得到认可。削弱资本家的剥削,使资本家变为普通的生产资料管理者,当然如果他们要想生活好些,必须付出自己的劳动,首先让市场承认他的劳动,然后让政府对他的劳动性质进行评估。如果他的劳动的确大大增加了社会物质财富,或者是一项很好的科学发明,政府可以通过减少财产税甚至免税的方式对他的劳动价值进行肯定。如果是通过投机倒把或者只是对资源的占有,    

则通过课以重税对他的劳动价值进行削减。这样,就实现了具有实际功效的公有制。而以前的资本企业则变成实实在在的自由人经济联合体,实现了社会主义全体公民的个人所有制。实现实实在在的按劳分配。    

现在有人又会问了,这不是美国或者西欧洲等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政策吗?    

可以肯定地讲,是吸收了美国或者西欧等资本主义国家的政策。但是不要忘记,社会主义,绝对不是空中楼阁。社会主义必须是建立在坚实土壤上的可靠制度。建设社会主义,不仅要批判吸收继承资本主义一切文明,而且还要批判吸收以往一切社会文明来建设坚强牢固的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由于其内在的危机,不得不调整其内部生产关系,资本主义在不间断的调整其内部生产关系过程中,其资本主义的性质在量上也得到改变,通过计划的方式来调控社会财富的方式已经实实在在表现了共产主义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萌芽。    

这样有人又要问了,那么新型公有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计划经济制度有什么区别呢?    

区别就在于国家政权的性质与目标的不同,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国家,目的是消灭阶级剥削。而资本主义国家政权依旧是资产阶级专政。这样,在进行价值重新评估、财富再分配的力度、深度、广度方面将与资本主义国家具有质的不同。在意识形态方面,将具有马列主义互助的国际主义精神,而不是资本主义的国际丛林法则。    

归纳起来,那就是三条:    

1:价值即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必须通过广泛市场交换来实现。第一次是用市场评估具体劳动价值。    

2:通过政府税收等调控方式实现社会财富的再集中、再分配。实际上是对价值即毫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再次评估。第二次是计划评估具体劳动价值。第一次是客观存在的市场评估具体劳动价值,第二次可以看成是人为校正价值,校正具体劳动的价值取向。    

3:一切政策都必须从最惠化复杂劳动、最大化生产率、最大化劳动产出出发。尽量把人从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解放出来的人可以进行再学习,提高劳动素质质量。实现劳动从简单到复杂的转化。    

     

二,实行全体公民的财产申报和全面公开政府行为是新型公有制的基础前提    

在实行新型公有制之前,必须首先实现全体公民的财产申报制,特别是富人与官员的财产必须公开化。这是必要前提。中央政府是一切政策的源头,所以必须先从中央官员开始实行财产公开化,接受人民监督。一方面要推行新型公有制,另一方面要彻底落实财产公开化,而且后者是基本前提。否则实行新型公有制必将带来更大的腐败,必将是少数官僚榨取多数人财富的工具。    

法律的制定人、制定过程、制定内容必须公开接受全体公民的质疑监督。政府每一个文件的制订、批准、实行,都必须公开其相关人,政府对内对外的会议、合作协议、制订的条约都必须公开。政府除了确实需要保密的国家安全行为外的一切行为都必须公开接受人民的质疑、监督。人民代表、人民代表大会的每一个文件、每一个决议都必须公布公开接受全体人民的质疑监督。新闻舆论必须脱离任何行政干预,必须彻底自由。网络上的评论、留言一律不容许删除。任何人在互联网上都可以表达自己的任何观点,故意诽谤、侮辱者给予追究彻底调查,一旦构成诽谤、侮辱事实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罚!对于故意在政策上造成公众损失搞损公肥私或者肥某些利益集团的官员必须按照情节轻重追纠其责任。    

     

三,对劳动价值的评估标准    

对劳动价值的判断标准,从优到劣或者从复杂到简单排列,粗略来讲,由于科技与科学知识具有强大的社会效能,科技劳动必须是最优的价值,应该在这方面减少免除甚至进行财政扶持。其次是管理劳动,然后是商业流通管理劳动,然后是投机倒把和资源消耗资源的管理劳动。至于具体雇佣劳动价值的判断,则交给各个经济实体自己去裁决。优秀的劳动应该给予鼓励、奖励,低劣的劳动则应该给予限制,对于以环境为代价的则更应该给予限制。这些都通过税收和再分配来解决。    

     

四,财富集中起来后如何进行再分配。    

第一必须保障每一个公民的生存权,对于极其贫困的人,必须给他提供免费的吃穿住行与医疗。    

第二保障每一个公民受教育权利。保证最贫困人可以受到免费的大学教育。    

第三出于优先发展科技的需要,在科技上给予政策补贴,吸收国内国外的科技人才,给予丰厚的物质条件,在社会形成羡慕科学家,尊重科学的风气。对于高科技行业进行大力的政策扶持。优先大力发展能源、化工、微电子行业。    

第四,如果可以,最好提供全面免费的教育。包括大学教育和终身职业教育。以提高劳动者的劳动素质。    

     

 五,农村土地问题    

对于农村,根据每个地方的特点,从最大化产出与最大化生产率出发,可以继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可以搞机械化大生产,也可以搞合作社或者大锅饭方式。如果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则土地的面积*肥力的和必须按照每个家庭在农村的实际劳动人口动态分配,以防止出现新地主阶层。    

     

六,真理的标准问题    

衡量真理只有两点,一是看它能否通过实践的检验,二是看它具有自洽性没有,就是能否在逻辑上自圆其说,这样就不会堕落成纯粹的经验论。自然科学需要对物质世界的观察和实验才能考察一个科学理论是否正确,自然科学的每一论点都必然和其理论体系通过逻辑关系融合到一起,在逻辑上自然科学理论体系要求具有自洽性。体现了自然科学理论的高度协同性。自然界纯粹的孤立现象和孤立点是不存在的,每一现象必然通过逻辑关系和其它对象深刻地关联着。在社会领域也一样。所以在提出一个观点的时候一定要确定观点的逻辑推导和延伸正确。      

     

七,“新公有制探索小组”介绍    

“新公有制探索委员会”目前成员为我一个人,“新公有制开放项目”目前由我一人进行,想加入者可以与我联系,欢迎加入“新公有制开放项目”,让我们共同为全人类自由、民主与个性解放而奋斗!    

   以后的工作将要从理论严谨性、现实可操作性、现实数理运算经济模型等方面对“新公有制开放项目”做完善。    

在提出理论的时候不忘记现实可操作性,在实际操作的时候不忘记偏离理论。这个将是我们奉行的准则。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