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左翼经略网刊第003期 经略网刊第003期发布

火烧 2011-04-18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本期经略网刊聚焦日本地震对东亚及世界经济的影响,探讨中日关系、核能安全及区域格局变化,分析日本灾后表现与未来战略走向。

经略网刊第003期发布

本期下载地址:

http://www.aetas.cn/file/经略网刊第003期.pdf





                           刊首语

  

2011年3月11日发生的东日本大地震及海啸,不仅吞噬了数万生命,对日本东北一带城镇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更引发旷日持久、拖而不决的福岛核泄漏。震荡之中,一个真实的日本呈现在世人面前。一时间,全球瞩目,议论纷纷。地震初起之时,国人的反应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不少论争因之而起,在在彰显这个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国的纠结。时至今日,情绪宣泄已尽,值得我们用心,同时考验我们识见的,乃是震灾在战略层面对日本、东亚和世界的影响。


同治十一年五月,李鸿章在《复议制造轮船未可裁撤折》中,将大清帝国被欧洲诸国强行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称为“三千余年一大变局”。以东亚格局而论,日本崛起和中国衰落同样是前所未有的巨变。日本虽遭黑船叩关,却以明治维新奋发自强,先于甲午击败中国,后于甲辰力压俄国,一跃而为远东之霸主,黄种之翘楚,以至野心膨胀,打着东亚共荣的旗号,北掠南侵。二战后,日本虽受美国掌控,仍能卧薪尝胆,成就经济奇迹,一度以“雁行模式”领导东亚经济。直到最近,东亚的头把交椅才因中国的强势复兴物归原主:2010年,中国GDP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对此,日本舆论叹羡之中又夹杂几分担忧:两国之间夙怨尚未消解,又因钓鱼岛之争剑拔弩张。眼见传统亚洲秩序有复归之势,日本夹在中美两大国之间,何去何从?


前所未有的大地震恰在此时发生。日本在精神和物质层面遭受的双重打击,显然远远超过GDP数字变化的扰动。我们认为,针对这个大事件,应当有由近及远、由具体入宏大的三层探讨。其一,日本各界在震后有何表现,优劣何在,发展趋势如何;其二,震灾对东亚和世界经济运行有何冲击;其三,震灾及其后遗症,会对中长期东亚格局的变化产生怎样的影响。就前两点,各界的议论已经相当丰富,但关于第三点的探讨还寥寥无几。马克·伦纳德在《中国想什么》一书中,将中国与欧盟、美国并列为未来世界三大构建者。于此三者之中,中国更多地是作为现行国际秩序的挑战者和改变者而存在。尽管这种改变首先在非洲得到彰显,但意义最为重大的一步,毫无疑问必须落实在东亚。在中国安身立命的东亚,互信、合作、繁荣的主要障碍,乃是美国至今竭力维持的冷战布局,而日本,又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因此,有识者当以“预则立,不预则废”的精神,由大地震出发,大胆展望未来东亚,小心论证中国方略。本期推出的日本地震专题,便是一个抛砖引玉的尝试。

  

本期执行主编:萧武  南渝霜华
  


卷首语


【专题】
南渝霜华:震灾救援与中日关系的未来
贾晋京:日本地震将如何影响全球能源格局?
刘夙:和日本地震相关的几个科学问题
史志强:日本地震到底震出了什么


【战略】
佩里·安德森:卢拉的巴西

核燃料交换:桑巴舞者的华彩演出

日本核力量展望

值得警惕的日式学者外交

“亲伊斯兰中华”?——印尼的悄然变化



【读评】
中企海外投资需注意政治风险

种业新政,意在沛公

郑本经:两种民族主义——兼论程映虹《当代中国的种族主义言说》

郑渝川:香港自由市场的真相


【国际】
烝民:南亚恐爆发全面危机

竹居翁:利比亚正在发生什么?
江城孤舟:再谈利比亚的军政体制与内战的关系
纪武:意大利,一个不情愿的统一体


【时评】
单奉哲:改革新共识,新改革共识抑或其他?
东民:金融风暴、巴东刺官案及儒教
刘晨光:微博之乱


【专栏】
子班:圣人与中和



【研究】
孙彩红  余斌:对中国中央集权现实重要性的再认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