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雷锋日记到韩峰日记
从雷锋日记到韩峰日记
李锡中
日记,是个人的隐私,由于种种原因展示出来的有代表性的日记,就成了时代风气的缩影。
今天是 3月5日 ,又想起了雷锋。雷锋,一个普通的解放军战士,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光辉楷模。毛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在全国掀起了学习雷锋的热潮。雷锋精神影响了甚至几代人。毛主席号召向雷锋同志学习什么呢?毛主席说:“学雷锋不是学他哪一两件先进事迹,也不是学他某一方面的优点,而是要学习他的好思想、好作风、好品德;学习他长期一贯地做好事,而不做坏事;学习他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雷锋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的一生是光辉璀璨的,他的精神长存。
雷锋有两个爱好,写日记和照相。雷锋把自己的思想言行记录日记中,进行自省、自检和纠正。如 1959年8月26日 写道:“对各种学习任务能认真完成;自觉较好,每天早晨学习一小时,晚上总是要自学到深夜10至11点钟。早晨坚持做早操,没有违犯过纪律,都能按规定去做。”在 1961年10月2日 则作了自我批评:“我做事,老好一个人去干,不爱叫别人,生怕人家不高兴……今天,连长找我谈话,他说,火车头的力量很大,如果脱离了车厢,就起不到什么作用……连长的话给了我很大的教育和启发,使我懂得了一个人只有和集体结合在一起才能有力量。”
从雷锋的日记中,我们可以读到他的伟大共产主义坚定信仰,爱祖国、爱人民、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无比忠诚,刻苦学习、钻研的钉子精神,团结友爱、助人为乐的高尚情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宝贵品质,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爱岗敬业作风,这些都体现了毛主席所肯定赞扬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这种精神是中国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获得解放后展现的崭新风貌,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在雷锋精神的鼓舞下,全国人民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新的社会文明,建立了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人关系,以及不谋私利、无私奉献、奋发向上的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风气。
后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很多人将党的政策理解偏了,以为搞经济建设就是片面抓钱,加上国外的腐朽堕落的垃圾文化涌入,搞乱了人们的思想,社会风气大变,许多人以剥夺他人损公肥私为荣,为了金钱不择手段,甚至敲诈自己的救命恩人和帮助自己的人。雷锋也成了许多人嘲笑和恶搞的对象。
在学习雷锋纪念日前夕,网上忽然爆出了韩峰日记。一个以第一人称日记体裁形式反映某地烟草系统官员疑似受贿、发生不正当男女关系等情况的帖子在网上广为传播,网友戏称“很黄很腐败”,不亚于一部新的官场现形记。这个烟草局的官员也有写日记的习惯,也在日记中展现了内心世界。韩峰日记给人们展示了一个官员的日常活动:吃喝、收钱、玩女人(韩局长自己用的就是“玩”字,比如“还固定地和谭××玩,还有个莫×待玩”)。
日记传出,并未引起网民的极大愤慨,相反有人表示宽容甚至赞赏,说韩峰“不是大奸大恶之徒”、“工作能力,有业绩”、能“成功地维持”情妇与幸福家庭之间的关系、“会重装电脑,会玩数码相机”、“收受好处在他看来是正常的,数额看起来也不大”。这真证明了一句话“腐败成为常态”,说明韩峰这样的官员不在少数。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让一个公务员如此以肯定的方式记录自己的钱、色、权?才能让官员为自己如此的行为洋洋得意?什么样的社会培养出了这群寡廉鲜耻的领导干部呢?
雷锋、韩峰,都是公权系统中的人,都折射了时代的社会风貌。雷锋日记反映了毛泽东时代的社会道德观念,韩峰日记反映了当今某些官员的道德常态。从雷锋日记到韩峰日记,反映出来新中国六十年的社会价值观的变化走向,这种日记的变化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我们的经济发展了、社会进步了,但这种社会生活是我们理想的追求吗?人活着的目的是什么?我们的社会要向什么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