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围魏救赵”——美国围堵中国新战法

火烧 2011-04-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分析美国通过石油武器和地缘战略对中国的围堵,重点提及伊朗、中东及周边国家的能源控制,揭示美国以‘围魏救赵’方式制约中国发展的新策略。

   

   

   

中国军人戴旭发明了美国对中国的C型包围圈,说的是美国一直围绕在中国的周边,从阿富汗到印度,从越南到新加坡,从到印尼到菲律宾,从日本到韩国等国家,构筑着对中国的包围圈。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想把中国限制在第一岛链内。

   

然而随着中国国力的逐步强大,这个所谓的包围圈越来越脆弱。中国西北部有俄罗斯及中亚的上海合作组织,阿富汗素来与中国友好;中国西南部有巴基斯坦和缅甸,属于中国势力范围;中国南部有老挝、泰国、柬埔寨,不敢得罪中国;中国北部和东北部有俄罗斯、朝鲜,为了共同利益可以形成对付美国的结盟。因此美国心中十分清楚,只要中国愿意,可以随时打破这个包围圈。美国在东亚包围中国的核心是日本,但是日本自地震和海啸以来,在未来几年内,日本国力将大大衰退,无法与中国抗衡。

   

为了制约中国的发展,美国现在发现了一个更好的办法,这就是以石油为武器来给中国制造麻烦。中国经济正处于高速增长期,关键时候只要把中国需要的石油掐住,就断掉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血液。为此美国正在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围堵中国。目前世界上主要的石油产地在中东海湾地区、非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因此,这些出产石油的地区是美国关注和干涉的重点地区的。

   

中东的阿拉伯国家因出产石油,正应验了那句古话“个个富得流油”。但是中东国家大部分与美国友好,虽然与中国也是友好国家,但是美国暂时还不便于干涉。只有位于波斯湾的伊朗与美国是“二饼砸八万——斜不对眼”,并且伊朗也是给中国石油的重要供应国,中国在伊朗油田还有大量投资,因此通过石油资源来遏制中国,伊朗必定是美国下一个主要对付目标。

   

这次美国在利比亚支持其国内的反对派武装叛乱,一方面是想推翻卡扎菲政权,另一方面也是考虑到中国在利比亚有大量的能源和建筑投资,美国方面认为:中国在利比亚东部叛乱地区有50个大型投资项目。况且卡扎菲当初还阻挠美军非洲司令部在非洲驻扎,拒不加入该机构,美国当然迫切需要卡扎菲下台。苏丹的石油也是供应中国,因此苏丹被西方国家肢解为南北两部分。中国在安哥拉和赞比亚也有巨额投资,安哥拉盛产石油,赞比亚则盛产铜矿石,这两个国家向中国运送原料资源都需要通过印度洋。伊朗电视台新闻网站4月16日报道说:美国对中国做的事情,在历史上就曾发生过。上世纪40年代初,美英两国曾经切断了日本的石油、橡胶和矿石的来源,从产地到运输。现在美英两国正对中国如法炮制。

   

南美洲的巴西,其附近的近海据说发现了有史以来最大的油田。罗塞夫总统参加中国博鳌论坛期间,两国领导人一定会谈到能源及其他矿产资源的合作。3月份美国总统奥巴马迫不及待的访问巴西就能说明问题,奥巴马在和罗塞夫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正在建立一种新的能源对话机制,我已经告诉她美国希望成为巴西的一个重要客户,这对我们两国来说是双赢的重要之举。

   

中国从海湾地区进口石油必须通过霍尔木兹海峡,那里有美国的第五舰队,是当地的警察;第五舰队还部署于红海的门户——曼德海峡,那里是苏丹石油进入印度洋的主要通道。美国第七舰队则巡逻并扼守于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那里是向中国运输石油的咽喉要道。

   

毫无疑问,美国认为与中国围绕石油、矿石及其他稀有资源展开战略性竞争,就是一种“围魏救赵”式的手段,是今后对付中国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人们有理由相信:美英和平时期在原料产地排挤中国,一旦因台海、南海局势有变,中美如果成为敌对国家的话,美国就可以利用其强大的海军立刻切断中国的石油和铁矿石供应线。美国还能够动员其伙伴国对中国进行所谓制裁,阻止世界上其他国家与中国做生意,封锁中国工业产品出口。因此如何破解美国对付中国的“围魏救赵”,也将是未来中国在国际地缘政治中所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