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残专家陈志武原来不是中国人
黑居易:陈志武原来不是中国人
年年都关键,月月都攻坚,天天都转型,中国经济发展可谓日新月异。辞旧迎新时刻,工作总结不外乎那些套话,陈志武教授也忙里偷闲,推出新作《陈志武说中国》,试图给中国经济把脉,解读中国改革开放的奇迹的真实原因。这本书应该根据媒体采访陈志武的访谈文字辑录而成的,观点过于零碎不成系统,但也不乏一些可圈可点之处。比如,作者表达了对国进民退和无故征税的担忧,可谓切中当前时弊,不无现实意义。然而,遗憾的是,陈志武误入歧途不自知。
作者在自序《中国是世界进程的一部分》,首先祭出哈佛大学福山教授的《历史的终结》的大旗,认为:“这些成就与其说是强制力配置资源的结果,是中国特色的奇迹,还不如说是自由市场、普世人性战胜权力管制的结果,是全球化力量的具体表现。也就是说,中国过去30年的成就佐证了自由选择和市场化会带来繁荣,并且这一结论跟人种、肤色、文化传统无关。”此外,他还不遗余力地美化、渲染全球化带给中国的红利:“过去30年的发展与其说是中国的奇迹,还不如说是世界带来的奇迹。如果靠模仿也能给中国带来奇迹,那恰恰说明西方过去500年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所建立的世界秩序的厉害。”
这种陈词滥调,让我感到无比惊讶。如果中国的经济成就是自由市场、普世价值的胜利,并且与人种等无关,为什么这种胜利没有发生在非洲?实际上,中国工人每年在生产线上奉献出四万根手指,这种新闻常见诸报端。中国人的勤劳与血汗,不是经济奇迹的可有可无的幕布,而是走向成功的实实在在的基石。作为一个榜上有名的全球经济学家,怎能如此避重就轻呢?
再说,这个世界上何曾有过真正的自由市场和普世价值?著名学者摩罗在《中国站起来》中明言:自由市场、自由贸易的真相就是抢劫、枪炮和霸权,“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联合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所做的头两笔生意都是抢劫”。所谓的自由市场,不过是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丛林法则罢了,全看美国人的心情和需要,哪有什么对等待遇?美国需要进入中国市场,天天鼓噪着要中国开放;美国需要确保本土市场稳定的时候,就进行反倾销调查,调查中国的袜子、皮鞋如何冲击他们的飞机、军舰;美国执意要带头搞贸易保护主义,就不顾任何国家的反对,授意立法机构将正常的商业并购拒之门外。
可是陈志武始终坚信:“维系全球贸易秩序和产权秩序靠的是规则,而不是靠枪炮无力”。也许,作者吃西方自由市场的迷魂药吃多了,很傻很天真实在难免。此外,一种GDP崇拜的病毒也侵入了他的脑细胞。他所说的中国经济奇迹原来就是“从1978年到1998年之内的短短20年间,中国人均GDP翻了两倍多。”GDP天天涨,百姓生活质量却每况愈下,这样的GDP不要也罢,老百姓提起GDP就有气,只有经济学家还宝里宝气地吹嘘,岂不可笑?
其实最可笑的是作者的无知。陈教授根本就不沾中国的地气,不了解中国国情,却喜欢拿着美国的一套经济学说拼命套在中国头上。我想,依靠这些洋理论、花架子来治理中国经济,恐怕是弹棉花不得要领,让人如坠云里雾里。漂亮话,谁都会说,可是夸钟无艳为美女,赞阿西莫多为帅哥,便是自讨没趣。
陈教授在书中说,改革其实就是把以前方方面面规定人们不能做事的束缚揭开,让人们追求美好的愿望按照更自然的方式。可是举例起来太外行,太离谱。他说:“以前有很多为了分一套房子就勉强结婚的人。现在想一下,有了住房市场自由化以后,用不着为了分一套房子而随便跟一个人结婚。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大学刚刚毕业、研究生刚刚毕业就买了自己的房子,有了房子以后再去找女朋友或者是男朋友。”先抑后扬的主观意图太明显,我也不与陈教授计较了。可是,您没听说“毕业等于失业”的传说吗?您没听说“不买房不结婚”的爱情悲剧吗?您没听说“八成中国家庭都买不起房”的官方统计数据吗?“上不起学、买不起房、看不起病”已经成为压在老百姓身上的新三座大山。我想,80后可没有陈教授那样的闲情逸致,只会哀叹何不早生30年,“曾经,有一套分的房子放在我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我才后悔莫及,人世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
再如,举例说明中国30年发展的贡献问题时,陈教授不假思索地捧起了中石油的臭脚。他说:“中石油一家公司一年(2007年)的利润就将近2000亿元人民币,营业额超过8000亿,对中国GDP贡献一万亿以上。”如果想哄政府开心,找什么例子不好,非得扶起阿斗来表扬。在中国有太多上市公司在国内是铁骨铮铮的铁公鸡,从来不分红,中石油首当其冲;在中国又太多上市公司拼命在国外拼命撒钱,中石油也不甘落后。这样的公司永远只是GDP的贡献者,绝不是中国百姓福祉的贡献者。我想,陈教授拍马屁拍到了马蹄上,恐怕上下都不讨巧吧。
其实,这种让人哭笑不得的例子在书中比比皆是,犹如家常便饭。以至于我在想,这本书的作者到底是不是中国人。我仔细看看了书的封面,赫然写着“陈志武”三个字,一个十分标准的中国人名。现在流行在人名前加上某某国籍,比如说【美】、【英】等,仿佛有了外国籍就有了金刚罩,显得金光闪闪了。所以,只要作者名字前面不加上某某国籍,就应该是中国人才对,否则就不符合出版的相关规定了。可是,这本书的前勒口赫然写着:“陈志武,美国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经济学教授,中国金融博物馆首席顾问,最具影响力的华人经济学家之一。”原来,陈志武不是中国人。原来,陈志武是来给中国人“指点迷津”的。
黑居易 2010.2.22 记
http://blog.sina.com.cn/heijuyi2008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