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明、家风、家训。

火烧 2014-06-25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核心价值观与中华文明、家风家训的关系,强调文化价值观的历史形成与现代继承,倡导符合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与道德修养。

  “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价值观,是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文化价值观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人都要吃饭,但是西方吃面包,牛奶,用刀叉;而我们中国用筷子,吃米饭、面条;西人吃饭是分餐,各人吃各人的,中国人是大家坐在一起吃,团团圆圆;西方人心中有他们的上帝,而中国人是对鬼神远而敬之;中国人讲亲亲相隐、胳膊不能向外拐。文化价值观是历史形成的,作为中国人、中国的文化价值观深深的烙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

  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其文化价值观、跨度很大。有其精华极其优秀的部分,但长期的封建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也给我们留下许多糟粕。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新的大工业时代、我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民主社会,要求我们摆脱封建意识的枷锁,呼唤现代公民意识,这就是我们《核心价值观》的存在基础。

  "核心价值观”,是一种文化价值观, 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应该是对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价值观的继承与升华。是中华文明价值观的核心。她不能与中华文明价值观分离。

  就文化价值观来说:由于世界上不论在物质文化上还是精神意识文化上都是是极其丰富的、多样化的,它有漫长的时间,辽阔的空间。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间都会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从来就没有一个所谓的普世价值。

  各国的文化价值观来自于自己的历史文化,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个不断融合的历史。是在战争与和平中、一个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不断壮大发展的历史。各部落、部族不断的融合到中华文明之中。

  在这种历史背景之下,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表现的是特别宽容,是以德怀柔、融合别人。我们中国从历史上来说就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信仰自由。不存在宗教歧视与敌对。

  而西方则不然,这就是我们与西方的根本差别。

  然而,我国也有一个长期的封建时代与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他们在我们民族的身上也打下了封建宗法意识与媚外崇洋的毛病。现在我们已经走向现代大工业时代,我们的文化价值观必然要有一个继承与发扬的问题,要有一个铲除封建宗法意识与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继承中华文明的精华的、建立起符合现代社会的公民意识的问题。这就是“核心价值观”的真谛。

  中国的封建社会是以家族为核心的。家谱、家训都是为了家族的发展与传承的。但家风家训确实也是关系到现代社会每个人的道德修养。所谓三岁看七岁、七岁看到老。家风家训对成长以后的人品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实现良好的家风。我们现代提倡的家训、家风要与封建意识作彻底的决裂,应该体在既符合现代文明社会又有着中华文明传统的价值观上。

  我家的家训是:不抽烟、不酗酒、不说谎话;勤劳俭朴、不过生日、不给压岁钱;爱国、自立、自强。

  中华文明有精华也有糟粕,精华主要来自于劳动人民,糟粕来自于封建统治者。

  在中国、铺张浪费与勤劳俭朴并存。勤劳俭朴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这是指劳动人民。在中国占90%的劳动人民过着极其艰苦的生活,大多数人连基本的温饱也实现不了,过着半饥饿的日子。勤劳俭朴的品质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形成的。

  然而以儒家思想为生活指导的封建统治者主张的是繁琐的礼教,讲究的是面子、排场。过着是极其铺张浪费的、奢侈腐化的生活。结婚要大办、死人也要大办。互相攀比着比谁会花钱,谁生活 奢侈。现在社会上浪费的太厉害,我们的家风、家训应该让孩子要从小就养成 勤劳俭朴 的好习惯。

  压岁钱表面上给的是孩子,实质上给的是孩子背后的家长,其厚薄也视乎于关系的远近以及投资回报率的预期。这压根就不是在“压岁”,,给的是孩子背后的家长。攀比的是财气。这样的传统真有点俗了。至于那种见了娃直接发个红包的5000元,不是送礼行贿是什么呀?把大人间的交易派在孩子身上了!"

  我就不明白,小孩由大人养着、根本就不需要钱,压岁钱是浪费的根源,给孩子带来的是坏毛病,在社会上已经变成了变相红包。是一种恶性病,这种病的传染大大淡漠了人间的亲情、传统、道德及家庭关系,不仅祸在当代,更将殃及千秋----- "

  ---

  压岁钱就是一种陋习,应该革除。可是国民就是不能醒悟。我17岁就支边新疆,在那里成家立业。我从没有给自己、给孩子过过生日,没有给孩子一分压岁钱。---没有给过别人。也不要别人的压岁钱,不一样和大家处的很好,生活的很好.老不死先生号召大家都不要给孩子压岁钱,也不收压岁钱.革除陋习,要从自己做起.

  2014.6.6整理发布。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