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讨论:关于苏联教科书错误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火烧 2010-10-14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讨论苏联教科书错误对共产主义实现的影响,强调马克思主义原理与自然科学原理的区别,分析苏联社会主义失败原因,倡导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讨论:关于苏联教科书错误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必然性  

   

傅晨光  

   

按语:不久前,就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自然科学的关系问题,与某网友开展了一次观点讨论。因为是理论上的争论,必然就涉及到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与前苏联教科书的不同理解,文中提出了“苏联教科书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是不能推断出共产主义的”的问题。不少网友参加了讨论。  

对于这个讨论,个人十分珍视,认为在苏联解体以后,不仅提出了一个学术界过去没有人“照直说出”的一些根本性的理论问题,对于今天广大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深刻汲取苏联社会主义的教训、坚信共产主义原理和信仰、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等,很有意义。  

现将这次讨论进行整理,在本网站发表。因为没有征求参加讨论的网友的意见,整理中有的网友只有以“某网友”代替,敬请谅解。  

   

原文:按照某同志理解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思想中,一部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但还有一部分人可以永远站在“自然科学原理”之上,是永远不能获得统一的。那么,“自然科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不是永远存在吗?按照某同志理解的这种“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共产主义吗?不能。……苏联社会主义就是在还没有完全懂得马克思主义真谛的条件下被内外资产阶级联合势力绞杀的,思想上,苏联共产党为资产阶级复辟留下了“自然科学”至高无上这个地盘,也是重要的原因。苏联科学界很多科学家就是不相信马克思主义的,实际是资产阶级的。  

   

【迭飞】网友:什么是自然科学原理?自然科学原理同社会科学原理是一样的吗?如果一样,就可以用这个比喻,如果除了一样的一面,还有不一样的一面,就不能简单地套用“像遵循自然科学原理一样遵循马列毛主义原理”。  

一样的一面,据个人看来,就是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客观决定主观,而不是主观决定客观。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还讲究一个主观能动性问题,就是精神变物质,精神转化为物质,假如不讲这一条,就不会有列宁主义的十月革命,也就不会有毛主席的农村建立根据地,由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这都是客观条件具备以后,加上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历史发展的生动例子。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这里有可能会一不是一,可能会是二,也有可能是三。  

所以,个人认为,楼主对的批驳是对的。批驳他的观点,是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讨论研究,否则,革命左派队伍保持你好我好大家都好,这是非常有害的,团结是要讲的,但不能讲无原则的团结。就是伟大导师列宁,看见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论点,也会毫不留情的批驳的。我的意见不一定对,欢迎批评。  

【迭飞】网友:自然科学原理同社会科学原理有一样的一面,也有不一样的一面,我认为,已经说得很清楚了。  

一样的一面,就是实事求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一既是一,又是二,这是普遍适用的,要反映真实,存在决定意识;但社会科学原理,还有一个主观能动性问题,这就是人们自己创造自己历史,意识决定存在,一同时是二。历史发展既是一个自然历史过程,也是一个社会历史过程,比如,一般来说,由资本主义进入社会主义,但也可以在特殊情况下,由封建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甚至由奴隶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这从自然科学进化的原理就说不通,但从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科学理论,即唯物辩证法运用于历史领域的历史唯物主义就说得通,这就说明,自然科学原理同社会科学原理有一样的一面,也有不一样的一面,这个不一样的一面,说到底,就是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这是人类社会特有的,而在自然界并不存在。这就增加了考察人类社会的复杂性。  

所以,我认为,不能简单地把自然科学原理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比如,不能简单地把牛顿三大运动规律运用于人类社会的阶级斗争,以为阶级斗争是作用与反作用引起的,而是由于阶级压迫、剥削阶级剥夺工人阶级创造的剩余价值引起的。  

由此,我支持文章作者的批驳。……这是为了搞清问题,而不是为了个人意气用事。  

   

【肥楼】网友:哲学是指导性的科学。“像遵循自然科学一样遵循马列主义原理”这种提法不妥。  

   

原文:人们都知道,苏联的“马克思主义”一直是说马克思主义是指导人类获得解放、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但什么是共产主义?苏联人并没有人懂得,从苏联教科书阐述的“马克思主义”其实是不能推断出共产主义的。这个问题我们现在可以不谈,只要指出,马克思主义原理是能够证明共产主义而苏联思想界并没有人作出正确的阐述。共产主义就是消灭了一切差别(也就是消灭了一切矛盾)的社会。  

   

某网友:楼主认为“共产主义就是消灭了一切差别(也就是消灭了一切矛盾)的社会。”这无疑是在进行天方夜谈。  

   

原文:不少几位网友批评我文中“共产主义就是消灭了一切差别(也就是消灭了一切矛盾)的社会。”觉得不可理解。其实这个事不是我随意写的。还作一点补充说明。  

    苏联时期,大家都说到了,共产主义实现了,城乡差别、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差别、阶级差别等都将消失,这大家都知道,应该说,苏联教科书这些是对的。还有,马克思已经在他的各种政治经济学著作中阐述了“政党”、“国家”、“社会等级”……等等等等都不是永恒的,而是一定的经济关系的产物,这些经济关系必将为人类物质生产劳动所超越。所以,人类能够实现共产主义。理论上,只要去看看《1844年经济学手稿》就能理解得更深,虽然《手稿》不是马克思共产主义最成熟的著作,但这个《手稿》是马克思在距离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与《德意志意识形态》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写的,有的思想已经是共产主义思想了。  

《手稿》中就有这样的话:“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它是历史之谜的解答。”这里马克思说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这个思想的宏伟,确实是以往一切哲学家所想都不敢想的,但是,马克思有这个预见的自信!  

   

某网友:“共产主义就是消灭了一切差别(也就是消灭了一切矛盾)的社会。”别的不多谈,就这句话来说,就肯定不是马克思主义的!“消灭一切差别”、“消灭一切矛盾”你就连物质世界也一并消灭了!连最极端的唯心主义也不敢妄下这样的结论(佛教的心、空、无这些观念还只是要求自己主观上做到,也不敢说消灭一切差别和矛盾)!  

   

原文:有一位网友批评我:“‘消灭一切差别’、‘消灭一切矛盾’,你就连物质世界也一并消灭了!连最极端的唯心主义也不敢妄下这样的结论。”  

我觉得不是我说错了,是还没有完全理解马克思主义是一个怎样宏伟的思想体系!  

“矛盾”不是物质本身,而是一种物质“关系”,基础是生产关系。而生产关系是随着社会物质生产不断发展的,因此,这个“矛盾”到了一定的历史时期就会消失(或者说是改变)。到了未来的社会,如产生“工人“和”资本家”的社会经济基础都改变了,“工人”也不是现在的“工人”,“资本家”也不是现在的“资本家”,这个历史的矛盾也就由于人类物质生产劳动的发展而“解决”了,人类从现在的物质生产关系中获得解放。并不是说没有“矛盾”物质就不存在。希望网友理解到这一点。  

    是的,我也完全知道,苏联教科书中是说“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毛主席在50年代也这样说过的。但我们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应该看到,领袖也是不断地学习。列宁直到晚年,还要求苏联哲学界要大规模地研究马克思的思想与黑格尔的思想的批判继承关系(看看他的著名论著《论战斗的唯物主义的意义》就能够知道),毛主席在50年代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还作过一个批注,我记得他说“商品生产到什么时候才会消灭呢?(大意)”也说明领袖还在学习。  

正如上面网友说的,争论、辩驳不是对个人,主要是为了弄清理论问题。  

   

原文:从……开列的这个“自然科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并存的图式中,能推导出共产主义实现吗?不能!按照这种理解,在人类思想中,一部分人是马克思主义的,但还有一部分人可以永远站在“自然科学原理”之上,是永远不能获得统一的。那么,“自然科学原理”与马克思主义的矛盾不是永远存在吗?按照这种“马克思主义”能够实现共产主义吗?不能。  

因此,这种马克思主义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人类全所未有的世界观哲学思想体系,是不可能有这样的思想破绽的,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人类思想史上的空前性和无比正确性理解的太肤浅了。   

   【迭飞】网友:“共产主义就是消灭了一切差别(也就是消灭了一切矛盾)的社会。”楼主可能在这里的意思是指一切阶级差别,即一切阶级矛盾。这样,下面他所说的就可以理顺了,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中,一部分人坚持用自然规律去解释社会,一部分人坚持用社会规律解释社会,这就会仍然产生阶级差别和阶级斗争,永远统一不起来,共产主义社会也就成了空中楼阁。  

   

原文:正是“迭飞”网友所理解的这样。苏联时期,可以说大部分“自然科学家”是不相信社会主义的,理论上是反对马克思主义、反对苏联共产党的。苏联思想界就是这样一个“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矛盾结构,最后瓦解(当然不仅仅是这一个原因)。连社会主义都不能建成,还谈什么共产主义?是苏联理论界和学术界把马克思的理论理解和解释错了,从我文中引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可以看到一端。马克思的理论体系是没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矛盾的,所以我不能赞成“像遵循…”这样的提法,这种提法,不是马克思的思想,而是会相反,不是马克思主义去指导社会,而会成为对马克思主义的一种社会要求,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政治等各个方面就成为被动。  

马克思确实创立了超越于他以前一切哲学家的哲学体系,这个体系,不是苏联教科书那样的。我文中不是随意说的。  

   

某网友:我同意您的苏联人没有弄懂马克思主义的观点。  

   

【蒙童】网友:分析有理,批驳有据---不能做教条主义的学问家;要学习立场、观点、方法,去辩证的思考、思想、思虑,力图为社会的健康发展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ruskinho】网友:真正的马列毛主义者,是不怕批评的。站在无产阶级和人民的立场上,站在同志的立场上的一切争论,可以提高人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对革命事业是有好处的。(2010。10。14日整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