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永键的确不是中国人
钱永键的确不是中国人
华执殳
据说,本届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钱永键说“我不是中国科学家”。钱教授出生在纽约,在英国剑桥大学取得博士学位,1989年始任职至今。“在瑞典皇家科学院举行的电话记者招待会上,来自新华社等中国媒体的采访接连不断。‘您是中国人吗?您会说中文吗?’钱教授用英语答说‘不太会说’。再进一步被问到‘先生的成就对于一个中国科学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时,钱教授说‘因为我是美国生美国长,我不是中国科学家……但是,如果中国人能为我的获奖感到高兴与自豪,并且能使更多的年轻人加深对科学的兴趣的话,将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这无异于掴了以钱为中国人骄傲的某些人一记耳光,一厢情愿落了个剃头挑子一头热,好生没趣。
然而钱教授的话确实是实话,他的确不是中国科学家,当然也不是中国人,他只是一个华裔;这道理是既简单,也无懈可击的,只是长期以来,由于亲美人士闭着眼睛说瞎话,以至于在一些媒体上,如此简单的道理似乎不存在似的。可是广大的中国人民却从来不曾傻瓜到拿他人的成就当作自己的光荣的地步,当杨利伟进入太空的时候,中国人民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以杨利伟为第一个进入太空的中国人而感到无比自豪,无比骄傲;而根本就没有将那几个华裔美国宇航员计算在内,这说明真正的中国人都是懂得上述简单而明了的道理的。
因此,说钱教授是美国华裔的骄傲那是很相宜的,祖国母亲为自己的海外儿女每一个成就感到欣喜和安慰也在情理之中;但是,硬要说他是中国人的骄傲岂止只是勉强,实际上完全是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总有一些人要进行这样的鼓噪呢?答案就是:
为美国和西方掠夺中国的优秀科技人才制造舆论。
他们不遗余力的宣传、鼓动中国的优秀科技人才到美国和西方去实现“个人价值”,并且声称在那里取得优秀业绩同样是为中国人争光。于是,多年来关于出国科技人才如何在美国在西方为中国争光的报道连篇累牍,甚至华裔担任美国的高官也成了“中国人的光荣”。然而荣则荣矣,其成果却是美国和西方的财富,是人家可居的奇货,是人家的专利,是人家的技术秘密,与中国的强弱荣辱毫不相干,中国除了精英们意淫的光荣之外,是没有增加一丝一毫的实力和财富的。这个虚幻的光荣虽然有着肥皂泡一般的美丽的色彩,却被钱教授的一句“我不是中国科学家”戳穿了西洋景,让国人睁开了眼睛,原来这只是一个并不高明的骗局而已。
“在美国、在西方为中国人争光”,“科学没有祖国各地”等口号的喧嚣产生了巨大的恶果,中国优秀的科技人才大量流失,北大清华培养的硕士博士百分之九十以上流出国外,早就被人们习以为常,不再大惊小怪了,其它名牌大学的状况也是“大哥莫说二哥,多多少少差不多。”多年来中国没有多少称雄世界的科技成就,大量高级科技人才的外流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二十一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不是很流行了一阵子吗?在这个竞争中,我们失败的现实难道不值得我们警醒吗?其实美国的教育体制是很失败的,美国的高级科技骨干自己只能提供三分之一左右,另外两个三分之一分别来自包括俄罗斯在内的欧洲,和以中国人占多数的亚洲。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对中国高级科技人才的掠夺是下了大功夫的,近年来,更将人才的争夺扩展到青少年科技人才苗子的领域,在中国西化精英的密切配合下,将触角伸展到全国各地的重点中学,目标非常确定,就是在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中的位居前列的学生,他们以各种各样的诱饵,大量吸纳青少年科技苗子到美国和西方,形成了一个真正的“天罗地网”,已经实现了人才掠夺“从青少年抓起”。
大家可能还记得去年曾经发生过一起清华的一个硕博连读的研究生自杀事件,当时网上的讨论直指该生的“博导”,指责他对自己的学生不闻不问,于是引来了该“博导”的大批“海外桃李”的反驳,他们现身说法说明该“博导”对他们是非常关怀的,而且众口一词的最大的关怀就是,他们还没有毕业,该“博导”就已经利用自己在美国和海外的“联系”,将他们毕业之后在美国或其它的西方国家“具有优厚待遇和良好继续发展”的工作安排好了,使他们至今受益匪浅;中国的一流大学竟然不是为中国培养人才的,这是怎样残酷的现实啊。这其实是一个中国教育界西化精英享受着中国人民的血汗,为美国西方培养人才的怪现象的缩影。媒体上的精英为科技人才外流大唱赞歌,大造舆论,教育界精英为美国西方编织人才外流输送的“绿色通道”,构成了一幅足以让人们触目惊心的图画!
这让我想起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的“血税”,当年奥斯曼帝国称雄中东的时候,在被征服的地区征收“血税”,即征调大量被征服民族的少年,送进帝国的兵营,从小就将他们培养成忠于帝国的职业军人,正是由这些职业军人组成了奥斯曼帝国最精锐部队――“禁卫军”。“禁卫军”的战斗力当时堪称一流,几乎是所向无敌,它曾使中欧、南欧、西亚、北非各国谈“禁卫军”色变,为奥斯曼帝国开疆拓土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他们却并非土耳其人。
当今国家的强弱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密切相关,而经济实力也与科技实力密切相关,中华民族的崛起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科技的复兴和崛起,不是总在说:“落后就要挨打”吗?为什么我们的精英却对科技人才的大量外流不但听之任之,而且还大力宣传、鼓动,并在组织上倾合力配合呢?以至我国的科技现状在总体上仍然保持着跟在人家后面爬行的危险局面,这不是对“落后就要挨打”的口号阳奉阴违,反其道而行之吗?
所以,钱教授这一句话无异于当头棒喝,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科技人才“楚材晋用”的惊心动魄。我们应该感谢华裔美国人钱教授。
华执殳二零零八年十月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