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论“政府奖励”下重视人才工作方法岐义性

火烧 2011-04-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质疑政府奖励人才政策的公平性,指出精英人才享受过去全民福利,而普通民众被剥夺,强调社会公平应关注大多数劳动者而非精英人才。

论“政府奖励”下重视人才工作方法岐义性


 

报载,地方近日出台措施,为鼓励人才地方落户,奖励“新上山下乡”者衣食住行全方补贴还加巨额奖金。半响,呆滞;恍然大悟:这岂不是用改革前对万民百姓的福利政策待遇,转化只为“精英人才”专款专用享受服务吗?!

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三十年,全国各地,对公有制下一切遵纪守法民众,均享受住房免费分配治疗免费健康和免费教育支出;享受各种风险补贴和社会低物价供应等。细致一下,过去这样的免费待遇政策,不就等于今天的“精英人才”的洋插队消费补贴总和,对吧!叫人不明白的是,三十多年来改革政策指导方针,就是要彻底消灭前三十年全体公有制下民众曾经享受达三十年之久的福利待遇条件。经过三十多年改革后,当然非常成功完成了对全民全部普通百姓之彻底改制,即彻底剥夺过去真正社会主义所有制下普通百姓的一切福利待遇政策。那么,这样的剥夺,该是一视同仁,这才体现如同太阳光辉的公平正义意义。为什么现在单就“精英人才”不但继续享用前三十年的国家福利待遇政策分配,而且享受着比原来“待遇”更高条件--比如法外开恩,比如“裸官”做学者等等。

还有当初改革政策出台之时,出台政策制定者就是现在这些改革下“精英人才”分子们的自己想出来的理论。现在他们完成了对百姓民众的革命性剥夺,却把原来服务中国大众百姓利益的福利待遇政策全部转化为只对自己“精英人才”小金库极品专用,这凭什么啊?

社会的财富是谁在创造,是“精英”在制造?不是。说到底还是工人农民现在的民工,普通的蓝领与普通商业流通领域工作者。换句话说,优越丰裕的待遇政策最该享受对象是这些真正国家劳动者而不是靠摇头晃脑过日子的“精英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说真正体现出社会公平正义的意义来。
退一步说,即使我们用现在新形势的社会状态来构建一个健康社会的幸福指数在体现重视知识分子工作方面,也不是体现某个地方引进了多少院士,多少“精英人才”存在来判断;而是这个地方有多少大学生没有就业,有多少青年因为无业而无所事事徘徊街头来衡量。比如北京,像“北漂”这样蚁族一类,事实全国各地都有。难道这些找不到工作,享受不到“精英人才”高级待遇的大学生就没有知识吗,就不是人才吗,不是。那么,城市这么多无业青年的存在后就因为该城市存在院士有很多高级“精英人才”,就够说明这个城市是个幸福城市吗,不能够吧。因为城市幸福体现于城市居民大多数利益是否能得到根本保证。排除一个城市大多数市民买不起房、看不起病、读不起书、找不到工作,及享受不了该有的待遇条件,这样的城市如果因为引进了几位院士和所谓的“精英人才”,就被评为幸福城市,不就等于自欺欺人吗?或者说这样的“幸福城市”不过是一曲只有少数人幸福的城市罢了。

过去有句老话好钢用在刀刃上,这“好钢”就是今天的好钱,就是国家的财富。这样的财富如果用在促进广大青年、大学生、转业军人就业立根,就能够不断创造社会财富并且有稳定社会根本之举功能。反之,将国家的财富、国家的好钱用在少数“精英人才”们身上;不仅不能借鸡生蛋,倒是极有可能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因为现在中国所谓“精英人才”隐形身份大多是“裸官学者”。中国资本流失难道不是世界之最,全球第一吗。

总之,即使改革了对于目前引进人才工作,态度还应该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服务出发,而不是为地方GDB发展下政绩提高个人升职需要指导观。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