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没有推位让国不如华盛顿?

火烧 2010-02-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30
文章探讨毛泽东是否如华盛顿般推位让国,分析其历史背景与决策逻辑,对比两人对国家发展的影响,引发对民主进程与领导力的深度思考。

  

昨天,看到搬运工人写的那个贴子,其实就是以前美国新青年2000转过的陈贴,都是捧华盛顿而暗地时贬毛泽东的。意识是华盛顿推位让国,确立了美国的民主体制,毛泽东没有这样做,耽误了中国的民主进程。  

这种思想早在二十多年前就有过,笔者曾在火车上和同行的一位北京的旅客激烈地争论过。他认为毛泽东同志在八大以前是好的,八大以后错误很多,举了很多例子,甚至有一些“内幕”式的传闻和内部领导讲话。当时笔者被他说服了。  

后来由于职业大变化等原因,接触了很多材料,慢慢地发现,认为毛泽东不如华盛顿的思想,居然和党内的一些看法有关。有些人认为毛泽东同志八大以前都是正确的伟大的,八大以后犯错误渐渐地多了,甚至有假设,如果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去世,他将是世界级的伟人,但因为“后期错误”,使他不如华盛顿那样伟大。  

总得来讲,这个观点流传了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变,我们一些网友还时时把这馊饭炒了又炒,也很能欺骗一些没有社会阅历的年轻人(这也说明了某些人群,二十年来没有什么进步)。那么毛泽东没有推位让国是错误吗?  

人们评价孙中山的时候,往往会说他轻信袁世凯,轻易地把革命的成果交了出去,表现了资产阶级革命的不彻底性。也有一些辛亥老人的回忆录自我批评他们当时太天真,轻信了袁大头。凡笔者之所见,人们称誉孙中山的伟大,最多的是他的革命精神,几乎很少有人称赞他做了和华盛顿一样的壮举,推位让国。  

当时以孙中山。黄兴为首的革命党人,真正是做到了天下为公,孙中山不仅让了总统之位,而且还与黄兴一道让出了军权。特别是黄兴,为了避嫌,亲自解散了一手组建的革命军队,甚至指挥保存的军队镇压那些解散后变为流民的退伍军人。可是他们这样做的后果呢,使中国陷入了长达十几年的分裂局面中,并直接引发了日寇的侵略贪欲。为了孙中山华盛顿式的“伟大”,中国又打了几乎三十八年的仗才实现真正的实质的统一。  

那么,毛泽东同志建立了新中国后,是不是可以当时就退位呢?或者说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后,就顺利地交权退休呢?  

这两种假设都不可能,历史人物要历史分析。建国之初肯定不能退,否则中国还有陷入分裂的可能。记得有元帅回忆说,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后,警告过各大军区的首长,不许拥兵自重搞山头,否则就砍他的脑袋,说得非常严肃。显然这个时期,只有主席能够统帅全局,完成国家治理结构的单一化。52年前后逐步撤销各大行政区,就是完善中央地方治理体制的举措,这些措施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时候能退吗?从国家在三十八年分裂半分裂基础上重新统一这个实际出发,巩固统一的需要也使主席无法早退。  

那么,八大后,主席是不是可以象有些领导人讲的那样,“英明”地推位让国呢?历史的史实是:毛泽东同志力排众议,坚决从一线退了下来,八大后不再担任国家主席,并成立了中央书记处,把中央日常工作全交了出去,放手让一线领导们干。  

实践又说明了什么呢,从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传》(相当于记传体史书,也权威和客观些)中可以看出,一线领导并没有完整的长远的治国思路,要么是冒进,要么是保守,要么是跃进,要么是急退。犯了错误后还不肯承认,甚至对提出批评意见的同志如彭德怀同志,则通过种种方式劝主席下决心打倒彭德怀同志。  

在工作顺利时,他们可以大事不汇报。而一旦工作出了差错,面对党内的批评意见压不住时,他们却又需要毛主席来收拾残局,甚至让毛主席在七千人大会上替他们带头做自我批评(尤其在七千人大会上表现得很明显,网友们可以从网上看这段历史,是谁在压制民主,是谁让那些基层干部们畅所欲言的)。  

迎合的原因正说明他们在党内缺乏足够的威信和支持,迎合的结果更使他们的威信树不起来!他们缺乏支持的再一个原因是在用干部上缺乏毛泽东同志倡导的五湖四海,有一定的小圈子意识,所以才会激发出高饶事件。  

当时我国的形势是:我们党历史上形成的白区的党和根据地的党、根据地形成的各大山头,只有毛泽东同志能够运用他在长期革命战争中形成的巨大威望,统领这个党,只有毛泽东同志才能运用他的权威,削平各个山头,保证党的统一、确保国家的统一。所以说,不是毛泽东同志不退,而是当时的历史条件的复杂性,需要毛泽东同志做最后的仲裁者,他想退,但退不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