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送灶糖”的功用及其它

火烧 2010-02-2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送灶糖的传统习俗及其深层寓意,分析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演变与影响,揭示其作为文化符号的象征意义及现实应用。

“送灶糖”的功用及其它

 “送灶糖”是个什么东西?现在的年轻人听说过,但,亲见的可能不多,至于“送灶糖”的功用呢?说来话长。  
 记得我儿时在农村老家过年,在大年前要认真地过次小年。“小年”在腊月二十四(网上有说南方二十四、北方二十三的,大概都说的对)。腊月二十四这天,家家户户打扫卫生,我们那里叫“掸尘”,把里里外外,旮旮旯旯彻底清扫、擦洗一遍。这当中特别注意把房梁上的“吊吊灰”(结在蛛网上的灰尘)掸下来,大人说,那是“家神菩萨”记的帐,要掸下来让他们带上天去向玉皇大帝汇报。把“吊吊灰” 说成菩萨记的帐,现在看来,这大概来自对远古人类结绳记事的记忆。腊月二十四晚上,有一个“送灶”的节目。所谓“送灶”,就是灶王爷上天的祭拜仪式。传说灶王爷是管理各家灶火的天神,他一年到头监视一家老小。腊月二十四晚间,他要骑马升天向玉皇大帝汇报这一家人一年来的言行,再由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情况,决定这一家人来年的吉凶祸福。因此,“送灶”仪式不可草草。儿时的我,看见父亲在腊月二十三要专门上街买一包“送灶糖”回来。“送灶糖”是什么东西呢?就是用麦芽熬制的,切成条状的糖块,其颜色深黄,口感又甜又粘。“送灶”的时候,父亲先在灶台前摆上“送灶糖”、鱼、肉、鸡、豆腐、年糕、馒头、“酒糟”(就是做米酒后的糟,用小杯盛着,上面放些草丁,象征灶王爷的马料),然后点蜡烛、敬香等。父亲做的毕恭毕敬,大概是希望灶王爷吃好喝足,也希望“送灶糖”能把灶王爷的嘴粘住而“上天言好事”。“送灶糖”的功用,至此已经很清楚,那就是两个字:“粘嘴”。以我看,“送灶糖”,也可叫做“粘嘴糖”或“封口糖”。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到几个问题:一是古代(“送灶”习俗古来有之)社会,国家对老百姓的吃饭问题也是很重视的,否则,为什么封个“灶神”( 灶王爷)来,专管人家烟火之事?说明“民以食为天”不是现代人才清楚的事情。二是祸从口出,福也能从口入,否则,为什么人们要用“送灶糖”去粘灶王爷的嘴,让他的嘴只言好事,而让玉皇大帝降福门庭?三是灶王爷太老实。试想,就是一个再穷的人家,总是饭还是要烧的,更别谈那些常有山珍海味上灶的富贵之家了。但是,一年到头,谁家敬过灶王爷呢?谁都没有,只是到了灶王爷要去见玉皇大帝了,想到自己的一己之私,才临时抱佛脚地敬一次灶王爷,还企图用“送灶糖”把灶王爷的嘴粘住,使灶王爷吃了人家的嘴软,只说好的,不说坏的,让灶王爷为自己在玉皇大帝那里谋利益。即使如此,灶王爷大概也没有和谁过分计较,还是个好的灶王爷,否则,为什么大年三十晚上,家家户户又去“接灶”,让灶王爷“下界保平安”呢。四是玉皇大帝主宰民间一切,灶王爷的嘴说的再好,也必须经过玉皇大帝的认可,谁遭灾、谁得福,最终全凭玉皇大帝的态度,玉皇大帝对谁好,谁就可能成为强势群体,玉皇大帝他对谁差,谁就可能成为弱势群体。总之,玉皇大帝这个最高统治者的态度,对社会人群的利益分配切不可小看。“玉皇大帝主导的上层建筑决定灶台上锅碗里的内容”,这话是我说的,是我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哈哈!  
 一块小小的 “送灶糖”,不仅充满了“年文化”,而且也具有很多的哲理性。但是,就是这种非常好的糖,一度被大大的冷落。有人埋怨毛泽东让人们过革命化的春节,横扫了一切牛鬼蛇神,把灶王爷也横扫了,不敬灶王爷了,使“送灶糖”失去了市场。也有人认为是“灶台革命”,使人们不便敬灶王爷了。不敬灶王爷,当然也就用不着“送灶糖”去粘谁的嘴或封谁的口。这些看法都很有道理。但是依在下看来,用不用“送灶糖”去敬灶王爷,那只是个形式问题。当下的中国,虽然不用“送灶糖”去敬灶王爷了,但是,“送灶”的精神还在、灶王爷还有、“送灶糖”也有,也年年“送灶”,只不过换了角色、换了包装,换了方式。不信请看:一,新当下的中国,重视不重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啊?重视的不能再重视。不仅把“民以食为天”挂在嘴上,而且,提出“以人为本”口号,“以人为本”首先应该让老百姓吃的好,吃都解决不好,还有什么“本”呢?为此,国家可没有少花力气,决不是封个把灶王爷的事了,这个部、那个部的,也不知道成立了多少,如,民政部。二,“灶王爷”还有,不过因为中国革命成功,现在的灶王爷不再是摆在灶台上的那个虚拟的神象,已经变成翻身解放了的穷苦的工人农民了。三,有灶王爷,还有没有“送灶糖”啊?有!不仅有,而且,质量大大的提高了,变成了品种繁多的慰问品。关心民生、有“灶王爷”、有“送灶糖”,那么,送不“送灶”啊?送,肯定送。君不见腊月二十四前后,大大小小的领导,在民政干部的带路下,提着米、面、油、肉等慰问品,纷纷深入基层访贫问苦吗?这些公仆真好啊,他们把穷苦老百姓当神敬呢,慰问品这样的“送灶糖”都亲自提着交到穷苦老百姓的手上。你说,能够做到这一步,主人对公仆就是再有意见,还能说什么呢,再厉害的嘴也被“送灶糖” 粘住了、“封口”了。反正,我在电视上听到的是“谢谢领导关心”,“谢谢政府关怀”之类,总之,是言好事的。公仆们白天端着酒杯转,晚上围着裙子转,山珍海味不离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何时想到一点穷苦百姓这些灶王爷的穷苦呢?从来没有。现在到好,快过年了,弄点“送灶糖”往穷苦百姓这些灶王爷手上一放,竟然就把他们的嘴弄软了,让他们说起自己的好来了,你说公仆的手段厉害不厉害?“送灶糖”的功能厉害不厉害?厉害!穷苦百姓这些灶王爷老实不老实啊?老实,比真的灶王爷还老实,老实的使敬灶王爷的不仅没有敬畏感而且面露得意之色。当然,有的公仆送起灶来更厉害、更高明了,可能连慰问品那样的“送灶糖”都不用买了。有人连阶级都不提了,阶级斗争不讲了,毛泽东思想放在一边了,一心就是帮富了,却在年关跑到老区慰问老区人民来了。手一挥,一句xxxx没有忘记老区人民。下面的老百姓这些灶王爷们却一片谢谢xxx关心,那声音的烈度,真是直入九天。请问,没有毛泽东思想哪来的老区?老区人民牺牲了无数的生命,难道就是为了在中国产生一批亿万富翁、由少数人掌握中国的社会财富?中国难道已经实现共产主义了,是共产主义社会了,没有阶级、阶级斗争了?咳咳,没关系,随便你怎么问,穷苦百姓这些灶王爷不会拿谁怎么的,只要往老区一跑,保险他们还认为我这公仆代表他们,这不就河蟹了嘛。这是一种另类最高明的送灶。  
 说到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送灶糖”的其它功能。既然“送灶糖”已经成为一种只能说好,不能说坏的符号,那为什么人们不把其功能进一步开发和深化呢?如,现在无数的贪官,犯事后想订立攻守同盟而苦于无法沟通,如果有一种糖果,它的名称就叫“送灶糖”,贪官就可以设法让人带几颗“送灶糖”给对方,对方见糖,肯定心领神会。还有,现在对干部讲究个考核,每当上级组织部门来人,有些人生怕人家说他的坏话,如果有冠以“送灶糖”品牌的糖果,或者以开会的方式集体分发,或个别上门送到,我想那些拿到糖的人,对这位发糖的领导肯定也是心领神会的。由此看来,不要错怪毛泽东,他当年提倡过革命化的春节一点也没有影响“送灶糖”在新时期的发扬光大。  
 朋友们,赶快去注册吧,注册个“送灶糖”的商标,为弘扬中国的年文化而作出自己的贡献!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