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民生才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生产力

火烧 2011-01-1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强调民生与公平的重要性,批判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对社会的负面影响,倡导社会主义理念,推动社会公平与正义。

 

民生才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生产力  

   

“民生才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生产力”。在当今中国这种政治氛围下,作为一个高层,能够提出如此理念,是相当不容易的。这是一个完全属于社会主义的政治内函,它的提出,除了需要具有社会主义政治觉悟,更需要一种为捍卫社会主义真理而光明磊落的勇气!  

   

理念不是真理,它比真理更依附于时间。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是有阶段性的,理念的价值就体现在是否适应当时社会文明发展的进步。当今中国国体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如果承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条真理的话,那三十年来的“发展是硬道理”、“科技也是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等理念,并不是适宜于中国国体的“真理”。铁血现实证明,这些只被当代精英和主流诠释而成的“真理”,不但对中国国体大厦未产生积极作用,而相反使其不断被腐蚀、溃化到面临崩溃边缘。在支撑这个大厦的三大支柱中,精神文明支柱业已倒塌,政治文明支柱只剩下一根寡筋,外表光鲜、浑园的物质文明支柱其内骨子早已被内贼掏空到支离破碎。  

   

“民生才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生产力”,充分体现社会主义的政治精髓,它是以民生福祉为本的一种价值理念,其价值利益目标都终极到人。“发展是硬道理”、“科技也是生产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现代化”、“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等等却是见物不见人的理念,从本质上看都是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产物。这些理念的价值目标并不与创造财富的“人”发生直接联系,只是通过一种“弯弯绕”去行体现。正是通过这种“弯弯绕”,权力和金钱,公然剥夺劳动者对财富拥有的主体资格,贬成为“生产力要素”中的“活化劳动资本”,置于权力资本和金钱资本的奴役之下。今天,中国绝大多数劳动者之所以沦落在社会最底层,与这些理念盛行是分不开的。  

   

物质文明的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反向一再警示今人:必须对这些统霸中国三十年的价值理念进行反省和重估。这些泊来于西方资本主义价值的理念,是一种使人类文明消融于物质主义和生产力至上的文化意识形态,遵循的是泛达尔文丛林法则,其内核是物欲主义、现代功利主义。它使传统自然的质量意识逐步让位于现代数量意识,最终使现代数量意识取得绝对统治地位,使利润、效益、物质、金钱成了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主宰。这些理念,个个都是把双刃剑,它们都是以牺牲公平正义、今人幸福、子孙利益为代价去获得现代物质文明,同时不断弱化甚至异化现代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我可以列举无数的现实来佐证上述论点。人们习惯把“发展”喻同做大蛋糕,试问:蛋糕做的再大为了谁?有权人自订规则自分蛋糕,有钱人可买通权力多占蛋糕,无权无钱的绝大多数人在蛋糕切割上毫无话语权,最终只能获取维持生命、保持劳动能力的蛋糕渣片,这种“发展”对底层劳动者有多少实惠?转基因是“科技”,三聚氰胺、瘦肉精、各种激素摧生剂都是“科技”,一些假、伪、劣也是打着“科技”成果而招摇撞骗,致出多少畸人怪事?为了“效率”,两个月育出一头猪、十几天养成一只鸡,违背自然生长规律追求数量不管质量,搞得肉无肉味、鱼无鱼味,不少年轻人至今未偿大自然恩赐的原汁原味。中国的黑煤窑、血汗工厂、血汗劳工之所以闻名于世,完全是追求利润、效率、金钱的结果。以“经济为中心”一“中心”就是几十年,“中心”出数不清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道德低下。“现代化”摧生城市超大化、投资砖土化、工程形象化,招商低业化、引资垃圾化……,土地资源、水资源、空气等污染日趋严重,人的生存质量日趋恶化。“城市化”其实也是资本主义自由经济发展产物,并不如田园化更有利于人类生存,它的弊端已愈来愈被西方世界所认识。说不定再过三十年,当中国人依然在苦苦思索城市化的时候,有的发达国家却经营成田园化了……。  

   

理念是有寿命的,就象一个人一样既有生命存于世又可终结而成历史。比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硬道理”等,这些具有强烈现代功利主义色采的理念,它的产生确实是为了服务和满足于当时中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重要的是均衡,只有当物质文明至成了社会文明的短板时,这些理念才具有积极作用。当物质文明由短板修成了长板,而其它文明却日益短缩时,还在固守这些理念,当然会阻碍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有的理念从它产生之日起就是坏的,比如“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当代世界任何政府都不敢公开宣扬的治国理念,因为资本追逐效率是天然之能,而政府的当然之责是关注资本追逐效率过程中的最大公平,不是兼顾,而是主职!这种荒唐理念却能横行于中国十几年,从未正本清源,至今还在社会的隐层起作不可低估的毒害。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重点提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是一种新的价值理念,虽然没有明确称为社会主义发展观,但其对社会现实的针对性是非常明显的。由于既得利益集团和资本势力的板结,一直让“科学发展观”只成一种摆设。事情的转机就出现在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调整以往二十多年的以物为本的价值理念,重重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并在党代会的政治报告中,三十年来首次不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口号。尽管权威、精英、媒体都淡化这种微妙变化,并有些犬儒还在牵强附会作出译解,但长期不重政治、不管精神、不论社会公平正义,只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理念所带来的社会恶果,已给这种微妙变化作了最有力的支撑。十七届五中全会以来,高层一些动作实是好兆头。胡锦涛元旦专门考察民生工作,并亲手送上私人红包,标志着改善民生将是2011年一个着力点。广东省年初党代会提出“速度可以放慢,幸福感要增强”,“建设幸福广东”。按汪洋的话说,“传统发展方式把增长当成了目的,未能使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甚至为了增长损害群众利益”。  

   

当然,说得振聋发聩当数重庆薄熙来:“民生才是硬道理,公平也是生产力”。  

   

   

 2011年1月19日 凌晨写于深圳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