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嫦娥2号”绕月成功,将对“阿波罗”载人登月以验证

火烧 2010-10-1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嫦娥2号探月卫星成功拍摄高清月球图像,将对阿波罗11-17号登月活动进行验证,揭示月面真实地形,挑战美国登月历史真实性。

“嫦娥2号”探月卫星,于北京时间10月1日19点成功发射后,历经5天的太空旅程,于2010年10月6日11点40分顺利到达并进入周期约12小时的椭圆环月轨道,我国随之拥有了第二颗月球卫星。之后,于10月9日进入100公里118分钟绕月周期的圆形环月工作轨道运行,卫星上搭载的有效载荷将陆续开始科学探测活动。再之后,将于10月26日进入100至15公里椭圆轨道,并进行更加高清的对月探测,特别是对未来我国月球探测器的着陆点进行拍照。  

   

“嫦娥2号”探月卫星主要有七大科学仪器(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0-10/01/c_12625919.htm):第一,CCT立体像机。第二,激光高度计。第三,γ射线谱仪。第四,X射线谱仪。第五,微波探测仪。第六,太阳高能粒子探测器。第七,太阳风粒子探测器。  

   

其中,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在100公里圆轨道上,地元分辨率优于10米;在15公里×100公里椭圆轨道上,在近月弧段局域地区获取地元分辨率优于1.5米的超高分辨率图像。实际的设计指标比这个更高,前者达到7米,后者达到1米。可以获得直径大于21米的月坑的清晰图像,在虹湾地区可以得到直径大于3米的月坑或其他障碍物图像,从而为嫦娥三号卫星的着落器及巡视车提供合适的降落地点。  

   

显而易见,具有多种先进探测功能的“嫦娥2号”,在本次探月活动中,将使用多种技术方式对月球进行三维立体拍摄,并形成新的更加清晰的立体全月图片。随之而来,将随便对美国阿波罗11-17号载人登月活动的降落地点及月面活动范围进行拍摄考证。  

   

美国的“阿波罗11-17号”载人登月飞船不是有六次成功登月吗,除了留在月表的登月舱底座外,其它比较大型的设备,主要就是2米多长的四轮月球车。因此,“嫦娥2号”所拍摄的全月高清晰图片,将有充分的能力对其一一揭示。  

   

通过“嫦娥2号”拍摄的高清立体图片,当我们发现“阿波罗11-17号”的六次载人登月活动(其中,据称13号途中返回未实现登月)最终什么设备都没有在月表留下的话,特别是如果发现阿波罗11-17号从月表起飞的背景地形与美国公布的图片不符的话,那么,美国的阿波罗11-17号六次载人登月之辉煌历史,将被彻底戳穿。随之而来,美国曾经的太空科技实力必将大打折扣,美国总是想方设法欺骗全世界的道德品质,也将昭然若揭。随之而来,美元虚假的强劲之势,也将接受进一步的考验。  

   

通过“嫦娥2号”全面深入的探月活动,如果一旦发现美国的载人登月活动是假无疑,那么,也就意味着“嫦娥2号”的成功探月,将是比一次大规模海上军事演习(特别是定点精确打击)都更加重要的里程碑。同时,也进一步证明,只要我们坚持独立自主的道路,任何科技前沿,都将有我们的领先位置,都将有我们超前的国防和科技实力。  

   

“嫦娥2号”的成功探月活动,是中国“航天精神”的又一次辉煌展现。探月卫星的科技与人文意义,除应该拥有的那些方面之外,或许将比科学家所预见或期待的要多的多。因此,既然已经拥有进一步获得的月球高清立体图片,那么,有关部门如何全方位运用好这些珍贵信息,关系着中国科技实力与国际影响力的巨大提升。在增添信心和喜悦之际,尤其是能够对阿波罗登月历史予以充分验证,“嫦娥2号”探月卫星则将是一次无比伟大的划时代的里程碑,不仅属于中国,而且属于全人类。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进入世界前沿领域,美国主动表示原与中国进行航天技术合作。这是一次严峻考验,笔者表示坚决反对。因为,美国一直以来对中国进行高端科技封锁,当我们站在航天科技事业的世界前沿之际,美国就主动提出来合作,这是典型的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何况我们有曾经有与美国进行卫星发射合作而失败的前车之鉴。  

   

  美国对中国嫦娥探月工程最感兴趣的方面,除了航天理论、制造和控制技术之外,他们最想获取的,无疑是卫星控制系统中的信息加密技术或者是密码本身。一旦信息加密技术被窃取,也就基本上意味着我们在太空大战中必将处于极端被动的局面,因此,严加防范美国不怀好意的“合作”意向,是维护中国太空安全的最基本原则。  

   

    中国的探月工程名叫“嫦娥”,美国的探月工程名叫阿波罗(Apollo)。嫦娥是东方的月亮女神,阿波罗(Apollo)是西方的太阳男神。现在的焦点是,“嫦娥”的眼力比“阿波罗”犀利十倍以上,特别是其高精度并高清晰度的“火眼金睛”,将把阿波罗11-17号在月球上留下的遗物遗迹与着陆点及周边地貌尽收眼底。“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捷报频传的同时,将顺便实现对美国阿波罗载人登月进行最切实的验证。  

   

   

二〇一〇年十月十日  于中国衡阳  

   

   

附:嫦娥二号中的高分辨率CCD相机是立体相机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0月01日 11:33  新华网  

http://news.sina.com.cn/c/2010-10-01/113321207428.shtml  

  

  

图表:“嫦娥二号”携带的科学仪器 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10月1日电(记者 陈玉明、何宗渝) 嫦娥二号不仅长有一对金光闪闪的翅膀太阳翼,还有一双明亮的“眼睛”,那就是此次重新研制的高分辨率CCD相机。  

  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主任设计师赵葆常说,通常的照相机只能获取二维平面图像,而嫦娥二号卫星中的CCD相机是一种立体相机。  

  立体相机在嫦娥一号中已经搭载了,但嫦娥一号立体相机的分辨率是120米,只能发现直径大于360m的月坑与其他目标。显然,要想在月面上降落着陆器与月球车,这种分辨率是不行的。  

  此次嫦娥二号任务对CCD立体相机提出的要求是,在100公里圆轨道上,地元分辨率优于10米;在15公里×100公里椭圆轨道上,在近月弧段局域地区获取地元分辨率优于1.5米的超高分辨率图像。“我们实际的设计指标比这个更高,争取前者达到7米,后者达到1米。”赵葆常说。  

  那么嫦娥二号搭载的这台高分辨率相机能看到多大的东西呢赵葆常说,可以获得直径大于21米的月坑的清晰图像,在虹湾地区可以得到直径大于3米的月坑或其他障碍物图像,从而为嫦娥三号卫星的着落器及巡视车提供合适的降落地点。  

  与其他国家的探月卫星相比,嫦娥二号的“眼睛”是相当明亮的。据赵葆常介绍,2007年日本发射的“月亮女神”中也有一台CCD立体相机,它的地元分辨率是10米,但仅能得到月球南北纬60°间的立体影像。而嫦娥二号在两种轨道上的地元分辨率分别是7米和1米,而且具有全月面立体成像能力。  

  2008年印度发射的“月船一号”中的立体相机的地元分辨率是变的,从5米到160米不等,亦即在目标光照条件好时,它可以达到5米;而当光照条件较差时,它仅能做到160米,这与嫦娥二号立体相机的指标相差就更大了。  

  赵葆常说,在15公里×100公里轨道上,嫦娥二号CCD相机的技术指标大体与美国2009年发射的LROC中窄视场相机持平,后者的地元分辨率为0.5米至1米,但它仅拍摄月面15%的特定区域。  

  赵葆常说,按照嫦娥二号CCD立体相机设计目标,它既具有获取地元分辨率为7米的全月面立体图像的能力,又具有获取虹湾地区地元分辨率为1米的局域超高分辨率立体图像的能力。前者为国际领先水平,因为至今尚未有地元分辨率优于10米的全月立体图像;后者为国际先进水平,即与美国LROC中窄视场相机指标大概持平。  

  “要提高分辨率,一是口径要大,二是焦距要长。这台相机的分辨率其实还可以再高,但是这样一来,它的体积、重量也跟着上去了。”赵葆常说。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