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习近平自强不息品格咋形成?

火烧 2010-10-21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探讨习近平自强不息品格的形成,重点分析其上山下乡经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强调基层锻炼与实事求是的重要性,体现其群众路线与奋斗精神。

习近平自强不息品格咋形成?  

   

今日的凤凰网上,发布了一篇《习近平文章忆往事 称上山下乡影响深远》的文章。文章说,习近平在18日闭幕的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引发外媒关注。习近平是清华大学法学博士。2003年,福建省外大学校友会等机构编撰《福建博士风采》丛书。首卷入编381位博士,有网民贴出了习近平在书中“自述”的全文。  

习近平在“自述”中,首先总结自己的人生格言:老实做人,扎实做事;不事张扬,只求实绩;勿忘人民,甘作奉献;鞠躬尽瘁,奋发有为。他在回忆往事时特别指出,上山下乡经历对他影响相当深,使他形成了脚踏实地,自强不息的品格。  

习近平是1969年从北京到陕北的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插队落户的,度过了七年时光。7年上山下乡的艰苦生活,对他的锻炼很大,也获得了很大的受益。他自己总结了两条,一是懂得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这是让他获益终生的东西;二是培养了自信心。习近平这段上山下乡的经历,使他增进了对基层群众的感情,学懂团结群众。  

众所周知,在文革当中,有几千万城市青年,积极响应毛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伟大号召,他们怀着满腔的热情,去边疆,到农村,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他们的生活是艰苦的,但他们脚踏在农村这块热土上,置身于人民群众之中,由此知道了什么是中国的农村,什么是中国的农民,什么是基层,什么是实事求是,从而锤炼了意志,磨砺了精神,树立了正确的人生理念,有了正视挑战、勇于挑战的勇气,无论碰到什么困难,都不信邪,都能处变不惊,克难而进。这自然就为他们日后事业的辉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现有的政治局委员中,有这样经历的,其实不是个别人,像习近平、像张德江这些人,全都是有上山下乡经历的,他们是千千万万上山下乡知青当中一个杰出的群体。  

人,只有经历了艰苦环境的磨砺,才会形成良好品格,才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才会懂得什么是爱,什么是恨;什么是正,什么是邪;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公平,什么是徇私;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短暂;什么是真诚,什么是虚伪;什么是热忱,什么是冷漠。什么是崇高,什么是堕落;什么是服务,什么是索取;什么是追求,什么是背叛。习近平,就是这样的人。  

人民深切地期待着习近平在今后的从政道路上,沿着革命先辈开辟的道路,带领人民走向一个更辉煌的明天!  

   

您或许对下列文章有兴趣:  

回眸美丽神话,正成历史传说!  

给贪官选择“挂牌站街”的权力!  

从国富到民富:“阶梯式”民富的建议  

还需要多少矿工的生命才能让"相关者"警醒?  

官员学历越高与百姓的距离就越远  

比较两个时代的取仕之道  

杀人逃犯“漂白”成协警公安局等5部门助变身  

无尽的感谢……无尽的内疚……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