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给“官二代”下个定义

火烧 2010-10-26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围绕‘官二代’定义展开,结合李刚案例,分析其社会影响及反腐倡廉现状,探讨官二代现象对官员队伍及社会带来的冲击与反思。

给“官二代”下个定义  

“我爸是李刚!”是“官二代”的口头禅,也是“官二代”的标志。  

这里有必要为“官二代”下一个定义。“官二代”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官二代”泛指政府官员的儿女们,狭义“官二代”特指政府官员的“很二”的儿女们。这广义概念是为了做到尽量准确、客观,因为不可能所有政府官员的儿女们都“很二”。当然,还有必要细分一下狭义“官二代”的概念,狭义“官二代”又可分“上梁不正下梁歪”者和“上梁不正下梁没歪”者。  

公众口口声声说道的“官二代”,应该就是狭义 “官二代”中的“上梁不正下梁歪”者也,这样的“官二代”是一个什么范儿,在公众的眼里早有不争的结论。  

就拿李刚来说吧,要是没有这么一个“很二”的儿子,决不至于这么快红遍中国、红遍世界。什么“五套豪宅”,什么“河大校长王洪瑞被爆出学术不端”,尽管可能是明摆着的事,但毕竟还是处于“民不举,官不究”状态。偏偏李刚有这么一个“很二”的儿子,导致老子苦心练就“官一代”内功尽泄,于是也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肉”了。按官员被“人肉”的先例,确乎很少有好鸟的,这根绳上有多少“蚂蚱”,还要看“官究”的成效、成果。这般生动的实例,以前有,以后也不会没。  

“官二代”的“二”已是“官一代”永远的痛。这符合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绝对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古人云,己不正焉能正人,何况要以老子的不正来正自己的儿女,更是难上加难。像“上梁不正下梁没歪”者,只是特例,是侥幸,千万当不得真,更不能当作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来迷信。不然的话,就是再牛的“官一代”,也可能被“很二”的“官二代”废了武功,到头来,自己被正法还不算,还要害得儿女们妻离子散、家破人亡。  

因此,“我爸是李刚!”叫得如此脱口而出,叫得如此理直气壮,问题不全在“官二代”“李刚”,本质上是“李刚”们的杯具,是“李刚”们的杯具造成了“官二代”这个词汇的流行,这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干部队伍建设上的缺憾,也反映了反腐倡廉形势的极端严峻状况。  

   

   

2010年10月26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