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之第四篇——主权不容侵犯与三和一少者之降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第四篇——
主权不容侵犯与三和一少者之降
对于文化大革命起源的分析,应该从1949 年开始,在这一年,中国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共产党面临二个课题,即建什么样的国和对帝国主义侵略采取什么态度。这二个问题,成了中华人民人共和国建国至今两条路线斗争的焦点。前者已在第一篇中作了陈述。这里着重讨论对帝国主义侵略问题上的争论。
1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而美国的目的是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毁灭共产党”,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
一九四九年三月五日,毛泽东在《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
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的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一九四九年六月十五日,毛泽东在《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四日,毛泽东在《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中指出:帝国主义者的逻辑和人民的逻辑是这样的不同。捣乱,失败,再捣乱,再失败,直至灭亡——这就是帝国主义和世界上一切反动派对待人民事业的逻辑,他们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一条马克思主义的定律。我们说“帝国主义是很凶恶的”,就是说它的本性是不能改变的,帝国主义分子决不肯放下屠刀,他们也决不能成佛,直至他们的灭亡。
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他们也是决不会违背这个逻辑的。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条定律。俄国人民的革命曾经是依照了这条定律,中国人民的革命也是依照这条定律。
阶级斗争,一些阶级胜利了,一些阶级消灭了。这就是历史,这就是几千年的文明史。拿这个观点解释历史的就叫做历史的唯物主义,站在这个观点的反面的是历史的唯心主义。
一九四九年八月十八日,毛泽东在《别了,司徒雷登》中指出: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借以变中国为美国殖民地的战争,组成了美国帝国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世界侵略政策的一个重大的部分。
美国的海陆空军已经在中国参加了战争。青岛、上海和台湾,有美国的海军基地。北平、天津、唐山、秦皇岛、青岛、上海、南京都驻过美国的军队。美国的空军控制了全中国,并从空中拍摄了全中国战略要地的军用地图。在北平附近的安平镇,在长春附近的九台,在唐山,在胶东半岛,美国的军队或军事人员曾经和人民解放军接触过,被人民解放军俘虏过多次⑵。陈纳德航空队曾经广泛地参战⑶。美国的空军除替蒋介石运兵外,又炸沉了起义的重庆号巡洋舰⑷。所有这些,都是直接参战的行动,只是还没有公开宣布作战,并且规模还不算大,而以大规模地出钱出枪出顾问人员帮助蒋介石打内战为主要的侵略方式。
对于美国怀着幻想的善忘的自由主义者或所谓“民主个人主义”者们,请你们看一看艾奇逊的话:“和平来到的时候,美国在中国碰到了三种可能的选择:(一)它可以一干二净地撤退;(二)它可以实行大规模的军事干涉,帮助国民党毁灭共产党;(三)它可以帮助国民党把他们的权力在中国最大可能的地区里面建立起来,同时却努力促成双方的妥协来避免内战。”
美国……采取了第三种供选择的政策……”美国出钱出枪,蒋介石出人,替美国打仗杀中国人,“毁灭共产党”,变中国为美国的殖民地,完成美国的“国际责任”,实现“对华友好的传统政策”。
美国确实有科学,有技术,可惜抓在资本家手里,不抓在人民手里,其用处就是对内剥削和压迫,对外侵略和杀人。美国也有“民主政治”,可惜只是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独裁统治的别名。美国有很多钱,可惜只愿意送给极端腐败的蒋介石反动派。现在和将来据说很愿意送些给它在中国的第五纵队,但是不愿意送给一般的书生气十足的不识抬举的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当然更加不愿意送给共产党。送是可以的,要有条件。什么条件呢?就是跟我走。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我们应当写闻一多颂,写朱自清颂,他们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概。
多少一点困难怕什么。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中国人死都不怕,还怕困难吗?老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一九四九年九月十六日 ,毛泽东在《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中指出:按照艾奇逊的说法,中国是毫无出路的,人口有了四亿七千五百万,是一种“不堪负担的压力”,革命也好,不革命也好,总之是不得了。艾奇逊在这里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这个希望他没有说出来,却被许多美国新闻记者经常地透露了出来,这就是所谓中国共产党解决不了自己的经济问题,中国将永远是天下大乱,只有靠美国的面粉,即是说变为美国的殖民地,才有出路。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我们是艾奇逊反革命理论的驳斥者,我们相信革命能改变一切,一个人口众多、物产丰盛、生活优裕、文化昌盛的新中国,不要很久就可以到来,一切悲观论调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2毛泽东捍卫主权的伟大气魄和原则立场
众所周知毛泽东决定和指挥的抗美支援朝、中印边界保卫战和珍宝岛之战三仗让世界刮目相看。这里不再多述,着重回忆其它有关事实。
2.1中国的事情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台湾主权不容谈判
一九四九年,毛泽东指出:“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作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毛泽东选集》第4卷,第二版,第1465页。]
面对美国对中国奉行的遏制和孤立等政策,不能不引起毛泽东和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1952年7月10日 ,他在与军事学院的训词中指出,必须建设“现代化的国防部队”,“我们现在已经进到了建军的高级阶段,也就是进到掌握现代技术阶段,客观条件已完全具备了这种可能,只需加上不疲倦的主观努力,就一定可以实现。”[毛泽东军事文选》第360页]在给高级步兵学校的训词中,他指出建设现代化国防的必要性。他说:“我们的国家正在为着实现工业化和社会主义而进行大规模的建设,而我国的敌人帝国主义者则继续占领我国的台湾,并继续侵略朝鲜,威胁我国的安全。为了保卫祖国兔受帝国主义者的侵略,依靠我们过去较为落后的国内敌人作战的装备和战术是不够的了,我们必须掌握最新的装备和随之而来的最新的战术。我们必须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学习,以便迅速把我军提高到足以在现代化的战争中取胜的水平。”.[毛泽东军事文选》第360页]
毛泽东分析世界形势,指出由于美国的反共遏制政策和大国霸权政策,使美国成为当今战争的策源地,“今天,世界战争的危险和对中国的威胁主要来自美国的好战分子。他们侵占中国的台湾海峡,还想发动原子战争。”毛泽东认为,美国的好战分子要发动战争,这不是我们左右得了的,我们不希望战争,但是美国的好战分子不会听我们指挥。我们唯一能决定的是我们的态度。对于战争“我们有两条:第一,我们不要战争;第二,如果有人来侵略我们,我们就予以坚决回击。我们对共产党员和全国人民就是这样进行教育的。”。“大家都不喜欢它,美国人民也不喜欢它”。美国人民是不喜欢美国把军队派到朝鲜去的,它使无数无辜的美国青年在异国葬身;美国人民也不喜欢美国把军队派到台湾海峡去,因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中国人民能够解决自己的内政问题,无须美国当局把美国人民创造的财产化为军火,抛到台湾海峡的海水中。
毛泽东重申1946年他对安娜·路易斯·斯特朗谈话中提出的观点: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现在,他特别强调,美国帝国主义是纸老虎。他指出,人类阶级社会几千年的历史证明,凡是脱离广大人民的,人民就不喜欢它,它就是纸老虎。现在美国帝国主义者脱离美国人民,脱离世界人民,它就是纸老虎。历史是由人民决定的,它不是由敌视人民的人决定的,这些人的命运也必须由人民来决定。历史规律就是:同人民联系的强;力量大但反人民的,弱。照这个规律:强大的失败,因为它脱离人民;弱小的胜利,因为它同人民联系在一起,为人民工作。[毛泽东;《原子弹吓不倒中国人民》, 1955年1月28日 。]
1958年8月底,为了准备继续中美大使级会谈,毛泽东召回了参加中美大使级会谈的谈判代表王炳南。两天后政治局召开会议专门讨论中美关系问题,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张闻天等听取了王炳南关于中美大使级会谈的报告。毛泽东对王炳南的报告表示满意,并指示拟定重新开始中美会谈的新方案。在王炳南返回华沙时,毛泽东接见了他,指出在会谈中应注意的事项。他说,在同美国人的会谈中,你要多用一种劝说的方法,譬如说,你们美国是一个大国,我们中国也不小,你们何必为了仅仅不到1千万人口的台湾岛屿与6亿中国人民为敌呢?你们现在的作法究竟对美国有什么好处呢?[王炳南:《中美会谈九年回顾》第72—73页。]
1958年9月8日 毛主席说,美帝国主义九年来侵占了我国领土台湾,不久以前又派遣它的武装部队侵占了黎巴嫩。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建立了几百个军事基地。中国领土台湾、黎巴嫩以及所有美国在外国的军事基地,都是套在美帝国主义脖子上的绞索。不是别人而是美国人自己制造这种绞索,并把它套在自己的脖子上,而把绞索的另一端交给了中国人民、阿拉伯各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和平反侵略的人民。美国侵略者在这些地方停留得越久,套在它的头上的绞索就将越紧。[在第十五次最高国务会议上讲话的新闻稿]
1958年10月6日 毛主席说,台、澎、金、马是中国领土,这一点你们是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确实不是美国人的领土。台、澎、金、马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是另一个国家。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没有两个中国。这一点,也是你们同意的,见之于你们领导人的文告。你们领导人与美国人订立军事协定[1],是片面的,我们不承认,应予废除。[告台湾同胞书]
1971年7月9日 与周恩来会谈时,基辛格说,他此行有两个目的,一是商谈尼克松访华日期及准备工作,二是为尼克松访华进行预备性会谈。在台湾问题上,基辛格宣布美国的基本立场是:(一)美国政府拟在印支战争结束后撤走2/3的驻台美军,并随着美中关系的改善减少在台余留的军事力量;(二)不支持“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但希望台湾问题能和平解决;(三)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台湾独立;(四)美蒋条约留待历史去解决;(五)美国不再指责和孤立中国,美国将在联合国支持恢复中国的席位,但不支持驱逐台湾代表。
周恩来在会谈中强调,台湾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美军必须限期撤走,美蒋条约必须废除。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毛泽东说,我们现在来讨论讨论台湾问题。美国跟我们的关系的问题,应当和我们与台湾之间关系的问题分开来处理。只要你们跟台湾切断外交关系,就有可能来解决我们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问题。这跟我们和日本之间的处理方式是一样的。至于我们跟台湾之间的问题,就相当的复杂。我不相信会有和平解决方案。(对外长说)你相信吗?
2.2毛泽东明确规定,我机不得出领海,不打美机。但如果美机侵入领海、领空,我必须坚决打击之。
由于中国军队对大小金门及海上运输线的炮击和封锁,使金门粮弹补给中断,陷于危急之中,出现美舰护航事件。 9月7日 ,美舰对蒋军舰实行护航,蒋舰在中,美舰在左右,向金门出动,紧急运送物资。毛泽东为了试探美蒋共同防御效力有多大,美国在台湾海峡介人究竟达到什么程度,命令福建前线解放军,待美蒋联合舰队进入金门料罗河港口才打。只打蒋舰,不打美舰,如果美舰向我开火也不还击。当联合舰队到达料罗河港口,中国炮兵对蒋舰实行猛列炮击时,美舰丢下蒋舰及运输船只掉头就跑。从这次战斗中,毛泽东对台湾海峡的形势看得非常清楚,蒋介石千方百计要拉美国下水,美国却力求避免和中国发生直接冲突。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决定的方针也是力求不和美国发生直接冲突。
炮击金门是中国内政,毛泽东从来没有打算对美国采取什么主动攻击行动,相反,始终坚守自卫的立场。毛泽东明确规定,我机不得出领海,不打美机。但如果美机侵入领海、领空,我必须坚决打击之。 9月6日 ,毛泽东在会见来访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时,再一次阐述了中国不会主动和美国发生冲突的自卫立场。他指出,中国炮轰金门、马祖并不是要武力解放台湾,只是要惩罚国民党部队,阻止美国搞“两个中国”。他强调,如果美国进攻中国,甚至使用核武器,中国军队可以从周边地区撤向内地,诱敌深入,最后使美军陷入中国军队的夹击之中。[《新中国的外交风云》第136页。①《人民日报》, 1958年9月9日 。].
2.3我们不同意苏联统治从中国划给他们的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应把外蒙古归还中国
一九六四年七月十日接见日本社会党人士佐佐木更三、黑田寿男、细迫兼光等的谈话,毛泽东说,苏联占的地方太多了。在雅尔塔会议上就让外蒙古名义上独立,名义上从中国划出去,实际上就是受苏联控制。外蒙古的领土,比你们千岛的面积要大得多。我们曾经提过把外蒙古归还中国是不是可以。他们说不可以。就是同赫鲁晓夫、布尔加宁提的,一九五四年他们在中国访问的时候。他们又从罗马尼亚划了一块地方,叫做比萨拉比亚。又在德国划了一块地方,就是东部德国的一部分。把那里所有的德国人都赶到西部去了。他们也在波兰划了一块归白俄罗斯。又从德国划了一块归波兰,以补偿从波兰划给白俄罗斯的地方。他们还在芬兰划了一块。凡是能够划过去的,他都要划。有人说,他们还要把中国的新疆、黑龙江划过去。他们在边境增加了兵力。我的意见就是都不要划。苏联领土已经够大了,有二千多万平方公里,而人口只有两亿。
你们日本人口有一亿,可是面积只有三十七万平方公里。一百多年前,把贝加尔湖以东,包括伯力、海参崴、勘察加半岛都划过去了。那个账是算不清的。我们还没跟他们算这个账。所以你们那个千岛群岛,对我们来说,是不成问题的,应当还给你们的
一九五八年八月,毛泽东在北戴河会议关于民兵问题的决定稿上加写的话:我国人民不需要也不应当侵占外国任何领土主权,但是我国人民必须保卫自己的领土主权不受侵犯。
一九六九年五月,毛主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五月二十四日声明稿〔19〕上批示:“可用。略有修改。”毛主席在声明稿的“中国政府建议,双方通过外交途径商定举行中苏边界谈判的日期”一句中的“日期”之后加了“和地点”三字。并在“如果苏联政府认为中国政府的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态度是软弱可欺,可以用核讹诈政策吓倒中国人民,用战争实现对中国的领土要求,那就完全打错了算盘。用毛泽东思想武装起来的、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锻炼的七亿中国人民,不是好惹的”一段中,将“不是好惹的”改为“是不好欺负的”,还加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一句。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二日,毛泽东说,我也跟日本说过我们不同意他们[苏联]统治北方四岛,而且还包括历史上苏联从中国划给他们的五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2.4我们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达到自己的目的!
1958年4月18日,赫鲁晓夫命苏联国防部长马利诺夫斯基致函中国国防部长彭德怀,信中说:为了指挥苏联在太平洋地区活动的潜艇,迫切希望在1958年至1962年间,由中苏共同建设一座大功率的长波无线电中心和一座远程通讯的特种收报无线电中心(即长波电台)。建成这两座中心所需费用,苏联出大部分,中国出小部分。
毛泽东对此事高度重视。1958年6月7日,他作了如下批示:钱一定要由中国出,不能由苏方出,使用共同。
7月22日毛泽东约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
他见到尤金时,一反平时探讨哲学问题的友好气氛,严肃指出:“在军事上搞‘合作社’是不适当的。”他接着说:“要讲政治条件,连半个指头都不行;你们可以说我是民族主义者,如果按你们说的办,我就可以说你们把俄国的民族主义扩大到了中国的海岸!”尤金支吾其词,毛泽东说:“你讲不清,请赫鲁晓夫来讲!”
赫鲁晓夫于1958年7月31日来到北京,刚在中南海颐年堂坐下,就先埋怨尤金大使,说他书生气十足,不会办事,曲解了他的意思,然后为自己辩解说:“为对付美国第七舰队,需要在中国建长波电台,这种事对中苏双方都有好处,越快越好……”
“请你告诉我,什么叫共同舰队?”毛泽东非常严肃地直指要害问题。
“所谓共同么,就是共同商量的意思,我们希望长波电台尽快建立起来……”
毛泽东把桌子啪地一拍,蓦地站了起来。
毛泽东手指赫鲁晓夫的鼻子问道:“你这一大堆话毫不切题。我问你,什么叫联合舰队?”
“什么叫共同商量,我们还有没有主权?你们是不是想把我们的沿海地区都拿去?”
陪同赫鲁晓夫参加会谈的苏联副部长费德林精通汉语。他用俄语提醒赫鲁晓夫:“毛泽东可真火了!”
赫鲁晓夫皱起眉头,摇摇头说:“这样吧,我们能不能达成一项协议,让我们的潜水艇在中国有个基地,以便加油、修理、短期停留?”
“不行!”毛泽东斩钉截铁将手一挥,“我们不想再听到这件事!”
“毛泽东同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在互相合作和供应方面没有什么麻烦,可是我们这里竟连这样一件事情都达不成协议!”
“我们不想去你们的摩尔曼斯克,不想在那里搞什么名堂,也不希望你们来我们这儿搞什么名堂!”
毛泽东接着像是给赫鲁晓夫上课一样:“英国人、日本人、美国人在中国呆了很久,被我们赶走了!赫鲁晓夫同志,我再说一遍,我们再也不想让任何人利用我们的国土达到自己的目的!”
1959年9月赫鲁晓夫出访美国与艾森豪威尔举行戴维营会谈,归国途中于当月30日到达北京,参加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他把“戴维营精神”当作资本,板着面孔教训人:“不要用武力去试验资本主义的稳固性。在我同艾森豪威尔交谈时,得到这样的印象: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领导人越来越以现实主义态度考虑现实,想缓和国际局势,重新建立国际关系。”
毛泽东吸了口烟,嘴角掠过一丝笑意:“你只带回这些东西?”
赫鲁晓夫面有愧色:“当然,他们是帝国主义,是靠侵略和掠夺……我想起一件事,希望你们考虑释放唐奈与费克吐两个美国飞行员!”
毛泽东见赫鲁晓夫竟公然为美国当说客,把手一摆,果断地答道:“不行,这个事儿不能商量!”
赫鲁晓夫接着说:“你们也不该和印度闹么,尼赫鲁这个人还是反帝的,在资产阶级领导人中算进步的。你们应该团结尼赫鲁。你们为了那块不毛之地跟尼赫鲁冲突,这是很不值得的。”
周恩来严肃平静,字字有千钧之力:“赫鲁晓夫同志,你完全文不对题,达赖叛逃,印度入侵,这明明是对中国的进犯,能讲团结吗?”
赫鲁晓夫眼珠一转,又找到了反攻的借口:“你们炮击金门就没有和我们打招呼,这符合兄弟国家相处的原则吗?”
陈毅反击道:“炮击金门是我们内部的事情,那是中国领土!中印边境事件,明明是印度侵略,你却偏袒!对炮击金门你耿耿于怀,你难道是替蒋介石和美帝国主义指责我们吗?”
赫鲁晓夫被驳得哑口无言,向毛泽东双手一摊,抱怨道:“你看,你们一帮人对付我们几个人,这种谈判公平么?”
一直在一旁沉默的毛泽东觉得自己该说话了,他微微一笑道:“我听了半天了,你给我们扣了好些帽子,没有看住达赖,没有团结尼赫鲁,不该对金门打炮,还说我们‘左’,那么我也送你一顶帽子,就是右倾机会主义!”
一九七三年十一月十二日 ,毛泽东回忆说,我们在一九五九年决裂。他们一九五八年想要控制中国海岸和中国海港时,我们开始失和。我和他们,他们的大使讨论的时候,我差一点拍桌子,我骂了他一顿。(笑)他向莫斯科报告后:赫鲁雪夫就来了。当时,赫鲁雪夫提出联合舰队的构想,就是苏联和中国共组一个联合海军舰队。这是他提出的建议。那时候,他十分自大,因为他见过当时担任美国总统的艾森豪将军,就有了点所谓的「戴维营精神」。他在北京向我炫耀,说他认识美国总统,提到艾森豪总统时还说了两个英文字,说他是「我的朋友」(myfriend)。
3
右派和走资派对毛泽东捍卫我国主权的思想和决策极力反对,极尽歪曲和污蔑以及反对之能事。李锐、袁腾倾尽全力谩骂、诽谤、攻击人民领袖毛泽东,李锐、袁腾飞们说什么他[指毛泽东]为什么要造原子弹,他不是为了保卫中国,而是为了保卫他屁股底下那把椅子,怕别被推翻,就跟今天北朝鲜干的事一样。…所以毛泽东纪念堂可以去,但你要知道那是什么,那是靖国神社,里面供奉的是一个双手浸满人民鲜血的刽子手。…中共就没干人事。22年的时间白白浪费了。…达赖1989年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因为他反抗中共对西藏的武装侵略。…要不是美国飞行员把毛太子变成了挂炉烤鸭,今天中国就跟北朝鲜金家王朝似的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22/201005/149867.html
这样一些右派还是当今电视台和某些庙堂的座上宾,这就说明了右派与走资派的关系。下面可以看一下走资派们的表演。
3.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是党内有很多人不同意
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五日朝鲜战争爆发。 六月二十七日 ,美国决定派出海军和空军入侵朝鲜领海、领空,进攻朝鲜人民军,对朝鲜城市狂轰滥炸。同时命令第七舰队向台湾海峡出动,侵占中国领土台湾,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的既定部署。三十日,又命令美国陆军在朝鲜参战。从此,美国侵略军的坦克在朝鲜大地上横冲直闯。美国把台湾和朝鲜半岛这两个并不相干的地区联系起来,同时采取严重的军事步骤,公然干涉中朝两国的内政,有其战略上的考虑。从冷战开始以来,它一直把这两个地区看作它在远东遏制“共产主义扩张”的桥头堡,把中国领土台湾当作自己“不沉的航空母舰”。美国总统杜鲁门在 六月二十七日 发表的声明中宣称:“对朝鲜的攻击已无可怀疑地说明,共产主义已不限于使用颠覆手段来征服独立国家,现在要使用武装的侵犯与战争。……在这种情况下,共产党部队的占领台湾,将直接威胁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及在该地区执行合法与必要职务的美国部队。”
毛泽东迅速作出反应,表明中国政府的立场。他在一九五0年六月二十八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上庄严宣告:“全国和全世界的人民团结起来,进行充分的准备,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任何挑衅。”他还说:“杜鲁门在今年一月五日还声明说美国不干涉台湾,现在他自己证明了那是假的,并且同时撕毁了美国关于不干涉中国内政的一切国际协议。”
七月七日 和十日,中央军委根据毛泽东的提议,由周恩来主持召开两次会议,研究保卫国防、组建东北边防军问题。十三日,中央军委作出《关于保卫东北边防的决定》。毛泽东当天批示:“同意,照此执行。”随后,立即将驻河南等地的战略预备队第十三兵团(下辖第三十八军、第三十九军、第四十军),加上第四十二军(原在东北)和炮兵第一师、第二师、第八师等,共二十五万五千人,组成东北边防军,调往安东(今丹东)、辑安(今集安)、本溪。八月上旬,东北边防军完成集结,并开始整训。 九月六日 ,第五十军又编入东北边防军。
这是一个具有远见卓识的战略决策。
隔了六年以后,毛泽东讲起这件事的时候说:“战争开始后,我们先调去三个军,后来又增加了两个军,总共有五个军,摆在鸭绿江边。所以,到后来当帝国主义过三八线后,我们才有可能出兵。否则,毫无准备,敌人很快就要过来了。”[毛泽东会见苏共中央代表团时的谈话记录, 1956年9月23日 。]
1950年10月27日 上午,毛泽东再次召见王季范和周世钊。毛泽东说:“不错,我们急切需要和平建设,如果要我写出和平建设的理由,可以写百条千条,但这百条千条的理由不能敌住六个大字,就是"不能置之不理"。现在美帝的侵略矛头直指我国的东北,假如它真的把朝鲜搞垮了,纵不过鸭绿江,我们的东北也时常在它的威胁中过日子,要进行和平建设也会有困难。所以,我们对朝鲜问题,如果置之不理,美帝必然得寸进尺,走日本侵略中国的老路,甚至比日本搞得更凶。它要把三把尖刀插在中国的身上,从朝鲜一把刀插在我国的头上,以台湾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腰上,把越南一把刀插在我国的脚上。天下有变,它就从三方面向我进攻,那我们就被动了。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不许它的如意算盘得逞。"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我们抗美援朝,就是保家卫国,可是党内有很多人不同意。”
1951年5月的一个星期六下午,毛泽东派秘书田家英到政治研究院接周世钊和蒋竹如去中南海聚会。见面后,毛泽东高兴地告诉他们,志愿军在朝鲜作战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毛泽东又说:“我们在朝鲜战场上的形势是越来越好,造成这种好形势主要依靠我们志愿军的勇敢和机智。他们现在层层挖掘坑道,这些坑道都在山底下,纵横沟通,随意出入,飞机炸不垮,大炮轰不坏。敌人不好攻,我们却可出去,万一失了第一线,还有第二线、第三线。这都是志愿军指战员想出来的好办法。像我们在北京的人就不一定想得出这种办法。”
1951年9月的一天,毛泽东约在政治研究院学习的周世钊、李思安、蒋竹如等5人到中南海共进晚餐。席间,毛泽东很高兴地告诉在座的人:“抗美援朝战争所以能够取得胜利,主要是由于我们志愿军的机智勇敢,不断提出新的对付敌人的好办法,坑道战就是新办法之一,现在挖掘了许多层的坑道,敌人想要破坏这些坑道是很不容易的。一个美国记者说:"美国的军队再花20年也打不到鸭绿江!"
毛泽东说:“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问题,1950年10月我就跟你谈过。我们不希望速战速决,我们要进行持久战。我们要一步一步地消灭它的有生力量,使它每天都有伤亡。它一天不撤退,我们就打它一天;它一年不撤退,我们就打它一年;它十年不撤退,我们就打它十年。这样一来,它就伤亡多,受不了。到那时,它只好心甘情愿同我们进行谈判,和平解决问题。只要它愿意和平解决问题,我们就可以结束这场战争。这就是说,美帝侵略朝鲜之战,不管它怎样挣扎,它一定要彻底失败。我们那时基本上就是依靠小米加步枪的武器,依靠战士们的勇敢精神,依靠中朝人民的支持,依靠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同情与支持与美帝国主义打仗。战争的结果,完全证明我们的估计是正确的。中朝人民胜利了,美帝国主义失败了,这就是历史的结论。抗美援朝这一仗,我们不仅打出了军威,而且打出了国威。抗美援朝这一场战争我们虽然付出了代价,但是经过抗美援朝这一场战争以后,我们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大大提高了。看来我们打这场战争还是值得的。”
周世钊又小心地问:“毛岸英同志也到了朝鲜,但是他刚刚出国不久就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是不是和彭老总没尽到责任有关?如果您不派毛岸英同志到朝鲜战场上,我看他是不会牺牲的。”
毛泽东想了想,说:“不能这样说。岸英的牺牲,责任完全在美帝国主义身上。岸英是为保卫中国人民、朝鲜人民的利益,为保卫我们祖国的安全而出国作战的,他是为反对美帝国主义的侵略行为,为保卫世界和平事业而牺牲的。彭老总是没有什么责任的,不能去责怪他。当时,我得到岸英在朝鲜战场上不幸牺牲的消息后,我的内心是很难过的,因为我很喜欢岸英这个孩子。岸英牺牲以后,当时有人提议要把他的尸体运回国来安葬,我没有同意。我说岸英是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抗美援朝,为保家卫国而牺牲的,就把他的尸体安葬在朝鲜的国土上,让它显示中朝人民的友谊,让中朝人民的友谊万古长青,不必把他的尸体运回国来安葬。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到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我是党中央的主席,在那种比较困难的情况下,我是极力主张发动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运动的,后来得到党中央的赞成,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决定。这个决定得到了中国人民、朝鲜人民、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和拥护,很快就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个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伟大运动。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上战场,光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个什么领导人呢?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岸英是个青年人,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到农村进行过劳动锻炼,但他没有正式上过战场。青年人就是要到艰苦的环境中去锻炼,要在战斗中成长。基于这些原因,我才派他到朝鲜去的。”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可是党内有很多人不同意。人们一定会想:其中定有少数是后来的死不悔改的走资派!
3.2“三和一少”之风
一九六二年九月十六日印发的八届十中全会简报华东组第20号刊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九月十四日下午在华东组的发言。陈毅说,现在有一股风,叫“三面和一面少”。意思是说我们对美国斗得过分了,对修正主义斗得过分了,对尼赫鲁斗得过分了,要和缓一点。一少,是指我们对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支持太多了,要少一点。这种“三和一少”的思想是错误的。大量的事实说明我们同肯尼迪、赫鲁晓夫、尼赫鲁联合战线的斗争是躲不掉的,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的斗争又都是有分寸、有约束的,不能说已经斗过分了。对于民族解放运动,随着我们力量的不断增长和技术的提高,我们还应当给他们以更多的支持。在这个问题上,我们不能目光短浅,不能打小算盘,要打大算盘,不能只算经济帐,要算政治帐。所以又吹起了“三和一少”那样一股歪风,主要是三年的暂时困难,把一些马列主义立场不坚定的人吓昏了。要批驳这种意见。现在我们的外交政策是正确的,它有助于我们争取时间,克服暂时的困难。如果采取机会主义的政策,不仅会影响对外斗争,而且也会影响国内局势。
一九六四年三月在一次汇报时的插话,毛泽东说:一九六二年,统战部要把资产阶级的政党变成社会主义的政党,并且定了五年计划,软绵绵地,软下来了,就是向资产阶级投降。那时他们在国际上是要搞“三和一少”,在国内是要搞“三自一包”。“‘三和一少’是修正主义的国际纲领,‘三自一包’是他们的国内纲领。这些搞修正主义的人,有中央委员,书记处书记,还有副总理。除此以外,每个部都有,每个省都有,支部书记里头更多。”
一九六五年五月初,毛泽东到达长沙,在长沙九所住了几天,再次召集一些南方省市的党政军领导人秘密谈话。他在谈话中说: “我们在国际上开展的反对修正主义的斗争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从现在起,反修的斗争要把重点放在了国内。”
毛泽东还依次询问一些人:“中国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中央出了修正主义怎么办?如果政治局常委里有人要搞修正主义怎么办?我不是吓唬你们,真有这种可能呢。中国的修正主义分子是有历史背景的,有的本来就是王明分子,有的历史上就是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还有的多年来提倡资本主义,搞了许多的活动。他们也就是多年来鼓吹单干、三自一包、三和一少的那些人。总之,你们要警惕,要注意。”
3.3与修正主义者斗争还是勾结
一九六六年二月二十四日,苏共中央来了一封信,邀请中国共产党派代表团作为客人参加苏共第二十三次代大会。毛泽东联想到勃列日涅夫、柯西金等人推翻赫鲁晓夫之后对中国一系列挑衅,考虑到中共中央内部的时局等诸多因素,已经打算不参加苏共的代表大会。他让在北京的政治局讨论。
会议由主持日常工作的刘少奇主持,参加人有周恩来、邓小平、彭真、康生、刘宁一、吴冷西和王力。在讨论中,刘少奇、邓小平、彭真主张参加。刘少奇说:“苏共的二十大、二十一大、二十二大,我们都参加了嘛,这样可以更准确地摸一摸苏共新领导集团的观点,有助于两党关系的改善。我们也要争取他们改弦更张呀!”彭真建议:“我们党可以派出一个不大不小的代表团出席苏共二十三大,以便了解苏共内部情况。少奇、恩来同志都不必去,小平同志也可以不去。”邓小平马上说:“那就是你最适合了。你可以准备去,等报告主席后就可以通知苏共中央。”
会后,刘少奇准备出国,邓小平计划去西北三线视察。刘少奇指示彭真发电报给毛泽东,说:“你告诉他经常委们一致同意我党派代表团参加苏共二十三大,并说明我们派的人选。如果主席没有什么不同意见,你就可以准备有关的文件了。”
毛泽东收到电报后说:“果然不出所料,北京就是要准备和苏共新领导勾结了。他们实在是有点迫不及待了。”
此后,毛泽东收到了来自中联部的一封揭发信,信中说:“彭真曾经指示一个人替他起草在苏共第二十三大会议上的发言,那位同志说没有中央的决定不好写,于是他就亲自动笔起草。毛主席决定不参加苏共的这次会议后,彭真又指示辛毅在家里秘密地会见了苏联大使,向苏联大使说:’最近我国要发表《评莫斯科三月会议》的文章,发表了就不好谈了,乘没有发表之前谈一谈。苏共的二十三大会议,我们不去了。我们在城乡搞的运动都叫四清。我们还是希望苏共能够以大局为重,和中国联合起来。’等等。”
以日本共产党总书记官本显治为首的日本共产党代表团于一九六六年二月至四月来中国访问,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人都先后同日共代表团举行了会谈。在签署两党会谈公报时,毛泽东主张在公报中要明确地提出反对苏共修正主义的主张,他亲自在中方提出的公报草案中加上最关键的一段话:
“正如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一九五七年宣言和一九六O年声明强调指出的,反对主要危险现代修正主义。同时一定要坚决反对并且克服我们两党自己内部的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而最主要的是要坚决反对我们两党内部的现代修正主义思潮,这种思潮是国内外资产阶级反共反革命反人民的思潮在我们党内的反映。如若不注意,并采取措施加以克服,那是十分危险的。以苏联领导集团为首的现代修正主义,在反对我们的时候,不说我们是修正主义者,而说我们是教条主义者、宗派主义者。这种说法,是指的真正马克思主义和真正的国际革命党派和革命人民的团结,而不是别的。”
刘少奇、邓小平、彭真在和宫本显治会谈中,两党之间出现了分歧。宫本显治只同意在联合声明中写上“批判现代修正主义”等词汇,不同意点苏共领导的名。而且主张要和反对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一起来提。他说:“我们的联合声明只能是在莫斯科宣言和莫斯科声明的基础上搞,你们要照顾我们党的困难,我们还要和苏联打交道呢。”
刘少奇、邓小平、彭真等召开会议,认为我们是执政党,应该考虑和照顾日共的处境和困难,同意按宫本的意见来发表声明。在将常委的意见报到毛泽东这里,毛泽东的愤怒终于爆发了:
“他们同意,我可不同意!北京的同志怎么这么不讲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和宗派主义是赫鲁晓夫的老调子,我们和日共谈这个问题是什么意思?他们是不是想投降苏修?”
毛泽东说:“反修是当前的头等大事,谁要在这个问题上让步,就让他当中国党的主席好了,谁有本事让他站出来嘛。我的话说得明明确确,为什么不听?北京主持工作的领导人究竟是马克思主义者还是要跟着修正主义跑?这是问题的关键。告诉少奇,宁可把中日两党的关系弄僵,也要反修!和苏共集团都不怕弄僵关系,对日本共产党就不要原则了,真正是岂有此理!”
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邓小平说 : 多年来 , 存在一个对马克思主义、 社会主义的理解问题 。从一九五七年第一次莫斯科会谈 , 到六十年代前半期, 中苏两党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 我算是那场争论的当事人之一, 扮演了不是无足轻重的角色。 经过二十多年 的实践,回过头来看, 双方都讲了许多空话 。 马克思去世以后一百多年, 究竟发生了什么变化,在变化的条件下,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没有搞清楚 。
一九六三年我率代表团去莫斯科, 会谈破裂。 应该说, 从六十年代中期起, 我们的关系恶化了 , 基本 上隔断了。 这不是指意识形态争论的那些问题, 这方面现在我们也不认为自己当时说的都是对的。
我讲这么长,叫“ 结束过去”。 目的是使苏联同志们理解我们是怎样认识这个“ 过去 ”的, 脑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
一九六四年五月十五日,毛泽东接见阿尔巴尼亚妇女代表团和电影工作者的谈话说:什么叫修正主义?即资产阶级的思想、政治、经济、文化。苏联已是资产阶级掌握政权,当然不能说整个社会结构都变成了资本主义,他还来不及,还有抵抗力。修正主义既是资本主义的东西,就不能代表马列主义真理,只能代表少数人。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毛泽东对周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战斗任务》讲话稿的批语和修改说:现代修正主义者们有三怕:一怕帝国主义,二怕真正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即他们所说的“教条主义”),三怕革命人民。
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政治动乱的观点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也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这种论点以动乱说来解释历史,是违反马列主义阶级分析方法的,对于一个历史事件,应当看它对哪个阶级有利。从无产阶级的观点看问题,毛泽东是正确的,毛泽东思想将永放光芒,只有毛泽东思想能够救中国。任何污蔑毛泽东的企图都是徒劳的,因为毛泽东是代表无产阶级意志的,真理在毛泽东一边,人民在毛泽东一边,反对毛泽东的人们必将以失败而告终,一切加在毛泽东头上的不齿之词终将烟消云散,人民翻身之时,也就是毛泽东思想重新发扬光大之时。
那些反毛和歪曲历史及泄气、悲观、糜烂、右倾的上层统治者们,他们的所作所为无非是代表资产阶级的意志,为其一劳永逸地建立他们梦想的官僚买办资本主义而所造的誉论。人民群众应当起来,“使之论天下之精微,理万物之是非”,讲跃进之必要,说公社之原因,论“文化大革命”之历史必然,兼谈继续革命、群众四大监督和造反之极端重要性。人民群众应当为爭取自身的解放和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而努力奋斗!
2010/9/18
1文化大革命的起源第一篇——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与巩固新民主主义秩序之争
http://www.maoflag.net/?action-viewthread-tid-1465779
2文化大革命的起源之第二篇——跃进与破坏跃进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9/180674.html
3 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第三篇——百花齐放与取消四大
http://www.wyzxsx.com/Article/Class14/201009/181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