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改派抛出“第二次改革”!
改革30年,几家欢乐几家愁?
——根据北师大经济学教授钟伟统计,中国大陆50个富豪的资产即相当于5000万农民年纯收入,300万个百万富翁的资产,相当于9亿农民两年的纯收入。人民银行也曾经发布统计信息称,中国银行体系总计8940亿元存款中的80%,集中由20%存户持有。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2008年社会蓝皮书》显示,近年来劳动报酬所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基尼系数从1982年的0.249拉大到2008年的0.47。这标志着,30年来中国由世界上居民收入最平均的国家之一,变成世界上居民收入差距较大的国家之一,中国的社会公平度已超越了国际公认的警戒线。而邓小平早就指出:“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 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一靠理想二靠纪律才能团结起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1页)所以,如果人们能够正视、面对现实,良心还没有被狗叼去的话,眼睛不至于被土涂了,就不能不承认一个过去30 年的改革已经面临失败、走上邪路的危险。
是承认这个事实,面对这个事实,然后去认真反思改革的历史过程,去科学总结改革的正面经验和失败教训,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以在新的起点上把我们国家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好呢,还是决不承认这个事实,逃避这个事实,然后坚持原来的改革立场,寄希望于一种以时间换空间的阴谋,玩弄一些修修补补的技术性游戏,以维护那些乘改革机会非法发展起来的既得利益阶层或者邪恶集团?
如果是前者,是今天领导者善莫大焉的英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正道,中国人民的幸运和福祉,我们党和国家今后发展的转机和最好的前途希望所在;至于过去的改革所犯的错误,中国人民倒是的会原谅的,何况功过是可以互补的,时间是可以磨平一切的。其实,也只有这样,庙堂上的人才是人,改革者才能实现自己的自我救渎,今后的改革才能找到一条正确的生路!
但是,天堂有路人不走,地狱无门鬼偏钻。2009年12月29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他的《第二次改革——中国未来30年的强国之路》新书发布会上提出,“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社会需求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但现行的体制创新与政策调整还不适应这一历史性的变化,未来30年为实现强国之路需要启动“第二次改革”。
迟福林指出,我国当前正面临第二次转型和改革的转折阶段。他认为,我国从传统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改革实现了预期目标,由此使我国从生存型阶段开始全面进入发展型新阶段。发展型阶段的变化和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逼迫我国加快由生产大国向消费大国的过渡,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生产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的转变。这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第二次“转型”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欧美等发展国家消费萎缩使中国“大进大出”的经济增长模式必然终结,二是我国需求结构开始发生明显变化,扩大内需已成为已成为我国发展阶段变化的内在要求。第二次转型直接依赖于“第二次改革”。以发展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第二次改革”能否取得实质性突破,不仅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我国未来30年的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迟福林说:“我的观点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我国实现未来30年的可持续发展,出路在于推进第二次改革。”
迟福林提出第二次改革具有“五个时代特征”:即消费主导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城市化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转型与变革、低碳经济时代的转型与变革和政府转型时代的转型与变革。他认为,第二次改革与第一次改革既是相互联系的又有鲜明的阶段性特点:第一次改革我国处于生存型阶段,解决温饱问题是改革面临的主要挑战;第二次改革我国开始进入到发展型的阶段,促进人的自身发展成为改革的主要挑战,基本目标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体制基础。第二次改革就其领域而言,不仅涉及到经济领域,也涉及到社会领域和和行政管理体制;不仅涉及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而且也涉及到社会公共需求转型和政府转型。他将“第二次改革”的关键词概括为:公平、消费、创新、绿色。”
这是高层人物的一个典型的死不悔改和亡党亡国的思维逻辑:
1、决不承认过去30年改革出现严重问题的这个事实,所以,这个所谓的第二次改革的设想,是建立在维护过去的错误的基础的基础之上;但是,这样的话,没有正确的知识基础,他们的高明的观点,能够高明得起来吗?他们的第二次改革的伟大构想,能够建筑得起来吗?到头来还不是一个更大的失败的必然?
2、逃避社会矛盾事实,故意曲解今天中国的客观世界是什么“我国社会发展阶段已从生存型阶段进入发展型新阶段”的现实,这是对中国人民思想意识设套、蛊惑以误导的开始,也是亡党亡国的思想主张的开始!因为这样下去,社会矛盾现实不会因为你的逃避而不存在,更加不会在没有认真解决下会自然解决;逃避社会矛盾事实,只能导致社会矛盾的更多积累,长期的不断的社会矛盾的更多积累,只能最终造成矛盾的性质恶化和最后的革命性爆发!
3、坚持原来的改革立场,继续闭门造车、主观意淫地推出““第二次改革”的“公平、消费、创新、绿色”一系列的纯粹概念,实质上是一个以时间换空间的策略,乃至今后必然是对中国的一个错误的现实做些修修补补的技术性工作,以企图达到维护那些乘改革机会非法发展起来的既得利益阶层甚至邪恶集团的天下不变的目的。但是,过去的改革,死就死在一个改革领导者的分裂党、分裂人民的立场上,死就死在这批所谓的专家知识分子的“现代企业制度”“市场经济”之类的纯粹概念玩弄上,于是如果再这样折腾下去,完全可以预期得到的是,根本等不到30年,我们的党和国家就一定要完蛋了。
于是,过去30年改革中出现的问题,给我们国家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现在人们往往都归于邓小平或者其他的主要领导人,而实际上,中国主流社会的那些知识分子,特别是那些御用的专家们,才真正是当代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最大祸害,如:
吴敬琏、高尚全、、茅于轼、徐友渔、张五常、李锐、贺卫方、张维迎、江平、、周瑞金、朱学勤、谢韬、余杰、王蒙、马立诚、李泽厚、邵燕祥、王占阳、叶永烈、刘哓波、王怡、袁伟时、樊纲、汪丁丁、刘军宁,当然,还有当前这个抛出"第二次改革"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
本来,人民国家的专家知识分子,食君(人民)之禄,奉君(人民)之事,为了党和人民的社会主义国家事业,应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实事求是的研究问题、反映客观实际和社情民意;为了社会的公平与正义,仗义执言、为民请命于国家的非常时期,和千方百计的真心实意于问题的具体解决;为了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殚精竭虑、勇为天下先的提出自己的定国安邦之策;可是,这些人,只知道一己之私大于天,趋炎附势于官僚主义者的权力,见利忘义于资本主义的利益,卖主求荣于国内外的罪恶势力,厚颜无耻于社会上各种利益集团的勾结,始终是一个离经叛道于社会主义正义事业的心路历程!
2010.元旦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