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油荒” 凸显中国经济的脆弱一面!

火烧 2007-11-0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文章分析当前油荒现象,指出其反映中国经济的脆弱性,强调石油经济的重要性,并探讨美国干预及原油价格飙升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侯宁:“油荒” 凸显中国经济的脆弱一面!
 
南方都市报特约评论

这是一个信息经济时代,这也是一个眼球经济时代,这更是一个石油经济时代。缺少了信息,我们充其量落后一点;缺少了眼球,我们充其量寂寞一点,但缺少了石油,我们便面临经济停滞甚至举步维艰的巨大风险。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四光、王进喜才被国人牢牢铭记,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国家英雄。

多少年过去了,人们似乎忘却了他们,但近日发改委提高油价的决定和国内各地频现的“油荒”又让我陡然想起了他们,并隐约感到了一丝危险。

众所周知,面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突飞猛进的发展,国内乐观气氛浓厚,“大唐盛世再现”、“又快又好发展”、“中国经济十分健康”等等豪言壮语充斥各类媒体;而对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许多人却置若罔闻,那便是中国经济在宏观调控持续两年多的时间之后,经过不断地收缩流动性等多种措施,中国经济依然“火热”,外贸顺差依旧巨大,固定投资依旧激增,国际收支双顺差继续扩大,而股市、房市也依旧维持在历史高位,热度不减。最典型的代表便是GDP,前三季度11%强的增幅已足以说明经济过热现象的实质性存在。

然而,有些人对“过热”二字却非常忌讳,在他们眼里,这样的经济充其量也就是“偏热”,对中国经济运行根本构不成威胁,似乎只有“出事”了,才能证明经济的过热。体现在楼市便是不痛不痒说一声“中国人太多,住房需求太大,所以楼价高很正常”,体现在股市便是对“高溢价”、“高估值”的“结构性偏爱”,或者动辄拿“动态市梦率”来诠释炒作的合理性,却从来看不到股市内幕交易、信息造假、股价操纵的猖獗和可怕。

对此,国人似乎也习惯了,不少人对过热和泡沫视而不见,不仅无视股市正义的重要,而且还把追涨杀跌当作发财捷径,津津乐道于“分享改革开放成果”的股市神话。

当然,我们一部分悠哉游哉的时候,周边并未稍息立正看我们“发达”。一方面,美国等发达国家在通过各种方式干预中国汇率,猛烈施压于人民币升值问题;另一方面,通过顺势操纵石油价格,美国炒家也在给中国经济制造麻烦。而且,在前者逐步得逞的同时,后者已经开始发威。这,便是近期原油期货价格的飙升终于让发改委一反节前不调价的“原则”而上调了500元油价。

据报道,进入10月后,受美元持续走软,中东局势紧张以及墨西哥关闭五分之一原油产能的影响,纽约市场原油期货价格29日大涨,每桶比前一个交易日上涨1.67美元,收于93.53美元,盘中一度升至每桶93.80美 元,分别创下历史最高收盘价和最高盘中价。也就是说,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投资大师罗杰斯曾预言的100美元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这种“国际压力”,国家发改委终于作出了相应大幅上调成品油价格的决定,因为不仅外部压力凸显,国内成品油市场也出现了“油荒”。广东东莞半数社会加油站停止供油,上海、福建、浙江、山东、河南甚至笔者的老家,都出现了柴油短缺,限量出售的局面。而四季度历来是成品油特别是柴油的 消费旺季,这便更加凸显了市场缺口的巨大。

可以说,面对油价提升的决定,除了垄断性石油石化加工巨头中石油、中石化以及其他替代能源生产企业“高兴”之外,其余企业及广大消费者都叫苦不迭。而且,此次提升油价进一步抬高了CPI指标,也无疑加剧了本来便存在的通胀压力,使得宏观调控形势更加复杂。更重要的是,本次“油荒”不仅威胁到了国计民生,而且也折射出了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脆弱,即我国石油供应一半来自进口,自给能力不足,一旦油价持续走高或进口通道受到限制,那么经济滑坡便几乎是必然的了。这一点,对处在石油经济时代、尚缺少可替代能源的中国而言,威胁是巨大的。

就此而言,我们根本便没有理由盲目乐观。因为即便美国等没有所谓针对中国的“金融战”,但仅仅通过推高油价提升我国战略性能源的成本,便足以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命脉。或许,这“油荒”便是刺破中国经济神话和股市泡沫的最后一根刺罢,也未可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