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戳以求平安”的社会恶性案件频发的背后根源
文章分析当前社会恶性案件频发根源,指出财政腐败和社会保障体系滞后是主因,强调需加强财政金融改革和社会保护机制建设,以减少类似悲剧发生。
今天是母亲节。而上网第一眼就看到了又一个母亲因驾车人撞上孩子又故意轧死而失去了女儿的新闻。这可说是药家鑫案的福建版啦。加上那个重庆版的开车撞人后又故意轧死的事件给人们带来了莫大愤懑和哀痛。
在笔者看来,30年来越演越烈的腐败之风,导致社会保障体系的开发建设严重滞后于改革开放的步伐,铸就了目前中国社会民事案件不断转化为刑事案件的事端频出。商业保险和社会财政保障体系的社会宏观保障作用,因腐败而被人为阻挠,因私有化加剧而被封建割据,国有垄断行业摇身一变成了实际上的条条寡头所有制下的既得利益集团。16年前本人于厦门大学所做的研究论文《关于社会保护体系的宏观思考》,对当今社会的由腐败扭曲的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不作为的恶果有过真的连自己现在都震撼的预见。
药家鑫认为“农村人难缠”的背后,就是农村百姓因为几辈子都不能拥有和城市人口一样的社会保障的财政有效体系的关怀,所以出了点天灾人祸,农村人口的补偿负担要大大重于城市人口的社会现实。
改革开放,本来应该先解决这个我国即将从农业社会转变到全面工业化社会和广泛商业化的社会首要问题,以期为国家全面朝着现代化的起飞打下可靠的社会保护篱笆。但是,当时很大一部分政府划出的特定财政资金,不是被用来盖楼堂馆所,就是被用来财经官员私下放贷搞财政小金库上了。甚至有人还理直气壮地美其名曰为“原始积累”。
现在可好,那些人的“原始积累”是接近完成了,而社会保护的篱笆筑桩最佳期已经错过,社会民众的日常民生丧失了根本着落点,一旦有所磕碰,人的动物的趋利避害本能就被扩张到了极点----“杀戳以求平安”的矛盾社会心理就成了一种常见现象。说到底:“撞伤不如轧死”的社会恶论,就是我国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这类社会保护体系必然折射出的国家财政和金融领域严重腐败的社会孪生胎!!!
当前的情况下,从治标的紧迫性方面看,机动车肇事转刑事杀人的,要依法一律严惩,不可迂腐地予以姑息。从长远和根本的方面讲,加快财政体系和金融体系的改革整顿和控制,使之向着有利于建立健全全社会的健康的社会保障和商业保险机制方面提供较大作为,才是杜绝此类社会悲剧频发的关键点。而要做到如此,执政党的腐败打击力度要切实落实,切十分紧迫。